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七 準備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5-13 00:15      字數:4200
  李昭稷很吃驚的發現,自己的叔叔對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且很適應,他可以出現在嘈雜的燒烤攤,吃著烤肉串,喝著地瓜燒,與那些粗俗的人劃拳拚酒,而那裏正是那顏父親桑格爾選定的地方。

  桑格爾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牧奴,逃離草原之後在河北幫人種了一年地,實在幹不了那等營生,才下井成為了鐵廠附屬的一座煤礦的工人。

  “其實我是不想跑的,我覺得日子過的還不錯,至少比我爹那個時候過的要好的多。”桑格爾是個糙漢子,說話也很直接,他喝著酒,吃著花生米和豬頭肉,就把他知道的一切說了出來,甚至都沒有讓李君威講出他準備好的借口,原本李君威是借口日後去草原購買毛皮,找個熟悉的人了解一下情況,才把桑格爾約出來的。

  但是李君威還是不了解桑格爾的性格,草原上長大的放羊漢,周圍永遠是羊比人多,枯燥的生活讓他們很願意和人交談分享,在草原上,這種性格會演變成好客習俗,畢竟好不容易來個人,好不容易找個人聊天。而到了長城內,這就是健談的性格。

  桑格爾已經有四十多歲,他經曆過滿清時代,幼年時是察哈爾部落的一個普通牧奴,因為察哈爾第一批投靠帝國,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封建貴族,桑格爾就一直沒有擺脫那種身份。

  按照桑格爾的說法,日子是越過越好的,在帝國建立的最早幾年,與滿清時代沒有什麽不同,桑格爾一家被台吉壓榨,有幹不完的活,欠著一屁股債,渾渾噩噩的活著。但是隨著帝國紮薩克製度的成熟,就逐漸有了改變。

  第一個改變是理藩院旗下的巡回法官和黃教僧侶的進駐,這些人保證了封建領主再也不能隨意剝奪奴隸的生命,並且不能施以會致殘的刑罰。而隨著不歸奴逐漸產生,類似桑格爾這類牧奴的日子就更好過了,因為牧奴很容易逃走,為了不讓他們逃走,除了加強管理,就是減少剝削,如果外藩紮薩克與內藩生活條件相差太大,牧奴自然會逃走,可隻要生活差不多,就很少有人會冒被殺的危險逃離。

  因此,帝國十年之前,不歸奴很多,帝國十年之後,不歸奴少了很多。逐漸減少的剝削和對背井離鄉的未知讓很多牧奴選擇繼續承受著。

  桑格爾說到這裏,撓撓頭:“要是依著我,才不會逃離。我們家來到這個地方,都怪我那個弟弟,早知道,就不讓他上學了。”

  知識的傳播和思想的解放是最近幾年不歸奴在增加的因素,桑格爾一家就是這種情況,他最小的弟弟巴格爾是父親最愛的孩子,全家省吃儉用讓其上了學堂。他所在的察哈爾紮薩克沒有麵向牧民的學堂,但是旁邊的內藩紮薩克有,隻要花錢,這其中的關係很好打通。

  巴格爾從紮薩克的初等學堂上到了雲中綏靖區的一座高等學堂,自此肯定是不會回去了,在了解了外麵的世界後,巴格爾把一家人遷移了出來。而巴格爾獲取的知識也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多大的收入,因為這個年輕人走向了‘不歸路’。

  他在京津和周圍的綏靖區遊曆,四處宣傳自己的思想,在他看來,同樣是帝國的百姓,皇帝的臣民,憑什麽行省百姓擁有自由和法律的保護,而領主名下的領民卻要承受剝削和壓迫。他曾經試圖在京津和申京遊說,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而在失敗之後,則返回家鄉,不斷的鼓動外藩紮薩克的牧民離開,去長城之內,尋找幸福和自由。也因此,巴格爾成為了理藩院的通緝犯。

