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5-13 00:15      字數:4151
  不管李君威如何遣詞造句,在法佐那裏,這都是威脅,而且是直接用戰爭進行威脅,而這是法佐最難接受的,與中國進行一場戰爭,然後取得勝利,是法佐為代表的奧斯曼高層長久以來的夢想,這些年,科普魯律家族掌握權柄,進行經濟、軍事等方麵的改革,實際就是為此做出的準備。

  說起來,奧斯曼與歐洲各國打了幾百年,但真正的失敗卻來自帝國方麵,是帝國或者說眼前這位裕王殿下的操作下,奧斯曼失去了對黑海的絕對掌控權,但是,奧斯曼的改革和進步與帝國因為工業革命出現的進步完全不可比擬,與十幾年前相比,兩國之間的實力相差更大了,而現在奧斯曼的處境更為危險。

  隻不過,法佐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妥協,尤其是麵對李君威的時候,但也絕對不能太激進,不能真正的招惹上帝國這樣一個敵手。

  法佐都可以想見,一旦帝國向奧斯曼宣戰的結局,一支軍隊會從南洋和東南亞地區出發,在蘇伊士地區登陸,然後迅速席卷埃及地區,控製蘇伊士及其周邊。而另外一支軍隊從西津出發,或許直接利用黑海製海權,登陸奧斯曼的安納托利亞核心領土,甚至直撲伊斯坦布爾。哪怕不是全麵的進攻,在目前的形勢下,也會對奧斯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您一定要堅持現在的態度,我想,我們之間沒有什麽好談的了。”法佐最終還是說道。

  李君威微微一笑:“大維齊爾閣下,本來就沒有什麽好談的,我原本也沒想你真的能來,以為我們之間僅僅是回憶一下當年的歲月罷了。”

  法佐轉身要走,此時的他已經暴怒到了極致,但是他很快又轉了回來,作為奧斯曼的大維齊爾,法佐很明白自己的處境,他和他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承受不住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了,而且來自內部的反抗越來越強烈,這種形勢下,來自中國的支持尤為重要,哪怕不是軍備、資金支持,僅僅是來自帝國的口頭支持,都彌足珍貴。

  “怎麽,要留下來吃晚飯?”李君威微笑問道。

  “殿下,我沒有和你開玩笑,我們必須要解決現在的問題。”法佐強忍著怒火,咬牙說道。

  李君威點點頭:“現在所有的問題都是你一手製造的,卻要我配合解決,這是何等的霸道。

  原本我們在蘇伊士運河上已經達成了協議,大家各憑本事,可是你的政府非要搞事,利用埃及人的暴動破壞帝國的工作,增加自己的籌碼。也是你,故意在安全局勢已經改觀的情況下關閉蘇伊士陸地通道,導致貿易斷絕,還是你,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肆意在黑海海峽攔截帝國商船。既然是你的製造的問題,那麽你直接自行解決就可以了,結束敵對行為,一切就都解決了。”

  “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責任,事已至此,你就不想付出些什麽嗎?”法佐再一次被激怒了,眼前的李君威與他認識的完全不同。

  當年的裕王,深諳政治的一切竅門,妥協和交易從來都是不眨眼的,怎麽現在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你想讓我做什麽?結束與俄國、波蘭、奧地利、威尼斯等友好國家的外交關係、經濟合作,全心全意的支持你們奧斯曼?法佐,這是什麽年代了,怎麽還是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零和遊戲思維,在帝國這裏,你們之間毫無區別,根本不足以讓帝國做出抉擇。

  小孩子才會做出選擇,現在的帝國想要全都要,這就是現實,你若是妄想讓帝國隻支持奧斯曼,那就太愚蠢了。”李君威擺擺手,毫不客氣的對法佐說。

  法佐聞言,坐在了椅子上,曾幾何時,他確實是這麽想的,但是現在,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說是為現實所迫,不得不如此。

