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26 00:04      字數:4164
  “父皇有沒有為難你?”送韓芷薇回家的路上,見她一言不發,李君華出言問道。

  韓芷薇微微搖頭,而李君華卻說:“我分明見皇上逼你喝了一大碗酒。”

  “那不是酒。”韓芷薇不想解釋太多,說道:“皇上待我極好,我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他呀,真是那種想恨都恨不起來的人。”

  “那父皇怎麽說你家的事?”李君華問的是韓芷薇生父生母的事。

  韓芷薇道:“沒有說,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這樣挺好不是嗎,說了,反倒雙方都下不來台。”

  “可這事不說破,那我們。”李君華緊張起來,而韓芷薇握住他的手,說道:“別擔心,皇上已經同意我們的婚事了,但他說要在禪位之後。”

  既然連禪位的事都說了,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李君華握緊愛人的手,享受著片刻的安寧,忽聽到車窗外一陣喧囂,開窗一看,是裴元器帶著蘇日安、黃雲飛出來了,三人似乎都喝的大醉,說笑著上了同一輛馬車,李君華不明就裏,韓芷薇笑著說道:“裴元器是皇上給蘇日安、黃雲飛找的老師,不過聽皇上說,裴元器也是你的老師,讓裴元器教給他們人情世故和官場規則,真不知道裴元器能怎麽教。”

  李君華說道:“元器當老師,無非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去茶館酒肆,去青樓妓院,聽曲看戲,如是而已。”

  “這麽說,你堂堂太子殿下也跟著裴元器去過妓院咯?”果然,女人看問題的重點,總是與男人是不同的。

  李君華笑了笑:“是去過幾次,但我們都是吃素的。”

  “那是認識我之後去的,還是認識我之前去的?”

  李君華強行把都去過三個字咽了回去,然後笑嘻嘻的說:“當然是認識你之前了。”

  “其實市井不僅有三教九流,更有人生百態,比如妓院裏的老鴇和大茶壺,察言觀色的本事那是頂尖的,當年孔夫子周遊列國,若有妓院老鴇子一半的眼力見兒,也不至於那般下場。而茶館酒肆則是權貴子弟富商大貴雲集所在,那裏能看到他們的一切醜惡,而鬥蛐蛐,與官場爭鬥不無分別,八哥鸚鵡畫眉教人如何取悅諂媚,而訓狗圍獵則是結黨之術。”李君華想起在京城的歲月,很是感慨。

  “那豈不是把官教成贓官貪官!”韓芷薇問。

  李君華笑了:“好官就要有大誌明正道,可好官又不是一日得道,也得從基層摸爬滾打,才能成就一番事業,你可以不做壞事,但不能不懂壞理,不然隻能半途而廢,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連對方什麽秉性,如何手段都不知道,怎麽防?”

  見韓芷薇無法理解的模樣,李君華攬她入懷,安慰說:“其實你不用明白這麽多,你又不是真的要做官,女進士。”

  第二日,李君華一早起來到了文淵閣之中,作為帝國副君,他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裏,雖然皇帝還未禪位,但遷都申京之後,一應事務都交由太子處理,皇帝本身隻參與一些大事要務的決斷,因為太子權柄日盛,實際上內閣的權力在萎縮,隻是皇帝很尊重內閣的閣臣,眾多事務都要太子與內閣商討,而不是把內閣僅僅作為顧問和辦事機構。

  而中廷官李為經在昨日宴會之後,又一次抱病,太子執掌中廷,參與政務更為理所當然了。

  “這是今日的剪報,都是關乎昨日內閣換屆大典的,輿論有些不樂觀。”韓芷薇把文書辦整理的剪報送到了李君華麵前,知道消息並不好,所以等他吃完飯才是遞上去。

  李君華翻看了兩頁,臉色鐵青,新報紙上討論的都是昨天慶典的事,但少有讚頌的,多是批駁,言新任內閣成員多有貪墨不法之人,而對皇帝奴顏婢膝等等,更論皇帝待勳貴親,待官員遠,李君華之所以臉色難看,並非是內容寫的如何荒謬,而是在於時間。

