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11-25 21:09      字數:4203
  藏地有了一個狡猾的破局者,而葉爾羌汗國則已經群龍無首,陷入了徹底的內亂之中,西疆的事就算是解決了,剩下的就隻有收尾,離開了申京一年多的皇帝選擇返回申京,而令太後感覺滿意的是,皇帝與那位心儀的姑娘也修成了正果,雖然其中也有一些小波折,但在感情達到的情況下,身份上的差異是很好解決的,隻不過最終雙方的結合還需要太後來操辦,以表現的順理成章。

  而在遙遠的歐羅巴,南俄大草原上,波蘭國王索別斯基與裕王李君威正在進行一場狩獵比賽,地點就在第聶伯河東岸,上一次戰爭中,波立聯邦獲得的新領土上,這場打獵是裕王親自安排的,作為李君威的朋友,索別斯基欣然赴約。

  一個早上的狩獵結束,二人來到一處莊園享受午餐,索別斯基的臉色看起來有些陰鬱,李君威很明白,這是因為對現實的不滿,索別斯基乘船過第聶伯河,自然也看到了俄羅斯人占據的原克裏米亞的土地,也進入帝國的西津長官區遊玩,對比當年三國瓜分後的克裏米亞汗國,境況完全不同。

  帝國已經把韃靼人清理幹淨,在占領的土地上建設港口、城市和道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各國的商賈穿梭在各地,帶來了繁榮,而俄羅斯人在新的土地見修建了堡壘,建立了統治,得到了大量哥薩克的效忠。

  唯有波蘭的地盤,依舊充斥著衝突,波蘭接納了部分哥薩克貴族,但新得土地依舊被分給了國內的大貴族,本地的哥薩克再一次淪為農奴,他們正在大量的逃亡,去中國人的港口當工人,或者參加俄羅斯人的軍隊,波蘭得到的是一塊麻煩的土地。

  這就是波立聯邦,一個貴族共和的國家,索別斯基這個國王可沒有改變這種局勢的權力。

  “國王,你聽說奧斯曼要發動戰爭的消息嗎?”李君威端著一杯葡萄酒,問向索別斯基。

  索別斯基輕輕點頭:“當然,這瞞不住我們。”

  “你們是怎麽知道的?”李君威問。索別斯基說:“因為普魯士的緣故,我們與法國的關係很緊張,所以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又簽署了一份攻守同盟條約,但是最近,我發現國內親近法國的貴族正在接受來自法國的賄賂,他們想要阻止我支持神聖羅馬帝國這個我們最堅強的盟友。裕王殿下,我卻不敢相信,你又是怎麽知道?”

  李君威笑了:“我本身就參與其中,原本我是不會再來這片土地,但是有一天,我們的一個商人對我說,奧斯曼的蘇丹要借貸一千萬兩白銀,經過商議,我的兄長覺得這有利可圖,於是我就來了,並且已經把錢借給蘇丹,不僅是錢,還包括武裝五萬人的槍炮彈藥,第一批武器已經從埃及運抵奧斯曼的國都了,我想明年這個時候,奧斯曼人就要進攻了。或許今年他們就要進攻,畢竟我國所生產的軍火和采買的物資大半已經運抵蘇伊士港。”

  “是你支持了奧斯曼對天主教世界的侵略?”索別斯基立刻坐不住了。

  “不要這麽說,國王,你們兩家打了一千年了,那個時候可還沒我呢,我隻是在為帝國謀取適當的利益罷了。”李君威平淡的回應索別斯基。

  索別斯基:“我認為你不尊重我,不尊重我的國家。”

  “我很尊重你了,國王。如果我不把你當朋友,就該按照奧斯曼蘇丹的意思,舍棄與你們的共同防禦條約,你知道嗎,其實你們波蘭是比神聖羅馬帝國更適合的目標。神聖羅馬帝國被圍攻,會有人支持援助,你們若是被圍攻,誰會支持波蘭呢,乘火打劫的俄羅斯,還是我們?”李君威笑著問道。

  索別斯基思索後,雖然不想承認,但也畢竟也是一個事實,誰都知道奧斯曼是因為內鬥而發起戰爭的,這樣的戰爭應該選擇一個較弱的對手,波蘭才是最適合的,索別斯基問道:“那你為什麽要告訴我這個秘密?”

