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8-25 18:47      字數:4108
  一艘飛剪船靠上了哈瓦那的中國專用碼頭,李永忠從船上走下來,他的身邊多了一個名叫科克的荷蘭商人,這個中年商人此時正微笑著與李永忠聊著天,漢語說的也很地道。而在二人的身邊,則是科克的仆人把一隻隻的箱子搬下來,其中大部分箱子屬於科克。

  不多時,前往租界的副官回來了,帶來了四輛馬車,李永忠與科克上了那輛客運馬車,一路聊著進去了租界。

  帝國駐哈瓦那的領事館就在租界深處,李永忠從馬車上下來,遞給了科克一把鑰匙,指著旁邊的一座旅館說道:“科克先生,請你和你的仆人就暫時住在這裏吧,我已經讓我的副官在這裏為你準備房間,明天,最遲後天,會有一些人前來和你談煙草的生意。

  而我們一起坐的那艘白雲號商船,會在這裏停泊十二天,放心,質量上乘的古巴煙草會裝滿你定的艙室。這艘商船也會掛著帝國的旗幟,把貨物安全送到阿姆斯特丹,科克先生,你肯定能大賺一筆。”

  “多謝您,如果沒有您,我.........。”科克以謙卑的姿態感謝說。

  但李永忠沒有讓他說完,而是說道:“您是一個淵博的人,一路同行,我很有收獲。尤其是有關阿姆斯特丹銀行的那部分信息,對我非常有用。幫助您是我心甘情願的,而我需要的資料,等您回到阿姆斯特丹後,請直接送到帝國駐荷蘭大使館就可以了,感謝您的一路陪伴。”

  晚上的時候,榮王李素才從城外莊園回來,他不太喜歡哈瓦那的城區,自巴拿馬再度抵達這裏後,李素都是住在城外的莊園。

  “永忠在休息嗎?”李素進入大使館,就直接問侍從。

  李永忠是天子賜姓,又有拯救英王的功勞,又多被裕王看好,李素也一直把他當自己人,二人雖然年紀差了不少,也是很投機的。

  “李大人在辦公室裏忙活,從上午到了,一直寫寫畫畫的,就連午餐都是在房間裏用的。”侍從低聲說道。

  李素倒是納悶,走到給李永忠安排的辦公室,敲了敲門,然後走了進去,看到李永忠埋頭在書堆之中,旁邊還有四個打開的箱子,全都是各類資料,李素提著李永忠的耳朵說道:“小子,幹嘛呢,你要考狀元嘛?”

  “榮王爺........。”李永忠抬頭看到是李素,扔下了手裏的筆。

  “我聽說,你來了你在這裏寫東西,寫什麽呢?”李素拿起李永忠的稿子,邊看邊問。

  李永忠說道:“裕王爺就是讓我跟著您曆練曆練,見見外交場上的世麵。左右無事,正好寫點東西。”

  “有時間,約定的會議還有七八天呢。”李素說道,從稿子裏找到了第一頁,看了其中的內容著實讓李素嚇了一跳。

  李永忠正在寫的是一本書,名叫《資本沒有祖國》,開頭一句就是:資本是沒有祖國的,資本家不知道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要想不被資本家傷害,帝國要給資本製造籠子,為資本家拴上鏈子。

  其實連李永忠都不知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的這本書在帝國內部引發了軒然大波,更是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討論,成為了帝國政府對內宣傳的重要資料,其中一些段落甚至被收入到了政治教科書中。

  這本書的來源就是李君威讓李永忠去整理購買英國國債的帝國商人名單,因為很多人都是代理人,為了抓出他們背後的人,李永忠進行了秘密調查,卻發現了更為陰暗醜陋的一麵,那就是在詹姆斯二世複辟之前,帝國向威廉三世政府宣戰的那段時間,也有帝國商人,在阿姆斯特丹、倫敦購買英國的國債。

