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9-06 20:15      字數:4262
  帝國三十九年,一月十四日,休達。

  位於港口區第四大道上有一座六層大樓,因為沒有電梯,導致四層以上很少有人問津,讓吳家興得以用很低的價格租下了一間不錯的辦公室,這就是休達城第一家本地報紙《休達新聞通訊》報社所在地,吳家興是報社老板兼主編。

  所謂《休達新聞通訊》很少有本地的報紙,所有的消息來源都是來自西津、檳城和申京,也就是把國內報紙上的新聞遴選出來,發布在自己的報紙上。

  吳家興靠著這一招,賺了第一桶金,在最輝煌的時候,他手下有八個員工,每天可以賣出超過四千份報紙。無論是報紙出售收入還是廣告收入,都非常可觀,而最近,吳家興的事業遭遇了重大打擊,休達地方法院給他遞來了傳票,他被起訴了,有國內報社起訴了他侵犯知識產權。

  國內的報社自然不會和吳家興過不去,是這一次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國內報社派遣記者來休達采訪,發現了《休達新聞通訊社》的貓膩,聯合起訴了他,吳家興用了兩個月,花了三萬兩千銀元,搞定了這件事,這導致他幾乎破產,而報社也不再有資格摘取海內報紙的新聞。

  這一業務被《大西洋通訊》這家報紙壟斷,人家可是在國內十幾家報紙買到了壟斷權,業務範圍也不隻是休達,還包括大西洋城、巴拿馬以及大量的西班牙殖民地。

  身為主編的吳家興這次真正成了主編,每天就想著編些吸引人眼球的內容,畢竟他與印刷局簽訂了合同,連錢都付了。吳家興卻也知道,想要翻身,必須搞個大新聞出來。

  這天下午,吳家興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煙灰缸裏的煙屁股都堆積成山了,他還是想不出什麽內容來,他的報紙,大半的版麵都已經讓位給了某不入流作家的小說,如果想不出內容來,明天發售的就不是報紙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房門被人敲響,吳家興眉頭微皺,心想是房東收租還是印刷局來催稿,亦或者又是什麽國內報社來翻舊賬?

  吳家興忐忑打開門,發現門外站著一個白人,衣著得體,戴著禮帽,身邊還跟著一位摩爾仆役。吳家興說:“先生,您找錯地方了吧。”

  “請問您是吳主編嗎?”那個男人開口說道,說的是漢語,但一股子法國腔調。

  “是,我是報社主編。”

  “我叫孟德爾,我給您帶來了一個大新聞。”

  “什麽大新聞?”

  孟德爾手輕拍了一下房門,吳家興這才意識到自己招待不周,於是請了對方進來,房間裏籠罩著濃鬱的煙氣,吳家興連忙打開窗戶,散了一下煙。他想要沏茶,發現沒有熱水,立刻打開煤氣爐子燒熱水,發現煤氣罐也空了。

  “請給我一支香煙吧。”孟德爾見吳家興尷尬,於是說道。

  吳家興遞給了孟德爾一支香煙,主動點燃後,問:“孟德爾先生是法國人吧,要送給我什麽新聞?”

  “是有關法國和荷蘭海戰的新聞。”孟德爾說道。

  “他們又爆發海戰了嗎?”吳家興問,但心裏已經沒有多少興致了,這類新聞一旦到來,肯定不是獨家新聞。

  孟德爾說:“不,是還未爆發的海戰,就在直布羅陀,就在最近。”

  吳家興的心裏,越發覺得眼前的家夥是個江湖騙子了,他隻能說道:“孟德爾先生,玄學的東西不是我們報社的業務範圍。”

  “一點也不玄學......。”孟德爾說道,他站起身,拉開了窗簾,從這裏可以看到大半個港口,孟德爾指著遠處的一個碼頭說道:“那是荷蘭商船停靠的碼頭,在那裏的貨倉裏,儲存著至少兩萬五千噸的棉花,它們來自塞得港、士麥那........它們還關乎著整個阿姆斯特丹和柏林的紡織業能不能在戰爭中存活下來。

  現在,法國和荷蘭都為此蠢蠢欲動,一場海戰很快要爆發.......。”

  吳家興眼見孟德爾侃侃而談,一點也不像是個江湖騙子,反而把棉花、紡織業與各國政府之間的關係說的頭頭是道。而如果路易十四也出現在這間辦公室的話,那麽他肯定也會驚訝,因為有些情報信息是他的海軍大臣和海軍元帥都不知道的。

  雖然《休達新聞通訊》不是做軍事報道的,但現在歐洲地區內製海權的消息可是影響著休達所有的商人,所有人都仰仗著歐洲戰爭采購物資生發財,而任何一場海戰都影響著海上政策,比如法國如果取得勝利,會不會在海洋上表現的更強硬,檢查中國商船呢?

