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1-01-06 21:32      字數:4387
  李君威登上了致遠號戰列艦,看到了海軍軍官們最喜歡的火炮——三十六磅短重炮,這種口徑的火炮是帝國前兩代戰列艦想都不敢想的重火力,那個時代,帝國海軍最強的火炮就是三十二磅火炮。

  而之所以露天甲板都敢用三十六磅炮,就是因為這種火炮更為輕便,三十六磅的短重炮的重量隻有一點五噸左右,這是與十二磅炮同等重量的東西,實際上帝國海軍新式火炮之中還有一種六十四磅短重炮,隻不過沒有被海軍大規模使用,在致遠號上,隻有前後四門的火炮是這種玩意,而且主要用來潑灑霰彈。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六十四磅的火炮炮彈太沉重,會降低火炮的射擊速度,而帝國海軍掌握的歐洲海軍的情報,發現這些國家的海軍雖然戰列艦所用火炮的數量和口徑上來了,但戰列艦的防禦卻沒有多大進步。

  比如帝國海軍的一級戰列艦噸位普遍超過了三千噸,而歐洲海軍一級戰列艦達到兩千噸排水量的都少之又少。

  海軍認為,在能保證效力射擊範圍內擊穿的情況下,采用射擊速度更快的火炮更有效果,但海軍高層提議用二十四磅短重炮,卻被海軍中層軍官,尤其是那些船長拒絕,船長們可不喜歡自己艦船所用的火炮比敵人的小,而三十六磅則是歐洲海軍最大的火炮,而且也隻有法國一家使用,英國海軍曾經擁有四十二磅火炮,但很快就撤銷了。

  短重炮的射擊速度快,重量輕,使用方便,但輕也有輕的壞處,因為過於輕便,導致後坐力出奇的大,在短重炮剛剛使用的時候,經常出現後坐力拽斷繩索,傷害到炮手的情況,甚至還有露天甲板使用時,後坐力把火炮射到另一側的海裏的情況。

  在海軍不肯降低裝藥的情況下,使用四輪炮車就不合適了,因此海軍一開始索性取消了炮車,直接把短重炮安置在一塊厚重方木上,摩擦力增大使得後坐力解決了,但是火炮歸位速度很慢,在幾番測試之後,才有兩輪炮車,前麵是兩個鋼輪,後麵則是方木,由此解決了後坐力的問題。

  但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那就是射程,因為炮管縮短,短重炮的射程普遍很低,隻有二百米到三百米,但艦長們認為這不是什麽問題,因為帝國海軍一向以敢於亮劍主動進攻著稱,海軍艦船相對於對手,速度快轉向靈活,從建軍開始,就建立了猛衝猛打的傳統,而海軍戰列艦有效作戰距離都在三百米之內,帝國海軍甚至會撲到一百米之後齊射。

  也因為如此,帝國海軍戰列艦和重巡普遍換裝了短重炮,隻有一些巡航艦依舊采用長炮,或者部分采用長炮的配置,隻不過,隨著帝國海軍直接參與歐洲海戰,這種火力配置也迎來了當頭棒喝。

  帝國二十六年的六月四日,秘魯沿海。

  利馬艦隊利用來自大陸方向的東南信風,之字形航行在秘魯沿海的海岸線上,旗艦聖菲號上,艦隊司令拉斐爾站在船尾樓,看著廣袤的太平洋,剛毅的臉上寫滿了無奈。

  在西班牙國內,他被樹立為一生都與東方異教徒作戰的英雄,但也隻有他才知道一輩子與中國為敵的痛苦,這種痛苦就在於無論怎麽努力,怎麽拚命,雙方的差距都是越來越大,拉斐爾還記得四十多年前,他與中國人第一次遭遇的時候,他們隻有寥寥幾艘艦船,比之一個菲律賓都督區都不值一提,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強大到讓整個歐洲都不敢為敵的地步,而眼前這片海域,命名是距離中國本土最遙遠的地方,在世界的角落,可是他們仍然追殺來了。

  七十一歲的拉斐爾戰鬥了一生,現在的他已經閉口不談對中國艦隊的勝利,他隻是想盡自己的全力罷了,如果結果是失敗,他願意死在腳下這艘聖菲號上。

  “將軍,請您去休息一下吧,我來負責值守。”年輕的艦長出現在了拉斐爾的身邊,拉斐爾微微搖頭,說道:“我已經許久沒有見過我們的敵人了,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第一眼看到他們的人是我。”

