第326章 無當飛軍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253
  “自組一營?”

  徐庶有些驚訝。

  王平初戰表現出色,能力在熊棟之上,徐庶認為他有能力接掌磐石營。

  要知道,逐鹿軍目前就兩支部隊,一是磐石營,另一個是白毦兵,白毦兵是領地最精銳部隊,由陳到率領,因為選材困難,至今兵力不足兩百;磐石營作為常規部隊,兵力高達數千。

  讓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接掌磐石營,在徐庶看來,已經是對王平的重用,徐庶剛才向魚不智提議時,王平和他老子王棟又驚又喜的模樣盡落在他眼中,可見王平自己也很激動。沒想到,魚不智竟然打算讓他自組一營,看來對王平期望更高。

  魚不智道:“說不定象叔至那樣,練出一營精兵。要不咱們讓他試試?”

  徐庶是魚不智心腹,知道領主向來言必有中,更很少會插手軍中事務,如此說法必有原因,再看魚不智笑容大有深意,徐庶心中已有幾分明悟。

  “主公想再要一營精兵?”

  徐庶道:“屬下倒是樂見其成,就是不知王平可願一試!”

  王平激動道:“末將必竭盡全力!”

  魚不智和徐庶相視一笑,道:“今日天色已晚,你們可先回去考慮清楚,我和元直也要好好商議一下,組建新營之事明日再說。”

  待王平等人離去,徐庶才正容道:“主公看好他?”

  “他有這個潛力。元直,我們需要更多精銳之師。”

  徐庶默然點頭。

  逐鹿軍實力不俗,奈何遭遇的敵人也非同一般的強大,從鄉鎮階段起,多次被強敵攻打,若非將士用命,傭兵給力,義從齊心,逐鹿領不知道被滅了多少回。隨著領地王級武將曲晨率部去了冀州,逐鹿軍戰力遭到削弱,而未來的挑戰難以預料,倘若能再練出一營精兵,領地也能多幾分底氣。

  魚不智堅持讓王平自組一營,不隻是“領地需要精銳”那麽簡單。

  根本原因在於,王平擁有“飛軍”特性,能訓練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蜀漢王牌部隊。

  這支部隊是利用少數民族兵源建立的勁旅。

  關羽敗走麥城後,劉備傾舉國之力伐吳,曾有武陵蠻與蜀軍並肩作戰,東吳猛將甘寧便死於武陵蠻之手。諸葛亮在征服南中的戰爭中,充分見識到南中少數民族的英勇善戰,隨著南中平定,這些剽悍的戰士陷於失業中,將他們留在南方很可能成為不穩定因素。諸葛亮於是讓這些少數民族戰士加入蜀國軍隊,組建了一支強大軍隊,便是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第一任司令官,便是王平。

  王平治軍嚴謹,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訓練苛刻,很少說話。少數民族戰士本就驍勇善戰,接受嚴格軍事訓練後如虎添翼,在蜀漢曆次戰爭中都有出色表現。無當飛軍多是來自山區的夷民,自帶山地作戰屬性,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核心精銳。

  《華陽國誌》給予這支部隊“所向無前”的評價。

  《三國誌》中,對無當飛軍也有“非常善於野戰”的記載。

  (關於無當飛軍的輝煌戰績,書中不贅述,有興趣的書友可自行百度)

  曆史上無當飛軍的結局極為悲壯,薑維第七次北伐,為掩護主帥撤退,5000飛軍在末任司令官張嶷帶領下打響最後一戰,最終全軍覆沒,“殺敵輩之”,張嶷也在那一戰中殺身成仁。自那以後,雖然還有飛軍之名,但成建製的無當飛軍已不複存在。

  王平是無當飛軍首任司令官,又自帶“飛軍”特性,自然要人盡其才。

  自帶“特殊兵種訓練屬性”的人才,其價值難以估量。

  逐鹿領已經擁有白毦兵,在多次戰鬥中表現驚豔,魚不智無比期待王平能早日拿出成績,讓傳說中的無當飛軍在自己手中重現!

  次日,少年王平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他的建軍思路,是以夷民為班底組建部隊。

  王平是巴郡宕渠人,確實地說,他是一名賨人(資料對此呈兩極分化,有說他是賨人,也有說他是定居宕渠的漢人,本書采信王平是賨人)。王平深知夷民多剛狠,好武習戰,故王平打算從夷民中挑選精悍之士組建新軍,逐鹿領夷民眾多,不缺乏兵源。

  新軍裝備和作戰方式,王平希望能披鐵甲,以便為士兵提供更好防護,夷民勇健,吃苦耐勞,披鐵甲也不會對他們的移動力造成太大影響。夷民多善於打獵,遠程攻擊手段以弓弩和毒箭為主,再輔以大量近戰戰陣訓練,力爭把新軍打造成一支遠攻犀利,近戰悍勇的精銳之師。

  王平的建軍思路,和魚不智“不謀而合”,也得到徐庶高度認可。

  魚不智當即授予新軍番號:無當飛軍。

  “希望你這一營新軍進退如飛,所當無前。”

  得到領主和主帥首肯後,夜雨少年立即開始全領地選兵。

  前些天磐石營戰時征兵,部隊持續折損,即便算上被徐庶帶走的部隊,戰後磐石營總共剩下不到3500人;另一支部隊白毦兵不到200人。一級城市最多可擁有5000部隊,領地有足夠的空餘編製組建新軍。

  逐鹿領夷民,集中定居在三個附屬領地,即白虎鎮、南寧鎮和戰夷鎮。

  這三個附屬領地,全都是白虎義從加盟據點。

  跑完一圈,能入王平法眼的僅兩百多人。

  剛剛結束的那場戰鬥,三大夷民定居點均卷入戰事,且死傷慘重,客觀上影響到王平選拔新兵,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王平選材之嚴格顯而易見。

  徐庶得知消息後,非常驚訝:“217人?”

  魚不智成竹在胸:“是啊,元直怎麽看?”

  徐庶笑了起來:“選材如此嚴格,屬下不由想起叔至組建白毦時的情形,倒是對王平多了幾分信心。”

  魚不智深以為然。

  記得當初陳到比王平還要挑剔,領地兩百戰士,被他挑中的僅有8人,白毦到現在都不到200人,雖然白毦的戰鬥力無可挑剔,但補充兵力太難,不容易形成規模。王平這次能挑出200多人,最起碼新兵選拔似乎比白毦容易,讓魚不智感覺比較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