  因此吳家興認識到孟德爾確實帶來了一個大新聞,他把盡可能把孟德爾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並且在第二天發表了一個新聞,標題是《震驚世界!一場決定歐洲海權的戰役即將爆發。》

  這份報道幾乎就是路易十四禦前會議的會議記錄,詳細說明了荷蘭與法國會因為儲存在休達的棉花而爆發一場海戰。而這份報紙瞬間引爆了整個休達商業圈,雖然是個標題黨,但內容還是很有意義的,而且吳家興表示,下一期將會公布海戰爆發在哪裏。

  於是乎,第二天的《休達新聞通訊》上又給出了一個驚爆人眼球的標題《驚天秘密!法荷海戰將爆發於丹吉爾外海。》

  所謂丹吉爾外海,就是直布羅陀海峽的西麵,而報道內容既有獨家消息也有全麵分析,論證了自己的論點。比如,《休達新聞通訊》是第一個披露了法國海軍大西洋艦隊主力已經進駐了西班牙西南重要海港維哥灣,當然,這個消息裕王行營也在第一時間收到,比《休達新聞通訊》稍早,但《休達新聞通訊》還信誓旦旦的表示,一旦荷蘭取得海戰勝利,葡萄牙將會加入反法同盟,對法國和西班牙宣戰。

  而這一點,連帝國官方都不知道,也因為如此,裕王行營知道這份突然崛起的報紙內容,也是覺得不過是一些有見地的商人胡亂猜測的。

  可是第三天的報紙出版後,裕王行營也察覺不對了,這一天,報紙標題是《荷蘭慌了!法國海軍實力恐怖如斯。》

  這一天的報紙,詳細說明了法國海軍的實力,擁有多少海軍艦船,主力艦的火力、噸位和防禦力,以及多少船隻完備程度。這些內容與軍事情報局提供的信息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差異。

  而到了第四天,裕王行營徹底坐不住了,這一天的報紙標題是《法國膽寒!尼德蘭艦隊全軍出動。》

  這一次,披露的是尼德蘭海軍的實力,而且內容與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消息幾乎完全一致,甚至連海軍指揮官的姓名、年齡和履曆都說的很清楚。李君威得知之後,立刻派人控製了吳家興。

  但為時已晚,那個提供了各種情報和訊息的‘法國人孟德爾’已經銷聲匿跡了,整個休達都沒有找到他。

  在休達,各國商人雲集,《休達新聞通訊》可是捅了大簍子,法國人認為其曝光了自己的作戰計劃,甚至認為帝國在法國大規模進行情報工作,而荷蘭方麵反映也是如此,一度以為尼德蘭海軍中有內奸。

  各方麵都在向帝國方麵施壓,但帝國方麵卻找不到任何一條法律來處置吳家興,曝光本國情報是叛國,曝光外國的,可不算。各方都開始討論,這個法國商人孟德爾到底是何人指派的。

  吳家興本人認為是孟德爾就是法國官方指派的,他一口法國味的漢語不說,連法國海軍進駐維哥灣的消息都是他提供的,這在當時可是機密。而且後來的海戰也證明,這次曝光對法國海軍沒有什麽壞處,反倒是逼著荷蘭人派遣艦隊前來護送自己的商船隊。

  但是海戰的結果證明,或許是孟德爾是荷蘭政府的安排。因為海戰證明,尼德蘭海軍有備而來,並且,孟德爾提供的尼德蘭海軍的消息比法國海軍要詳盡的多。而在這次事件後,帝國國內給裕王行營施加了很多壓力,認為裕王以行政手段,授意航運業不為歐洲運輸棉花,是傷害了帝國機械和鋼鐵產業的利益,畢竟荷蘭與普魯士主要的紡織機械來自帝國。