  艦長知道拉斐爾的一生都在做這件事,他無法拒絕,而是說道:“總督大人給利馬艦隊出了如此大的難題,僅僅是為了他的自私罷了。”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至少他還沒有阻止我們出港。”拉斐爾說道。

  上半年的貿易完全結束,秘魯全隊已經全部回港口,無論是商船還是利馬艦隊的艦船都在整備,畢竟在熱帶海域呆了三個月的時間,船體已經相當糟糕了,拉斐爾麾下這支艦隊隻有十一艘艦船,其中六艘重炮艦,其餘都是巡航艦,就是因為其他艦船的都在船廠修理整備的原因。

  但這還不是最令人絕望的,更絕望的是秘魯船隊帶來的消息。當得知進攻智利地區的是中國人之後,整個秘魯總督區,從總督到檢審法庭的紳士都同意一個意見,那就是隻有海軍才能保護秘魯海岸,而要想收複智利,就要有強大的陸軍,因此,秘魯船隊北上巴拿馬,除了貿易,更多的是求援。

  秘魯需要陸軍部隊,而且是真正的陸軍,總督佩德羅要求本土和新西班牙總督區都要支援,但結果卻令人絕望。西班牙本土正在麵臨法國的挑戰,一兵一卒也無法排遣,甚至連今年八月份的船隊都未必能發出,因為西班牙本土正遭遇法國艦隊的封鎖。

  而新西班牙總督區的總督也拒絕了,因為他們對秘魯最大的配合就是向北麵宣戰,但結果就是新西班牙總督區兵力也不夠,最終,秘魯船隊沒有帶回來外部支援的一兵一卒,僅僅是從北部的都督區和檢審法庭區抽調了一些正規軍到利馬來,目的卻是防守,而非收複智利。

  佩德羅總督十月份就要被來自本土的新總督接任,在沒有得到陸軍支援的情況下,他更不願意挑起戰爭,但秘魯總督區的各方力量支持願意主動出擊的拉斐爾,佩德羅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是更多人的利益在秘魯,所以大家一致認為,隻有海軍出擊,消滅中國人的巡航艦隊,才能保秘魯萬無一失。

  “拉斐爾閣下,敵人隻不過擁有幾艘巡航艦罷了,我堅定的相信,在您的指揮下,我們可以戰勝異教徒,尤其是我的聖菲號,在這片海域,所向無敵!”艦長認真的向拉斐爾說道。

  拉斐爾欣慰的看了他一眼,但卻沒有說話,拉斐爾年輕時候也是巡航艦的艦長,他深諳巡航艦的作戰技巧,麵前的這支利馬艦隊,追的上敵艦的打不過,打的過敵艦的追不上,除了沿著智利海岸襲擊港口,拉斐爾想不出還能取得什麽重大戰果。

  “正前方,中國艦隊,目視確認!”

  桅盤上,瞭望手高聲發出了示警,拉斐爾微笑對艦長說:“年輕人,回到你的崗位去吧,接下來就是貓捉老鼠的遊戲,我們要耗費很多精力。”

  艦長也明白,與一支敏捷的巡航艦隊作戰,往往要經過更多的追逐和糾纏,持續幾天幾夜的騷擾都是很常見的,而拉斐爾立刻下達了作戰命令,巡航艦隊脫離主力艦隊,駛向欽查群島和帕拉卡斯灣。

  那是位於皮斯科城南麵的一處海灣,而欽查群島又被叫做鳥島,幾百萬隻飛鳥聚集在那裏,而海島和海灣能夠為巡航艦隊提供隱藏身形的地方,按照拉斐爾的計劃,巡航艦隊隱藏在了群島與海灣之後,而主力艦隊在勾引中國艦隊北上,在到欽查群島北部之後,巡航艦隊出擊,與中國艦隊糾纏,主力艦隊折返南下,殲滅中國艦隊。

  計劃之所以這麽複雜,主要是這片海域盛行的是來自大陸方向的東南信風,這導致南下航行是逆風,而北上則是風帆船最喜歡的順風(風帆船最喜歡的就是風從側後四十五度角吹來)。

  而這個計劃是拉斐爾認為唯一一次可能重創中國艦隊的機會,失去了就再不會有了。

  在發現中國艦隊一個小時後,雙方靠近到了相距隻有不到十五海裏的距離,秘魯海岸幹燥的氣候讓天氣非常晴朗,使得拉菲人站在船首就能清楚的看到遠征艦隊的全貌,但當拉斐爾看清之後,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於不顧年邁的身軀,執拗的攀登上前桅杆觀察,最終確定,眼前的六艘軍艦不是智利潰兵嘴裏的重炮巡航艦,而是六艘徹頭徹尾的戰列艦。

