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章一七五 贈書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6-18 23:26      字數:4257
  “陛下.......。”

  湖邊,阿海很識趣的讓開了位置,傅禮燁站在李明勳身邊,見他長久不說話,隻是看著自己,於是輕聲呼喊。

  李明勳放下魚竿,仔細觀察著傅禮燁,說道:“我沒想到你會喊我陛下。你來之前我想過,或許你會直呼我的名字,或許會加上先生等敬稱,沒有想到你和普通人一樣叫我殿下。”

  傅禮燁說:“您是開國的帝王,是把我們民族從封建壓迫之中解救出來的先驅,我沒有理由不尊重您。而如果叫您的名字,那就太沒有禮貌了,隻是稱之為先生,就太對不起您對我們民族做出的貢獻。”

  李明勳指著一旁的馬紮,讓傅禮燁坐下,一招呼,侍從們送來了烤肉架和冰鎮在冰桶裏的啤酒,李明勳親自烤肉,傅禮燁問:“陛下,裕王殿下說是您想見我,我一直很納悶,您為何要見我?”

  “我是股東啊。”李明勳隨口解釋說。

  傅禮燁皺眉:“什麽股東?”

  傅禮燁確定,他這十幾年來都沒有做任何生意,更沒有與人合夥做生意。

  李明勳說:“我的小兒子在北美給你找了一塊土地,讓你繼續你的理想,還給了你二十萬兩銀元的啟動資金,後來陸陸續續給了兩次錢,這其中一半是我的私房錢,我是股東啊。”

  “好吧,但這不是生意。”傅禮燁算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輕咳一聲,沉聲說道。

  李明勳不在乎:“我是一個俗人,在我眼裏,隻要和錢相關,就是生意。”

  “那您為什麽支持我呢,我的公社,從來都不賺錢。”傅禮燁說。

  李明勳說道:“因為你做的事是有意義的。你倡導的是平等,這是天下大道,如果你成功了,那我也會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你失敗了,也會有許多經驗教訓可以總結出來,為後人引以為戒。”

  “這麽說,您算是我的同道?”傅禮燁問。

  李明勳立刻抬起手,說道:“不是,絕對不是。我可沒有您那種偉大的理想,至少我的道德水準達不到您所需要的那種水平。”

  傅禮燁再一次疑惑了:“站在您的角度,不應該支持我才對。因為您是現有秩序的受益者,雖然我們的國家充斥著不公平,但這種不公平是對您有利的。”

  “確實如此,我也曾經猶豫過,但我想過了,我這個年紀,土都要埋到脖子了。你的理想就算可以成功,也不會在我死後,甚至可以說,那關我什麽事呢?”李明勳說著,給自己倒了一杯啤酒。也遞給了傅禮燁一杯。

  傅禮燁接過來,一口喝光了,問:“您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嗎?”

  李明勳說:“考慮過,可惜考慮也白考慮。”

  “為什麽?”

  “因為我們是皇族呀。”李明勳坦然說道:“中國的曆史證明,每一代王朝都有終結的一日。根本沒有萬世一係的皇朝。我這個年紀,是看不到重孫子長大了。他第四代之後的子孫和我沒有任何的牽絆,未來他們或許被滅門,或者成為新體製的吉祥物。

  至於我膝下兒孫,他們擁有實權,要麽會被曆史的車輪碾碎,要麽會順應曆史的潮流。我為他們考慮了也是白考慮,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我可不想管太多,成為被人厭煩的老不死。”

  傅禮燁笑了:“我覺得您說的都是實話,卻不是全部的實話。”

  “當然,我們之間不熟,自然犯不上說太多,我唯一信賴的就是君威,你如果還有什麽疑問,可以去問他,如果你能得到他的全部信任,他就會把一切都告訴你。”李明勳笑著回答。

  傅禮燁問:“那您這一次召我前來是為什麽?”

