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5-13 00:15      字數:4146
  從帝國三十年九月份開始,帝國方麵就開始向法國移交鐵甲艦,並且在法國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布雷斯特援建了一個修理船塢,法國海軍一時間步入歐洲最先進的行列。

  而實際上,帝國海軍界從不認為法國由此進入現代行列,在專業海軍眼裏,法國人獲得的軍艦根本稱不上鐵甲艦,隻能算是蒸汽輔助動力的戰船。

  而進入帝國三十一年二月後,法國海軍的兩支艦隊組建完畢,一支是大西洋艦隊,包括了四十艘風帆戰列艦,一級戰列艦到四級戰列艦都有,這些船大部分是法國海軍的舊式船隻,還有幾艘來自帝國海軍的友好贈送,是海軍原本封存的老船。

  這四十艘戰列艦主要就是換裝了帝國海軍老式的短重炮,並且對帆索係統進行了改進。而大西洋艦隊的主力是法國海軍第一戰列艦分隊,一共八艘戰列艦,三艘擁有一百門火炮以上的一級戰列艦,九十門火炮的二級戰列艦五艘,這十二艘船中有四艘是法國海軍近年新造的,四艘是從帝國海軍黑海艦隊現役戰艦中采購的,所有戰列艦都經過了改裝,加裝了蒸汽動力作為輔助動力。

  第二支艦隊則是法國海軍的地中海艦隊,一共十七艘戰船,卻是法國海軍真正的精銳,與帝國海軍合作的精華所在,所有艦船都是帝國主要船廠改建完成的,雖然仍然是木質船身,卻外掛了鍛鐵裝甲,且使用了九百六十馬力的蒸汽機作為動力,實力最強的擁有四千五百噸,裝備了二十二門酒瓶炮,最小的也有兩千五百噸,裝備了十四門酒瓶炮。

  在帝國三十年末和三十一年初,兩支艦隊先後成軍,在雇傭了帝國部分機械師、海軍士官的情況下,兩支艦隊都已經形成了戰鬥力。

  然後,路易十四所期待的鐵甲艦隊一舉蕩平英國海軍主力的盛況並沒有出現,當當法國海軍的鐵甲艦隊形成戰鬥力的時候,英國海軍已經破爛的不成模樣,因為期待中的中國調停沒有出現,整個英國已經都處於了戰時狀態,準備進行全麵戰爭,陸軍是首次成為了重中之重,海軍的經費大量被挪用。英國海軍已經組織不起進行海上決戰的大艦隊,而法國海軍發動進攻的時間是帝國三十一年的二月底,北海之上,波浪較高,英國很多艦船甚至無法出海。

  不可否認的是,新式艦船在對英作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法國海軍總司令把老式的風帆動力艦隊部署在英吉利海峽狹窄地域,警戒阻攔英國艦船,地中海艦隊和第一戰列分艦隊則組成機動力量,負責為運輸船隊護航,結果就是英國海軍僅僅派遣了少量的輕型船隻襲擾、偵查,未敢出港決戰。

  法國陸軍還在海軍的掩護下,自帝國三十一年的三月一日起,開始在英國本土登陸,而英國陸軍的反抗非常孱弱,第一波有組織的反擊已經是三月十一日,整整十天時間,法國陸軍已經有一萬多人登陸上岸,奪取了普利茅斯港,英國陸軍表現如此不佳的原因和法國加快進攻英國本土的原因一模一樣,那就是帝國支持的兩支軍事力量已經登陸了英國。

  早在帝國三十一年的一月中旬,一支來自大西洋城的運輸船隊就把菲茨詹姆斯的愛爾蘭團送上了愛爾蘭島,英國本土都無法自保的情況下,愛爾蘭島的局勢早就處於崩潰的邊緣。菲茨詹姆斯在愛爾蘭島上很有影響力,當初是他率領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與英國本土軍團作戰,到了最後,也是他為愛爾蘭軍隊尋找了一條生路,所以當菲茨詹姆斯的軍隊登陸之後,愛爾蘭本地民眾夾道歡迎,天主教徒們加入其軍隊,很快就光複了愛爾蘭全島。

