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巴鄉清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2445
  青穀部落族長聞聽魚不智到了,親自出村相迎。

  部落近期發展迅猛,人口持續增長,產能不斷提升,度節最近日子過得越發滋潤,遠遠便發出一陣朗笑。度節最清楚是誰讓青穀部落發生這樣的變化,對魚不智很是熱情。

  這位賨人漢子,以一個有力的熊抱,向魚不智表達自己的敬意。

  得對方如此禮遇,魚不智不著痕跡地恭維了一把,笑著道:“度節族長,青穀部落發展很快嘛,估計我晚點來,這裏應該到處都是吊腳樓了。”

  度節哈哈大笑,搖頭道:“那不會。我們賨人喜歡親近自然,不象漢人,屋子建得密密麻麻也不在乎。現在吊腳樓已經太擠了,我們喜歡依山臨水,這條從山中流出的溪流太短,已經沒多少地方可以利用,我們正在尋找新的定居點,一旦找到更適合的處所,部落就會遷移。”

  這個消息讓魚不智比較意外。

  在他看來,青穀部落的聚居點還有空間,但度節也說了賨人喜好不同,與農耕文明的漢人喜歡聚居的習俗迥異,自然得尊重對方的決定。

  “如果遷移,記得告訴我一下。”

  “那是當然!”

  魚不智隨即問起了新特產的事。

  一提此事,度節更加眉飛色舞,領著魚不智走向一座陌生的吊腳樓。剛走到樓下,魚不智便聞到一股香氣,以及樓上的吵嚷聲。

  見魚不智若有所思的樣子,度節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們剛建成的酒館。得到鎮長大人的投資,還有買下我們所有出產,我們青穀部落人越來越多,大家手裏也多了不少閑錢。我們賨人好酒,有些人經常跑很遠買酒喝,耽誤事情不說,外麵的酒哪有我們自己的酒夠勁?索性建了這個酒館。”

  魚不智點頭,賨人勇士被稱為“神兵”,血腥的搏殺和死亡的榮耀往往貫穿於他們的一生。而烈酒,正是勇士最好的配角。

  他聞到的香氣,正是酒香。

  讓魚不智不禁產生某種聯想,度節剛才有提到“自己的酒”,難道……

  走進吊腳樓,答案很快揭曉。

  誠如魚不智片刻前猜到的那樣,青穀部落的新特產,正是美酒!

  酒館中,十多位賨人或坐或站,見族長領著魚不智走進來,他們的吵嚷聲才低了下來。一些新麵孔賨人低聲向同伴詢問,魚不智的身份,自有認得的部落老人低聲解釋。聽說是傳說中的逐鹿領主,助青穀部落騰飛的大貴人,這些賨人望向魚不智的眼神便柔和了幾分。

  即便魚不智不是逐鹿領主,隻憑賨人對他態度崇敬,也會受到禮遇。

  度節示意店主倒上一碗酒,親手捧到魚不智麵前,笑道:“試試!”

  魚不智趕忙接過,雙手將酒碗捧在手中,細細端詳。

  碗中酒清如水,和常見的醪酒和醴大不相同,碗裏無任何雜物,香味卻十分濃鬱,浸人心脾。將大碗端到嘴邊,抿上一口,隻覺酒味格外濃鬱,當然這隻是係統模擬出來的口感,玩家在遊戲中喝再多酒也不會醉,魚不智不再猶豫,咕咚咕咚將碗中酒一飲而盡。

  “好酒!”

  魚不智嘖嘖稱讚。

  他嚐過領地酒館賣的濁酒,濁酒與這酒相比,清淡得不配稱之為酒。

  度節笑得更愉快,道:“此為巴鄉清。”

  魚不智雖然已猜到幾分,但度節揭曉答案後,還是有幾分激動。

  果然是傳說中的巴鄉清酒!

  巴鄉清,是古代巴人釀造的酒。

  《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逕魚腹縣(今奉節)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

  清酒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巴人善釀清酒,表明其釀酒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此酒名貴,飲譽遐邇,以致秦昭王與板楯蠻訂立盟約時,以此為質。

  當時巴國人的釀酒水平,可用《華陽國誌》中的另一段話來佐證。秦昭襄王時期,因板楯蠻射殺白虎有功,秦王與之結盟:“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強大的秦國和弱小的巴人結盟,已屬咄咄怪事,而強國侵占弱國,要賠償貴重的黃龍玉璧(一說為黃金鑄就)一雙,弱國侵犯強國,則隻需賠償上好的清酒一鍾。這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史料記載的巴鄉清,一般“冬釀接夏而成”,意思是頭一年冬天起釀,來年夏天才能釀成。遊戲中顯然沒有那麽麻煩,隻要有足夠糧食,每月都能有巴鄉清出產。

  巴鄉清是中國古代名酒,遺憾的是,其釀造方法隨著巴人湮沒,成為曆史上的千古之謎。無數釀酒大師想重新釀造出“巴鄉清”,卻無一成功。

  在遊戲中,傳說中的巴鄉清得以重現。

  逐鹿領再添一特產!

  魚不智當即與度節敲定巴鄉清的價格。

  青穀部落賣巴鄉清給逐鹿領的價格,每壇100金,每月大約有50壇。

  魚不智對這個數字有些失望。

  巴鄉清與賨布不同,賨布做成衣服能穿很久,巴鄉清卻是消耗品,富裕的NPC鄉民,一天喝上一兩壇也不奇怪。青穀部落給出的巴鄉清產量,和賨布差不多,顯然是不夠的。

  “產量這麽低?”

  “這個嘛,產量其實不止,但能賣給逐鹿領的就這麽多……”

  魚不智立馬翻臉,沒好氣道:“這什麽話?”

  度節老臉一紅,囁嚅了半天,還是硬著頭皮解釋原因。

  巴鄉清沒有賣給別人,但部落裏的賨人實在太能喝……

  由於青穀部落越來越富裕,族人們能支配的閑錢越來越多,賨人好酒,為戰而生的勇士尤其青睞烈酒,酒味濃重的巴鄉清自然更受歡迎(現代酒類專家測算後認為,當時一般酒在5度左右,巴鄉清估計在10度左右),巴鄉清需先滿足部落勇士內部需求,多餘的酒才能交給逐鹿領對外銷售。

  魚不智有點哭笑不得,卻也無可奈何。

  賨人自己釀的美酒,優先滿足內部需求,並不違背與逐鹿領的協議。

  魚不智隻能期待青穀部落繼續提升巴鄉清的產量。

  辦完正事,魚不智無意繼續留在這裏,遂向度節辭行。

  就在這時,吊腳樓外傳來一陣爭吵聲。

  “怎麽又來了?快走,快走!”

  “你等連日痛飲,卻不肯賣我一壇,這就是巴人待客之道?”

  那賨人有些不耐煩,也不解釋原因,道:“說了這酒不賣,休要再糾纏!”

  魚不智心中一動,快步走了出去。

  吊腳樓下,一名青年文士臉漲得通紅,正和阻攔他的賨人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