  其實李君威也想著借助這麽一個機會好好的敲打一下法佐和他的奧斯曼帝國,原因很簡單,帝國所主導的外交秩序之中,奧斯曼就是一個很大的刺頭,往往一些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外交準則,在奧斯曼這裏就是不能施行。

  這一點與奧斯曼迂腐的思想有關係,而在歐洲,這些外交準則就可以得到支持,並非歐洲的思想有多麽先進,而是商業氛圍濃厚的歐洲各國都比較現實,隻有奧斯曼這種腐朽的,結合了神權和封建的國家,還沉醉在過往之中。

  李君威看著法佐,觀察著他的表情,這個男人眼睛盯著窗外,已經陷入了沉思,眼神之中閃過了一些後悔,這些就足夠了,李君威可不會真的指望這個家夥在自己麵前後悔和道歉,畢竟這不是個人的事,法佐代表的是一個國家。

  “好了,我們不吵了,吵架沒有意義。”李君威率先提出緩和,繼而說道:“既然你認為兩國之間有問題,那就有問題,既然你說兩國之間的問題可以解決,那就可以解決,我們說正事吧,你想怎麽解決?現實一點,你別漫天要價,我也不落地還錢。”

  “我需要讓奧斯曼帝國渡過這一次危機,保全我的國家。”法佐正色說道。

  李君威愕然:“這是什麽條件,你準備把你的帝國拴在我的褲腰帶上嗎?”

  法佐當然立刻搖頭,李君威嗬嗬一笑:“好吧,我讓人準備晚餐,我們吃飯的時候聊怎麽樣?”

  李君威看的出來,法佐或許提前想好了他的條件,可是在自己的極限施壓下,大部分的條件都已經作廢了。這也是李君威的目的之一,所以當李君威給法佐提條件的機會時,這個人變的語無倫次。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隻不過更為的複雜,不是說法佐語無倫次,而是現在他不知道該提出什麽樣的條件。裕王已經表達清楚了帝國的底線,那麽接下來提出的條件,既需要可以達成保護奧斯曼帝國的目的,也需要眼前這個難纏的家夥接受,法佐一時之間還無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而李君威也有些猶豫了,在安排法佐暫時休息後,他迅速來到了小會議室的茶水間,趙銘德一直坐在這裏,聽會議室裏二人的爭吵。

  等法佐去了休息室,趙銘德忍不住激動說道:“殿下,您實在是太偉大了,我沒有想到法佐會如此屈服,剛剛我的心已經提到嗓子眼裏,特別是法佐拔腿欲走的時候,我真的擔心他一走了之,然後徹底惡化兩國的關係。”

  “好了,你出來吧,我們現在要好好想一想怎麽辦。其實我也有些吃不準具體該如何操作,我離開的太久,對奧斯曼帝國的了解還停留在過去。”李君威表現的很誠懇。

  趙銘德知道,裕王從來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他很喜歡放權,也信任自己的下屬。

  “我覺得,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得到蘇伊士運河的經營權,以免未來奧斯曼帝國再搞手段,另外就是........。”趙銘德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但是沒說幾句話,就被李君威打斷了:“現在的法佐被我們逼迫到了牆角,隻要不過分,我們的條款他總能接受,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要保住奧斯曼,不然你說的一切都是虛妄。”

  而出乎李君威的預料,趙銘德這個已經在蘇伊士地區工作十幾年的官員對奧斯曼所麵臨局勢的理解和法佐表現的極為不同。

  雖然現在的奧斯曼麵臨四麵圍攻,但趙銘德認為局勢並不可怕。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和法國的長期戰爭,財政已經難以支持,這種財政惡化屬於帝國支持都解決不了的那種。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帝國在熱那亞、威尼斯、尼德蘭等國進行金融融資,其利率也最高也不會超過百分之四,而奧地利因為戰爭欠了太多的錢,就算是以百分之八的高利率,現在也借不到錢了,李君威的金融顧問和帝國申京的財政官員都已經達成了一致,絕對不能再以帝國政府擔保的形式為奧地利籌措資金。沒有錢的國家,能有多大的能量呢?

