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3      字數:4254
  禦書房。

  李君度走進去的時候,皇帝正抱著長孫在房間裏踱步,見到了他,豎手指在嘴前,示意禁聲,過了好久,待李昭圭睡熟之後,才交給侍從女官,待女官抱著孩子走後,李明勳說道:“這幾日你兒子在宮中,你媳婦一定不放心吧。”

  “這。”李君度尷尬的笑了笑,不知該如何作答,這幾日英王府為分家的事在忙碌,沈有容也參與其中,皇帝也借此機會把孫子接到了宮中,可沈有容卻是百般惦記孩子,卻不敢說什麽,隻盼快點解決手頭的事,來宮裏看看,看能不能接到自己身邊去。

  李明勳笑著說:“當皇帝就這點好處,想和誰玩就和誰玩,旁人不樂意,嘴上也不敢說,幸好昭圭還不認人,換個新環境也不算什麽,再等他大一些,我也就沒這個福氣了。老大,你來這裏,不會是來謝恩的吧。”

  “兒臣犯下大錯,蒙父皇慈愛,多多原宥,又幾番為兒臣打算,兒臣自當來謝恩。”李君度恭聲道。

  李明勳擺擺手:“行了,場麵話就不要說了,我為你做再多,你心裏也不會服氣的,你這點脾氣為父是知道的,倒是也不怪你,若設身處地,我也會這般。這幾日我讓人略略算了算,皇室資產分給你的,換算成銀幣,約一千一百多萬兩,隻不過資產多以不動產或者股份的形式存在,一時也拆不出這許多銀子來,我已經著人去辦了,爭取半年內先拿出五百萬兩現銀,之後的,兩三年內再給就是了,五百萬兩,無論幹什麽,兩年內都花不完的。”

  皇帝說出了李君度的心境,他確實不服氣,隻不過迫於形勢,不得不屈從,而皇帝的安排已經最好的結局了,若非慈父情懷,他到底是要禁錮一生的,但來時母親和舅舅已經千叮嚀萬囑咐,萬不可惹惱了皇帝,他隻能回到:“是,兒臣全憑父皇做主。”

  “那你今天來要做什麽?”李明勳問。

  李君度道:“兒臣是來請父皇指點迷津的。”

  李明勳笑了笑,說道:“難得你也有請教我的時候,坐吧,想問什麽就問,這件事一解決,你我父子就沒有什麽心結了,在這裏但凡什麽話,你都可以說。”

  李君度坐定之後,說道:“父皇,您送給兒臣的那些資料,兒臣細細讀過了,可前途如此選定,實難抉擇,思來想去,唯有南亞和北美是最佳選擇之二,但兩者取一,又是萬難了。”

  李明勳點點頭:“你的視野和心胸果然不凡。”

  從穿越者的角度來說,北美洲作為誕生超級大國的沃土,自然是萬世之基,而在十七世紀,若論天下諸國實力,饒是歐羅巴各國已經踏上殖民擴張的道路,但封建王朝之中,除卻東方的中華文明之外,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堪稱世界第二強國,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洋造就了相對獨立的空間,而印度河與恒河又衝擊出了誕生強橫勢力的沃土,南亞與北美都是建立基業的頂尖所在。

  而兩者各有千秋,北美孤懸海外,與帝國相隔一個太平洋,隻要李君度在那裏建立勢力,百年之內,任何人都無法威脅其統治地位,畢竟跨洋攻擊這種戰略行為還是要到三百年後才能做到的,即便有李明勳這個穿越者帶來技術的推進迅速,那也有百年之久。所以,北美在於一個穩定。

  而南亞地區則更為豐饒富庶,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特別是在十七世紀,除了帝國之外,就屬南亞最為富裕了,而且距離帝國較近,容易從帝國境內獲取各類資源,但問題在於,南亞的幾個政權都很強大,特別是莫臥兒王朝,更是處於上升期。

