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2-08 18:26      字數:4119
  嘿嘿嘿,澤連科大人,不要生氣,千萬不要動怒,這裏沒有人使用火器。”一個年輕的大個子站了起來,他有著棕黃色的頭發,有將近兩米高,手裏還攥著一把爆米花,厚著臉皮勸說澤連科。

  澤連科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家夥,公司的會計,波蘭人米哈伊洛夫,當然他還有一個中國名字——李烏拉。

  “李烏拉,又是你這個混賬王八蛋,你早晚死於招惹是非的。”澤連科大吼道。

  李烏拉聳聳肩:“澤連科大人,您也是一位尊貴的公爵,言語不要這麽粗暴好嗎?我們在研究科學,科學!”

  澤連科這才發現,地上用轉頭砌了一個爐子,一邊多了個鐵架,上麵架著一個鐵質的膽瓶,李烏拉不時蹲下,一邊吃著手裏的東西,一邊搖動著膽瓶。澤連科當然認得,在帝國上學時他就見過,這是爆米花機,隻不過李烏拉這個小了很多,隻有花瓶大小。

  而這個時候,街道上的巡警也撲了進來,看到地上還在加熱的爆米花機,才是放下了警惕,罵咧咧起來,但是看到李烏拉,兩個巡警反而有些無奈,李烏拉上前,勾肩搭背說著什麽,不用澤連科出麵,就把人給勸走了,顯然這個家夥也沒少和巡警打交道。

  李烏拉是澤連科年初的時候從外籍勞工市場招募進公司的,外籍勞工市場其實就是西津城北一處貧民窟,居住的都是外籍勞工,按照西津地方法律,想要使用這些勞工,就要為勞工提供擔保,所以用人單位盡可能會雇傭短工,如果用長工,就會精挑細選,剔除裏麵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像澤連科這樣對外籍勞工知根知底的勞務公司在西津也是很賺錢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烏克蘭人那樣得到長期的工作,所以就有了外籍勞工市場這樣的地方,讓那些處於失業狀態,或者一些勞工的家眷住在那裏,而西津地方對烏克蘭勞工市場還有一些類似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包括但是不限於剛到境內,還未有工作的貧寒勞工提供衣服和食物,介紹工作。

  當然,建立類似的地區更多的還是為了方便管理,因為總有一些人因為各類原因總是不能被接受,特別是那些作奸犯科之徒,而長時間得不到工作的外籍勞工會被西津地方政府供養,一般來說,三個月後就會被勸返,當然,如果不願意會被適當延期,但最多延期半年,也就是說,一個外籍勞工最多在帝國境內滯留九個月時間。到了時間之後,外籍勞工也不會被驅逐,而是直接被打包賣給充斥在黑海周邊的奴隸販子,尤其是那些猶太人。

  其實,很少有人真的被變成奴隸,被處於這種刑罰的往往是那些犯罪之人,他們無力償還自己所犯罪行,監禁隻能是浪費錢糧,隻有出售才能贖罪。而三個月在西津還找不到工作的外籍勞工在收到勸返令之後會選擇前往蘇伊士,那裏可不管你是什麽樣人,來自何方,隻要有把子力氣,就能挖運河,就能活命,其實蘇伊士運河區就是西津的垃圾桶。

  而李烏拉在那龍蛇混雜的地方耍的很開,他雖然年輕,但性格開朗見識不凡,一看就是長年流連市井的家夥,而澤連科之所以招募他,是因為李烏拉會波蘭語和俄羅斯語,還會一點法語和英語,而到了西津之後,他又學會了不少漢語,到現在,漢語已經相當純熟,而且他還能寫會算,簡單培養就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

  但是李烏拉總是會惹是生非,他對西津的一切都感興趣,或者說對一切沒有見識過的東西都好奇,蒸汽火車、鐵路、暖氣、紡織機械等等,但他不僅是感興趣,而且動手能力強,一直到這個家夥因為好奇卸掉公司會議室的暖氣片時,澤連科才知道自己找了個麻煩精。而就拿爆米花機這東西來說,李烏拉就不隻一次鬧出麻煩了。

