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3-03 01:14      字數:4158
  而荷蘭艦隊的另外兩艘船,北荷蘭號、烏德勒支利刃號也在司蓋爾的命令下前來支援,而不是與鐵壁號糾纏。在這兩艘船抵達前,司蓋爾安排了兩次爆破,一次炸了煙筒,一次炸了火炮甲板,但後一次沒有結果,隻是崩出了幾個口子,實際這一次也幾乎成功,隻不過司蓋爾選錯了位置,那是被鍛鐵甲板加固過的彈藥庫,在發現要被爆破後,魏雲帆命人打開了通往彈藥庫的通海閥門。

  北荷蘭號與烏德勒支利刃號快速轉向趕來,司蓋爾命令先趕來的烏德勒支利刃號,把火藥裝在小船上,從船舷之外點燃炸了磐石號,而北荷蘭號原本也是要這麽做,但臨時被阿加莎號的艦長攔住,阿加莎與磐石號撞擊和之後的肉搏戰產生了二十多個傷員,這個時候艦長已經看到龍骨斷裂,船體進水,要求先把傷員轉到北荷蘭號上,也正是在轉運起來,鐵壁號衝了上來。

  張伯謙失去了他最後一杯紅茶,很是氣憤,而蘇靖也救援磐石號心切,因此在恢複動力後,立刻轉向,接近磐石號,為了迅速擊敗敵人,蘇靖沒有再安排炮擊,而是選擇撞擊。

  在卻敵號事件中,蘇靖與魏雲帆這對搭檔就已經總結出了撞擊技巧,在對付卻敵號時,魏雲帆曾經試圖用撞角挑壞卻敵號的船舵,讓其轉向不靈後再攻擊。事實證明,這種操作無疑是刀尖上跳舞,磐石號沒有控製號力度,一下捅穿了卻敵號的屁股,也意外發現,此時的歐洲風帆戰列艦的前後是沒有加固的,更容易撞擊。

  鐵壁號筆直的衝向了北荷蘭號的船尾,被北荷蘭號發現後,立刻停止轉運作業,升帆逃離。但已經晚了,在兩艘戰艦距離不到十米的時候,鐵壁號上的一百六十六磅船首重炮發出了炮擊,這是張伯謙親自操控的炮擊,裝填在裏麵的是雙份的葡萄彈,這種大號的彈藥擁有很強的破壞力,張伯謙的意圖就是先用葡萄彈擊毀敵艦的舵機,趁其轉向不靈再撞擊。

  事實證明,這種戰事異常的奏效,對於北荷蘭號這艘建造已經超過二十八年,最近一次重建也是在八年前的老船來說,一百六十六磅重炮,哪怕是用葡萄彈,在近距離上的威力也是無法承受的,不僅船舵被打壞,甚至連船體內部的機構都被打壞了。而北荷蘭號剛剛恢複動力,也沒有多少舵效應用於轉舵,鐵壁號用其經曆過一次撞擊而變的醜陋的艦首,狠狠的撞了過去,直接把北荷蘭號整個船尾樓撞的凹陷,水線部分以下更是被撞出一個大洞。

  沒等張伯謙準備的第二輪炮擊裝填完畢,北荷蘭號就因為大量進水而尾傾,荷蘭人已經見識了阿倫號的沉沒,立刻開始跳水逃亡。而沒有人反擊的情況下,鐵壁號在海麵上轉了一個圈,準備再撞擊一次,但北荷蘭號上不知為何發生的爆炸,連桅杆都齊根而飛,顯然是火藥庫炸了。

  對於北荷蘭號沉沒,雙方在戰後有不同的解釋,帝國海軍戰史一直將其描述成荷蘭人膽寒之下,胡亂拋棄戰艦,導致的事故爆炸。而尼德蘭海軍一支強調是為了避免這艘擁有悠久曆史的戰艦落在中國人的手中。

  雖然是被撞擊沉沒,但在不明真相的英荷艦隊眼中,尤其是在遠處的英國艦隊看來,北荷蘭號是被鐵壁號一炮擊沉的,尤其是喬治魯克,他認定中國人肯定還有什麽秘密武器,因此立刻就近攔下一艘巡航艦,登船後,命令解散戰列線,分散撤退。

  也因為北荷蘭號的沉沒,烏德勒支利刃號的艦長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沒有來得及完成司蓋爾的命令,把已經吊運下去的火藥引爆,匆匆升帆離開,就連磐石號與阿加莎號上的友軍都沒來得及營救。

