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九 勸說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26 00:04      字數:4414
  李君華抵達國賓館的時候,整個國賓館區已經亂做一團,應考的學子或站或坐,聚攏在一起,根本不管不到一個時辰就要開始的考試。

  “一開始隻是國賓館的學子在鬧,後來兩個酒店的學子都開始了,消息傳到考場後,原本抵達考場的學子也開始返回。”常青第一時間到了李君華身邊,簡略的告知到。

  李君華問:“鬧什麽,是鬧國賓館接連發生命案我們沒有破案,還是這段期間禁錮其自由,讓其不能隨意出入?”

  “不,太子,他們要求立刻抓捕殺人凶手蘇日安,給大家一個交代。”常青低頭說道。

  李君華一聽這話,拳頭攥緊,說道:“本宮原本覺得蘇日安嫌疑最大,不能跑脫,待筆試完成,再行收押,這樣可全朝廷顏麵,沒想到,這群混賬,黨同伐異!”

  “太子,距離考試不到一個時辰了,現在怎麽辦?”常青問。

  “好哇,好哇,竟然敢給我李君華施壓,我倒是要看看是些什麽貨色,今天什麽要求都能答應,但收押蘇日安不能答應。”李君華扔下一句話,就是下了馬車。

  兩位副主考,副相馬東來和中廷官何文瑞都是到了,正各自聚成一個圈子,苦口婆心的勸學子去參加考試,但學子們根本不買賬,不時齊呼口號,態度絲毫不饒。

  “皇太子殿下到!”隨著禮官一聲宣告,國賓館裏的人跪成一片,李君華從容穿過人群,拾級而上,而裴元器則跑進大堂,隨手搬了一個椅子,放在大堂前台階的最高處,李君華隨意坐下,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隨口說道:“免禮,起身。”

  一眾人等這才起身,李君華環視一周,馬東來和何文瑞都是退到了他的身邊,李君華輕咳一聲,平淡問道:“本宮在考場主持禦試大考,聽人來報,說因為蘇日安人品學識,名望才智都超出常人,有些人羨慕嫉妒,借著國賓館兩次命案,起了栽贓陷害,黨同伐異的心思,原本以為也不過個這等邪佞,現在一看,原來大多如是呀。”

  “太子殿下,我們不是奸邪之徒,我們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

  “蘇日安兩次傷人,其罪可誅,這是大家的共識,並非黨同伐異。”

  李君華先聲奪人,引來烏糟糟的一片回擊議論之聲,李君華拍了拍手掌,問:“你們說蘇日安殺人,證據呢?”

  見一幹人等不再言語,李君華拔出裴元器所攜帶的手槍,衝著天開了一槍,又說道:“你們任何一個人,隻要拿出證據來,無論人證還是物證,本宮答應你們,行皇室之特權,當場處決了蘇日安。如果沒有,就去考試吧。”

  “我們拒絕考試,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間接的證據有很多。”

  “蘇日安與季、孫二人有積怨,更是競爭對手,殺人動機很充分。”

  “太子如此說話,是包庇,是袒護!”

  一陣亂糟糟的反駁之後,李君華不為所動,隻是扔了手槍,喝了一口送來的茶水,馬東來俯身說道:“太子,您這麽逼迫,隻會適得其反呀。”

  “還是息事寧人的好,為了大局,太子不可再如此了。”何文瑞也說。

  李君華微微搖頭,看也不看這二人,待亂議稍稍平息,李君華道:“你們人太多了,說的也太亂了,你一句我一句,本宮又沒有順風耳,不知該聽誰的話,不如這樣,你們推舉兩三位代表出來,與本宮說話,本宮倒是要看看,他們能說出什麽東西來?”