  “我是股東,雖然現在您所有本錢都虧了進去,但我仍然會支持你的。前提是你要和我們說一說下一步的計劃和現在的成果。”李明勳說道。

  傅禮燁已經失敗了兩次,第一次是在澳洲,那個時候他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內外交困,而這一次在北美殖民地,他又一次失敗了,這一次可沒有任何的客觀原因。皇室幾次支持的資金加起來接近百萬之巨,大西洋城的軍管會和海軍也給了幾乎一切的便利。但他所創造的公社再一次的解體了。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我現在所得,我想說的是,以目前的現實條件,純粹的公有製是不可能,社會的運轉需要一定程度上私有製的存在。”傅禮燁說到這裏,見李明勳點頭,他立刻解釋:“但是我認為,公有製還是應該占據主導地位。”

  李明勳笑了,傅禮燁的最後一句話還是想和帝國目前的製度撇清關係。畢竟帝國這麽些年來,也一直推行公有製,比如一大票的國營企業,盡可能的把土地國有化等等。

  “我下一步的計劃是引入部分私有製,然後........。”傅禮燁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來下一步的計劃,看起來他早有準備,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隻不過這些話他是準備給李君威的。

  李明勳打斷了他,說道:“傅先生,我能否向您提一個小小的建議。”

  “您請說,作為帝國的開創者,平等與法治精神的先驅,您的建議對我意義重大。”傅禮燁很誠摯的說道。

  李明勳說:“我們的老祖宗有句話,叫做知行合一。我覺得,你這些年來太注重實踐了,缺少了一些理論性的東西。或許你應該暫時停下腳步,靜心總結一下。”

  傅禮燁這些年一直在實踐,隻不過得到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敗,在北美的實驗尤其如此,一開始他走向了老路,建立了一個農莊,土地和土地上出產的東西完全公有,結果很快失敗了,無論是帝國移民還是當地的印第安土著,在聽到他的演說之後全都積極加入進來,但是進入農莊之後立刻躺平,混吃混喝。

  接下來,傅禮燁換了一種方式,建立了一個手工作坊,同樣是公有製度,結果仍舊很快落敗了。

  “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呢?”傅禮燁問。

  李明勳說道:“是這樣的,每次你失敗後給老三的報告我都看過,我發現了一點,在所有的報告之中,你都提到了你的追隨者。再結合監督人員提供的信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你在你的公社之中,和我在帝國之中的地位是一樣的。

  你隻有追隨者,沒有誌同道合的朋友。你與你的追隨者、公社的普通成員,你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當然,這兩者都是正常的,但是我發現,你們在精神上不平等,其他人無法站在完全平等的角度上給你建議,他們甚至不會敞開心扉的與你交流。

  更何況,你身邊的人,學識、閱曆通通不如你,大部分人毫無知識,而擁有知識的人又對你盲從。”

  傅禮燁聽到這裏,完全的沉默了,他回想過往,確實如李明勳所說,身邊的人已經對自己逐漸盲從,但是在事業的一開始並非如此,他有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這些人中有人退出了,有人背叛了,但也有人因為意見不合而離開。

  他想起了幾張熟悉的麵孔,在十幾年前,就有朋友提出應該在保證公有製基礎上讓私有製存在的設想,那時候他提出了最為嚴苛的批判,拉攏了很多人與其劃清界限,而現在他也有了這種想法。隻不過這是用時間和血汗得來的教訓。

  “那您有什麽建議呢,陛下?”傅禮燁問。

  “或許你應該進學校,進行了一些理論研究,進修一下經濟學、政治學和哲學,畢竟你的知識體係是十幾年前的,這十幾年正是工業革命的十幾年,日新月異。亦或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可以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實地考察。

  其實你並非我們父子唯一支持的人,在藏地有厄齊爾,在西津我們推廣了工會組織。他們也一樣信仰平等,一樣有與你類似的思想。”李明勳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如果我不接受您的建議,是不是陛下和裕王殿下就不會繼續資助我了?”傅禮燁問。

  “還會進行最後一次,畢竟您那公有製為主導,私有製配合的社會經濟架構還是很有值得實驗的必要的。”李明勳笑著說。

  傅禮燁點點頭:“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湖邊。

  李昭瑢和白歌吃著烤串,喝著果汁,白歌不時看向一旁的釣位,她問道:“李瑢,那個傅先生是幹什麽的,你爺爺找他談生意嗎?”

