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7-02 09:37      字數:4901
  雖然兩國對運河開通的規格定的比較低,但儀式規模卻很宏大,歐洲很多國家派來了代表,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而帝國主要報社的記者紛至遝來,用語言、素描乃至相片記錄下曆史的瞬間。

  ??儀式是趙銘德安排的,其中一個儀式最值得玩味。

  ??目前來說,蘇伊士運河上有三大主要城市,一個是北麵出口的塞得港,一個是南麵出口的蘇伊士運河,第三個也是最新的城市就是運河中間的中途市,其是運河、鐵路與引水灌渠的交界處,同時也是蘇伊士運河公司總部的駐紮地。

  ??在這三座主要城市,趙銘德都命人樹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麵刻著所有為蘇伊士運河開通獻出生命的勞工。運河開通儀式在塞得港舉辦,各國代表和一些記者會乘坐第一艘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蘇丹號,前往中途市與蘇伊士港,向三個石碑獻上花環。

  ??一開始,奧斯曼的維齊爾侯賽因拒絕,因為他認為死的都是一些奴隸百姓,不值得他彎腰,但趙銘德和澹台雲風堅持,表示,奧斯曼不去,帝國代表也會去,而荷蘭、威尼斯等國的代表也表示參加。

  ??這下侯賽因不得不參加了,因為這個時代的奧斯曼整體上還瞧不起歐洲,既然歐洲人都做,奧斯曼不能不做,他不能讓世人以為,奧斯曼比之歐洲人野蠻。

  ??但是,侯賽因很快發現了不同,塞得港的石碑非常高大,宛若一麵牆壁,上麵寫滿了人名,足足有四千多人,這些人名按照國家和族裔分開,埃及人占據了絕大多數。其實這還不是所有因為運河而死的埃及人。

  ??這些是直接死在運河工地上的,那些死在前往運河或者回家途中、家中的埃及人就不包括在內了。而在工程早期,帝國方麵沒有參與管理,死亡的埃及人隻有一個簡略的數字連名字都沒有。

  ??據後世統計,埃及人為運河開通死了一萬三千多人,這也是後來埃及獨立建國後,對蘇伊士運河要求主權的主要依據之一。

  ??而在中途市的紀念碑上,隻有五百多個名字,其中埃及人有將近兩百個,另外就是貝都因人、漢人、朝鮮人、京族、暹羅人、緬甸人等運河的主要勞工來援。

  ??這些人中超過一半是為了保護運河勞工、財產安全而犧牲的,襲擊者中主要是貝都因劫匪還有暴亂的埃及亂民。

  ??而到了蘇伊士港的紀念碑,犧牲勞工的人數隻有一百一十七個,絕大部分是東方民族,其中以漢人最多,少數的幾個貝都因人也是護河隊的成員,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因為疾病和工程事故而去世的。

  ??象征和平的橄欖枝和各類花環堆在了紀念碑前,表達了世界對這些犧牲者的感激之情。

  ??作為奧斯曼帝國代表的侯賽因對此表示非常不滿,他認為這是一個陰謀,因為在所有的紀念碑上,埃及人之外的奧斯曼人的名字很少,雖然這是事實,但侯賽因認為,一開始就不應該搞這個什麽紀念碑,一直到侯賽因的銅像在蘇伊士港的河岸花園的中央廣場上被揭幕,他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這類銅像有三個,塞得港的是曾經的埃及帕夏,現在的大維齊爾法佐的,他與裕王李君威一起促成了運河的開通,而李君威的銅像則樹立在了中途市。

  ??蘇伊士運河剛剛開通,就已經吸引了很多船隻來,而此時的運河隻有單行道,而使用運河的船隻中不少還是風帆船,需要蒸汽拖船提供動力,所以過河的效率比較低,需要四十個小時才能過河,但蘇丹號作為第一艘船,並不用這麽長時間,所以等儀式結束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傍晚,慶祝的宴會在蘇伊士酒店之中進行。

  ??“如果讓你的嶽父知道你借酒澆愁,肯定會倒黴的,阿裏。”在酒會上,澹台雲風接受完采訪,走到了一個奧斯曼軍官麵前,奪走了他的酒杯。

  ??這個叫阿裏的軍官隻有三十出頭,卻很精明的模樣,年紀輕輕已經是一位貝伊了,阿裏想要拿回酒杯,卻沒有成功,直接抓起酒瓶往嘴裏灌,酒瓶也被澹台雲風奪走了,澹台雲風說:“這麽多人,你喝醉了肯定會惹出事的,來吧,我們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喝幾杯。”