  戰艦之間的戰鬥從十二點十五分,英荷艦隊指揮官喬治魯克發布分散撤退旗語後結束,但磐石號上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下午三點。當時鐵壁號與三艘巡航艦及已經出班特裏海灣的部分戰艦已經開始追殺逃散的英荷戰艦,但留下來幫助磐石號的大元、大利兩艘武裝商船有些投鼠忌器。

  兩艘船上的人聯係不上被悶在磐石號上的魏雲帆,而司蓋爾仍舊不死心。兩艘武裝商船上的舵手、輪機等部門船員都是臨時征用的,船長並不是艦船指揮官,上麵有遠征艦隊安排的一位航海少校負責指揮艦艇機動,而作戰權力則在駐艦陸戰隊軍官手裏。

  這些陸戰軍官一開始想要先徹底擊沉阿加莎號,再登船救援磐石號,但是發現,兩艘船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開,而磐石號的船首已經被撞爛,甚至幾個艙室已經進水,這些陸戰隊員因此擔心阿加莎號沉沒會把牽扯磐石號。因此隻能登陸阿加莎號,兩艘武裝商船上有超過三百名陸戰隊員,在炮火掩護下完成了登陸,切斷了兩船之間拴在一起的繩索和鐵鏈,此後兩艘船拖拽磐石號離開已經快沉沒的阿加莎號。

  之後清理磐石號上的敵人就簡單多了,霰彈橫掃露天甲板,登陸後把手榴彈從各類艙室扔進去火炮甲板,沒有傷亡就促使荷蘭人投降。勇敢的司蓋爾將軍原本想自殺,但魏雲帆親自出麵勸說他投降,保證遠征艦隊會保證司蓋爾將軍安全,榮譽也不會受損。

  司蓋爾最終選擇投降,並且被長期軟禁在磐石號長達一年時間,這變相的讓其了解了鐵甲艦的構造,其中一些數據為歐洲各國建造自己的鐵甲艦提供了依據。

  遠征艦隊主力還未完全離開班特裏灣,外海的戰鬥就已經告一段落,但這場海戰並不能被稱為班特裏海戰,因為在班特裏海灣之外,英荷艦隊隻有北荷蘭、阿加莎號和阿倫號沉沒,而在後續的追擊戰中,不列顛尼亞號、勝利號、伊麗莎白號以及兩艘巡航艦相繼沉沒或者被俘。

  不列顛尼亞號在前期戰鬥中受損最為嚴重,饒是其沒有傷亡多少船員,但是熔岩炮彈引發的烈火幾乎把第一層火炮甲板燒穿,而前桅杆和主桅杆的靜支索都已經燒毀,這導致英國海軍甚至不敢為這艘戰艦掛上主帆,致遠號與威遠號兩艘重巡包圍了逃出不到十公裏的不列顛尼亞號,要求其投降,但是遭到了拒絕。喬治魯克在離開這艘船時,告誡其艦長無論如何不允許不列顛尼亞被俘。

  艦長安東尼先是假裝投降,把交出武裝的水手和陸戰隊交給了遠征艦隊,隨後其點燃了火藥庫,與這艘戰艦一起葬入大海。

  而另外一艘一級戰列艦勝利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這艘戰列艦在與磐石號的戰鬥之中受損比較嚴重,有大量的人員傷亡,且不斷進水,在距離戰場十八公裏的地方被重巡航艦大白山號、綏遠號攔住,之後大元、大利兩艘武裝船也拖著磐石號到戰場,五艘戰艦對其進行的炮擊,而勝利號的艦長和全體船員親眼看到了不列顛尼亞號的爆炸沉沒,以為那是一場屠殺,中國人把全船士兵炸死,所以堅持不投降。

  最終,勝利號被各類火炮擊中了超過三百次,最終勝利號被熔岩炮彈燒毀。

  七十炮戰列艦伊麗莎白號在前期戰鬥中毫發無損,但是在解散戰列線後,成為了鐵壁號的追擊目標,鐵壁號在張伯謙的指揮下用按照對付北荷蘭號的衝撞戰術撞擊(蘇靖因為第一次撞擊頭部撞傷且大腿被劃傷,因此昏迷了十七個小時)。鐵壁號的船首炮擊毀了伊麗莎白號的船舵,然後直接被爆了菊花,雖然經過修理,沒有沉沒,但艦長已經選擇了投降,所以伊麗莎白號隨即被追上來的大亨、大通兩艘武裝商船俘虜。