  “傅先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怎麽說呢,他與去年很有名的那位巴格爾先生一樣,都是兼濟天下之人。”李昭瑢解釋說。

  “我沒看出來,感覺他神神叨叨的。”白歌說道。

  李昭瑢聞言笑了:“我爺爺說,他在年輕的時候,與別人討論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時候,別人也覺得他神神叨叨的。”

  “難怪他們會一起聊那麽久,兩個神神叨叨的人,自然有共同的話題。”白歌說。

  李昭瑢則是說:“我的意思是,曾經被認為神神叨叨的那些‘異端邪說’就是現在帝國的政治製度。或許過幾十年,人們就不會認為傅先生的思想是神神叨叨的了。”

  “原來是這個意思呀。”白歌嘴裏嘟囔著,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為什麽你爺爺的理想會變成帝國的現實政治........。”

  李昭瑢這才意識到自己因為維護爺爺的尊嚴而不小心說漏嘴了,他想要遮掩,卻也想不出什麽好的理由,白歌卻笑著說:“難怪女孩子都說你是最有氣質的男孩子,看來你也是世家出身嘛,說,你一個世家出身的孩子為什麽要參加誌願者組織?”

  “這個.......這個.......。”李昭瑢索性說道:“我三叔覺得我臉皮薄,讓我出來曆練曆練。”

  “嗯,這就合理了,學弟放心,以後學姐罩著你。”白歌很霸氣的說道。

  這次野餐就算是午餐了,當白歌與李昭瑢鬧夠了後,才發現那位傅先生已經不在了,湖邊隻剩下兩個釣魚佬。

  “剛才傅先生走的急,老爺子有幾本書想要您送去。他應該是回了賓館拿行李。”侍從官走過來,遞給了李昭瑢一個書包。

  李昭瑢點頭,立刻說:“我立刻去賓館,你去港口,若是我來不及,一定要在港口攔住傅先生。”

  說罷,李昭瑢與白歌匆匆上了馬車,白歌很好奇:“你說裏麵是什麽書?”

  “不知道。”

  “要不打開看看?”

  “不好吧。”李昭瑢有些不情願。

  “肯定是你爺爺喜歡讀的一些書,他平時愛看什麽?”

  “小說,神鬼誌怪和武俠演義的尤其喜歡看。”李昭瑢說,他想了想:“或許是蒲鬆齡先生的鬼怪小說,最近爺爺很喜歡看,前幾日還派人去山東催稿。”

  “既然是小說,打開看看就是了。”白歌一把搶過來,打開了書包。

  但是裏麵是幾本刊印精致的書籍,白歌挨個看了書名:《哲學原理》《形而上學的沉思》《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再看作者,全都是洋人的名字,主要是笛卡爾的著作。

  “這個笛卡爾我知道,咱們數學課本上有他的幾何學。”白歌說,她問道:“你不是說你爺爺喜歡看小說嗎,這些好像是哲學書吧。”

  李昭瑢說:“我又沒說我爺爺會送自己喜歡的書給別人,他送給別人的,肯定是不喜歡的。我敢保證,這些書,我爺爺連看都沒看過。”

  “你爺爺真有意思,把不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這也太小氣了吧。”白歌撇撇嘴。

  李昭瑢惱怒說道:“你懂什麽,這叫物盡其用,我爺爺對此不感興趣,卻也知道這些書籍有用,所以要送給既感興趣又能發揮其作用的人去讀。傅先生顯然就是這樣的人,巴格爾先生也得到過類似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