  李烏拉把這東西叫做食物放大器,當他在商業街上親眼看到放進去的玉米粒變成爆米花後,迸發出了強烈的**,他非要讓那個小販把土豆也放進去試一試,由此招惹來巡警。是澤連科親自把他保出來的,就此澤連科發現了李烏拉的不凡,回來的路上,李烏拉一直把‘食物放大器’當成帝國強盛的重大原因之一,他堅定的認為,中國人正是擁有了這種把食物放大十倍的東西,才富強起來,當然,李烏拉後來也搞清楚了其中真諦,不再堅持原有的說法了。

  經過交流,澤連科才知道,李烏拉是一位波蘭的落魄貴族,當然,這不值錢,因為波蘭五分之一的人是貴族,他自稱是騙了一個猶太人一大筆錢,所以到西津躲債的。而澤連科知道,來西津的外籍勞工各有各的秘密,李烏拉確實好用,他也不想探尋究竟。

  誰知道,李烏拉對爆米花機這麽著迷,竟然買來一個專門享用。但是轉念一想,李烏拉的語言能力和計算才能非常有用,或許可以在未來的‘烏克蘭團’中效力。

  “李烏拉,跟我來一趟。”澤連科對李烏拉說道。

  李烏拉又崩了一鍋爆米花,捧著跟在了澤連科的後麵,一路進了辦公室。澤連科對李烏拉說道:“李烏拉,爆米花雖然好吃,但是不要多吃,吃多了會鉛中毒。”

  “鉛中毒,什麽意思?”李烏拉依舊大把大把的往嘴裏塞。

  澤連科說道:“這是帝國幼童科普書籍之中的故事,說是羅馬人因為使用鉛杯喝葡萄酒,用鉛管輸水,導致大量鉛中毒,是古羅馬毀滅的重要原因。而歐洲人卻認定,羅馬人容易死,是因為他們愛洗澡,導致到現在,歐洲大部分地方的人,包括國王在內都認為洗澡對身體有害。”

  李烏拉已經玩了很久的爆米花機,他知道其中的一些竅門,爆米花機就是把穀物放進鑄鐵造機腹之中,采用螺杆加壓封住口,而密封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膽瓶口和蓋子的部分是鉛做的,鉛比較軟,在螺杆作用下更容易密封,當然,爆米花的原理,諸如壓強溫度,水分變水蒸氣之內的,他是完全不懂的,而那才是科學。

  隻不過李烏拉不相信鉛中毒這種事,因為他看過帝國的教科書,其中充斥著很多對歐洲各國的負麵內容,以此來證明帝國更加文明,現在的政權合法性,所以問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中國人故意嘲笑歐洲,他們最喜歡這麽幹了!”

  這是澤連科與李烏拉之間的共同話題,在平時二人也喜歡探討類似的話,主要是因為澤連科的身邊不是下屬就是依附於他的烏克蘭勞工,澤連科非常需要一個類似李烏拉這樣的,擁有相當見識又能與自己保持相對平等的朋友,而顯然,即便是身為帝國的外藩國公,完全接受帝國教育長大的澤連科,仍然有與李烏拉類似的觀點。

  澤連科之所以選擇烏克蘭民族這條路線,就是因為他對帝國沒有多大的認同感,或者說,帝國對其接納程度並不讓他滿意。這與帝國內部的思想和教育是息息相關的,一個民族國家的教育中,促成民族團結的最簡單辦法就是為自己的民族樹立一個敵人,在前帝國時代,這個敵人毫無疑問是滿洲一族,但在帝國建立,為實現國內民族的和解與團結,滿洲已經不是敵人了,而這個敵人漸漸的變成了全體歐羅巴的民族,也就是帝國在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競爭者。

  白人,信仰一神教,是敵人的兩大要素,但令澤連科遺憾的是,他和他屬於的哥薩克同樣屬於這個範疇,所以在澤連科求學的過程之中,他可以看到國族與滿洲、蒙古、朝鮮等民族相處融洽,即便是早期,滿洲也可以通過冒充蒙古的方式融入帝國社會,可澤連科不行,他永遠是異類。

