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五 太子黨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3      字數:4252
  帝國的統帥部作戰處就設立在禦書房南,隆宗門內,便於皇帝隨時垂詢,參與作戰計劃的製定,統帥部是帝國的軍事常設機構,專管作戰,而帝國的陸軍部、海軍部則隻管軍種建設和發展,不管作戰,這也是李明勳不以陸軍部長高鋒製定作戰計劃的原因。

  巨大的地圖和沙盤占據著作戰處的主要麵積,戰場的改變、擴大都是讓這兩樣用具發生改變,而現在,北伐是帝國戰爭的主旋律,所以沙盤和地圖都顯示著主要戰場,巨大的沙盤涵蓋了西起阿爾泰山,東至黑龍江,北達西伯利亞,南瀕明長城的廣闊區域,大大小小的山川、河流、要塞和部落標注在上麵,而在沙盤前,則站著一個筆挺的中年人,正思考著什麽,他時不時會根據地形、物資或者軍隊戰鬥力對地圖上的巨大箭頭進行調整,而每次調整,中年人身邊的參謀們就會拿出大大小小的清單,比對、計算、演繹,來證明中年人的計劃是可行還是不可行。

  類似的計劃在過去的幾年裏進行了無數次,每一次調整的方案都會被記錄下來,不斷的完善和進化,趨於完美。

  李君度孤身走進了作戰處,軍中無虛禮,忙碌的參謀們隻是看了他一眼,或微微點頭,就自顧自的忙活手頭的活,絲毫沒有中斷工作的意思。

  李君度觀察著這個帝**隊的大腦,他的戰爭生涯中從未缺少過參謀的助力,可像這樣的運用還未有過,帝國也從未這樣預備一場戰爭。李君度好奇的站在一個年輕軍官的工作台,觀察著他的工作,想要看看皇帝的參謀和自己的參謀有什麽不同。

  這個年輕人是作戰處上百人中最普通的一個,擺在他麵前的是一張局部地形圖,標注出來的是可以行軍的路線,路線上的天險、敵營、水源以及相應的其他情報都已經標注好,而年輕參謀的任務則是計算不同規模下的帝**隊通過這片區域所需要的物資種類和數量,不同季節、軍隊規模不同情況下,一切自然也不同,這是非常細致具體的工作,也許他得出的結論會否決或促成最終的計劃,也許他的成果最終毫無用處。

  年輕人完成了他的任務,提交給了一個中校軍官,軍官的麵前則是一幅一模一樣的地圖,隻不過上麵標注的路線更多,而幾個年輕人的成果提交來之後,行軍路線變成了三條,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八種,李君度看的明白,這是一個作戰計劃逐步拆分成細微的小塊,然後層級派發下去,進行演算,然後在匯總上來,形成一個擁有諸多備用計劃,且極具可行性的宏觀方案,每一種意外都會盡可能被考慮到,然後進行嚴格的推演。

  作為一個功勳卓著且戰爭經驗極為豐富的將領,李君度卻看的入神了,他很清楚,這套製度可以盡可能彌補一位統帥的缺點,放大他的優點,減少錯誤的發生,而戰爭本就是比賽誰犯錯更少的遊戲,即便天才統帥也不會是這個體製的對手,一群兢兢業業的人才,可以戰勝最偉大的天才。

  “很震撼吧,殿下。”曹禺出現在了李君度的麵前,不無感慨的說道:“我打了一輩子的仗,但從未想過仗可以這麽打。”

  “父皇總會創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不是嗎?”李君度微笑麵對曹禺。

  曹禺點點頭,他無法否認這一點,卻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他沒有糾結於這些,而是指了指隨後跟進來的中年將領:“裴成義將軍,剛從歸化城回來。”

  “歸化城?”李君度有些驚異。

  東起黑龍江西至天山腳下,帝國設立了黑龍江、齊齊哈爾、吉林、寧古塔、燕北、雲中和關西七個綏靖區,各派遣以為綏靖將軍、副將軍總管軍政,帝國的每個人都知道,靠近京城,綏靖半個內蒙的燕北綏靖區是所有綏靖區最重要的,出身陸軍的裴成義是以理藩院副總裁的身份兼任這個綏靖區的將軍,以他的官職,可以插手任何一個綏靖區的事務,可以說裴成義就是帝國的前沿軍事總指揮。