  話音落下,李君華對裴元器說道:“元器,讓人再搬一把椅子來,請蘇日安出來,就坐在本宮身邊,他是當事人,可不能這時候缺席。”

  不多時,蘇日安到了,按照命令,有些局促的坐在了李君華的身邊,而這個時候,學子之中還是沒有推舉出代表來,你推我搡,相互推諉,都是不願意,就連一開始暗中聯絡鬧事的人也縮在了後麵,其實原因很簡單,沒有人敢擔當代表,是因為沒有人敢得罪太子。

  不說李君華當朝儲君的身份,就說他是主考官,若得罪了他,此次禦試大考就沒機會了,若是李君華的態度軟一些,‘公正一些’,說不定就有人爭著搶著幹了。

  “本宮倒是不懂了,方才副相和何內相兩位在的時候,你們不是爭先恐後的為諸多學子請命,怎麽本宮一來,就無人願應了呢?看來本宮想的沒錯,你們聚在這裏鬧事,為的不是公理,是私心!”李君華站起身來,神態嚴正的說道:“不要以為本宮不知道你們的心思,蘇日安是本科熱門,隻要借機讓他不得應試,你們中試,成為狀元的機會就增多一些,為了那點機會,你們黨同伐異攻訐同學!

  其實你們不要以為聯合起來,就能給考官給本宮施加壓力,認為本宮為了大局,為了朝廷的顏麵,會把蘇日安給捉起來,然後法不責眾的對待你們。你們錯了,若沒有今天的事,在考試期間,本宮會對蘇日安采取一些措施,以安人心,可現在不會了,因為這是禦試大考啊。

  大考的目的是什麽,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可今年禦試大考有什麽人才?一群黨同伐異的奸臣賊子怎麽算是人才,朝廷要的是德才兼備的人,你們沒有德,那這次大考就結束吧,一切後果本宮來承擔,你們不願意考了,本宮也不願意招了,兩全其美不是嗎?”

  “太子殿下,我們並非你說的那樣,這次罷考,是有人從中攛掇暗地聯絡,這些人是黨同伐異的奸臣賊子,可大部分同學隻是受人蠱惑,而且因為發生了命案,大家心裏不安罷了。”人群之中站出一個青年來,慷慨說道。

  李君華打量了這人一眼,笑道:“終於有人願意出來當這個代表了,這位學子,你怎麽稱呼?”

  “學生黃雲飛。”黃雲飛道。

  一旁蘇日安說道:“殿下,這事和黃兄沒有關係,大家罷考,他還從中勸說,絕非是他的主意。”

  蘇日安這般說,是避免李君華誤會黃雲飛,畢竟若是真的讓蘇日安退出考試,黃雲飛就是最大的贏家,而黃雲飛卻說:“蘇兄,比不要再解釋了,此次罷考與我無關,但太子方才一番話和對我們的態度,卻是與我有關了。太子殿下,在下願作為代表。”

  “總算出了個有骨氣的,黃雲飛,你很好,來人,再搬一把椅子來,讓這位承載兩千多學子希望的代表坐下。”李君華道。

  待黃雲飛落座,李君華問:“黃雲飛,你說今日大家罷考,是對還是不對?”

  黃雲飛道:“為了逼迫蘇日安退出考試而罷考,自然是大家不對,但國賓館案件發生之後,朝廷對蘇日安寬縱相待,也是不符合國朝法度,若此隻是一般案件,單憑孫博文身上那些與蘇日安家學類似的功夫手法,就該將其列為嫌疑,管控自由,配合調查,可治安廳什麽都沒有做。”

  這倒是李君華所沒有想到的,他對治安廳處理案件的手法並不多了解,於是看向劉雲威,問:“黃雲飛說的對嗎?”

  “對,這確實是治安廳的辦案規矩。”劉雲威為難說道。

  李君華卻是笑了,對黃雲飛說:“黃雲飛,你真的很好,給本宮上了一課,不對蘇日安采取措施是本宮的命令,如此說來,確實是本宮錯了。”

  “殿下,學生意思並非是希望殿下關押蘇日安,隻是覺得,除卻考試之外,應該對其進行必要的管製措施。”黃雲飛沒想到太子如此大方承認自己的錯漏,心裏也有些歉疚說道。

  李君華點點頭:“你說的沒錯,這樣吧,除了外出參加考試,在排除蘇日安嫌疑期間,由治安廳派人將其暫扣在國賓館的房間之中。黃雲飛,本宮這樣做,符合法度嗎?”