  ??澹台雲風帶著阿裏來到了一個房間,阿裏直接把自己扔在了沙發裏,說道:“我已經不是科普魯律家的女婿了。”

  ??“你是。”澹台雲風說道。

  ??阿裏是一個阿爾巴尼亞人,與科普魯律家族一樣,他曾經是一位奧斯曼禁衛軍的軍官,如果沒有帝國介入奧斯曼的局勢,他肯定會混吃等死一輩子。

  ??等到法佐掌權的已經,開始建立奧斯曼陸軍,禁衛軍的勢力受到打壓,阿裏沒有選擇與同僚那樣抗爭,而是直接投入了科普魯律門下,娶到了侯賽因的一個女兒,成為了科普魯律家的女婿,阿爾巴尼亞人外加科普魯律姻親,這是這個時代奧斯曼人升官的必由之路。

  ??之後的阿裏得到信任,在法佐擔任埃及帕夏的時候,他指揮一個營的軍隊負責中途市與蘇伊士之間區域的安全。

  ??也就是那個時候,阿裏與帝國方麵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非他這個人多麽高尚,而是相對於同僚來說,阿裏著實不錯,阿裏拿錢就辦事,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帝國對他最大的訴求就是把軍隊控製在軍營裏,別出來惹事。

  ??阿裏做到了,他的軍隊很少出來惹事,反而這個有野心的青年從帝國雇了幾個教官,把他那支軍隊訓練的井井有條。

  ??澹台雲風與阿裏的情誼是因為妻子的緣故,他的妻子回國時走的蘇伊士路線,阿裏親自帶人一路隨扈,雖然是為了賺錢,但著實盡心。此後,澹台雲風與阿裏之間有了私人交情。即便是埃及暴亂期間,法佐命令蘇伊士的軍隊與帝國方麵搞摩擦,阿裏都處置的很好。

  ??在雙方再次達成協議開挖蘇伊士運河,阿裏就離開了蘇伊士港,帶領軍隊前去埃及平叛,在侯賽因的示意他,阿裏把大部分的馬穆魯克騙到一起殺死,順利控製了埃及大部分區域,可是叛亂並未休止,外國勢力開始介入,資助埃及亂軍,部分退到上埃及的馬穆魯克也發動反擊,奧斯曼帝國隻能選擇妥協,阿裏成為了替罪羊。

  ??原本以為憑借大功可以成為埃及帕夏或者西奈帕夏的阿裏被去掉了權柄。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阿裏的妻子死了,而法佐與侯賽因兩位科普魯律的兒子們成年了,埃及與西奈的帕夏,一個是法佐的兒子,一個是侯賽因的兒子。阿裏這個前女婿,隻能當替罪羊。

  ??阿裏曾經試圖反抗,奧斯曼國內殘餘的禁衛軍曾經找到他,希望得到帝國幫助的情況下,發動政變,重奪奧斯曼的主導權,結果被澹台雲風和裴元器斷然拒絕。

  ??原因很簡單,雖然現在的科普魯律家族總是會搞出各種問題,但兩國之間的關係很不錯,無論是運河還是貿易,都取得了進展,相反,當年禁衛軍掌權的時候,可是對帝國方麵愛答不理的。

  ??可是阿裏也抓到了機會,在確定帝國不會支持後,阿裏直接把禁衛軍賣了,立下一功,重新獲得了貝伊的頭銜。

  ??“你隻請我喝酒嗎,為什麽不叫兩個女人來,這裏不是來了很多歐洲女人嗎?我困了,我想睡覺,摟著女人睡覺!”阿裏喝了不少酒,興致已經來了。

  ??澹台雲風說:“女人不行,耽誤我們談事情。”

  ??“我們還能談什麽,你能讓我成為埃及帕夏嗎?”阿裏嘲笑說。

  ??“確實有這麽個打算。”澹台雲風平淡說道。

  ??阿裏腦袋上冒出冷汗:“你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哈。”

  ??阿裏跑進了衛生間,在裏麵用涼水洗了洗臉,讓服務員撤走了房間內的一切酒水,送來了熱茶,他說道:“真是抱歉,早知道要談這麽重要的事情,我一口酒都不會喝的。”

  ??澹台雲風說道:“沒有關係,至少您現在是清醒的。”

  ??阿裏問道:“貴國是願意支持我做埃及的帕夏嗎?”