  “實際上北美和南亞在你心中分量並不同,你其實很想去南亞,但害怕失敗,而北美的貧瘠與遙遠又不足以承載你的野心,不是嗎?”李明勳笑吟吟說道,但話卻沒有點破。

  李明勳很了解自己的兒子,自己給他建立基業的機會,是不想他的一身才華被埋沒,而不服氣的長子顯然不會按照自己的安排發展,李明勳對兒子最大的期盼就是窮盡長子一生,取得不亞於自己的成就,但李君度自己顯然不這麽想,在父親尚在的時候,在其庇護之下發展自己的勢力,擴張殖民,將來有一日,隻要有機會,便攻回帝國,爭奪李氏正統,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顯然,如果以帝國為目的,南亞就比北美更適合李君度,畢竟無論在北美發展的如何,仍然對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帝國產生不了任何威脅。

  李君度也不想說破,說道:“父皇,兒臣今日來,就是想問一問,若您處於兒臣這個位置上,您如何選擇?”

  李明勳毫不猶豫的說道:“當然是選南亞了。”

  “現在的南亞,莫臥兒王朝一枝獨秀,其餘幾個天方教政權都比較弱小,而世界上幾個強大的海洋文明都在那裏進行殖民活動,但真正的實力也是不值一提的,顯然,隻要能搞定莫臥兒帝國,就能搞定一切。”李明勳微笑說道。

  “可那是一個強盛的王朝。”李君度道。

  李明勳卻是哈哈一笑,說道:“孩子,眼睛不要隻盯著眼前,盯著現在,確實,若論實力,莫臥兒王朝僅次於帝國,但二者仍然是天淵之別,我們從幾千裏的曆史中對比就可以發現區別。在東亞這片土地上,北方草原誕生的政權,往往擁有十萬精騎就算是擁有了入主中原一統天下的門票,滿清與蒙元是兩個真正成功的民族,前者靠的是中原王朝的內亂,而後者則是依靠三十萬鐵騎的真正實力。而契丹、女真、西夏、吐蕃,哪個不是擁兵十萬乃至數十萬,也沒有達成一統天下。

  而縱觀印度的曆史就不同了,印度幾千年來,幾乎全部都是被異族統治,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主南亞是尋常之事,印度的曆史算上現在的莫臥兒王朝,有過四次的統一,模式幾乎是固定的。

  隻要你在喀布爾或者中亞、西亞什麽地方擁有一萬名能打能殺的騎兵,就可以入主德裏城,成為德裏蘇丹,然後用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擊敗其他的領主,統一印度河與恒河流域。一萬名騎兵,就是一統印度的門票,而你現在擁有千萬白銀,足夠招募武裝十萬騎兵,你的實力是充足的。

  更何況,航海的時代已經到來,封建王朝隻能由北向南,而你卻可以南北夾擊。而現在的南亞充斥著各方勢力,混亂是梟雄的沃土。”

  李君度聽著皇帝的話,微微點頭,頗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李明勳卻沒有管兒子心裏如何想,而是說道:“征服一個民族,尤其是擁有數千萬人口的民族,是個宏觀巨大的命題,如何征服,征服之後如何管理,都是需要你去學習的,顯然,我無法教會你所有,而你終究離開我的身邊,我也無法時時為你讚畫。但是,我卻可以向你推薦一批老師,而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教你,相對於我這個立足於商人階層起家的皇帝,相信他們更適合你喜歡的那種封建王朝的模式。”

  聽到有人可以指點自己,而且比自己父親還時候,李君度立刻問道:“是誰,他們在哪裏?”

  “他們在昌平戰犯管理所,他們姓愛新覺羅、瓜爾佳或者其他你熟悉的滿洲姓氏。”李明勳微笑說道。

  李君度立刻明白了過來,皇帝說的是滿洲人,但細細一想,他們確實適合,畢竟滿洲人擁有建立基業的經驗,也擁有征服一個古老文明經驗,更擁有一個統治巨大民族的經驗,事實上,如果沒有李明勳的穿越,滿洲這個文明取得的征服與統治的成就,比現在更可以令李君度信服。

  弱小戰勝強大,小國征服大國,少數統治多數,這就是李君度將來麵臨的課題,而滿洲曾經用五十年的時間做到過,愛新覺羅確實是李君度最好的老師。

  “兒臣明白了,會擇機向其討教的。”李君度恭敬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他知道自己的長子向來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戰犯堆裏的那群愛新覺羅有用,他自然會去學習討教,而不會受限於什麽失敗者勝利者,異族蠻夷之類的東西。見李君度起身,李明勳又說道:“還有一個問題,我需要提醒你,但卻是需要你做出抉擇的。”