  黃雲飛道:“法律不外乎人情,學生以為殿下的主張很好。”

  李君華笑了笑:“那這樣這件事就解決了,說來說去,是本宮工作的疏漏,讓有心之人鑽了空子,而大部分又是被蒙蔽的,才惹來今天的事端,本宮不能為了查案而讓蘇日安失去考試的機會,也不會為了查找出那些勾結生事的人而耽擱了大家考試,既然如此,考試繼續吧。

  此事因本宮而起,實在心裏歉疚,諸位雖然都是應試的學子,但年紀多比本宮還要大,看在本宮年輕識淺的份上,請諸位學子多多包涵。”

  說著,李君華對一眾學子作揖道歉,眾人也是連稱不敢,李君華也就離開了。

  “蘇兄,太子真是氣度不凡,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胸懷如此手段,真是國朝之幸!”黃雲飛感慨道。

  蘇日安點點頭:“你我日後若為官,能在太子麾下,也是人生之幸事呀。”

  兩日時間,禦試大考的筆試工作正式結束,學子們返回國賓館,等待卷試成績出來,然後按照成績的優劣來安排麵試,因為蘇日安不得外出的緣故,黃雲飛去看了他,剛從房間裏出來,就看到了裴元器,裴元器道:“黃兄,太子有請。”

  黃雲飛對李君華心生仰慕,恨不得一見,也就跟著去了,二人約在湖邊涼亭下,李君華見黃雲飛來,笑道:“雲飛無需客氣,請坐吧。”

  “學生失禮了。”黃雲飛謹慎入座。

  “可惜蘇日安受製,不然今日也當與他暢飲。”李君華笑道。

  黃雲飛也是倍感可惜,與李君華對飲起來,李君華道:“我聽聞雲飛在廣州時就有當世包拯之名,透過這兩件命案,倒也能看出幾分風采來。”

  “學生實不敢當,學生尚有一事相告,就是那日在竹林遇襲的事。”黃雲飛說起那日的事情,又道:“那日確實有兩個黑衣人襲擊於我,但學生以為那二人說的事才是真正的大事。”

  李君華笑了:“雲飛不用放心上,那二人一個是你剛才見過的裴元器,那個小個子就是舍弟,三皇子李君威,我那弟弟從小就是活潑好動,做事不講分寸,那日。”

  李君華倒也不隱瞞,把李君威自作主張的事說了出來,黃雲飛恍然大悟,問:“那三皇子說的那些事?”

  “他說那些是想要試你是否與大考舞弊案有關,這幾日查訪下來,季宗平與孫博文應該都是參與其中,遭人滅口的。”李君華道。

  “這二人真的參與了嗎?”

  一旁作陪的林君弘道:“可以確定,季宗平頗有文名,但一些文章詩詞是有人代筆的,尤其是從去年開始,想來是為大考而包裝,孫博文也是如此,特別是他那提議文字字母化的觀點,關鍵就在於旁人無論怎麽反駁,他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方案,那是因為他背後有一個專門的團隊,不少是洋夷,你應該知道,洋夷傳教士入中國上百年了,他們一直研究如何翻譯中文,比如利瑪竇曾經編寫《西字奇跡》,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最早用音素給漢子注音,這都是想用拚音代表問題。”

  “這些都是養望的手段,但手筆之大,絕非一家一族可以操作的,但也沒有直接證據。”李君華審慎說道。

  “原來背後有這麽一個大秘密,也沒想到殿下會有如此苦衷,今日殿下說給學生聽,是。”黃雲飛問。

  李君華道:“你很有能力,三皇子試探和罷考的事證明你與舞弊案無關,所以我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協助調查。”

  “敢問太子,學子之中是否還有您其他安排?”黃雲飛問。

  “你是想問蘇日安吧。”李君華笑了。

  黃雲飛道:“確實如此,說實話,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他是凶手,但也沒有證據證明他不是,您這般維護他,又讓他參與案子,是有些不妥當的。”

  “這不是我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信任蘇日安。”李君華直言不諱說道。

  黃雲飛愣住,他已經知道李威就是李君威,也早知道李君威與蘇日安是故交,更是清楚皇帝寵愛幼子,因此不由得想的多了些,李君華嗬嗬一笑:“不是你想的那樣,這與老三有關,但卻不是他能主導的,你看看這個,這是當日蘇日安辯倒孫博文後,皇上專門派人來索的文章,讓蘇日安參知國事,雖然出麵的是中廷官,但實際這文章直呈禦前,隻有寥寥幾個人看過。”

  黃雲飛接過來看了一眼,眼睛瞪大,說道:“想不到蘇兄竟有如此氣度胸懷,是我錯怪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