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 美洲行省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12-21 18:35      字數:4222
  李君威可不是淘金客,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改製,從公司之地變成帝國行省,美洲開發公司的大體架構會被美洲行省基本沿用,比如公司評議會就轉化為地方議會,隻不過評議會之中的一些人會被剔除在外。

  這些人包括在美洲之外擔任公職的,還有在美洲沒有足夠不動產和親眷的,讓美洲議會變成美洲人的議會,這就是帝國對美洲地區全體國民的最大尊重。當然也會增加部分新增人員,讓議會人員數量達到十五人。

  公司時代這裏擁有各個都督區、將軍區和行政區,也分別被府、縣等行政等級取代,原有的行政長官全部繼續擔任,而將軍們和軍官們則該為綏靖將軍,這樣可以保證現有官僚體係的利益,但是所有的官僚都必須采用任期製度,五年一任,連任不超過兩次。

  顯然,美洲本地的官員並不完全歡迎裕王,但他們不敢提出什麽異議,在鱈魚島看到的那首西班牙船是帝國美洲艦隊所處置的,這支艦隊比裕王親率的派遣艦隊先一步抵達了美洲,有兩艘三級戰列艦和四艘巡航艦,艦隊還帶來一個旅的陸戰隊,四千人規模,這就是美洲行省最大的戰鬥力了,而且已經完成了本地軍隊的整編。

  雖然這些軍隊和艦隊來到美洲是為了對西班牙人作戰,但是他們隻要駐紮在美洲,就能保證李君威的聲音是最大的。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hone12、s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粉基地】可領!

  美洲開發公司的股東就是帝國政府、皇室、元老和早期的一批議員,他們早已決定的事,就不是本地的中下層官僚可以改變的,而且李君威抵達之後,迅速獲得了人心。對於北美地區這類世界盡頭的土地來說,帝國皇帝的兄弟到來原本就是值得歡慶的事,而且李君威抵達之後,立刻就開始改善民生。

  首先要做的就是‘邀買人心’,美洲行省地處北美西海岸,這裏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且擁有了多達四十三萬人的國民人口,已經建立起了相應的經濟體係,實現了自給自足,但問題是,自給自足是不全麵的,有兩種東西是美洲行省缺乏的。

  其一是茶,本地不產茶。附近的西班牙人並不喝茶,長久以來,本地的茶葉都必須都遙遠的帝國本土運來,不僅價格昂貴而且質量也不高,因為帝國與美洲地區進行貿易的北海三省也不是產茶區。

  這一次,三艘派遣船上運載的貨物裏就包括了大量的茶葉,因為美洲地處偏遠,縱然以飛剪船的速度也無法保證茶葉的新鮮,因此大宗的茶葉是紅茶和白茶,來自閩浙產區,在大量向美洲本地國民出售茶葉的時候,李君威宣布,帝國中央政府和美洲地方政府有責任讓美洲兩大城市,金州和北原的茶葉價格不高於帝國首都。

  而日後,一旦茶價上升,帝國的國有企業,遠洋集團就有責任運來茶葉銷售,平抑茶價。雖然,申京作為首都,茶葉價格是相當高的,但是對於美洲地區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合適的價格,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美洲本地百姓喝的最便宜的茶葉是來自南美洲的馬黛茶,是一些走私船運來的。

  除了茶葉之外,第二點就是醫藥,中醫起源於本土,而美洲屬於新大陸,實際上很多中醫常用的草藥這裏根本就沒有,美洲的很多植物中醫也沒見識過,這有好有壞,好處是,產自美洲的西洋參可以在本土賣出天價去,可本地人缺醫少藥卻也是事實。

  在主要城鎮建立國營藥房,從本土直接往這裏供貨,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因為這樣,從此以後,每年都有從申京出發的船被命名為茶藥船,專門負責運輸美洲百姓民生所需。

