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追尋桃花源(二合一)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4476
  隨著朝廷征討大軍接連獲得勝利,黃巾軍勢受挫,形勢悄然改變。

  原本蟄伏於城中的縣府部隊,開始走出縣城,逐步恢複對轄區的控製。而這必然與掌握著實際控製權的黃巾軍,產生一係列衝突和激烈碰撞,最終還是得用武力劃分各自勢力範圍。

  兩大陣營NPC勢力間的戰鬥,直接波及到玩家群體,各地如雨後春筍後出現大量對抗性陣營任務,為了功勳和獎勵,兩個陣營的玩家不斷火拚。

  對黃巾戰役有了解的玩家知道,黃巾軍被朝廷部隊壓製後,再想翻身,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戰役已進入中盤階段,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終結,要想撈到更多好處,就得把握住剩下不多的這段時間。

  征討大軍與黃巾主力打……

  各地縣府軍與黃巾大本營打……

  不同陣營的玩家勢力同樣不甘寂寞,與玩家鬥,與NPC部隊打……

  神州大地,烽煙四起。

  頻繁而激烈的戰爭,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遊戲中普通NPC的正常生活。一些村莊毀於戰火,百姓顛沛流離,失去家園的百姓不得不攜家帶口,背著簡單的行囊尋找新的棲息地。經常能看到,官道上逃難的NPC百姓,沿途領主玩家紛紛派出人手,對這些難民加以招攬,以增加領地中的人口。

  一些難民留了下來,更多人則繼續走向遠方,希望遠離這片戰亂之地。

  讓百姓們離開家園的,不僅僅是戰亂。

  司隸,一個小村莊外的河邊灘地。

  這片河灘上瓜藤鬱鬱蔥蔥,蓬勃生長的藤葉,無法完全掩蓋住大小瓜,西瓜如棋子般點綴在瓜田裏,綠色帶有條紋的瓜皮與葉片相映成趣。

  瓜田中央,有一個瓜棚。

  培瓜站在瓜棚前,看著長勢良好的瓜田,目中透出濃濃的眷戀和不舍。這個瓜棚就是他的家,培瓜在這裏住了許多年,如果可以,他希望能夠一直在這裏住下去,直至完成他的終極目標:娶個婆娘暖床。

  不過,現在看來,他要想在瓜棚實現這一目標,希望微乎其微。

  培瓜已經收拾好行囊,打算離開這裏。

  他不得不走。

  司隸是天子所在地,禁衛森嚴,是以太平道都沒敢在司隸搞出大動作。前段時間為鎮壓黃巾主力,洛陽精兵大多派了出去,司隸的軍事實力處於低值,還有人擔心,萬一前方作戰失利,黃巾軍直撲司隸,何人能夠抵擋。朱儁被波才打敗的消息傳出後,類似的擔憂達到頂峰。

  世家富戶都在動員,必要時或許得派出私兵抵禦“蛾賊”。

  出兵幫朝廷,未必能證明他們對朝廷多麽忠心,畢竟對世家富戶而言,黃巾軍絕對和他們尿不到一個壺裏。大漢朝不倒,他們能保住既得的利益,如果黃巾那群泥腿子逆襲上位,世家富戶日子多半不好過。

  隨著火燒長社、張曼成被殺,還有北方的盧植獲得大勝,現在已經沒有人擔心司隸遭遇黃巾進攻。朝廷取得戰場主導權後,終於有餘力做一些前期未來得及做的事情。

  比如說,揪出區域內潛伏的黃巾黨羽,並加以清算。

  培瓜侄子是太平道一位頭領,並且是張角記名弟子,在司隸黃巾人員裏也算排得上號的人物,早在唐周告密後不久,培瓜侄子就上了緝拿名單,所幸他收到風聲,及時逃脫,不知去向。

  培瓜與培頭領有直係血緣關係,自然也成了懷疑對象。

  好在當地人都知道培瓜老實巴交,膽子還特別小,詢問他幾句便了事。可該來的終究會來,有被抓的太平道信徒受刑不過,供出曾在一處瓜棚接受傳道,傳道者正是培頭領,而瓜棚主人是培頭領的叔叔……

  裏長偷偷跑來通風報信,讓他馬上離開。

  “被抓起來的太平道信徒,有些未經審訊就直接殺了,活著的被酷刑折磨的不成人形……培老二,你我一起長大,實不忍見你遭遇禍事,抓你的人很快就會到,你走吧!越遠越好!”