  “因為我不想奧斯曼勝利,這對我們的國家利益不利,我借貸給了蘇丹,奧斯曼的勝利隻能給我們帶來金錢,但如果奧斯曼失敗,就會更加依賴我們,我們得到的也就越多,不是這樣嗎,國王?”

  索別斯基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實際上他這次接受李君威的邀請前來狩獵有兩個原因,一是想借助與帝國良好的關係壓製國內那些蠢蠢欲動的反對派,二是想得到帝國的支持,以便波蘭參與將要爆發的和奧斯曼的戰爭。隻有帝國的支持才能讓波蘭放心的把後背交出來,但是沒有想到,自己最希望得到幫助的一方卻已經幫助了自己的敵人。

  “好吧,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感情上來講,我無法再信賴您了。”索別斯基認真對李君威說道。

  李君威笑了笑說:“我們討論的是政治,是戰略,是一場涉及幾千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國王,我不需要你感情上的信任,感性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政治層麵,我們需要的是理性,我希望您保持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應該有的風範。我說過了,支持奧斯曼是因為帝國的利益,而希望奧斯曼失敗也是為了帝國的利益。你或許不會喜歡前者,但是肯定喜歡後者。”

  “可是您如何讓我相信呢?”索別斯基反問。

  李君威無奈搖搖頭,說道:“就在現在,來自蘇伊士的商船帶來了一萬兩千根精良的火槍槍管,它們會和本地采購的糧食一起沿著第聶伯河北上,然後在基輔上岸,繼而前往維也納,這支商隊是猶太人和熱那亞人為主的商隊,但那隻是一個幌子,他們會盡快把貨物運送到維也納,當戰爭真的爆發時,這批武器可以作為被查扣的走私物資所被奧地利的軍隊征用。當然,如果你們使用的話,請皇帝或者您,亦或者肯定會支持這次行動的羅馬教皇付款,不過你們不付款我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就是平衡,我怕我給奧斯曼人的太多,會讓你們失敗。”

  “你說的是真的?”索別斯基難以置信。

  “您可以親自去查,第一批應該已經到基輔了。”李君威說。

  索別斯基立刻起身,李君威則是高聲提醒:“國王,假如戰爭真的爆發,別忘了帶上我去看熱鬧。”

  其實李君威影響戰爭勝負的不是他可能無償給奧地利一方的一萬兩千根火槍槍管,而是他告訴索別斯基的這個消息,索別斯基肯定會聯絡他的盟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伯德一世,而那一萬兩千根槍管也就能說服這位遇到事隻會到教堂祈禱,或者到城外狩獵散心的皇帝了。

  而在另外一個方麵,李君威聯絡上了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穆斯塔法,通過他加快戰爭的進程,他隻告訴了穆斯塔法一件事,那就是西津銀行與蘇丹的借款協議已經生效了,充足的軍費就存放在帝國的西津,且已經全部兌換成了奧斯曼人最喜歡的杜卡特金幣。

  這可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已經近乎和蘇丹決裂的穆斯塔法還能活著並且掌握權柄,就是因為獲得了禁衛軍的支持,但這個支持一點也不穩固,在穆斯塔法看來,蘇丹完全可以用那些軍費收買禁衛軍,然後處理掉自己。

  因此在國務會議上,穆斯塔法率先發難,要求立刻發動對奧地利的進攻,他的理由有兩個:消息已經泄露,羅馬教皇、奧地利皇帝和波蘭國王都已經開始動員,如果等他們把軍隊招募起來,準備妥當再進攻就晚了。

  而科普魯律則進行的反擊,明言從帝國采購的軍事物資還未完全到位。但這就是穆斯塔法的第二個理由,奧斯曼不需要這些物資也可以擊敗敵人,至少禁衛軍們完全這麽認為。

  當穆斯塔法暗示可能會發動政變之後,蘇丹最終選擇了妥協,動員全**隊立刻出發,但是抵達貝爾格萊德之後修整,進行部分換裝,更換從帝國采購的軍事裝備,然後進攻維也納。這肯定是一個愚蠢的主意,這就是完全把燧發槍當火繩槍用,至於能不能發揮效力,那就不是蘇丹這個層級的能改變的了。