  而改製之後,最大的新政就是建立教育體係,公司時代,美洲地區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賺錢,本地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教育,所有的人才都是來自帝國本土,投入教育是很花錢的,培養出來的人又會影響股東的權力,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自然沒有人幹。

  一直到美洲開發了二十多年後,隨著本土派遣來的官員越來越多,在本地娶親生子,才在金州和北原擁有了一些學校,本質上都是貴族學校,人數很少,根本不向普通百姓開放,而這一次派遣船直接帶來申京國立高等中學的分校,直接設立在金州地區,李君威還把一些裁撤的前公司員工組建了一些初等、中等學堂,而本地一些工坊、社區自發組織的學堂也可以轉隸編製,成為公辦學堂,因此也就建立了一個人才體係,並且申京、京津兩地的大學每年都對美洲專門開放名額。

  中國人重視教育,無論到哪裏都是如此,普通百姓有了入學的條件自然萬民歡騰。

  雖然李君威在美洲行省改製過程之中推行的新政策都好像是在揭公司的傷疤,戳他們的痛處,但無論是在本地接見官員和地方代表,還是帝國本土的宣傳之中,口徑都是一致的,美洲開發公司是帝國海外開拓的典範,這一點不隻是宣傳,而是真正的事實。

  李君威抵達美洲之後,這裏已經擁有了超過四十三萬人規模的國民團體,這是帝國三十八年來開拓的最大成果,形成了金州和北原兩個核心城市還有很多富饒的小鎮和村莊,也形成了一套合理的經濟體係。

  金州原名叫金山,本是移民的第一站,在此地發現了淘金點而快速崛起,但隨著百姓的一步步擴張,幾十年來,中央穀地已經被開發出來,曾經被野牛、印第安人占領的蠻荒之地已經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灌溉體係,瓜果蔬菜和各類果樹遍布,小麥和玉米成為了本地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各類豆料的種植也很普及,而在經濟作物方麵,金州地區的最大經濟作物就是棉花。

  這裏出產的棉花質量很好,也是美洲地區少有的棉花產區,並且在金州城內形成了不小的紡織產業,中央穀地的棉花可以直接從本地經過各種工序,成為染色棉布乃至成衣,不僅為美洲百姓提供,也成為了麵向印第安人貿易和向西班牙殖民地走私的重要商品。

  而金州地區另一項產業就是曬鹽,因為這裏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熱而少雨,最適合鹽田蒸發,這位北方的捕魚產業和向南走私提供的便利。

  金州因為淘金而建立,卻因為農業也興起。但說起來,北原地區的發展勢頭逐漸超過了金州地區,雖然那裏因為氣候寒冷而導致農業不發達,但卻發展起來美洲最為發達的工業。

  北原的開發也是因為淘金,一開始因為金州的中央穀地的灌溉體係沒有完善,所以想要在北原發展糧食種植,但事與願違,人們發現,這裏比金州更好深入內陸,沿著河流山穀,可以做找到很多印第安部落,毛皮貿易率先成為了主流,因此也就誕生了皮具加工等行業,而北方地區的捕魚和捕鯨行業興起,加上沿河地區茂密的硬木森林,直接讓北原的造船業崛起。

  每年前來美洲的貿易船都會在北原修理,漸漸的,北原不僅造漁船、捕鯨船和巡邏船,最後連縱帆船和巡航艦這類戰艦都可以造了,北原造船廠這個擁有七百多工人的造船廠也是美洲地區最大的工廠。

  實際上,在現在的世界各國,最大的工廠都是造船廠,而造船廠無論在哪裏都會因為其需要更多的配套產業而誕生工業城市,僅僅是需要的鐵件就需要礦產、冶鐵和鐵製品加工,再加上造船需要的鋸木工廠、伐木場、帆布、繩作等行業,實際上人口在兩萬七千多人的北原城大半產業都是在為造船廠配套。

  而美洲地區為人稱道,被稱為海外開拓典範的不僅是因為這裏的經濟,還有就是國民團體是與本地土著印第安人的良好關係。

  第一波移民抵達之後,因為發現了淘金點,所以迅速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產生了衝突,一場降維打擊後的戰爭後,開拓者們獲得了土地、金礦、幹活的奴隸和女人,就此紮根下來,但是很快,人們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麽一定要和印第安人打仗?

