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七 衍聖公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3      字數:4184
  “這次不讓你去幹那些無聊的事,是你大哥回來了,從天津港上岸,你們兄弟幾個代我去迎接一下,約麽這幾日也就到了。”李明勳捏著小兒子的胖臉,說道。

  一聽能出宮,李君威立刻笑了,而太子則問:“上次大哥回京,不是父皇親迎麽?”

  “你大哥上次是凱旋而歸,有光複江浙,平定西南之功,是國家大禮,這一次卻不算凱旋,你們兄弟去迎就好了。”

  “爹,要不我和君弘哥去吧,太子哥哥還要幫您處理政務呢?”李君威笑嘻嘻的說道。

  李明勳可不明白李君威怎麽來這麽一句,小兒子才七八歲的年紀,怎麽就摻和到兩個兄長的爭鬥中,他小小年紀懂得什麽。

  好在李君華反應快,連忙應下差事,帶著李君威離開了。

  李明勳看著兒子們的背影,打了個響指,一個侍從官到了李明勳身邊,李明勳吩咐道:“這幾日你注意一下老三和太子之間的事,再問問李妃身邊的人,看是不是李妃和老三說了什麽。”

  兄弟二人出了禦書房,商議了一下,決定在皇後那裏用過午膳之後,就去誠王府與林君弘商議一下去天津的事情。

  去往誠王府的路上,李君華說道:“今日在父皇麵前說什麽渾話,為什麽不讓我去迎大哥,是哪個混賬教你這般說的。”

  李君威可從沒見李君華這般生氣過,他臉皮厚的很,嘿嘿笑著,不作答。李君華卻沒有放過他,繼續問道:“哥哥可以不生你氣,但你得告訴我,是哪個教你這般說的。”

  “沒人讓我這麽說的,是我不想讓你去。”李君威老實說道。

  “為什麽不讓我去?”

  李君威不好意思的說:“二哥你看,你現在要去迎大哥,就得和我去誠王府,壞了我和君弘哥的大事。”

  “什麽大事,莫不是你和誠王為大哥準備了什麽,不許我知道?”李君華問。

  李君威連連擺手,說道:“我們要去報仇!”

  “報仇?報什麽仇,找誰報仇。”李君華滿臉不解,而且瞬間就警惕起來。

  老三雖說在學堂在宮裏都是調皮搗蛋的,但氣度倒是大的很,也不講什麽尊卑上下,便是在學堂,旁人招惹了他,頂多也就是魯莽的打架,再來個不打不相識,何曾聽說他和人有什麽仇恨可言。

  “當然是那個嘿嘿,找誰報仇二哥你就別知道了,你可是太子,知道了不好。”李君威欲言又止。

  李君華這才明白過來,弟弟並非不讓自己去接英王,而是不想這幾天和他呆在一起,以免誤了他的報仇大計。李君華想了又想,回憶了李君威這段時間接觸的人,終於想起了一個可以稱得上李君威仇人的家夥。

  “是衍聖公嗎?”李君華問。

  “你怎麽知道?”李君威捂住了嘴巴,見瞞不住,咬牙切齒的說:“就是孔毓圻那個狗東西,他害的丟那麽大的臉麵,我得好好收拾他。”

  見李君華要勸,李君威雙手抱胸昂頭說道:“二哥不要勸我,我反正和君弘哥都商量好了,你呢就裝作不知道就行了,出的事我一肩扛!”

  “你。”李君華倒是猶豫了,孔毓圻可是孔子的六十六代嫡長孫,帝國的衍聖公,他既然知道,理應不能坐視不理,可見老三這般篤定,再想孔毓圻的所作所為,他又不忍束縛弟弟,一咬牙,說道:“你可想清楚,父皇知道了,少不得要責罰你,再者,可千萬不要鬧出大亂子來。”

  李君威嘿嘿一笑,一拍太子的肩膀:“這才是我的好二哥嘛,放心吧,我就讓他丟丟人,不會搞出大亂子來的。”

  其實李君威與衍聖公孔毓圻的恩怨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說是‘世仇’。滿清入關的時候,被大明王朝尊奉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享有衍聖公爵位的孔子後裔們選擇了向犬羊夷狄卑躬屈膝,受到了滿清的優渥寵幸,顯然,孔家的漢奸行為是不為帝國政權所容的,隻不過因為其在中華文化、思想中的特殊地位,也被帝國區別對待。