  另外一種聲音也很大,那就是孟德爾是普魯士間諜,因為普魯士與荷蘭為了保護本國紡織業,在棉花上合作,兩國在戰前都進行了棉花儲備,但區別是,荷蘭儲備的棉花可以用到帝國三十九年的四月,而普魯士儲備隻能到二月中旬,而荷蘭遲遲不願意派遣艦隊接應囤積在休達港的棉花回國。孟德爾這麽一曝光,荷蘭海軍立刻出動了。

  一直到幾十年後,已經是德意誌帝國的柏林方麵公布了實情,那個孟德爾不是任何官方差遣,而隻是當時普魯士王國,外交與財政顧問,猶太人佩雷斯的私人秘書,而這次事件也是佩雷斯與幾個猶太銀行家的陰謀。

  動機很簡單,無論是荷蘭的紡織業還是普魯士的紡織業,猶太資本都是主要的投資來源,一旦這兩國的紡織業垮了,猶太銀行家會血本無歸。他們自然要出手相助,而當時佩雷斯是普魯士的外交顧問在阿姆斯特丹,而另外一位銀行家則有資格參加荷蘭的戰爭會議。

  不管怎麽說,吳家興是真的搞了一個大新聞,整個休達城的百姓都在討論著即將爆發的海戰,主要是因為他們最近太閑了。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已經爆發了一年多,該忙的都已經忙過了,現在真正忙的是航運業、倉儲業和帝國的那些工廠。

  一月二十二日的早上,因為貿易興盛有了七萬人口的城市沸騰了,因為港口區的荷蘭商船冒煙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荷蘭商船失火了,而是荷蘭商船的煙筒冒煙,正在給蒸汽機加壓,一共有十四艘商船,九艘汽輪,五艘飛剪船,這些船將會分兩批把儲存在休達倉庫的棉花運輸到荷蘭與普魯士,而在八天前,已經停刊的《休達新聞通訊》就在第一篇報道海戰的新聞中說的很清楚,荷蘭商船隊出發的那天,就是海戰爆發的日子,地點就在丹吉爾外海。

  整個休達城市,人們呼朋喚友,坐上車騎上馬,跨上望遠鏡,前往丹吉爾港看熱鬧,就連休達中學都臨時通知放假,因為老師們也要去看,之所以這麽火熱,是因為裕王行營一早就動了,車馬如流,前往丹吉爾。

  休達到丹吉爾一共六十多公裏,而丹吉爾並非帝國領地,而是葡萄牙和熱那亞的殖民地,十六世紀,葡萄牙殖民地丹吉爾,到1662年,丹吉爾被西班牙搶走,1684年,摩洛哥人奪回了這座港口,而葡萄牙與帝國關係親密後,佩德羅二世做出了殖民摩洛哥的決定,熱那亞人入夥,帝國支持,經過十幾年的殖民地,摩洛哥大半已經淪為殖民地,事實上是三國共有。

  摩洛哥和帝國百姓的自留地一樣,如果不是現在鐵路還在修建之中,那早就乘火車前往丹吉爾了。

  而裕王行營人數超過三百人,大部分人騎馬,還有部分乘車,李君威本人此時就坐在一輛汽車裏,當然,他所乘坐的汽車是帝國目前最新式的汽車,以內燃機為動力,但卻也不是後世那種汽油機的汽車,他的汽車也是四個輪的,看起來有些像馬車,而與眾不同的是,車後半部分是一個箱兜,有些類似後世的皮卡。

  當然,這車廂可不是用來裝貨的,裝的事一個大爐子,周圍則是碼放整齊的木炭。

  汽車所用的動力是以煤氣為燃料的內燃機,也是天下內燃機的鼻祖。早在帝國三十年的時候,就有人以煤氣而燃料,改造了蒸汽機,做成了帝國第一種內燃機,隻不過那種內燃機熱效率比較低,隻有百分之四,還不如蒸汽機。

  而經過改進,終於擁有了現在汽車所用的往複活塞式、單缸、臥式的四衝程內燃機,而隨著煤氣內燃機的不斷改進,終於也可以用到汽車上,裕王現在乘坐的汽車後麵的大爐子就是煤氣發生爐,如果使用木柴,速度每小時二十六公裏,且隻能跑二十公裏就要停下來清理碳灰,重新點火,而裕王的座駕用的是木炭,可以跑四個小時,而每公裏僅僅消耗半公斤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