  裴成義沒有從燕北回來,而是從歸化城回來,顯然另有準備。

  “作戰處最信賴,也需要的就是來自前線的情報,而裴成義將軍將全麵配合殿下在作戰處的工作。”曹禺解釋道。

  李君度點點頭,他征戰經驗很豐富,知道後方的計劃往往和前線的情況相悖,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現在仍然很適合,以往作戰處拿出作戰計劃,到了前線或臨戰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但北伐不同,北伐是皇帝的親征,一切都要做充分,顯然,計劃究竟有沒有可行性,來自前沿的裴成義最有發言權。

  “將軍,接下來有的忙了。”李君度沒有向裴成義施以軍禮,而是握手致意,若論爵位,裴成義這個一等靖北侯自然比不上皇室宗王,但若論軍銜,李君度比眼前這個上將就低了太多。

  裴成義早就聽聞英王高傲,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他並未放在心上,英王也是實幹出身,高傲了些,但至少不狂妄。

  隨著李君度和裴成義就位,作戰處裏熱鬧起來,北伐計劃正式開始製定,一個白天的討論,李君度與裴成義相互之間都是刮目相看。

  既然是製定作戰計劃,就要先看手上的籌碼,裴成義綏靖燕北多年,所有的綏靖區都是去過,七個綏靖區就是他家的一畝三分地,他了解很深,每個綏靖區有多少個紮薩克,能出多少兵,戰力如何,外藩各族各旗誰剽悍耐戰,誰勇武無雙,哪個部落騎射無雙,哪個部落人丁興旺,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而李君度也展現出了自己的霸道,雖說外藩兵是北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帝**團才是主力,這種國戰級別的戰爭,又是皇帝親征,海陸兩軍,各兵種戰區都想露露臉,好建功立業,又是新朝鼎新,軍中悍將如雲,在中樞也都有背景,僅僅是選軍用將就足讓人頭大,可在李君度這裏,一切都很簡單,隻用對的,他是皇帝長子,不怕得罪任何元老老臣,又是善戰宗王,他說哪支軍隊適合,自然就是誰適合。

  海軍、陸軍、海外軍團、禁衛李君度如數家珍。

  一個白天的忙碌讓裴成義身心俱疲,回到了家中,晚膳就在書房用了,方用罷了飯菜,一個家夥不情不願的走了進來,正是裴成義的長子裴元器。裴元器自幼就愛搗蛋,文不成武不就,裴成義沒少打了,可總也打不改,又常年在外,原以為也就如此,不曾想這天生愛搗蛋的家夥和三皇子臭味相投,又是太子的同學,竟是一年比一年有出息,當然這是在不看考試成績的情況下。

  “爹。”在外神氣的裴元器在老爹麵前就是老實的像個小貓,縮著腦袋靠在門邊,恨不得下一刻就跑了。

  “你這麽晚不睡,明日怎麽如上學。”裴元器習慣性的教育,抬頭看兒子一身蟒袍,貴氣不凡,一時愣住:“你這蟒袍從哪裏來的?”

  裴元器嘿嘿一笑,很是得意:“皇上爺賞的!”

  “皇上?”裴成義不敢相信,問:“什麽時候賞的?”

  裴成義這一次有機會進入中樞,直接參與製定北伐計劃,很得器重,他不由得懷疑是皇帝為旌獎自己而賞賜了長子,裴元器卻說:“年初的時候。”

  那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裴成義如此想,警惕問道:“你做了什麽,皇上為何賞你蟒袍?”

  裴元器撓頭說道:“這可不能說,總之是太子的事,皇上爺說不讓說。”

  裴成義無奈:“那你就不說吧,你來書房作甚?”