  ??澹台雲風說:“貝伊,你覺得我們支持,你就能做到嗎?”

  ??阿裏沉思片刻,終究還是搖頭,在最後一輪中奧戰略談判之後,原來的奧斯曼埃及行省變成了埃及、西奈兩個行省,界線就位於運河西岸的,中途市前往南北的引水渠。

  ??顯然,西奈行省的主要利益在蘇伊士運河與鐵路,而埃及地區的主要利益則是尼羅河三角洲上出產的高品質長絨棉。

  ??在奧斯曼重獲對埃及的控製後,奪取了原本屬於馬穆魯克的封地,封賞給了奧斯曼國內支持科普魯律家族的權貴,而這些權貴成為了新的包稅人,在埃及竭澤而漁,進一步引發了反抗。但是隨著西津地區的紡織業崛起,埃及百姓受到的壓迫有所減緩,因為奧斯曼以國家的形勢壟斷了埃及的棉花出產,他們雖然強迫埃及種植棉花,但也知道,必須要給農民一定的自由才可以出產更多的棉花。

  ??而大量的棉花在埃及本地被低價收購,高價賣給了帝國的紡織廠,產生的利潤就成了奧斯曼的國家財政和貴族的利潤。而從西津地區購入的,南俄出產的低價糧食,又讓埃及的糧食充足,降低了埃及本地的抵抗。

  ??可以說,現在的埃及很穩定,阿裏貝伊也認為自己沒有多大的機會。

  ??“我認為您現在不能奢望太多,重要的是要有軍隊。”澹台雲風說道。

  ??阿裏點點頭,他現在很認同這一點,曾幾何時,他也在奧斯曼出盡風頭,可是麾下軍隊不是阿爾巴尼亞誌願軍就是效忠科普魯律的陸軍,當科普魯律拋棄他的時候,他毫無抵抗之力。

  ??“現在艾敏帕夏需要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幫助他穩住南方的陣線,這對您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澹台雲風提醒說。

  ??艾敏帕夏是侯賽因的兒子,也是現在的埃及帕夏,艾敏與他的父親可完全不同,他幾乎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能力,又貪財好色,隻不過侯賽因的孩子實在是不多,目前來說,雖然艾敏不值得培養,但可以作為心腹使用。

  ??艾敏尤其膽子小,不敢上戰場,可是埃及的南部還有舊馬穆魯克的叛亂分子,一直與歐洲各方勢力眉來眼去,一旦獲得機會,埃及好不容易得到的穩定局麵也會喪失。

  ??阿裏說道:“可是我很難說服兩位維齊爾。”

  ??“不用說服侯賽因或者法佐,你隻需要說服艾敏就可以了。”澹台雲風說道,說著的時候,他摩擦了一下手指,顯然,指的是錢。

  ??阿裏瞪大眼睛:“貴國願意提供幫助?”

  ??“隻要數目合理。”澹台雲風說。

  ??阿裏陷入了沉思之中,雖然他現在屬於科普魯律家族勢力的一份子,但是科普魯律家族本就分法佐與侯賽因兩派,法佐擅長政治人事,但侯賽因更適合國內經濟和外交,早期兄弟二人麵對來自各方的威脅,選擇了合作。

  ??早些年二人達成一致的時候,法佐與侯賽因約定,二人交替擔任大維齊爾,但這麽些年過去了,法佐一直沒有出讓這個位置。以前,侯賽因覺得法佐老了,他還有機會,但現在不同了,法佐的兒子阿馬爾已經在奧斯曼的政壇嶄露頭角。

  ??二十九歲的阿馬爾擁有在檳城留學的經曆,非常擅長與中國人打交道,而身上他有出使中國,說服中國調停奧斯曼與歐洲各國結束戰爭的功勞。現在,阿馬爾是西奈帕夏,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已經是侯賽因最大的威脅了。

  ??“可是我認為大維齊爾不會同意的。”阿裏猶豫許久說。

  ??澹台雲風回應:“實際上,法佐閣下一直希望在侯賽因的身邊找一個可靠的人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