  可與對待不歸奴的態度一樣,巴格爾也隻是名字被掛在通緝令上,他依舊活躍在長城內外,為理藩院所有被壓迫者的解放事業而奮鬥著。

  顯然,造成不歸奴的原因,已經逐漸從物質層麵轉向了思想層麵。

  理藩院總裁辦公室裏。

  烏以風端著一杯茶放在了李君威麵前,現在他是帝國的理藩院總裁。侍從室出身,帝國公爵,曾經追隨李君威西征,擔任過遠疆鎮守將軍,無論履曆還是關係網絡都夠硬。

  “你說的那個巴格爾我查過了,和王爺說的差不多,是個理想主義者,身邊有一票人馬,既有同學也有青年學生,很有幹勁。就是隊伍裏有幾個手腳不幹淨的,他們在不歸奴群體之中募捐,有人貪汙組織經費。目前這個組織已經被安全局盯上了,在行政層麵,他們打著社會救濟組織的旗號,算是合法組織,但是在政治層麵,卻是非法和危險的。理藩院這邊也有掌握。”烏以風認真介紹說道。

  李君威點點頭:“留意這群人,之後可能有用。”

  烏以風點頭,問道:“裕王爺,我這當上理藩院總裁不過半年,任職之後還未去過申京,可是我聽到一個消息,說皇上有意取締理藩院,把邊疆區行省化,是真的假的?”

  李君威聽了這話嗬嗬一笑,嘴上說著都是謠言,卻瞥了一眼在辦公室裏收拾文件的兩個工作人員。

  烏以風找了個理由讓這兩個人退下,李君威才說道:“這種事,年年有人建議,年年都會討論。”

  “那王爺可得給我一個準信呀。”烏以風說道。

  李君威擺擺手:“準信?我可以給你,但是答案不同,就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個位置上。”

  烏以風立刻明白過來,從他的父親烏穆開始,烏家就是皇黨。以往烏以風在侍從室是如此,去了遠疆區擔任鎮守將軍後就發生了變化,他逐漸融入了理藩院這個體係。烏以風說道:“王爺,您知道的,我們烏家永遠和皇室休戚與共呀。”

  “這我當然知道,所以我告訴你,理藩院要改革,但不會取締。哪怕改的和行政總院一模一樣,理藩院還會是理藩院。”李君威笑著說道。

  烏以風點點頭,他很清楚,在帝國,皇權最大的威脅不是內閣,而是以議院陣地的資產階級,這群資本家對利益的渴求是沒有邊際的。而理藩院雖然是帝事貴族和封建貴族的自留地,但相對議院來說,卻是皇權的勢力範圍。

  “最近輿論越發的洶湧,以皇上全麵特赦滿洲為契機,議院那幫人大作理藩院的文章,想要將邊疆區行省化,肆意攻訐理藩院的製度,尤其是各種封建殘餘製度和思想。皇上遲遲沒有表示,也沒有說彈壓一下。”烏以風略作抱怨說道,與前幾任理藩院總裁不同,烏以風出身軍旅,頭腦是比較簡單的,之所以委任他為理藩院總裁,就是因為他可靠。

  李君威卻是笑了:“讓我北巡,就是皇上最大的態度。”

  烏以風臉上綻放出了笑容,他知道李君威的性子,無論做什麽都是神神秘秘的,永遠有底牌留在手裏,話永遠不會說完整了。但如此表示,他就徹底放心了。

  “您的意思是,皇上準備借助這股子輿論,解決外藩問題?”烏以風問道。

  李君威點點頭:“老烏呀,理藩院是自己人,可外藩不是。”

  “可我這邊不能什麽都不做啊。”烏以風說。

  “就是讓你什麽都別做。”李君威輕輕敲打了一下桌子。

  烏以風先是一愣,然後立刻明白過來,這次整治的可不隻是邊疆區的外藩,還有議院那群人,讓烏以風什麽都別做,而皇帝又不表明態度,就是讓他們鬧,鬧的越厲害越好,最好所有人都跳出來,最後一網打盡。

  “既然您和皇上早有籌謀,那我就沒有什麽擔心的了。”烏以風笑嗬嗬的說道,然後走到辦公桌旁,拿出了一份疊在一起的地圖,說道:“王爺,主要外藩貴族的情況我都按照您的要求標注在這上麵了,您這來了北京快兩個月了,這件事是個什麽章程,總要有個說法吧。旁的不說,我這官署的門都快被踏破了。”