  而在二月二十日的時候,駐守在尼德蘭地區,已經宣誓效忠詹姆斯二世的英國陸軍也對蘇格蘭地區發起了登陸戰,一支原本為尼德蘭輸入糧食的商船隊被丘吉爾雇傭,直接把軍隊送到了蘇格蘭地區,詹姆斯二世的斯圖亞特家族原本就來自蘇格蘭,蘇格蘭也有相當多的天主教徒,丘吉爾的軍隊在蘇格蘭雖然談不上一呼百應,但也沒有遭遇多少抵抗。

  英國早已決意放棄愛爾蘭,畢竟在失去製海權的情況下,這種近在咫尺的島嶼也是保不住的,但是絕對不能放棄蘇格蘭,所以在得知丘吉爾進攻蘇格蘭後,大批英軍北上,不僅想保住蘇格蘭,甚至還想說服丘吉爾反正,共同保衛英國,結果軍隊北上調動期間,原定四月中旬發起進攻的法隊也擔心失去對局勢的控製,在路易十四的強行命令下,發動了對英格蘭的登陸,結果導致英國陸軍顧頭不顧腚,結果什麽也保不住。

  阿姆斯特丹。

  “很高興在這裏見到您,大公閣下。真是抱歉,我不知道您要來,所以沒有準備,剛剛我還在一塊鬱金香的花圃。”李君威在旅館裏,握住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蘭登堡選帝侯,普魯士大公弗雷德裏希的手。

  弗雷德裏希笑著說道:“原本為了安全,我不準備來的,但是我發現,我的宰相是您派遣坐艦送回去的,既然有您的坐艦,那一切無恙,於是我就來了,希望我的貿然到來,沒有打攪到您。”

  弗雷德裏希不會說漢語,但是他的法語相當好,而澹台雲風就能擔當翻譯了。

  “來來來,請坐。我的兒子是個調皮搗蛋的家夥,讓您的兒子吃了不少苦。一直沒有當麵向您這位父親道歉,我其實一直心裏過意不去的。”李君威邀請弗雷德裏希坐了下來。

  弗雷德裏希則是哈哈大笑:“您這是哪裏話,我的兒子在西津,多虧了小王子的照顧。小威廉給我了好幾封書信,都有所提及,這孩子現在和小王子是同學,二人同吃同住,實在是過的快意,就連我這個大公都很羨慕的。”

  “有什麽值得羨慕的呢,我們的皇室成員都是散養的,如果小威廉在您的身邊,才是真正的錦衣玉食。”李君威打趣說道。

  一直以來,帝國皇室確實不怎麽奢華,而這位弗雷德裏希大公一向以奢靡著稱,算起來,李君威這個帝國親王的生活還不如眼前這個德意誌地區的諸侯呢。

  “物質的生活隻是一部分,理想如果不豐滿,才是真正的空虛和屈辱。”弗雷德裏希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但澹台雲風的翻譯水準也不是很高,亦或者這本就是一句法國詩文。

  當然,弗雷德裏希抱怨的還是他的政治野心沒有在戰爭中得到滿足,在對法戰爭中打出了相當戰績的普魯士,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實質好處,當然這僅僅是指的從法國方麵,實際上,得到了帝國的青睞,與帝國建立友好的政治經濟關係是普魯士最大的收獲,而且是足夠改變命運的收獲。

  弗雷德裏希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在李君威麵前更是徹底放飛了自我,言語之中滿是對神聖羅馬帝國的不滿,在這個帝國內部,弗雷德裏希所在的普魯士位於東北處,一向被認為是最愚昧最不開化的地方,可謂是文明的邊緣,別說法國、尼德蘭這種國家,就是國內的一些諸侯都瞧之不起。而去年又發生了一件事,漢諾威的呂能堡家族在去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利奧伯德一世提升為了選帝侯,而做這件事僅僅是為了提升哈布斯堡家族繼續被選為皇帝的機會而已。