  慶典昨晚到半夜,還有遊園活動,邀請的都是官員勳貴各國使者,民間代表雖然有,但是極少,就算慶典一結束,立刻寫文印刷,也不該今天的報紙就能刊登出來,明顯這些文章早已寫好了。

  “難怪父皇要整治新聞機構,竟然已經到了這等喪心病狂的程度,也好,也好!新內閣已經開始辦公,何文希也接管了幾個部門,我倒是要看看,哪張嘴再胡說。”李君華收了剪報,剛要到禦前去,就見烏以風來了,烏以風道:“太子爺,皇上請您去一趟。”

  “我正要去!”李君華氣鼓鼓的說道,一路與烏以風急行,到了禦書房門口,卻是聽到裏麵有人說話,忙問:“誰在裏麵。”

  “是首輔次輔以及何長官,似乎討論報紙言論的事。”烏以風壓低聲音,提醒說。

  李君華點點頭:“我也正要與皇上說這件事,這群人,實在是太狂妄了。”

  待李君華進了禦書房,皇帝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說道:“太子來了,你且坐下,聽一聽下麵的事。”

  幾個臣子連忙行禮,何文希專管此事有些時日,最為了解,介紹道:“帝國建立後,各地的報業興起的很快,特別是江南地區,因為印刷作坊較多的緣故,一直處於前列,但對於報刊管製,一直做的並不是很好,主要是報業是帝國支持的新興產業,各方都有插手,也因為魚龍混雜,所以不少居心叵測的人也湊了進來,早年就發現,朱明複國主義者散播的文字就有集中印刷的,安全局和各地治安機構抓過一批,但也隻是針對謀逆之事,並未大規模的鋪開。

  目前帝國的報業有官辦和民辦兩種,官辦的規模一直不大,在市場方麵被民間報業所打壓,而民辦報紙又分為文報、工商報、工科雜學等幾種門類,文匯報類對帝國官方一直不友好,畢竟舊有的讀書人處於劣勢地位,時常諷刺時政,而工商報是帝國報業的主體,也是覆蓋麵最廣的,這部分報紙沒有什麽政治主張,不在乎事實如何,不在乎對錯,就看銷量,因此成為各方利用的工具。”

  “昨日慶典的事,今天一早就鬧大了,那就是有人推波助瀾了?”李明勳問。

  “可以這麽說,恰逢內閣換屆,這是帝國行政高層的第一次換屆,各方各階層利益糾纏衝突,對閣員各有不滿,而皇室又遷都申京不久,影響了部分人的權力和利益,他們插手這件事,施加壓力,製造混亂,也是有的。”何文希在皇帝麵前素來不忌諱,依舊是實話實說的老性格。

  “那你們以為該怎麽辦?”李明勳問向閣臣。

  閣臣們還沒有說話,李君華搶著說道:“這些報紙諷刺時政,侮辱皇室,挑撥是非,必須好好整頓一番。”

  皇帝笑了笑,轉向太子,問:“這是大事,誰掛帥?”

  李君華連忙說:“兒臣願意親自處理這件事。”

  李明勳看著李君華,看了好一會,對閣員們說道:“你們先退下去,商量出個辦法來,朕有話和太子說。”

  幾個人退下後,皇帝輕聲說道:“我已經讓人準備禪位的事了。”

  “這父皇這是。”李君華不明白,皇帝怎麽一句話扯到那件事上去了。

  李明勳又說:“我要禪位,你馬上就是皇帝了,而整治報業言論無論做好做差都是得罪人的苦差事,會招罵名的,君華,你走向皇位的時候,難道喜歡被人指著脊梁骨罵嗎?這件事,誰都能參與你卻不能參與,你不用說話,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今日這麽激動,無非是報紙上把我罵的太狠,而你想要掛帥督辦,也是擔心底下人為了逢迎聖意,大開殺戒,但是,這件事與你的關係是在你成為皇帝之後,作為你的父親,這一次我會矯枉過正,等你繼位,就可以撥亂反正了,你明白了嗎?”

