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3      字數:4145
  如果說帝國七年誰是帝國最幸福的人,理藩院總裁李德燦自稱第二,怕是無人敢稱第一,此次皇帝親征北伐,犁庭掃穴,太子親冒矢石,縱橫千裏,都是蓋世奇功,但理藩院在北伐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身為總裁的李德燦在史書上必然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實際上,李德燦在北伐中沒有做什麽特殊的事情,甚至比平日裏做的都少,英王監國,總攬大軍後勤軍需,直接把理藩院攬了過去,李德燦什麽都不用幹,隻需要每日應卯即可,而前線事務則交由了常阿岱處置,但樂得自在的李德燦在論功行賞的時候依然居於前列,與西路軍主帥裴成義一起封為國公,雖說是個二等國公沒有封號,但對於未曾親身上過戰場的李德燦來說也算是人生巔峰了。

  當然北伐結束朝局歸於平靜,裁汰軍隊和清理商屯的事情提上日程,李德燦也知道,自己這個理藩院總裁也算是做到頭了,身為一個朝鮮人,在帝國高層沒有根基的他不想參與到皇位爭端中,未免晚節不保,也為了避免自己奮鬥半生所得毀於一旦,李德燦遞交了辭呈,在得到皇帝允準之後,便告老還鄉了,而理藩院總裁之職也順理成章的落在了裴成義的身上,常阿岱輔之,這個皇權大於一切的軍政合一衙門,全然落在了太子手中。

  常阿岱從馬車裏下來,看著大雪覆蓋了李府的門前,好似蓋上了一層銀幕,恍惚間,這座他再熟悉不過的庭院有些陌生了,常阿岱在理藩院多年,一直在李德燦麾下做事,若沒有李德燦的提點擢拔,他也不會有今日。

  “煩請告知李公,就說常阿岱來訪。”下了馬車,常阿岱恭恭敬敬的對李家的門人說道。

  在雪中等了一會,再得到允準之後,李家的傭人才是帶著常阿岱進了院子,到了書房,隻見李德燦穿著簡便,靠在羅漢床上,正拿著一本書看,常阿岱走上前,關切問道:“李公,可是不舒服?”

  “哦,許是落雪時候著涼,已經無礙了。”李德燦微笑說道,常阿岱見他臉色倒也不多難看,也就稍稍放心下來,二人圍坐在炭盆旁,說著閑話,李德燦忽然笑了:“常阿岱,你是不是有什麽要緊的事?”

  “沒,隻是不想您就這麽離開了理藩院,心裏有些不習慣罷了。”常阿岱苦笑道。

  “那你為何心神不定的,丟了魂一般。”李德燦笑了。

  “沒。”常阿岱連忙否認。

  李德燦拉起他的右手,說道:“還說沒有,你袖子都被炭燎著了。”

  常阿岱這才覺得袖口一陣灼熱,連忙拍打,狼狽了一會,才是說道:“不瞞您,是關於清理商屯的事,太子如今擔下了這個差事,而商屯多半又和理藩院有關,裴將軍剛接任總裁,精熟軍務而對政務不甚了然,壓力全到了我的身上。”

  “這能怪誰,誰讓你如今是太子心腹呢!雖說皇上不限製皇子參知政務,但太子府的屬官都是中看不中用,英王監國的時候也拉起了一支隊伍,很是不錯,可皇上回來,三兩下也是消失不見了,太子門下,論政務,你屬第一,不找你找誰呢?”李德燦挑了挑炭盆裏的炭火,似有怨氣的說道。

  常阿岱知道,當初自己投效太子的時候,李德燦嘴上沒說,心裏是不樂意的。但常阿岱倒是不後悔,隻是覺得這事太大,幾番思索又毫無頭緒,隻得來請教李德燦。

  李德燦見他不說話,歎息一聲,直接問道:“關於清理商屯,太子是個什麽態度。”

  “態度很堅決,要麽不做,要麽做絕,太子準備借著這個機會,把各綏靖區好好清理一遍,貪腐、屯政、軍備等等,全都要摸個遍,此時此刻,太子還在理藩院檔案處那裏調閱文檔呢。”常阿岱道。