  而這對弗雷德裏希的觸動很大,他深刻的意識到一點,一個人獲得的成就與其實力未必成正比,在外交場合,利用嘴皮子和利益交換,就能得到軍隊得不到的東西。

  弗雷德裏希想要成為普魯士國王,這次前來阿姆斯特丹,尋求的不僅是帝國的支持,還有尼德蘭的支持,畢竟尼德蘭擁有歐洲最發達的金融行業,在這個時代,進行外交活動最需要的就是錢,同樣,尼德蘭在德意誌地區擁有非常高的影響力。顯然,弗雷德裏希的訴求隻有一點,那就是讓他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螺旋上升。而李君威熱情招待於他,自然也不隻是兩人兒子的交情。

  “這些消息您知道了嗎?”李君威命人拿來外交簡報,遞給了弗雷德裏希,因為上麵都是中文,所以由澹台雲風一份份的念給他聽,李君威僅僅觀察弗雷德裏希,就知道很多消息是他不清楚的,不過這也難怪,普魯士地區原本就是消息閉塞的地區,弗雷德裏希一路乘船而來,耽擱了不少時間,其在本地又沒有什麽大使館,有些消息不知道也是應該的。

  雖說是外交簡報,實際大部分是軍事情報訊息,多是與英法戰爭有關的。

  路易十四的陸軍主力在英國本土登陸後,一路高歌猛進,因為英國陸軍來回調動的緣故,並未阻止法國陸軍登陸。丘吉爾與菲茨詹姆斯這兩支得到詹姆斯二世國王秘密授權,和帝國秘密支持的軍隊在占領了愛爾蘭和蘇格蘭之後就停了下來,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架勢。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英法兩國主力在泰晤士河畔爆發了決戰。

  戰役僅僅持續了四天,英國陸軍就徹底失敗,雖然這支軍隊數量超過了七萬,但多是濫竽充數之輩,與精挑細選的法國陸軍完全不能比,四萬法軍輕易擊敗了英國陸軍主力,進行了倫敦,詹姆斯二世在倫敦宣布複國,很快得到了菲茨詹姆斯、丘吉爾二人的公開支持,當年因為一場彌撒失去了三個王國的他,現在失而複得。

  接下來就是反攻倒算,與當年他的兄長僅僅是懲戒圓顱黨不同,詹姆斯二世在倫敦城內大開殺戒,英國議會的大部分成員都遭到了報複,尤其是當年邀請威廉三世前來奪權的‘不朽的七’就連家庭成員都遭到了連坐。

  在強有力的武力鎮壓下,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詹姆斯黨的成員控製了英國所有緊要職位,投效詹姆斯的軍隊和法軍橫掃整個英格蘭和威爾士,而在一個月前,詹姆斯二世正是宣布,以天主教為國教,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從帝國百姓的角度理解,詹姆斯二世的這項法令可以與滿清的剃發令相提並論,法令之前,大家為威廉三世而戰,法令頒布後,英國人為自己而戰。

  隨著天主教法令的頒布,整個英國境內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起義,商人、市民、軍隊甚至連部分已經投順詹姆斯二世的貴族都參與了反叛,轟轟烈烈的起義席卷了大部分的英國土地,而為了鎮壓這些起義,詹姆斯二世大規模征兵和征稅,結果又挑起了更多的反抗。

  而這一切都在李君威的預料之中,這些起義之中夾雜了民族主義覺醒者對法國侵略軍的反抗,也包括了中下階層百姓對剝削的抗爭,更是舊有的宗教對立的重演,雖然非常複雜,但類似的起義絕對不可能完全撲滅,一如當初太上皇的預料,詹姆斯二世根本不得民心,他失去王位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看起來,英國的形勢很不容樂觀,隻不過我不明白的是,這與我有什麽關係?”弗雷德裏希有些不解的問道。

  “戰爭是政治家的舞台。”

  “可這場戰爭與我們普魯士無關呀。”

  “越是無關,越能展現您的能力和影響力。”

  “但是我不能站在法國和詹姆斯一邊,但如果站在他們的對立麵,豈不是與失敗為伍?”

  李君威嗬嗬一笑,拍了拍弗雷德裏希的手背:“誰說英國抵抗軍就一定會失敗呢?至少我不這麽認為。你們是新教國家,抵抗軍也是,這就是你們之間的關聯。”

  “我實在是愚鈍,還是請您有話直說吧。”弗雷德裏希可沒想到李君威會來這麽一遭,心裏一點準備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