  正是因為帝國教育之中,白人是對手的理念,所以才造就了李烏拉類似的思想——一切都白人和基督教世界的懷疑和否定,都有可能是誹謗。當然,這也不一定錯誤,但卻是一個宏大到無法研究明白的話題,因為誰也無法站在中立的角度是衡量。

  正是因為澤連科認為自己不能真正的融入帝國社會,才會選擇了另起爐灶。而相同的是,正是因為知道白人無法融入帝國,所以才支持裴元器在西津的政策,並且設立了烏克蘭建國方案作為後備方案。

  澤連科搖搖頭:“我的專業不涉及這些,但這是帝國科學界共同理念,我想不會有錯。”

  李烏拉把所有爆米花吃完,才說道:“好吧,我會弄清楚這件事的。而澤連科大人叫我來,不會隻是為了這件事吧。”

  澤連科則是把裕王授權自己建立軍隊,而他想把李烏拉帶進軍隊的事說了出來,澤連科看到李烏拉的眼神和表情完全變了,變的有些高深莫測。到最後,李烏拉說道:“不,我不能答應您。我可不想去遙遠的海外冒險,這裏有趣的事很多,我還沒有全都搞清楚。”

  澤連科識人無數,他從李烏拉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所說的,並非是他心裏想的,但李烏拉很快表示,澤連科盡可以開除自己,反正他是不會去的,澤連科無奈,隻能讓李烏拉出去,但是澤連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李烏拉這個人似乎神神秘秘的,而且他與其他外籍勞工不同,來西津似乎不是求生存,也不是想賺錢。

  不多時,澤連科又找來一個會計,而這個會計原本就是烏克蘭工人兄弟會成員,很快就答應加入軍隊,澤連科記得這個人與李烏拉關係不錯,問道:“李烏拉為什麽要叫李烏拉?”

  會計說道:“他說他剛來到西津時還是冬天,腳丫子都快凍爛了,有人送了一雙棉鞋給他,才保住了腳丫子。那棉鞋裏麵絮的不是棉花,而是一種草,據說是帝國東北那邊的,叫烏拉草,貧苦農民會用烏拉草絮氈靴裏保暖。據說前幾年西津就引入了烏拉草,給剛來西津,缺衣少食的外籍勞工用。”

  澤連科倒是知道這些事,其實不光是西津,帝國的幾個邊疆區也是如此,因為邊疆區很冷,一般棉鞋不能達到保暖的效果,而加入烏拉草就可以,於是很多農牧區都會種一點,秋季收割了,用木棒捶打後使用。當然澤連科聽說烏拉草,更多是在京城求學時,聽到的那句順口溜——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但澤連科和李烏拉的朋友都被他騙了,李烏拉的烏拉根本就不是漢語之中的烏拉,而是俄語中的烏拉。而在俄語之中,烏拉也沒有具體的意思,隻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的語氣詞,隻不過因為帝國外交官在莫斯科聽過射擊軍對沙皇齊呼烏拉,就認為那是萬歲的意思,這個翻譯在西津也就漸漸傳開了,李烏拉到了西津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母語之中的烏拉,還有這個意思。

  而李烏拉也不是什麽波蘭落魄貴族,他是俄羅斯人,他的全名是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而他的真實身份則是俄國的第二沙皇俄羅斯真正的主人。在彼得眼裏,李是帝國國姓,烏拉則是萬歲,而中國文化之中,萬歲就是皇帝,那麽作為俄國的主人,他就應該叫李烏拉,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土!

  這也解釋了李烏拉為什麽不願意加入遠征軍,他來西津的目的是學**國的先進技術,了解這個世界大國成功的秘訣,並且複製到俄國去,而不隻是去了解帝國的軍隊,僅僅是成為一名將軍。在李烏拉眼裏,能讓俄國振興的不會是一位百戰百勝的名將,而隻能是一個英明果決的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