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繁華表象下的危機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388
  漁民需要漁船,漁船不會憑空而來。

  解決漁船問題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外購。

  緊靠江河湖海的係統城市通常有船塢,玩家可以從船塢購買船隻。

  船塢有一些造好的船隻可出售,如果現成船隻售盡,玩家要再想購買,就得提前向船塢下訂單。由於船塢隸屬於係統城市,需要優先滿足係統城市的造船計劃,在有餘力的情況下才會接受外部訂單。再加上船隻生產周期較長,在係統船塢買到戰船,需要足夠運氣和耐心。

  第二個辦法:自建。

  玩家領地可以建立自己的船塢,自有船塢沒有係統船塢需排隊的煩惱,但需要不斷積累造船經驗,提升技能水平,升級船塢,才能造更高級船隻。由於不是所有領地都有建立船塢的地理條件,船塢沒有出現在領地建築物列表中,而是以圖紙形式出現。

  “初級船塢建築圖紙”可以在郡府雜貨店買到,在選定地點使用即可。船塢升級是一個漫長過程,如果隻想造些小漁船,耗費資金還不是很明顯,可若是想造出大戰船,資金投入簡直是天文數字。

  外購可能受掣肘,魚不智果斷選擇了自建船塢。

  船塢需要木匠和造船師。

  逐鹿領木匠非常多,由於領地坐落在大河邊,流民中屢有造船師出現,船塢需要的技能人才不是問題,所缺的隻是建築圖紙。魚不智跑了一趟墊江府,花費五千金,圖紙問題輕鬆解決。

  初級船塢:高級木匠魯小班開設,可建造小型漁船。收入情況:普通。

  就職業特點來看,造船師更適合主持船塢,但領地目前沒高級造船師,魚不智傾向於讓高級人才負責建築物經營管理,故而選擇了一位高級木匠。

  船塢需靠水邊,唯一滿足條件的,是剛剛新建的漁業附屬領地漁歌鎮。

  船塢建成後,十多名造船師和約三十名木匠進駐,投入到造船工作中。

  初級船塢需要在最短時間內,為漁歌鎮眾多漁民提供必要的生產資料。漁歌鎮人口近千,雖然有一些老弱婦孺無法下河捕魚,需要船的漁民數量仍超過600人。小型漁船最多讓4-5位漁民同時作業,逐鹿領船塢要解決這麽多人的用船問題,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隨後幾個月,幾乎每一天都有小型漁船從船塢開出。

  逐鹿領附近,漢水和宕渠水麵,一葉葉漁舟往來穿梭,成為一道風景。

  船塢升級是一個漫長過程,需要持續積累經驗,船塢和玩家升級類似,經驗積累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生產。同樣以玩家練級為例,船隻可以視作野怪,生產出來的船隻越高級,船塢獲得的“經驗值”越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建造高等級船隻,有助於船塢更快獲得經驗,從而加快升級速度。不過,現在逐鹿領船塢隻能建造一種船型,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全力趕製小型漁船。

  一個月後,逐鹿領船塢解鎖第二種船隻:中型漁船。

  中型漁船用途與小型漁船沒有區別,隻是大小不同,能夠同時容納6-8位漁民工作。中型漁船的魚倉要大許多,船上能攜帶更多生產和生活物資,漁民們帶足必要的給養,可以在江上停留更長時間,到更遠地方捕魚。

  中型漁船的出現,沒有讓船塢等級提升,卻加快了漁船普及。

  逐鹿鄉民餐桌上,河鮮漸漸成為常態。

  另一個附屬領地用途,魚不智心中也有計較,隻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暫時沒有辦法付諸實施。領地升級後主據人口上限由四千人增加到八千人,新建的漁歌鎮又分流一部分人口,在外安置鄉民回遷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魚不智也不急於用掉最後一個附屬領地名額,暫且擱在那裏。

  這個附屬領地,魚不智希望用來發展紡織業。

  三級鄉鎮新增建築,桑園、初級養蠶場和初級織坊,構成完整產業鏈,終端產品是絲綢。絲綢的價值自然無需贅述,而巴郡出產的絲綢價值更高。

  巴郡屬於益州北部,益州北部蜀地是中國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蜀地出產的蜀錦,名列中國四大名錦,譽滿神州。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就在成都夷裏橋南岸設錦官城,置錦官管理織錦刺繡。山謙之《丹陽記》說∶“曆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至是乃有之。”

  三國征戰不休,蜀錦卻能超然於戰事之外,成為行銷神州的暢銷商品,不難看出蜀錦的價值。

  於是魚不智就有了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紡織業的心思。

  秦置錦官城,為了更好地管理絲綢、織錦刺繡,魚不智希望用一個附屬領地專門發展紡織業,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很難,魚不智已經見識到蠶農和織工的入手難度,但他還是打算努力爭取做到。

  發展紡織業,是魚不智深思熟慮的結果。

  同時也是領地現狀所決定的。

  逐鹿領朝氣蓬勃,發展勢頭迅猛,但繁華表象下,危機漸顯。

  清剿任務間隙,徐庶向魚不智提出自己的擔憂:領地產業結構不合理,照這樣下去,將來領地很難繼續維持目前的高薪資和高福利。

  聽到這話時,魚不智第一反應是徐庶在跟他開玩笑。

  逐鹿領資金狀況極好,手中還有大筆閑錢用不完,將來會缺錢?

  但在聽完徐庶的全盤論據後,魚不智不得不承認,他是對的。

  逐鹿領的高薪資和福利待遇,一直讓逐鹿鄉民津津樂道,讓外麵的鄉民豔羨不已。有這樣的薪資和福利,靠的是兩個賨人部落出產的賨布、巴鄉清和白竹弩,除此之外,逐鹿領自身竟沒有一樣能帶來豐厚收益的產業。

  用產品價值減去各項支出,領地一些產業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賠錢!

  賠錢的原因很明確:薪資支出太高。

  現在問題沒有凸顯出來,是因為領地以前人口比較少,賨人部落商品帶來的暴利,使得領地資金情況寬裕,掩蓋了結構性問題。賨人部落獲得投資後發展很快,產能不斷提升,但隨著部落越來越龐大,產能提升速度相對變緩,賨人部落產能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逐鹿領人口增速。

  薪資支出越來越大,盈利增長低於薪資增長,這就是逐鹿領的現狀。

  找準並做大一兩個支柱產業,是魚不智必須解決的問題!

  (有事,隻趕出一章,見諒,明天會補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