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1-25 21:28      字數:4175
  趙文廷倒也沒有隻是讓李素去看九龍改製失敗這個前車之鑒,而是簡單的向他介紹了各國殖民地的情況,作為海外事務部的美洲專員,趙文廷也算是封疆大吏的級別,對各國開拓海外都有了解,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殖民地不能成為國家財政的負擔也是鐵律。

  帝國開拓海外有兩種辦法,一個像是非洲、婆羅洲等打著開發公司名號的殖民公司,帝國僅僅是授權,就可以在其中占據不小的股份,而權貴階層也有投資,國內大城市的中產階級也會購買股份,幾乎就是全民殖民的辦法。

  第二種也就是國家行為了,環繞印度洋的諸多行省和北海三省都是帝國海外開拓的典範,這是國家財政所支持的開拓,利用強勢的軍隊直接消滅土著的政權,奪取土地,掠奪土著成為奴隸配合發配來的犯人一起,進行強製勞動,改造土著的居住地,讓當地適應大規模移民,然後利用明清戰爭等本土內亂的機會,大規模遷移甚至強製遷移百姓前往海外,安頓發展,結合當地的氣候,發展相應的農業畜牧業,繼而誕生各類工業手工業。

  顯然,前期的成本幾乎全部由帝國財政承擔,然後帝國把這些成本通過戰爭的手段轉移給土著,而無法轉移的財政壓力則是來自帝國在傳統漢地進行戰爭勝利的斬獲。隻不過隨著帝國確立,這種方式也就終結了。

  兩種方式奠定了帝國在海外的領地,之後的開拓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活動。

  這隻是帝國,而對於歐洲幾個殖民國家,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是主要的殖民國家,其餘的國家諸如瑞典等雖然也有海外領地,但不值一提,有些索性直接被吞並。

  西班牙人是強盜,法國是宗教瘋子,葡萄牙人是冒險家,英國是企業家,荷蘭是貿易商。這幾個身份就能簡單概括這些國家的殖民特點。

  荷蘭人是商人,他們不會大舉移民海外,實際上,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就隻有兩百萬人,也沒有大規模移民的基礎。荷蘭人喜歡控製航道上的島嶼、河流入海口等地方,修築堡壘和港口,進行貿易活動,雖然也有征服土著進行奴役的曆史,但並非殖民的主流。荷蘭殖民都是公司行為,國家財政根本就沒有投入,尼德蘭政府非但不保護海外殖民地,甚至在有時候出***如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明明打贏了,卻把在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賣給了英國,而這塊殖民地就是後世的紐約。

  西班牙人的海外殖民地,其實與其國內的國王領地是一個級別的,西班牙和法國一樣,把殖民地當成海外的領土,而在另一種程度上,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又是國王的私產,殖民地所有的礦產,出產的五分之一屬於國王,所以,西班牙國內的稅收,殖民地都有,沒有的種類,殖民地也有。

  從西班牙運到殖民地的貨物,本國生產的稅率百分之九點五,西班牙加工的外國產品,百分之十二點五,外國產品的稅率是百分之二十九。而殖民地的礦業除了繳納皇家伍一稅之外,還要收礦區使用費、附加稅等。而殖民地的一切買賣都要收百分之四的商品稅,而印第安人成年人還要征收五十二兩白銀的人頭稅。而土地出產的一切東西,都要抽十分之一作為教會什一稅,當然,例如贖罪券這類玩意的剝削就不勝枚舉了。

  而酒類、鹽、水銀、紙牌、火藥、煙草、香料都是國王專賣,由商人承包的。當然這還是有法律可以查詢的種類,每次本土大戰,西班牙國王都要求殖民地的鄉紳獻金,西班牙殖民者對殖民地可謂是敲骨吸髓,但這並不代表西班牙能從殖民地獲得大量財政收入。