  而公爵夫人號戰列艦則成為了這場海戰唯一的幸運兒也是英荷艦隊唯一的戰功,與伊麗莎白號一樣,這艘戰艦在前期對陣的是武裝商船,毫發未損,但是卻選擇了向聖喬治海峽(蘇格蘭與不列顛兩島之間的海峽)突圍,因此被六艘巡航艦圍攻,雙方你追我趕,一直到下午五點才追上,很快就發動了接舷戰,當時公爵夫人號中彈超過兩百次,卻隻有四個人死亡,二十五人受傷,但公爵夫人號艦長宣布投降,但六艘巡航艦艦長相互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沒有做出合理的處置。

  當時隻是收繳了所有的槍支武器,用釘子釘死了火炮火門,把陸戰隊和軍官俘虜到了其他船上。派遣了二十名海軍陸戰隊員押解這艘船,誰料到,半夜的時候,公爵夫人號的水手長和醫生、木匠三人發動突襲,控製了海軍陸戰隊,趁夜逃離。而那六艘巡航艦上的值班人員一直以為身邊艦船就是公爵夫人號,一直到天亮後才發現,而公爵夫人號也沒有前往聖喬治海峽,而是前往了倫敦。

  而鐵壁號對兩艘巡航艦的追擊一直持續了兩天,一直到船上的煤炭燒完了為止,順利擊沉了兩艘逃往聖喬治海峽的巡航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而喬治魯克少將一開始就選擇讓坐艦逃往蘇格蘭島西麵,而得以幸存。

  這場勝利最後由帝國遠征艦隊取得,但誰也沒有想到,兩艘鐵甲艦就能取得如此成績,麵對一級戰列艦都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也正是這場海戰,促使帝國與歐洲的海軍認可了鐵甲艦,並且快速拋棄了風帆戰列艦。

  海戰的區域從愛爾蘭島的班特裏海灣一直打到不列顛與愛爾蘭之間的愛爾蘭海,又考慮到,大同盟戰爭開始時,英國艦隊與法國艦隊在班特裏海灣打了一仗,為了避免這場決定意義的海戰被命名為第二次班特裏灣海戰,帝國海軍主動將其命名為愛爾蘭海戰。

  愛爾蘭海戰的影響是深遠的,從軍事技術上來講,愛爾蘭海戰證明,鐵甲艦對風帆戰列艦形成了巨大的優勢,無論是正麵對決還是追擊行動,這使得歐洲海軍強國都把大量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鐵甲艦的建設中去。鐵甲艦的最關鍵,也是最有技術含量的技術毫無疑問是蒸汽動力。這對於剛剛達到瓦特改進型技術的歐洲來說,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事實上,一直到帝國三十五年,英國海軍才擁有了第一艘蒸汽動力戰艦,而這艘戰艦用的蒸汽動力還是在東地中海偶然獲得的一艘失事商船上得到的。

  但歐洲海軍並未因此放棄鐵甲艦,在之後的十五年裏,歐洲各國海軍走上了風帆動力鐵甲艦的歧路。

  而從地緣政治角度上來講,愛爾蘭海戰的影響也足夠深遠。在海戰之後,各國相繼得到消息,而且得到的消息還不完全是事實。比如對於遠征艦隊實力的判斷就很成問題,因為在海戰之中,元利亨通與其他三艘蒸汽動力商船都沒有正麵接觸,所以歐洲各國相信,遠征艦隊擁有九艘鐵甲艦,而不是兩艘,顯然,他們把艦隊中的蒸汽動力軍輔船也當成了鐵甲艦。

  英國、聯合省、西班牙和法國都相繼做出反應,首先做出反應的是聯合省,在倫敦的海因修斯得到了愛爾蘭海戰失利,且荷蘭艦隊不知為何牽扯其中的消息後,立刻不告而別,返回了海牙召開了三級議會,三級議會通過了對奧蘭治親王,聯合省執政威廉三世的不信任案,雖然沒有證據,但三級議會成員一致認為,荷蘭艦隊意外參與到愛爾蘭海戰之中,是英國人的陰謀,威廉三世或許也知道。

  因此,三級議會以不信任案為基礎,要求把聯合省的外交權限從執政威廉移交給議長海因修斯主導的一個外交事務委員會手中。還直接剝奪了威廉三世的戰爭權,即威廉三世對外的宣戰和媾和必須得到三級議會的絕對多數同意才有效力。

  而在此之後,海因修斯派遣使團前往葡萄牙,重申了聯合省的對中英戰爭的態度,即完全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