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簡單的神醫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448
  張機,就是張仲景。

  “建安三神醫”之一。

  所謂建安三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和董奉。

  張仲景,南陽涅縣人,出生於沒落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條件特殊,張仲景從小有機會接觸到很多典籍。張仲景博覽群書,酷愛醫學著作。

  當時社會動蕩,農民起義從未間斷,百姓受戰亂困擾,民眾顛沛流離,許多人死於疫病,而府衙自顧不暇,仍舊熱衷於爭權奪利。這一切都使得張仲景從小厭惡官場,輕視仕途,萌生學醫救民的願望。10歲左右,就拜同郡名醫為師,係統學習醫術。

  張仲景學醫非常用心,深得老師喜歡,將胸中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他。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最終編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病雜論》,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魚不智萬萬沒有想到,趙部請來的醫生,竟然就是張仲景。

  不過細細想來,其實早有端倪。

  趙部在酒席間聲稱,回老家南陽請了醫師過來,張仲景正好是南陽人。趙部做到太守位置,世交多半也是官場中人,張仲景父親張宗漢就在做官。

  史料上關於張仲景生卒年有多個版本,大多數記載傾向於認為,張仲景出生於150-154年,卒於215-219年。遊戲中正處於185年春,張仲景三十來歲,年齡上也符合。

  既然是張仲景,先前診斷過程中種種驚人表現,便顯得不足為奇。

  曆史上,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故也被稱之為“張長沙”,“坐堂行醫”就是他出任長沙太守時期的標識性作法。每到初一、十五,大開衙門,張仲景端坐在大堂之上,不問公事,隻為百姓治病,可見他仁心仁術,深受百姓尊崇。

  張仲景來到逐鹿領,要說魚不智對他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張仲景出身於官僚家庭,官至太守,而且以他的醫術和業界地位,似乎不可能被玩家勢力網羅。但是,張仲景雖然承襲家門,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被指派為長沙太守卻是在建安年間(196-219年),現在185年,這時候張仲景還沒有做到高位,甚至有沒有舉孝廉都是兩說,這時的張機,未必沒有被攏絡的可能。

  從張仲景的生平不難看出,他是當時的一個異類,輕視仕途,立誌行醫,治病救人。這樣的人物,很難被功名利祿打動。

  能打動他的,或許便是在醫道上的精進。

  而這一點,恰恰是逐鹿領具備的!

  逐鹿領是全國第一個供奉神農先祖的領地,擁有神農先祖賜福,領地農夫、藥農和醫師等技能人才修煉速度提升20%。這樣的加成,對普通技能人才有多少吸引力說不清楚,但魚不智相信,對張仲景這種專注於醫術提升的醫者而言,吸引力或許足以致命。

  考慮到張仲景的出身和背景,而且,這位未來的神醫與趙太守有淵源,魚不智不敢操之過急。私底下,魚不智沒少動歪腦筋。

  隨後一段時間,副鎮長易風利用身份便利,經常跑到張仲景麵前詢問進展情況,每次詢問完,都不忘為領地高唱讚歌。逐鹿領的薪資和福利,逐鹿軍的輝煌戰史,逐鹿人對領主的認同和熱愛……可惜的是,盡管易風每每說得慷慨激昂,張仲景的反應卻始終比較平淡。

  倒是醫師間的交流,效果更明顯一些。

  魚不智知道張仲景醫術多麽厲害,別看現在他還沒有達到足夠的高度,未來的神醫還在“勤求古訓”階段積累經驗,提升實力,可神醫的底子在。魚不智打著“聯合診治招鋒眼疾”的旗號,把領地內所有高級醫師全給派了出去,定期與張仲景交流醫道心得。

  最初魚不智還有些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導致對方反感。

  但事實證明他多慮了,張仲景對這樣的交流不僅不反感,還非常歡迎。魚不智仔細一想,史料上關於張仲景的記載中,就有“博采眾方”的描述,顯然這位神醫是非常樂意與同行交流的,後來寫出傳世醫書讓後世受益,跟那些喜歡以絕活密技自珍的醫者有本質不同。

  單就醫術水平論,現在的張仲景已是大師級,比所有逐鹿醫師都要強。

  但醫道不僅需紮實的理論,還要有足夠的問診經驗,這方麵,逐鹿醫師還是能給張仲景一些啟發。在友好愉快的學術交流中,逐鹿醫師也會情不自禁地談及神農先祖賜福,直言加入逐鹿領後,感覺自身醫術水平提升迅速,讓張仲景頗有幾分心動。

  張仲景牽頭,逐鹿領眾高級醫師群策群力,招鋒眼疾的治療穩步推進。

  喝了幾天中藥,老頭的眼疾初見成效。

  雖然還遠未到恢複正常水準,視物清晰度已有明顯改善。

  按張仲景的說法,招鋒眼疾屬於老傷,較難根治,再加上近段時間他屢屢自我刺激,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想要徹底根治,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張仲景這次到巴郡,是應趙部邀請而來,他早年間曾為趙母治過舊疾,知道不會花太長時間,沒料想後來又遇見招鋒這疑難雜症。以張仲景性情,即便沒有趙部囑托,他也會盡心把病人治好,同時提升自身醫術經驗積累,但招鋒的病情無法一蹴而就,讓張仲景有些為難。

  張仲景最後還是修書一封,托人送回南陽,說明自己需要在巴郡小住。

  從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張仲景對醫道的堅持,實非常人能及。

  魚不智對此很滿意,隻要張仲景肯留下,逐鹿領始終有招攬的機會。

  魚不智很清楚,自己手中掌握的資源,對張仲景最有吸引力的是什麽,必然是神農先祖賜福,“領地醫師技能修煉速度提升20%”。既然張仲景已答應暫時留下,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他忽悠成逐鹿人。

  就在魚不智苦思,如何讓張仲景入套時,情況發生戲劇性變化。

  張仲景找到易風,主動提出:希望能夠在為招鋒診治期間,獲準暫時定居逐鹿領,以獲得神農賜福帶來的技能提升加成。

  魚不智喜極而泣。

  早知他如此上道,哥何須絞盡腦汁!

  張仲景是一個簡單的人。

  神醫之所以能成為神醫,就是因為,他有著對醫道的滿腔熱忱和渴望,隻要對提升醫術有幫助,他就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忽然間,魚不智對這位醫者多了幾分敬意。

  至於張仲景隻是暫時定居,魚不智並不是太在意。現有條件下,能把張仲景留在逐鹿領,已經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隻要人在領地,讓他長期定居的可能性始終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