  李君威問:“你是怎麽想的。”

  烏以風直接說道:“要是讓我來,就簡單了,直接動兵,皇上下令全麵赦免滿洲,外藩有異議就是違旨,有什麽可說的,一網打盡也就是了。”

  “卸磨殺驢可不好,太上皇還在呢,就殺開國之臣,縱然是我外藩,也很不合適,而且也沒有到那個程度吧。”李君威說道。

  其實烏以風也就是嘴上說說,他這麽說隻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與外藩沒有多少利益牽扯,就算是動兵鎮壓他都願意,那麽裕王再提出什麽政策,就沒有什麽不準的了。

  李君威打開地圖,發現上麵標注了各外藩的爵位、土地和領民的多少,李君威搖搖頭:“還是太簡略了,我需要更為詳細的資料。至少我要知道,這群家夥如果用錢解決,需要花多少錢。”

  烏以風收回了地圖說道:“如果用錢解決,肯定不是一筆小的開支,光是議院那邊就通不過。我想,這群人才是真的想快刀斬亂麻的吧。”

  “不管大小,我要個準確的數字。”李君威說。

  “王爺,王爺,您快去看看吧。”李君威的侍衛長忽然闖入,急衝衝的說道。

  “怎麽了,火燒屁股了?”李君威問。

  侍衛長說道:“大皇子讓人給打了。”

  李君威隨口說道:“打了就打了唄。”說到這裏,李君威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大叫了一聲我的媽呀,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烏以風也趕忙跟上,到了成王府,李君威才看到被打的李昭稷,發現這小子就是屁股上被打了一棍子,圓滾滾的屁股上多了一道兩指寬的紫痕,李君威問醫生:“骨頭有事嗎,還有沒有其他傷?”

  “沒事兒,就是屁股上挨了一棍子。”李昭稷搶先說道。

  李君威長出一口氣:“我的媽呀,嚇死我了,我還以為被打成什麽樣了呢。”

  “三叔,那顏被打的厲害,送醫院去了。”李昭稷趴在床上,心裏還想著自己的朋友。

  李君威點點頭找了一個平日裏跟著李昭稷比較多的侍衛,去醫院探望去了,順便帶上了錢。

  “烏伯伯,我們的人還被北京的治安官抓了呢,您得把他們撈出來呀。”李昭稷又對烏以風說道。

  烏以風跪在床前,說道:“哎呀我的小爺呀,您就別整的跟黑社會似的了,到底怎麽回事呀。”

  李昭稷這才把事情原委講清楚了,原來是他們放了學到公園踢球,和一群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遇上了,這群人是當初球賽的手下敗將,而這群孩子都是來自歸化學堂附屬小學的,個個出身不凡,而李昭稷身邊多有那顏這種不歸奴的後代。這主子遇到的逃奴,就沒有好相與的,一言不合打了起來,而且打的相當的厲害,連治安官都驚動了。

  “媽了個巴子的,一群賤奴才,連主子都敢打。”烏以風惡狠狠的站起來了。

  “行了,小孩子的事算什麽。差遣個人,把涉事的孩子都放了。”李君威吩咐說道。

  李昭稷自豪說道:“三叔,我可沒哭,我打跑了兩個。”

  李君威豎起大拇指:“幹的漂亮,比你三叔當年強。隻不過打架時贏的多光彩,你這屁股就多狼狽。”

  “三叔,你可得幫我報仇,好好教訓那群兔崽子。”李昭稷說道。

  李君威說:“我把京津地方部隊找來,把他們家抄了?”

  “那那多沒意思,而且這不鬧大了嗎?”李昭稷撓撓頭,又搖搖頭。

  李君威哈哈一笑:“你有分寸就好,好好養傷,下個月木蘭秋獵,那群兔崽子肯定跟著他們爹去,到時候給你機會,把那群兔崽子的膽嚇破。”

  “你有法子?”李昭稷眼睛亮了。

  李君威點點頭:“那是自然,其實這還是你父親當年想幹的事,現在就讓你來辦吧。”

  “好,那太好了,我肯定能辦好了。”李昭稷興奮的大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