  這六艘戰列艦張開了全部的帆,包括頂帆和翼帆,正在以超過八節的速度全速駛來,如同六隻強橫無匹的荒古巨獸。

  拉斐爾很快從震驚之中走出來,他回到甲板,負手而立,剛毅的臉上有些凝重,幾乎所有的軍官都在等待他下命令,軍官們的臉上寫滿了忐忑不安,因為他們得到的情報是,中國人擁有不到十艘巡航艦,六艘大的,其餘都是小的,那六艘巡航艦擁有四十門以上的重炮,其中火炮甲板有三十門。

  但是現在變成了六艘戰列艦,至少是雙層甲板戰列艦,如果底層火炮甲板仍然是三十門火炮的話,那麽眼前的戰列艦僅僅火炮甲板就擁有六十二門重炮(帝國的戰列艦,一般是中層火炮甲板數量最多,比之下層要多一門,旗艦除外)。

  “將軍,不是圖冊上已知的任何戰列艦,這或許是中國人的新式戰列艦,很難想象,這類戰列艦是怎麽穿過麥哲倫海峽的,難道它們是從北方來的,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嗎?”艦長拉奧羅亞沒有了剛才的自信,臉上全都是苦惱。

  包括拉奧羅亞在內,所有的西班牙海軍軍官都知道,中國人的戰列艦,哪怕是最弱的都有六十四門重炮,與聖菲號相當,而這種新式的戰列艦,雖然正麵對向己方,無法數清楚炮門,但從桅杆高度就能判斷不是三級戰列艦可以比擬的。

  顯然在主力艦對比上,雙方一對一,但實力卻相差很多,如果按照原計劃作戰,還能取勝嗎?對付巡航艦,西班牙巡航艦還可以作為改變戰局平衡的力量,但對付戰列艦,那些擁有不到三十門火炮的家夥,簡直就不值一提。

  “西偏南兩個羅經點,發現敵艦!”在拉斐爾猶豫的時候,聖菲號的桅盤上的瞭望手再次發出示警。

  拉斐爾停止思考,立刻問道:“是什麽艦船?”

  “距離太遠,看不清。”瞭望手回應說。

  “混賬!”拉奧羅亞罵了一句,不顧危險,順著主桅杆的靜支索攀爬上去,他來到超過四十米高的桅盤,向著瞭望手報告的羅經點看去,遙遠的外海,隱隱約約看到幾艘船,但在水天一線的交界點,敵艦很模糊,時隱時現,別說艦船類型,連艦船數量都不好辨明。

  拉奧羅亞一咬牙,把望遠鏡掛在腰間,順著繩索向著更高處攀爬而去,細細查看,但中國艦船似乎有些轉向,更看不清楚了。

  拉斐爾焦急呼喊拉奧羅亞,拉奧羅亞下到了露天甲板,說道:“敵艦消失在了水平線上,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有五艘船,三桅杆,但具體是戰列艦還是巡航艦,完全看不清,他們有意躲避我們。”

  “肯定是那支巡航艦隊,他們要去斷我們的後路,或者要去伏擊我們。”一個軍官說道。

  拉斐爾雖然認為這種觀點沒有任何證據佐證,但他依舊下達了命令:“立刻轉向脫離,折返卡亞俄港,全帆撤退,脫離戰場。”

  不管怎麽說,中國艦船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自己,撤退是必然的,隻有集結利馬艦隊,才有與敵人決戰的資格。

  致遠號上。

  “西班牙人撤退了.......。”一個軍官走進作戰室,對所有人說道。

  李君威哈哈大笑:“我贏了,趙將軍,一個銀幣,諸位,一個銀幣,不要賴賬,不要賴賬。”

  說著,他向所有的遠征艦隊司令部軍官伸出了手,沒有人敢賴裕王的賬,但大家臉上卻並不好看,因為遠征艦隊失去了對敵人分而殲之的機會,雖然所有人對艦隊決戰充滿了信心,但顯然更喜歡大勝。

  但對於帝國來說,這卻是最好的結局,隻要遠征艦隊保持追擊速度,那麽就利馬艦隊隻能縮回卡亞俄港,集結兵力發動決戰,這樣,遠征艦隊就可以封鎖卡亞俄港,取得製海權,接下來就能陸軍進擊利馬,發揮帝國方麵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