  裏長的話一直在培瓜腦子裏盤旋,他知道不能繼續呆這裏了。

  一聲長歎,培瓜背起行囊,沿著河邊悄然遠去。

  他很快遇到一群逃難百姓,培瓜索性混進難民隊伍中。

  這支隊伍西向而行,準備去益州,帶頭的老人說,北麵和東麵黃巾鬧騰得厲害,南麵荊州同樣在打仗,隻能往西走,要麽去涼州,要麽去益州。涼州苦寒之地,益州物產富饒氣候宜人,經濟也更加繁榮,所以往益州去。

  培瓜倉惶逃離本來不知道去哪,聽老人說得在理,也就隨行前行。

  象這支隊伍中的鄉民一樣,失去家園的人不在少數。

  荊州,武陵郡。

  一個係統村莊毀於戰火,村莊四處是斷壁殘垣,一間房屋的火苗無人撲救,火熱漸漸蔓延開來,偶有烏鴉在樹梢啼叫,似在感慨這村莊的衰敗。

  兩名玩家從附近經過,看到這一幕,也生出幾分感觸。

  “荊州黃巾主要在北部的南陽郡,武陵郡屬於荊南,不是黃巾重災區,怎麽也搞得這麽凋蔽。”一名玩家感慨道。

  另一名玩家沉聲道:“黃巾大本營每個縣都有,可不會分荊北還是荊南。”

  “也是,何況有這麽多玩家參戰,大家都想要功勳,怎麽都不會消停。”

  “隨便他們折騰,我們繼續在遊戲中飽覽神州勝景便是。隻是可惜了這片大好山河,這裏是武陵,傳說中的桃花源應該就在這裏啊。”

  這兩名玩家算是遊戲中的另類,他們並不熱衷於升級打怪,而是醉心於在遊戲中四處轉悠,飽覽遊戲中的美景。這樣的玩家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個案,厭倦了現實的喧囂做作,很多人反而更加向往寧靜自然。

  “是啊,桃花源呢,傳說中沒有戰亂的淨土。”

  “《桃花源記》中說,那些人為避秦時亂來到絕境,如果傳說是真的,現在也應該有桃花源存在,隻是未被人發現。”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到現在還能背誦。”

  “啊哈,我也是!晉太元中……”

  “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兩名玩家背誦著《桃花源記》,漸行漸遠。

  他們先前經過的一片樹林裏,走出十多位NPC鄉民。

  這些鄉民看著燃燒中的村莊,一個個如喪考妣,有的人想跑回去救火,卻被同伴拉住。火勢太大,已經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夠撲滅的,即便撲滅了,附近隔三差五爆發的戰亂,也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下去。先前躲在樹林時,大家就有了打算,暫時先離開這裏,各自投靠親友,待戰亂結束後再回來。

  人群中,一名青年望著兩名玩家離開的方向,沉思不語。

  “荀源,走吧。”一位鄉民走到這名青年身邊,招呼他一起上路。

  荀源緩緩搖頭:“我不去了。”

  “不去了?好端端的怎麽又不去了,你要去哪裏?”

  “聽到那兩位異界勇士的話了嗎?”

  荀源目光炯炯,眸子裏似有火光在跳躍,他認真道:“武陵有世外桃源,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先民為避秦時亂入桃源,如今這世道,未必比秦時好到哪裏去,如果我能找到桃源,大家都可以不用交那些苛捐雜稅,也不再需要躲避戰亂……”

  鄉民勸道:“你醒醒吧,說不定那兩個異界勇士隨口說說,當不得真!”

  荀源心意已決,堅定道:“有個希望也好,我去尋!”