  在經過一陣爭論後,第一代美洲評議會達成了一個共同的意見——和印第安人衝突毫無意義。

  印第安人能提供兩種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但所有的物質,從土地到毛皮、糧食等等所需一切,都可以用貿易獲得,至於人力資源,雇傭也就罷了,說到奴隸,更是沒有多大用處。

  在殖民地,大量使用的奴隸隻有兩種用途,其一用於經濟作物種植園,比如加勒比海和南美的甘蔗種植園,北美的弗吉尼亞的煙草、靛藍種植園。其二就是用於礦山,比如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的金銀礦、硝石礦和水銀礦,這些地方大量使用奴隸,以李君威的戰略目標波托西銀礦為例,這裏已經是一個擁有二十萬人的礦業城市,絕大部分的人口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族裔。

  但是這些產業在北美領地早期都沒有,奴隸可不能用於捕魚、淘金和伐木,而等到美洲地區擁有棉花種植園和各類礦山的時候,帝國在此地已經有了充足的人口,也使用了包括蒸汽排水機在內的一些機械,當然,更關鍵是的是,美洲地區用不著生產什麽大宗貨物。

  加勒比海和南美的蔗糖,弗吉尼亞的煙草等經濟作物是直接供給歐洲的,但美洲行省生產的經濟作物和產品用來供給帝國本土卻有著運力限製,長久以來,每年就那幾艘船,當然要裝滿高價值物品,金沙、西洋參、毛皮、鯨魚製品是主要的,價值稍微低一些的就是各類皮子,特別是北美野牛的牛皮等東西,但這些東西隻能靠特價銷售才能有利潤。

  而美洲地區一開始為了安全,長期與世隔絕,西班牙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等到相互知道了就爆發了戰爭,隻能靠走私來發展的對外經濟。

  既然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那為什麽要生產,既然不生產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了,印第安人奴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且如果需要印第安奴隸就要與印第安各部落進行戰爭,這讓公司的安全成本非常高,也不利於快速向內部開拓,如果和平條件下獲得毛皮成本是最低的,至於印第安人對移民的不信任和仇視,也不需要主動解決。

  在早期,美洲開發公司估計,在西海岸大約有四十到五十萬的印第安人,這已經不算少了,整個北美才二百五十萬人規模,開拓的移民還沒有發動戰爭,僅僅是雙方貿易來往所傳播的疾病就已經讓印第安人大量的死亡了。

  當然,最少的時候,印第安人數量隻剩下了十幾萬,北美的印第安人相對於中南美洲的,文明程度很低,但卻很團結,一旦生病,全族都在照顧,很容易就會傳染。

  而控製印第安人並不一定靠武力和奴役,貿易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控製,僅僅隻需要在海岸邊撿一些色彩鮮豔的貝殼就能從內陸的印第安人那裏換取毛皮,各種顏色的玻璃球更是能當珍珠來用。而最暢銷的商品永遠是酒。

  帝國移民在北美最先種植的是高粱和地瓜,這兩種作物都可以用來釀酒,而印第安人對酒完全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雖然在如今的時代,喝酒傷身還不能被酒鬼們接受,但至少所有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酒誤事,喝酒也容易惹事,但印第安人連這種概念都沒有。

  今朝有酒今朝醉,喝不死人不算完是印第安人的喝酒習慣,每當印第安男人擁有了酒,開始聚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印第安女人不會勸解,她們隻做兩件事,先把喝酒的男人趕到沒有孩子和牲口的野外,第二件則是收了男人身上的武器,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