  西班牙本土有六百萬人,而殖民地統治了超過兩千五百萬人,但實際上,殖民地僅僅能提供西班牙財政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在最巔峰的1598年,殖民地也僅僅向西班牙提供了相當於帝國六百七十萬兩的財政收入,但絕大部分的年份,都不超過四百萬兩,最少的年份在一百六十萬兩,而這些錢往往不會用作西班牙財政支出,西班牙雙船隊從殖民地帶回來的貴金屬,大多數時候隻是在西班牙港口稍微清點一下,直接運到荷蘭去,作為西班牙王國還債的利息。

  要知道,在剛剛進入十七世紀的時候,西班牙王國擁有大約兩億兩白銀的債務。每年要拿一半的財政去還利息,是利息,而不是本錢。

  如果不計較西班牙王國的債務問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它可以為本土直接帶來收入,而葡萄牙殖民地大體與西班牙類似,隻不過規模小一點,收入也少一些罷了。

  而法國人一開始也學習荷蘭人搞殖民公司,開拓北美,但很快就演變成了海外領土,法國把大量冒險者、軍人封為領主,北美洲的新法蘭西最大的受益者是教會,法國國王靠北美的毛皮貿易牟利,雖然也有稅收,考慮到新法蘭西隻有不到四萬人,而法國人向來與印第安人友好,沒有像西班牙那樣統治印第安部落,所以在殖民地的收入是乏善可陳的。

  至於英國人在北美的殖民地,就更是沒有一丁點實際的財政收入了,英國殖民地高度自治,當地的稅收完全掌握在議會手裏,英國國王派遣總督去,議會也僅僅是給總督和他的官僚發工資罷了,拖欠個幾年工資是常事,殖民地在英國議會之中沒代表,自然也就不會提供稅收給英國國王,殖民地的稅收僅僅用於自己。

  與其他國家不同,英國采取壟斷的方式,間接從殖民地獲利,比如隻有英國才能與英國殖民地貿易,這使得英國商人在海外有一個穩固的市場,而英國還在殖民地發展捕魚、捕鯨、煙草、靛藍、甘蔗等農業,這些出產的產品,也隻能賣給英國人,而這些恰恰是歐洲市場上的暢銷品,因為這些,英國的工業和商業發展起來,擴大的稅基,自然也就得利,但本質上得利的是英國資本家,而非英國政府。

  趙文廷給李素介紹完,說道:“聽了這些,你也應該明白,既然政府無法從殖民地直接獲得收入,自然也就不會保護殖民地了,因此也就有了本土是本土,殖民地是殖民地的情況。”

  正如趙文廷所說,在原本的曆史中,十七世紀的殖民地大體上都是相安無事的,一直到十八世紀,各國本土的戰爭綿延到殖民地,導致殖民地的殖民者之間開戰,抬高了殖民成本。

  “您是要告訴我,殿下認為統治秘魯是虧本的,所以拒絕統治,對嗎?”李素反問道,在看到趙文廷點頭之後,李素說道:“可統治這裏並不是虧本的,據我估算,我們的軍事清算行動,至少可以帶來兩千萬兩的收入!”

  “保守估計是四千萬兩白銀。”一直在後方統籌的趙文廷更了解大局。

  李素則是說道:“好吧,該死的,竟然比我想的還要多至少一倍!趙大人,四千萬的收入打著底,難道還建立不了對美洲殖民地的統治嗎?”

  趙文廷認真說道:“我認為難以成功。世子呀,統治一塊土地是需要人的,暫且不論新西班牙總督區,我們就說秘魯總督區,統治這樣一塊巨大的地方,至少需要十萬人,包括官員和士兵,好吧,我們把士兵去掉,僅僅說官僚,至少需要三萬人,帝國去哪裏找三萬個會西班牙語的人呢?