  “戰爭已經爆發了,殿下,我們的下屬在港口看到了很多前往歐洲方向的士兵,一船一船的運輸,據說有三十萬士兵,可笑的是,我們的物資還未到位,他們自己就忍不住動手了。”在西津裕王的住所,和,顯的最為興奮。

  徐邦延說道:“當蘇丹預存的款項從我們西津銀行裏取走的時候,一切就已經塵埃落定了。”

  在這次與奧斯曼的合作上,晉商與南洋商人達成了一致,具體分工上,徐邦延對銀行業務熟練,管理西津銀行,而因為物資多是來自南洋,所以朱文和負責貿易公司,朱文和見裕王很平淡的態度,說道:“裕王,那位侯賽因維齊爾發來消息,準備取消一部分預定的物資,您以為會如何?”

  “他想要取消什麽物資?”李君威反問。

  朱文和說:“所有物資都有涵蓋,或許他認為不需要那麽多物資了。”

  李君威說道:“這很容易理解,這一次奧斯曼帝國舉全國之兵進攻,他原定的計劃拋之腦後,你們知道嗎,侯賽因原本想在今年換裝,然後讓我們派遣教官進行一年訓練,明年才進攻,但穆斯塔法搞砸了一切。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他們愛取消就取消,你把物資依舊運來,但是取消的物資不要儲存在蘇伊士,用船運到西津來儲存。假如奧斯曼人真的勝利了,這批物資我們賣給他們的對手,加入失敗了,他們還會需要這些物資的。”

  “那我們西津銀行還需要什麽準備?”徐邦延小心問道。

  “錢,繼續準備錢,穆斯塔法是不會給蘇丹省錢的,預存的那筆兩百萬枚杜卡特金幣根本不夠他消耗的,他肯定還會要求蘇丹繼續借貸,而蘇丹也必然會如此,如果穆斯塔法贏了,蘇丹必須要有錢滿足禁衛軍的胃口,以免自己被轟下台,如果輸了,也需要更多的錢去重整軍隊。

  帝國銀行已經在西津開辦鑄幣廠了,鑄幣是國家專享,你們不要因為與歐洲商人換取金幣吃虧而胡來,我已經交代他們鑄部分杜卡特金幣,你們直接與帝國銀行兌換就可以。”李君威卻是早有準備。

  徐邦延和朱文和二人都是點頭,口中連連保證不會私行鑄幣之事,二人離開後,依舊是意猶未盡,他們從來沒有進行過這樣得商業活動,無論誰勝誰敗,都能賺錢。

  “徐兄,你覺得這次誰能贏?”朱文和問,想了想又說:“看裕王的意思,似乎希望奧斯曼輸,但是我並不這樣想,從生意人角度來說,我們的合作對象勝利了,更好收回貸款,這就像商人賺錢了才會還貸,而賠本了就還不起一樣。”

  “你我隻是商人,這樣理解沒有問題,可裕王不是。但是我可以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覺的奧斯曼人會輸。”徐邦延說道。

  “哦,為什麽?”

  徐邦延說道:“你知道在年初時候,在南洋訂購的那些馬車都在哪裏嗎?”

  朱文和搖搖頭,徐邦延壓低聲音:“那些馬車說是為西津區公務所用,實際全都在裕王的行營裏,駕車的人卻都會說波蘭語,看起來裕王可能要去戰場一趟,但不是跟隨奧斯曼軍隊,而是站在他們的對麵,朱兄,裕王何等惜命,他才不會把自己置身於險地,而若是加入反奧斯曼一方,你說誰會贏呢?”

  “可是為什麽呢,他在西津等消息不是更安全嗎?”

  徐邦延道:“怎麽可能,一來裕王好動,喜歡看熱鬧。二來,像他這樣的人,怎麽可能願意失去對局勢的掌控呢,隻要站在戰場,才能控製成敗呀。隻有你我這樣改變不了大局的,才會在西津忐忑不安,把命運交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