  “可可這有損您的聖德。”李君華道。

  李明勳笑了:“什麽狗屁聖德,隻要這個皇位上還坐著一個姓李的屁股,那麽我的永遠會有聖名,退一萬步講,我錯了又怎麽樣,自古哪裏有十全十美的帝王,秦皇暴虐成性,漢武帝後期也是多有苛政,唐太宗是和玄武門分不開了,但誰能否認他們的功績呢,這件事我不去做,你早晚就要,而我不去做,我的名聲就很好嗎?幾十年上百年後,吃飽了撐得慌的老百姓還是喜歡聽皇帝們的風流韻事,所以,你就不要糾結這件事了,好好去做你的事。”

  李君華知道,皇帝決斷的事從都不是自己能阻止的,他心裏卻是難以接受,這一次,是真的要踩著父親的肩膀往上走了,讓父親背負罵名,而自己賺賢名。

  “你不用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你是我的兒子,要繼承我的事業,要承載這個帝國億兆黎民的希望,朕是為了你,也是為了這個國家,其實管製報刊未必是對的,但是團結和穩定是一個國家必須的,為了這兩樣,隻能犧牲一部分。”

  安撫了兒子,李明勳命閣臣進來,直接問道:“有沒有辦法控製報業,帝國可以有很多言論,但隻有有一個思想一個主義,這一點很重要。”

  何文瑞道:“微臣以為,變更著作權即可。”

  “詳細說說。”

  何文瑞道:“報紙上的內容有兩種,一種來源於訪員,也就是您喜歡稱的記者,這部分人的文章代表著本報的觀點,因為專業問題,一般也不會摻和其他事,而另一種,也就是興風作浪的人,就是撰稿人,這部分人與報刊是合作關係,很多時候,用一個筆名化名就可以隨意刊登文章。

  而目前我們采取的措施是管控印刷作坊,但費時費力,長此以往並不行,與其帝國耗資耗力去管,不如讓報刊自管,直接變更文章的著作權,所有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著作權都屬於報紙的東家,這樣,文章出了事,就可以直接拿東家問罪,而東家為了避免牢獄之災,也就不敢亂刊登,反而會幫著帝國挑選稿件。”

  李明勳聽了這個法子微微點頭,而何文瑞卻說:“皇上,這個辦法雖然有用,但並不容易實施,首先社會各界各階層對管控報刊的事是很抵觸的,這種東西,放開之後再收緊是很難的,如果拿換屆慶典做文章,或許會引發大規模的變亂來。”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會給你們一個充足而正當的理由,我隻問你一句,內閣及行政總院有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皇帝問。

  何文瑞說:“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各地駐軍的支持。”

  “這一點沒有問題。”李明勳當即回答道。

  何文瑞則是問道:“皇上,那我們接下來做什麽?”

  李明勳想了想,說道:“具體我也不知道怎麽做,但大體意思就一個,拱火,這把火拱的越大越好,找些人在報紙上和對方辯論,對噴也行,一定要把那些藏在淤泥下的人都炸出來,發動一場更廣泛的討論才行,矛頭直指皇室,或許你們可以自己臥底其中,弄出些言論來,說的越不堪越好,等到水攪渾了,賊露頭了,再一網打盡。”

  “那皇上一網打盡的計劃是?”幾個閣臣相互看一眼,何文瑞小心問道,這欲擒故縱的事他們不是沒有幹過,這類手段最關鍵不在於縱而在於擒,若是最後擒不住,那麽放縱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李明勳隻是笑了笑:“暫時不能告訴你們,你們先去辦第一階段就行,最好讓那些人發瘋,認為皇室做什麽都是錯的。”

  “是,皇上。”

  李明勳道:“你也該切實的想一想,找些像樣的人出來,把重要的官方報刊振興起來,國家喉舌被民間報刊壓著打,那可不成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