  別說找不到三萬個類似的官員,連翻譯都找不到呀。所以,隻能是利用西班牙人原有的統治秩序,這意味著,在未來至少十年內,秘魯還是西班牙人的,等我們培養出自己的官僚隊伍接替他們的時候,又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如此,我們就要把現在獲得的戰爭紅利去賭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即便我們成功了,也會麵臨各種問題,你認為我們的宗教局能解決上千萬信仰天主教的家夥嗎?大量的天主教徒、黑人和白人湧入我們的殖民地,結果會如何呢?我們的宗教政策、民族政策和移民政策都非常的嚴苛,這意味著我們的統治成本隻會比西班牙人更高。”

  李素聽了這些,略微有些冷靜下來,他說道:“可這也是上千萬人的大市場,得到它,整個帝國都受益。”

  趙文廷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世子,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英國人寧可在北美殖民地的土地裏刨食,也不搶奪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呢?”

  李素在這個時代可以給出非常多的理由,每個都值得信服但又不是主要的,國力、技術、成本等等,都是可以的,但是後世的曆史告訴我們,英國人即便在稱王稱霸的十八十九兩個世紀裏,也沒有去搶奪西班牙人的美洲殖民地。因為到這個時候,美洲殖民地的金銀礦已經沒有那麽高的收入了,至於海外市場........。

  趙文廷對李素說道:“世子,在利馬的總督府裏,我得到了一份報告,是西班牙本土的塞維利亞貿易裁判所給的,說在去年西班牙殖民地所進口的貨物之中,隻有六分之一來自本土,而這六分之一來自本土的貨物大約是兩萬七千噸貨物,隻有一千五百噸是西班牙生產的,其餘的全部是外國生產或者西班牙人用外國原材料生產的。

  這也就是說,西班牙人隻掌握了殖民地百分之五的貿易量,考慮其他方麵,也就百分之十,而其餘百分之九十都是被英國、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所占據,英國人占了大頭,所以他們不用發動戰爭,就擁有至少相當於一個秘魯總督區的市場呀。而這些,我們同樣可以用非戰爭的手段獲得。

  其實你應該知道,隨著南非和美洲兩個行省的崛起,我國商品在西班牙殖民地的占比越來越高,即便沒有這場戰爭,我們也可以與英國人分庭抗禮。而有了這場戰爭,我們可以在談判之中獲得更快的速度和更廣闊的市場。

  別人家的殖民地是最好的殖民地,你不用付出統治成本,卻可以獲得貿易的自由,說的就是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地。”

  李素愣在了哪裏,他從未想過類似的問題,而趙文廷則親自給他一杯茶,說道:“世子.......,西班牙人要的是秘魯殖民地,繼續做他的土皇帝,而我們要的是市場,而這市場原本就不屬於西班牙人,西班牙人自然不會有過多反對,兩國各取所需,結束戰爭不是很好嗎?”

  “可是.......。”李素依舊有些猶豫。

  而趙文廷說道:“你仔細想想,我國商人最喜歡美洲的哪塊殖民地呢?”

  “葡萄牙的巴西。”這是不用質疑的,所以李素直接回答出來,轉念一想,巴西殖民地不就是像裕王、趙文廷設想的未來西班牙殖民地嗎?巴西殖民地這片市場同樣不屬於葡萄牙人,原本是荷蘭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但因為開普敦、南非的崛起,現在帝國商人占據了巴西的主要市場,巴西儼然成為了帝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材料產地,帝國則為巴西殖民地提供保護,葡萄牙和帝國都樂得如此。

  而李素歎息說道:“或許是這塊土地太過富饒誘人了,亦或者我對土地的渴求太強烈了。”

  趙文廷哈哈笑了笑,拍了拍李素的肩膀,說道:“世子,其實國內的年輕人和你差不多,喜歡開疆拓土,可是實際上,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大部分,都不在兩代帝王的計劃範圍內呀,您應該知道,帝國海外擴張有一條太上皇老人家製定的鐵律。”

  鍾情溫帶,熱愛亞熱帶,討厭熱帶,而南洋除外。這就是李明勳為帝國海外擴張製定的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