  裴元器從懷裏拿出一封書信,放在了桌子上:“這是君弘哥讓我偷偷給你的。”

  “你小子,如今也能和誠王稱兄道弟了?”裴成義接過信,很欣喜的打趣兒子,自己的兒子什麽本事沒有,但結交朋友的本事可了不得,幾個不錯的朋友都是皇室宗親。

  “在宮裏不讓叫,出了宮就行了。”裴元器小心說道。

  “你還算有些聰明。”裴成義讚了一句,見平日恨不得躲著自己的兒子站在那裏不動,說道:“信你送到了,去睡覺吧。”

  “爹,你還沒說答應不答應呢。”裴元器提醒道。

  裴成義隻得打開信,看了一遍,信裏的內容很簡單,誠王林君弘向自己推薦關西綏靖區加入北伐計劃之中,作為一路軍隊,與主力同時進軍,字裏行間雖然沒明說,但暗示這是太子的意思。

  “這種事,讓誠王找英王說一嘴就可以了,何必來麻煩我呢?”裴成義淡淡說道。

  “太子讓這麽幹的。”裴元器回應道。

  裴成義劍眉豎起:“胡說八道,太子什麽態度,你怎麽會知道?”

  “太子當我麵說的呀,還說讓我盡快回個準信。”裴元器老實說道。

  裴成義沉默一會,歎息道:“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裴元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麽到什麽程度了?”

  “太子說這種話的時候都不避諱你了,不是嗎?”裴成義說道,他本以為,自己兒子隻是三皇子的玩伴,跟著三皇子在太子身旁胡鬧罷了,不曾想,他已經到了參與太子機密的地步,這已經不能說是太子的朋友,而是地地道道的太子黨了。

  “太子確實聽信任我的,我很能保守秘密的,和老三可不一樣,他就是個大喇叭。”裴元器很驕傲的說道。

  裴成義聽了這話,招手讓兒子靠的近一些,說道:“英王已經入主統帥部,籌備北伐計劃了,你不明白其中意義嗎?你和太子走的太近,若將來有變,會很危險的。”

  裴元器從未想過儲位之爭,父親的語重心長讓他有些不知所措,更是沒有明白這些話的深意,裴成義把這些看在眼裏,無奈的承認,兒子雖然荒唐些,卻是一個心地純淨的人,根本不懂政治上的彎彎繞,他與太子交好,不是為了權力和地位,或許隻是意趣相投,兄弟義氣罷了。

  “好了,我明白了。”

  裴成義有四個兒子,但成年的隻有眼前這個長子,他成為了太子黨,靖北侯一脈就都是太子黨,長子將來更是要繼承爵位的,裴家隻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爹你明白什麽了啊?”裴元器依舊不知所以,他的腦袋至今一個彎也沒有轉。

  “沒什麽,你去睡覺吧,誠王和太子問起,你就說我答應了。”裴成義說道。

  裴元器不敢相信:“就這麽爽快?”

  “你還想怎麽樣?”裴成義不解。

  裴元器是感覺不對勁,這一次既沒有挨打,也沒有挨罵,甚至老爹連一句重話都沒說,就痛痛快快答應了,他感覺渾身不自在。

  看著出去的兒子,裴成義無奈的搖搖頭,正準備工作,沒曾想兒子又走進來了,問道:“爹,我是不是成太子黨了?”

  “原來你不傻啊。”裴成義隻有苦笑。

  裴元器想了想說:“爹,你給我找個蒙古語師父吧。”

  這下輪到裴成義不知所以了,兒子長這麽大,可從未主動要求找老師,裴成義問:“為什麽?”

  裴元器說道:“我成績不好,要想隨進皇家學堂,得學好一門外語,我小時候跟你學過一些有些基礎。”

  “你為什麽一定要進皇家學堂。”裴成義饒有興致的問道。

  裴元器老實說道:“進了皇家學堂,才能和太子走的更近一些,若我進不了,太子認識了更有能力的人,就不重視我了。”

  “好,就依你。”看著上進的兒子,裴成義欣慰說道。

  “能不能找個女的。”

  “也行吧。”

  “最好是阿蘇特部的。”

  “可以,阿蘇特兩旗都是燕北綏靖區的。”

  “我覺得阿蘇特左旗國公家的小女兒就不錯,胸大屁股翹,還保持著波斯血脈眼睛跟寶石似的,可帶勁了。”

  “我看你是想挨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