  “請父皇示下。”李君度道。

  李明勳想了想,說道:“那就是宗教信仰的問題,咱們李家素來不信仰什麽宗教,皇後雖然修佛,但見佛就拜,什麽神仙都信,你的母親雖然修道,但卻更多是避世。而且我們中國人的宗教觀念和其他民族完全不同。

  拜財神為求財,拜送子觀音為生子,咱們信仰都是有所求的,與其說是信仰,實際更像是交易,給神仙一些東西,再從神仙那裏獲得好處,而其他民族則不同了,他們的信仰更多在於奉獻和盲從。而南亞的征服者們必然要有宗教信仰,南亞信仰最多的是印度教,但統治者卻都是天方教徒,這一點你要想好。”

  “那父皇有何教誨?”

  李明勳搖搖頭:“沒有,這方麵我沒經驗。我之所以說出來,是想提醒你,無論你選擇什麽宗教信仰,日後達成什麽成就,紅燒肉和糖醋排骨永遠都是皇室宴席上的菜品。”

  “兒子明白了。”李君度點頭說道。

  待李君度退下,李明勳拉響了繩鈴,守在外麵的烏以風走了進來,李明勳問:“方才君度出去的時候,神情如何?”

  “如釋重負,似有歡喜。”烏以風道。

  李明勳點點頭:“那就好,烏以風,你說再過二十年會不會出現這樣的盛況,我有兩個兒子當皇帝,一個當中國皇帝一個當印度皇帝。”

  “這卑職就不知道了,但若這是一個好事,卑職倒是希望皇上能心想事成。”烏以風笑嗬嗬的說道。

  “你小子,也有耍嘴皮子的時候,我讓你辦的那件事辦好了嗎?”李明勳又問。

  烏以風滿臉為難,搖搖頭:“沒辦妥當,那家夥不樂意再幹下去了。”

  “把他叫來,我親自問問。”

  過了半個時辰,林西塘走進了禦書房,李明勳抬頭看了他一眼,胡子拉碴滿臉憔悴,眼中全是血絲,似許久沒睡覺的模樣,李明勳問:“怎麽搞成這個樣子?”

  林西塘跪在地上,道:“卑職愧悔難當。”

  “你愧誰呀?”李明勳問。

  林西塘道:“卑職愧對英王殿下,殿下對卑職毫無保留信任,擢拔有恩,卑職卻卻行背叛之事,實在禽獸不如!”

  “大膽,林西塘,你身上擔著皇差,別忘了,從一開始就是皇上密令你潛伏的,如何能說出這等大逆不道的話來。”烏以風嗬斥道。

  李明勳擺擺手,示意烏以風不要說話,實際上,林西塘是他安排在兒子身邊的棋子,已經超過十年了,中秋前後的那次事件,也是林西塘暗中通風報信,李明勳才得以知道李君度的行蹤,當然,也是林西塘全麵敘述了李君度在那次事件中的表現,李明勳才是完全相信李君度並無加害太子的意思。

  “卑職知道,卑職萬死,若重來一次,卑職定然不會再擔此責,自從上次之後,卑職心如刀絞,再無顏麵見英王,請皇上收回成命。”林西塘已經萌生死誌,不想再潛伏在英王身邊了。

  “這麽說,君度與你的情義,戰勝了你對朕的忠誠,對嗎?”李明勳問。

  林西塘此刻抱著必死之念,自然不加隱瞞,直言說道:“是,殿下對卑職問心無愧,而卑職卻無法。”說著,竟然是哭了出來。

  李明勳點點頭:“你的心意,朕明白了,由著你吧,你若願意繼續追隨君度,就去吧,這邊自然會為你打點,以前的事不會再有人知道,你若沒臉見他,朕就讓人給你安排一條退路,好聚好散。

  你如此,朕很欣慰,欣慰有你這樣的下屬,也欣慰朕兒子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