  眾人離去了,荀源獨自踏上尋找世外桃源的漫漫長路。

  益州,充國縣。

  兩位黃巾陣營領主來到萬仞領,與孤城萬仞關門議事。實際上,玩家間不需要通過這樣原始的方式會麵或談事情,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與其說是為了保密需要,還不如說,這幾位領主彼此都需要抱團取暖。

  三位領主有一個共同點:前段時間都隨牛城管參加了遠征。

  那次遠征,至今讓他們不堪回首,每次想起那次經曆就想吐幾升血。

  本以為黃巾大本營出手,逐鹿領必滅無疑,再加上牛城管許下了好處,三位充國領主興衝衝地雇傭了傭兵,希望渾水摸魚撈些油水。不曾想的是,逐鹿領附屬領地夷民之凶悍,完全超出了大家的認知(他們還不知道南寧鎮是傭兵營地之一),害得他們隻得無功而返。

  油水沒撈到,雇傭傭兵的錢打了水漂,幾位領主無比鬱悶。

  事後回想,那次遠征除了讓他們勞民傷財外,唯一的作用就是讓逐鹿領知道,他們想趁火打劫……

  更讓他們忐忑不安的是,雖然他們的部隊自始至終沒有出過手,但他們畢竟跟著牛城管去了,而且牛城管嫡係部隊與逐鹿領發生火拚,雙方各損失數百人。魚不智肯定會追究此事,一旦查出三位充國領主也有份參與,逐鹿領未必會接受他們“沒有參戰”的解釋,何況他們無法證明這一點。

  黃巾大本營覆滅,逐鹿領還是那個逐鹿領,甚至更加強大。

  他們拒絕繼續作戰,執意返回充國,還激怒了牛城管,離開逐鹿領時,牛城管麵沉如水,沒等回到充國境就與三位領主分道揚鑣,至今沒再聯絡。

  “錢花了不少,好處沒撈到半分,還得罪了兩個不好惹的變態。”

  “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失誤啊,哥幾個怎麽攤上這檔子事……”

  三位領主在鎮長辦公室裏唉聲歎氣,同是天涯淪落人,共同語言頗多。

  一位領主問孤城萬仞:“你跟牛城管最熟,他這陣在忙什麽?”

  “打山寨。”

  孤城萬仞沒好氣道:“他是山賊玩家,雖說現在入了黃巾陣營,部隊由山賊轉變為黃巾,但本質是變不了的。和以前一樣,他需要多打幾個山寨,否則一不留神剩下一座孤寨時,分分鍾就讓人給滅了。”

  “這樣啊,難怪最近都沒聽到他有什麽動靜。現在大家忙著曆史戰役,大概隻有一些中立玩家會打山寨主意,他去占山寨正是時候。”一位領主道。

  另一位領主皺眉道:“牛城管對我們很不爽,今後會不會找我們麻煩?”

  “怕個毛!”

  孤城萬仞撇嘴,“他加了黃巾,我們也在黃巾陣營,至少戰役期間他拿我們沒轍。等黃巾戰役結束,不,或許不用等到黃巾戰役結束,等東漢陣營把黃巾大本營打掉,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縣府或東漢玩家不找他麻煩?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又會象過街老鼠一樣,別說來找我們麻煩,我們不去找他的麻煩,就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兩位領主明顯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孤城萬仞一度和牛城管走得很近,知道的事情比他們更多,他的話可信度較高。因為退出遠征的事情,牛城管沒給孤城萬仞好臉色看,孤城萬仞鬱悶得不要不要的,他與牛城管立場不同,讓他冒著被逐鹿領清算的風險與魚不智死磕,孤城萬仞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說得直白點,他和牛城管關係還沒鐵到那個份上。

  牛城管那邊問題不大,逐鹿領的威脅,卻怎麽也無法撇開。

  那一次遠征雖然隱秘,但聯軍從充國到墊江一路南下,經過不少地方,遊戲中這麽多玩家,很難說清楚有沒有被玩家認出。再說了,他們遠征前,都有在領地中做相應布置,委托關係比較好的同陣營玩家幫忙照看著家裏,有風吹草動報個信什麽的,人多嘴雜,不小心泄**風聲是常有的事。

  與出身有問題的牛城管相比,魚不智顯然更難對付,發展潛力也更大。

  “逐鹿領會不會把我們列入待報複黑名單了?”

  “誰知道呢……”

  “就算他不報複咱們,也不會允許咱們加入大本營清剿行動吧?”

  “是啊,聽說宕渠那邊已經接受報名,如果行動順利,下一站多半就是我們充國。”

  三位領主齊聲歎息:“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