  奧地利原本已經準備和奧斯曼結束戰爭,雙方的和談早就開啟了,再一次掀起大規模的戰爭,最大原因是俄國南下參戰,而且是帝國方麵支持的俄國南下。在哈布斯堡王朝看來,俄國全力南征,帝國再撤奧斯曼的梯子,可能會導致俄國一家獨大,因此隻能加大投入,以達到與俄國平分秋色的目的。

  波蘭對新一輪的戰爭也是意興闌珊,其參戰規模不大,軍隊不超過兩萬,參戰的目的僅僅是兩個強鄰參戰,自己也不能落後而已,更大的隱患在於,波蘭國王索別斯基的病情惡化,已經無法上戰場,除了這位維也納之戰的英雄,波蘭國內找不到第二個軍事統帥可以控製全軍了。

  俄國確實投入了幾乎全部的力量,但俄國是一個臃腫落後的國家,彼得在帝國境內秘密生活數年,思想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沒有把這些思想轉化為國力,甚至其對軍隊的控製力也是不足,在趙銘道的理解裏,與其說這是開疆拓土,不如說是彼得這個雄才大略的家夥利用戰爭來增加自己作為沙皇的權威。

  威尼斯在希臘搞出來的獨立風潮確實不小,但是威尼斯與奧地利的關係本就是矛盾重重,而且這個國家很好拉攏收買,對奧斯曼的敵對並不是那麽的絕對。

  葡萄牙、熱那亞進攻馬格裏布等奧斯曼勢力範圍的行動是受到帝國控製的,埃及地區的暴亂也處於可控狀態。

  而奧斯曼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弱小,奧斯曼是第一批接觸帝國先進軍事思想和技術的國家,在當年維也納之戰後,科普魯律家族領導下的奧斯曼一直致力於軍事改革,尤其是法佐,用軍隊控製國家是他的主要戰略,現在的奧斯曼,禁衛軍搖搖欲墜,科普魯律家族和其控製的奧斯曼陸軍才是這個國家的主導力量。

  可以說,陸軍才是法佐的根本,也因為這個,奧斯曼擁有十萬的陸軍,這些陸軍相對於他的對手堪稱精銳。

  “在我看來,與其說奧斯曼遭遇危機,不如說法佐的統治受到了威脅。因為外部局勢的惡化,內部的潛在敵人已經提出威脅,尤其是科普魯律家族的內部。法佐迫切的需要帝國支持。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或許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危機了。”趙銘德認真做出了總結。

  聽了趙銘德對局勢的分析,李君威心裏有了準備,於是在晚餐的時候,他提出了一係列的條件。

  支持法佐的辦法很簡單,李君威決定以帝國親王,海外事務全權代表的名義公開訪問伊斯坦布爾,如此態度,就足以支持帝國對法佐的認可。維護其對國內的統治,至於奧斯曼遭遇的財政危機,李君威也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

  一個就是帝國繼續予以支持,隻不過奧斯曼方麵也很難再拿出什麽像樣的抵押,所以帝國擔保的低利息貸款數目並不能滿足其要求。於是李君威順勢提出第二個辦法,對威尼斯共和國進行外交遊說,讓威尼斯與奧斯曼率先停戰,讓奧斯曼得到威尼斯資本的幫助。

  而這一點,出了帝國做出外交努力外,還是得奧斯曼帝國在蘇伊士問題上讓步。

  帝國提出的要求包括,帝國獲得蘇伊士運河的經營權,擁有運河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雙方直接確立股權,防止以後再在這個問題上出招互懟。

  第二個要求則是奧斯曼隔離蘇伊士運河與埃及,把蘇伊士運河和東麵的西奈半島從奧斯曼埃及行省之中分割出來,成立一個單獨的蘇伊士行省,這樣蘇伊士運河就向奧斯曼中央政府直接負責,以免埃及總督再搞什麽幺蛾子,由此也可以開通蘇伊士陸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