  李德燦聽了這話,臉色微變:“太子所圖非小,謀略深遠啊。”

  理藩院從來就不隻是一個統治邊疆異族的軍政機構,這個完全受皇帝管製,無需向內閣和國會報備的機構管理著上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數百萬的軍民,是皇帝平衡內外的重要砝碼,而太子借著清理商屯的機會準備大幹特幹一番,那就是要徹底的抓住理藩院。

  “我也是這般想,原本以為是快刀斬亂麻的,不曾想落得這個局麵。如今這事是千頭萬緒,我是心亂如麻,全無頭緒。”常阿岱滿臉苦澀。

  “那就一點一點的捋,左右無事,老夫就陪你找找頭緒。”李德燦指了指牆上掛著的地圖,輕聲說道。

  常阿岱連連道謝,親自打開地圖,鋪在了地磚上,李德燦說:“帝國邊疆屯政涉及理藩院和內閣下屬的邊屯局,每一個綏靖區都有商屯,但主要還是分布在雲中、燕北、齊齊哈爾、黑龍江、吉林、寧古塔等綏靖區和遼寧行省,而這些商屯當初設立的目的就是對漠北作戰,此刻北方已無戰事,也是該好好清理一下了。商屯本是國策,清理也是為了減支,而非此政非善,這一點你心裏要明白。而清理的難處就在於,這些商屯農場都是由權貴階層所有,而理藩院卻拿不出充足的財力來妥善處置。所以,隻能給它們找條出路了?”

  “出路?”常阿岱不解。

  李德燦道:“就是出路,漠北無戰事,商屯每年要花八百萬兩,得到的糧食卻可能爛掉。假設,每年花八百萬兩收購的糧食能創造一千萬兩的利潤,那就沒有必要清理了。”

  “可是這怎麽可能呢?”常阿岱微微搖頭。

  “我們一個個的來說,從易到難吧,燕北綏靖區的商屯根本不用不解決,原本燕北的商屯規模就不大,還靠著京津這種人口稠密區,為了籌備北伐,帝國修了從天津到京城,然後分出張家口、獨石口,匯聚到燕北城的兩條高標準的公路,燕北的糧食流通成本並不是很高,而且燕北還有諸多官奴旗佐,這些免費勞動力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而京津商賈雲集,富戶眾多,口外的牛羊牲口也是重要的消費品,商屯每年的糧食哪怕就地賣給畜牧場養牲口,也不會虧多少。”李德燦先點出了燕北綏靖區的解決辦法。

  “而實際上,不隻是燕北,遼寧行省的商屯也是如此,你要知道,帝國建立後,決意立都申京,又大興海貿工商,江浙之地早已不是糧食產區,也早已不再為北方輸送漕糧,甚至江南地區所用糧食,一部分來源於南洋行省,部分來自於兩湖地區,縱然遷都,京城依舊是陪都,北方的政治中心,在江南無漕糧供給,南洋糧食運輸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就近尋找糧食產地是根本。

  通過運河可以吸納河南、山東和河北的糧食,但物流成本高昂,而遼寧行省因為地廣人稀,與京津隔渤海相望,借助遼河水係,把商屯所出糧食運至京畿,也不至於大虧,而長江兩岸,京經濟勃興,對飼料油料需求日漲,遼寧行省所處大豆花生和玉米也可沿海南下。”

  常阿岱點點頭,把這些話記在心裏,李德燦又說:“這兩個是容易的,不太容易的就是雲中了,雲中是商屯最密集所在,每年財政投入十占其三,與其和權貴們好商好量,不如耍些必要手段。”

  “必要手段,是什麽?”