  三皇之戰結束後,李明勳率軍北上直入京城,當時的偽衍聖公孔興燮就想改換門庭,再享新朝榮華富貴,這在孔家看來是理所應當的,兩千多年來,皇帝換了幾百個,尊崇儒道就要尊崇孔家,從古到今,孔家的爵位不斷上升,一直到了衍生公,然而,李明勳卻拒絕了孔興燮的投順,卻也沒有降罪,隻是讓其閉門思過,後帝國建立,李明勳即位稱帝,在家閉門思過的孔興燮遭遇了清算委員會的清算。

  這樣一個大漢奸顯然是不會被放過的,但與尋常士大夫家族被抄家滅祖流放邊疆不同,孔家仍然被優待,並非李明勳或者帝國官員有意優待,畢竟這些可算不上孔聖人的學生,而是民情輿情所不許,或許底層百姓出身的帝國官員對孔子沒有什麽特殊感情,可帝國的很多官員還是前明舊臣,特別是光複期間支持帝國進步士紳等文人,個個以孔子門生自居,把孔家抄家滅族顯然不是選項。

  其實帝國官員根本不在乎孔家,清算委員會的人多是商賈出身,他們清算往往把收益率這類商業概念放進來,孔家才有多少土地錢財,抄了才多少錢,由此產生的問題和影響極多,收益和付出完全不成比例,所以最終的結局是,孔家家主孔興燮去了昌平和永曆、福臨下棋去了,其本人和其父親的衍聖公爵位被取消,二人也不得入孔廟祭祀,也就是說,兩代投順滿清的孔子嫡孫就當沒有了,而孔興燮之子孔毓圻則被李明勳重新封為了衍聖公。

  曾經有一段時間,李明勳想把儒道變成儒教,歸於宗教局管製,但發現中華文化受儒家文化影響太深了,若是如此,儒教就成國教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當然,帝國把孔家梳理之後繼續延續了曆朝曆代尊孔的傳統,卻也利用孔家,在皇帝的眼裏,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就看如何解釋了,因此教育局接手了孔子思想的解意釋文的職責,然後通過孔家說出來,利用孔家的影響力打壓一些不利於帝國發展和思想解放的儒家學說,首當其衝的就是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

  孔毓圻雖說成了衍聖公,但不可在曲阜老家享受祖蔭,比李君華年紀稍小的他住進了京城的衍聖公府,與皇子、勳貴一起接受帝國的新式教育,因為年齡相仿,自然也就成了李君威的同學。

  而二人的恩怨情仇則是來自於一次文廟祭孔,帝國的主流思想對孔子談不上多麽尊崇,隻能算是尊敬,所以李明勳自然也就沒有對孔子磕頭的‘覺悟’,實際上,為了避免封建思想抬頭,李明勳不僅自己不祭孔,也不許內閣二相、太子祭孔,每年隻是讓禮官應付一下,今年則提高一下規格,讓皇子代祭。

  皇帝對孔子不鹹不淡,身為皇子的李君威更不用提了,在他的眼裏,孔子這類需要自己磕頭的‘泥塑’和各種宗教的神仙差不多,去了之後,因為禮儀冗長,跪在文廟裏打起了瞌睡,這本沒有什麽,誰敢對皇帝最寵愛的兒子說出個不是來呢,可單就有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就是衍聖公孔毓圻,他見李君威打瞌睡,出了孔廟後玩起了文字遊戲,賣弄了一下自己的文學素養,出了上聯給李君威:

  眼皮墜地,難觀孔子之書。

  對於這類深文周納的文字機巧,李君威既不感興趣,也沒那個能耐,沒有對上來,卻也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三皇子在文廟的表麵和這個對聯被登上了一些小報,繼而被宣揚開來,也有好事者幫李君威對了一個下聯:

  哈氣連天,要做周公之夢。

  顯然,對聯是工整的,可李君威的麵子卻是丟了,而且丟的是大麵子。

  而當兄弟二人乘車趕到誠王府的時候,不僅見到了林君弘還看到了幾個勳親家的世子,其中以李君華的同學裴元器而首,李君華臉一黑,李君威報複衍聖公的陣仗可真不小。

  見太子也來了,有人歡呼有人退縮,歡呼的人以為太子也加入了這個計劃,而退縮的人則認定這件事有太子在而做不得了。

  “你就陪著老三胡鬧吧,鬧大了看你怎麽收場!”李君華冷著臉對林君弘說道。

  “太子爺,我總不能看著咱們自家兄弟被一個漢奸崽子欺負了吧,皇上饒了他孔家給了他名位富貴,孔家不夾著尾巴做人,反倒敢找皇室的麻煩,這可不能由著他們。”林君弘笑了笑,說道。

  “你。”

  林君弘推著李君華進了屋內,說道:“太子爺,您就在王府好好休息兩日,這事就當全然不知道,我們惹了禍頂多挨老爺子一頓罵,你可別牽扯進來。”

  “你們究竟想怎麽著衍聖公?”李君華終究還是不放心。

  林君弘笑了,拿出皇帝禦賜的腰牌,說道:“放心,我如今在安全局供職,有的是法子政治那個蠢貨,太子爺在王府呆著,權當不知,老三、元器他們也就跟著我去看看熱鬧,也不親身參與。”

  能在此刻聚在誠王府的,都是李君華的同學、發小,大家一起長大的,李君華也拗不過他們,隻得如此。

  顯然,李君威報複孔毓圻的計劃不是一天兩天了,林君弘更是利用安全局當差的機會著意進行了安排,到了夜間,林君弘帶著李君威等出了王府,直奔西珠市街口以北的胭脂胡同,坐在車裏,就能聽到附近堂子、戲樓傳來的歌唱聲和叫好聲。

  胭脂胡同或許不出名,但在若說八大胡同,在後世人耳中就如雷貫耳了,胭脂胡同就是八大胡同中的一條,當然,在這個時代,八大胡同還僅僅是雛形,因為來京的徽班等戲曲班子聚集而產生,隻不過與徽班男旦為主的男雞風尚不同,隨著士大夫階層的覆滅,胭脂胡同裏的風月場所已經變成了妓女的天下。

  “哎喲,幾位爺,裏麵請。”

  車駕在胭脂胡同裏的翠雲樓門口停下,老鴇和姐兒們都迎了出來,見下了一群唇紅齒白的俊秀少年,姐兒們都是壞笑起來,老鴇熱情的招待著。

  林君弘掀開袍子一角,露出了安全局的腰牌,老鴇登時嚇了一跳,就差跪下了,林君弘臉上掛著笑,說道:“這幾位公子是來打茶圍的,不吃肉,三樓是我們的了。”

  見林君弘等不是來找茬的,老鴇不再害怕。而所謂打茶圍就是青樓裏隻閑逛,不叫姑娘陪客,老鴇雖然不知道自家的堂子有什麽值得看的,但麵對安全局的人也不敢放肆,她在這行當起起伏伏多年,知道林君弘這個年紀就能進安全局定然出身不凡,而安全局那個衙門可是最不敢惹的。

  “裏麵請,來人,快些把茶點送來。”老鴇安排到。

  李君威第一次到青樓來,看著穿紅戴綠還衝自己擠眉弄眼的姐兒們,不由的臉紅了,但還是忍不住瀏覽美景,一直被裴元器拉走,才是想起自己是來辦正事的。

  老鴇帶著幾個姐兒端來了茶點吃食,但卻在二樓被誠王府的侍衛攔下了,二人站在樓梯口,抱刀看著,沒有人再敢靠近,東西交給侍衛,領了賞錢,也就退下了。

  胭脂胡同是京城的不夜城,已經是晚上,華燈初放,紅粉燈光照亮了這片區域,林君弘指著對麵的一座堂子說道:“老三,人我已經安排在了對麵,你且隻等著看好戲就是。”

  “孔毓圻那狗東西滑溜的很,裴元器,你的人行嗎?”李君威有些狐疑的看向裴元器。

  裴元器拍了拍胸膛,說道:“放心就是,幾個弟兄都是‘老鬥’了,流連這片地方多年,又都是侯伯府邸出來的,最會來事,孔毓圻腦袋是好使,但好麵子的習慣是改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