  也就是說,有人購買了帝國敵對國的國債。

  這部分國債在詹姆斯二世時代被廢止,而安妮女王登基之後,借著清理‘合法國債’的理由,英國政府把這部分國債塞了進去,目的就是幫助那群違法的資本家遮掩,以方便英國政府與帝國正式建交,同時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繼續從帝國資本家手裏融資。

  在調查的過程中,李永忠結識了荷蘭商人科克,這位科克是阿姆斯特丹銀行在休達分行的雇員,剛剛退休,回國之前,準備借著戰爭,大發一筆戰爭財。

  李永忠一出麵,科克就把知道的東西全撂了出來,但李永忠在科克那裏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那就是科克對他的行為感覺不可思議。

  在科克這位阿姆斯特丹銀行家看來,那些帝國資本家做的事情是很平常的,為何要像調查罪人那樣調查他們呢?李永忠覺得,科克也是一個資本家,或許從這個家夥嘴裏,可以知道資本家那些套路,畢竟他曾親耳聽皇帝說過這麽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什麽新鮮事。

  於是李永忠幫助科克聯係的商船,並且帶他去哈瓦那購買廉價煙草和糖。順利得到了科克全部的信任,而科克也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他的嘴裏,李永忠得到了一個令他驚駭的故事——是荷蘭的資本家葬送了這個十七世紀的海上馬車夫,世界第一海上強國。

  在此之前,李永忠一直以為,是因為帝國的競爭,尤其是在東方連續奪取荷蘭的殖民地,才導致荷蘭沒落的。

  阿姆斯特丹是為何成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呢,是因為阿姆斯特丹銀行可以以百分之三點五的利息貸款給商人,而歐洲其他銀行的貸款利息在同時代是百分之六以上,為什麽阿姆斯特丹銀行敢這麽做呢,是因為從他們手裏拿到貸款的人會把資金投入到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家利潤很穩定的公司。

  因此,東印度公司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合作,把阿姆斯特丹弄成了歐洲金融中心,但是從始至終,阿姆斯特丹銀行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都體現出他們完全沒有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最終,也是這一對絕妙的組合,把荷蘭玩成了現在的歐洲二流國家,而且永世不得翻身,雖然荷蘭東印度公司現在已經解散,但是荷蘭的銀行家們還在玩,一步步把荷蘭從二流拖向三流,乃至萬劫不複。

  西班牙曾經與荷蘭進行了長達八十年的戰爭,雙方敵對期間,西班牙的王室竟然可以毫無阻力的從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家那裏獲得貸款,但是最終,西班牙被荷蘭人大敗,這給了荷蘭人一個錯覺,那就是資本自由和資本中立是正確的,而良好的口碑最終可以獲得勝利。

  但很快,荷蘭與英國又進行了幾次戰爭,結果在戰爭期間,英國不僅可以在阿姆斯特丹銀行拿到低息貸款,還可以直接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市場上發行專門針對荷蘭的戰爭國債,也就是說,英國人借荷蘭人的錢去打荷蘭人。

  而阿姆斯特丹銀行的股東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股東高度重合,這就產生了一個吊詭的現象,這些股東把自己的錢給英國,讓英國去搶劫自己的商船。

  在荷蘭資本家的支持下,英國擊敗了荷蘭,而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荷蘭勝利,幾乎消滅了英國海軍,但是英國又可以從阿姆斯特丹借錢,重整了軍備,哪怕是第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法國聯軍進攻荷蘭本土,導致當時的威廉三世掘開海堤,要與敵人同歸於盡時候,荷蘭資本家還在阿姆斯特丹購買英國的國債。

  就連荷蘭政府在戰爭期間,不許荷蘭東印度公司為英國運輸戰爭物資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都給拒絕了。

  李永忠被這個故事震撼的簡直無法言說,他也感覺深深的恐懼,出於樸素的愛國情懷,李永忠非常擔心,帝國的資本家也會這樣賣了帝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裕王要求李永忠出一份名單的時候,他決定寫一份完整的報告,但即便報告寫完,他感覺仍然有很多東西積鬱在心中,於是決定繼續寫下去。因此也就有了現在桌上尚未完成的書稿。