  李德燦笑了笑:“太子不是早就盯上了雲中綏靖區的貪腐問題麽,索性拉出來一塊辦,隻要太子把斷頭台豎起來,審判廳擺出來,再抓幾個出頭鳥,就好辦了,太子隻要狠心下來,對於權貴們來說,麵子和命比錢可重要的多。”

  常阿岱早就知道太子有這個意思,但不到不得已,也不會這麽辦,可雲中地處內陸,往年也曾借著並不發達的黃河水係,沿河運糧賑濟過陝西、山西和河南的災荒,但這種事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如今氣候開始轉好,災荒年已經很少了,中原省份大量貧瘠之地的百姓遷移,而在厘清地方清算鄉紳後,更容易對抗災荒的水澆田分配到了百姓手中,提高了他們對抗災荒的能力。

  而雲中距離京津也太遠,又無水路通道,陸地運輸,成本極高,根本無法有效競爭,更何況,那許多的商屯每年出產上百萬石的糧食,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吃下的。

  “好吧,雲中還有個出路,可關外的綏靖區卻地處偏遠,最沒有辦法,不滿李公,昨晚我與太子等人商議到了半夜,也是毫無頭緒,那裏的糧食,運是運不出來,以糧食為基礎發展下遊產業,諸如榨油、畜牧產品,且不說發展這些也要投入,就是成本也是高昂,完全不具備競爭力。”常阿岱說出了心中最大的隱憂。

  但在李德燦看來,這件事並不難:“確實,在所有綏靖區裏,東北這幾個最是麻煩,若辦法,倒不是沒有,可這個辦法要施行,可是過於困難了。”

  “哦,有法子就好,有法子就好,請您賜教,或許我們覺得困難,太子那裏就簡單多了。”常阿岱連忙說道。

  李德燦卻是說了一句讓常阿岱感覺沒頭沒腦的話:“你知道嗎,日本幕府已經連續兩年沒有按約定繳納戰爭賠償金了。”

  “這和這件事有關係嗎?”常阿岱愣神許久,問道。

  李德燦指了指地圖,比畫了幾條線,除卻寧古塔陸地通往海參崴的那一條,其餘全部是沿著東北的主要河流匯入了黑龍江之中,而沿江向北出海,就是進入了日本海。李德燦說道:“這些商屯出產的糧食,假設出口到日本,幾乎全途水路,成本很低了。”

  “可是日本並不缺那麽多糧食啊。少量的缺口,也都是南洋行省供給。”

  李德燦淡淡的說:“那是和平狀態下的日本,如果日本爆發戰爭了呢?”

  “可是帝國與日本已經持續了十年的和平,日本也一向恭順。”常阿岱道,但是說著說著他也就停下了,戰爭這種東西,是可以人為製造的。

  “不,李公,這件事太大了,我。”常阿岱喘著粗氣,不知道該如何說。

  李德燦卻是笑了:“和你有什麽關係,這擔子在太子身上,做與不做,是要他去下決心的。”

  “您所提的,都是虎狼之策啊。”常阿岱壓低了聲音,好像害怕別人聽到似的。

  “你害怕了?”李德燦眯眼問。

  常阿岱搖搖頭:“不,李公,我來您家請教,太子是知道,可若我回去,把這些話說給太子,說不定太子會有所誤會,畢竟是這種當口,挑起日本內戰這種事,若是弄差了,可是萬劫不複的。”

  “是嗎,我已經不是理藩院的總裁了。”李德燦提醒道。

  見常阿岱低頭沉思,李德燦說道:“好吧,方才我說的建議都是給商屯的糧食找出路找市場,既然你擔憂如此多,那我就提個正常的建議吧。說白了吧,商屯農場的主人們要的是錢,可這是理藩院拿不出來的,但對於權貴們來說,權與錢是一樣的,可能前者還更重要些。”

  “賣官鬻爵的事太子可不會做,不瞞您說,這幾日,不少人上門打這個主意的。”常阿岱笑了。

  “權不隻是權柄還有權益!我剛才說了,清理商屯並非因為商屯之策是錯的,相反,恰恰證明它是對的,漠北無戰事,周邊的商屯要清理,可西域、藏地就沒戰事了嗎?關西、西寧等幾個綏靖區的商屯不僅不會清理,反而還會有序的增加,誰都知道,商屯就是下金子的母雞,這些商屯的開發權就是香餑餑,完全可以和其餘綏靖區那些注定要清理的商屯調換呀。”李德燦笑著說道。

  “對!對!”常阿岱登時點頭不止,那便是一語驚醒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