  李素放下稿件,笑著請李永忠一起去用晚膳,二人關係本就不錯,但是在飯桌上說的話很少,李永忠心中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寫在紙上,自然不願意聊別的,而李素呢,連飯都沒有吃多少,隻是一支一支的抽著煙。

  在晚飯間,李素想明白了一件事,或許李永忠不隻是來曆練的,他或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差事。李素認為,他那位裕王叔是派李永忠來,以他真實的生活來提點一下自己。

  其實在了解了李永忠的所思所想後,李素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責之後,他差一點也成為了李永忠書中所寫的那些資本家。

  尤其是在巴拿馬鐵路這個項目上,李素幾乎站到了帝國的對立麵,與一群資本家勾結在一起,從以賄賂的手段從鐵路局規劃處那裏拿到線路批準,到任意更改線路,其實都有李素的參與,他隻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合作夥伴做的那麽絕。

  縱然現在李素已經和巴拿馬聯合鐵路公司撇清了關係,但是回想起來,李素的愧疚反而增加了幾分。因為他撇清關係不是出於愛國情懷和國家利益,而隻是出於對皇帝的忠誠、畏懼,以及利益上的交換。

  因為忠誠於皇帝,畏懼於皇帝,李素同意了不再為那群資本家張目,而真正撇清關係卻是因為得到了實際的利益補償。

  這個辦法是李君威出的,在巴拿馬城周圍,給李素批了幾塊土地的開發權,連具體項目都給他想好了,讓李素安排人雇傭當地的印第安部落種植香蕉。

  看起來,香蕉這種東西不起眼,但在巴拿馬這種熱帶地區卻是一門大生意。

  一根香蕉,幾乎就等於半碗米飯提供的熱量,而在巴拿馬這塊糧食不能自產的帝國新領地裏,規模化種植的香蕉價格足以和任何糧食競爭,利潤也極為可觀。

  在帝國三十六年,榮王府開始在巴拿馬經營香蕉種植園,而在去年,帝國政府與巴拿馬聯合鐵路公司股東完成了資產重構,在經過了扯皮之後,巴拿馬聯合鐵路公司的國有資本占到了百分之七十。

  因為帝國掌握了這家公司,因此巴拿馬鐵路得以迅速推行,並且在去年七月,鐵路工地再次動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運河工地來了很多日本勞工。

  在帝國三十七年初,北美行省發生了劇烈的地震,並且引發了海嘯,海嘯甚至波及到了日本海域,給日本造成了很大的災難。

  因為海嘯的誘因是因為美洲的地震,讓日本人很納悶,因為他們的印象裏,海嘯與地震有關,這一次怎麽沒有地震就海嘯了?因此,日本人把這次海嘯稱之為幽靈海嘯。

  借著這次海嘯引發的災難,巴拿馬聯合鐵路公司第二次在日本招募勞工,前往巴拿馬修鐵路,而李素的香蕉種植園,成為了這些勞工最廉價的食物來源,因此大發其財。

  李素羞愧於二人所作所為的目的,在昨日,李素在李永忠這個年輕人的眼中看到了一種色彩,也是一種光,他的理解是狂熱,但他也覺得自己的理解是錯的。李永忠做的這些,或許也有私心,但主要是為了帝國的利益,為了民族的利益,因為他無論得到什麽,都比不上他失去的東西。

  僅僅是那本書的名字,那本書最開始的一句話,李永忠就要得罪帝國除了勳貴體係之外最有權力的一批人,也是帝國最大的利益集團。

  而自己呢,所謀的無外乎是利罷了。

  說起來,李永忠的祖輩還是受滿清差遣,與帝國為敵的蒙古韃子,隻是因為太上皇的紮薩克製度,他的父親得以成為了一個沒有繼承權的小貴族,又因為隨裕王西征,爭取到了地位和榮耀。

  而自己呢,祖父是太上皇的把兄弟,帝國的開國親王,榮王李定國,那個被帝國臣民傳頌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