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3      字數:4410
  吐爾遜不得不同意這個建議,他雖然已經不怕獻出生命,但不怕死的人並不代表會找死,最好的結局不是活著然後立下大功嗎?

  但是吐爾遜並沒有住在伯克府,他在司馬依伯克嘴裏知道聖裔騙人了,這對他的世界觀衝擊很大,既然聖裔為了自己能騙人,那麽司馬依伯克也會這麽做,吐爾遜可不敢相信這個家夥,他選擇和司馬依定了一個五天的約定,然後利用自己的商業關係遊走在周邊的天方教寺、茶館和客棧,盡可能的打聽消息。

  吐爾遜和司馬依伯克最後得到的消息差不多,葉爾羌城又亂了,阿帕克遇到了大問題,準噶爾似乎態度有所鬆動,不再聽阿帕克的調遣,而許多領主回了自己的城市和鎮甸,不再支持阿帕克,這些消息匯總起來說明,司馬依的阿克蘇目前是安全的,那麽他又可以和帝國商討東西夾擊巴拜的計劃了。

  隻不過這一次司馬依伯克成了驚弓之鳥,巴不得吐爾遜回去就立刻出兵。

  “八月,我希望八月之前聽到帝國大軍進入哈密境內的消息,那時候我就立刻率兵西進!”司馬依說道。

  但這件事可不是司馬依能決定的,吐爾遜按照來之前衛雲鳳交代的,說:“十月,十月之前抵達。”

  “太晚了!那時候秋收結束,有了糧食的巴拜更有力量。”

  “就是要在秋收結束後!伯克,你要知道,天朝軍隊的補給線是從蘭州開始的,距離哈密超過千裏,如果八月動手,巴拜肯定會把哈密和吐魯番未成熟的糧食燒掉、毀掉,堅壁清野,收縮回城市,那樣的話,您的阿克蘇、拜城、庫車能提供所有軍隊需要的補給嗎,能養活那些失去糧食的百姓嗎?”吐爾遜直接問道。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到時候阿帕克和卓可不會坐視丟掉巴拜這個盟友,一定會出兵向東,而帶走兵馬的阿克蘇地區在誰手裏還不知道呢,更不要說作為大軍提供補給了,要知道,巴拜受司馬依伯克和帝國的夾擊,他司馬依伯克難道不是也在巴拜和阿帕克的夾擊之下嗎?

  而西域的秋收在九月,帝**隊十月前抵達,吐魯番和哈密的秋收結束,抵達之後就可以就地征糧,如果巴拜搞堅壁清野那一套,就要從百姓手裏搶糧食,顯然那會激發民怨!而秋收結束,農民就清閑了,也更容易接受徭役,同樣是征徭役,秋收之後和正在秋收可是兩種狀態,為了不讓糧食爛地裏,農夫會拚命的。

  司馬依不得已隻能同意,最後他把兩封信和一盤子金銀放在了吐爾遜的麵前,吐爾遜不解他為何這麽做,司馬依說道拿起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吐爾遜,我真正的朋友,我懇求你到了蘭州,找機會吧這封信私下交由誠王殿下,請一定答應我。”

  吐爾遜不解:“誠王?”

  “您沒有見到他嗎,他才是負責西征的人啊,他應該在六月中旬就抵達蘭州了。”司馬依不解。

  吐爾遜想起了在甜水井遇到的那個少年,與自己在浴室裏談天說地的俊美少年,在黃河渡口分手的時候,他似乎說過,我要在六月十五之前抵達蘭州,難道他就是誠王殿下!

  吐爾遜差點要給自己兩巴掌了,見司馬依追問,他隻能撒了半個謊:“是不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衛大人交代我軍機的時候,他在一旁,我以為那隻是衛大人的侄子,我真是該死,竟然未曾識得天潢貴胄!”

  “就是他,他是我女兒的朋友,希望看在迪麗古麗的麵子上,他能如期抵達。”司馬依懇切說道。

  吐爾遜隻能答應了下來,他當天就離開了阿克蘇城,返回蘭州,一路上他都想盡辦法加快速度,他長途跋涉九天,吐爾遜終於以最快的速度跪在了林君弘的麵前。

  “我真是一個該死的蠢貨,竟然不識得殿下聖顏,實在是該死。”吐爾遜跪在林君弘麵前,抽打著自己臉。

  “好了,起來吧,是我故意不告訴你的。你不是說過嗎,不套麻袋的驢會記恨毆打他的主人,如果我不給你套麻袋的話,你會畏懼我,會諂媚我,還會給我講述那許多旅途趣聞嗎,還會帶我在花馬池、渡口享受本地的特色服務嗎,你不會的,你沒有那個膽子,吐爾遜先生,你起來吧,我不怪罪你,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林君弘笑著扶起吐爾遜。

  “請說,我這條命都是殿下的了,還會擔心什麽壞消息呢?”吐爾遜誠懇回答。

  林君弘道:“原本我希望您回答蘭州可以在這裏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等待我勝利的消息,但很抱歉,您必須擔任我大軍的向導了。您知道嗎,我的手下在甘肅找了很多來往西域河西的商人,他們每個人都提到過幫助過他們的吐爾遜老爹,有人說您知道西域沙漠裏有多少顆沙子,也有人說在沙漠裏,您比駱駝更可靠,看他們信誓旦旦的樣子,我隻能依靠你了。”

  “我很容易為您服務。”吐爾遜回答道。

  “為什麽你比駱駝更可靠,我看他們的回答,感覺這不是誇讚,似乎有什麽有趣的故事。”林君弘問。

  吐爾遜小心接過一杯茶,頗為驕傲講述了起來:“那是十七年前,我還是一個隻有三頭駱駝的小商人,和人搭夥穿越沙漠前往和闐,遇到了幾天幾夜的沙暴,沙暴結束,我們丟了十分之一的駱駝,但恰好那就是所有運載水的駱駝。

  當沙漠裏沒了水,人們會選擇跟隨駱駝的腳步尋找,但我卻決定自己尋找,有人跟了我,但大部分跟著駱駝,最後活下來的隻有我和我身邊的夥伴,那些跟著駱駝走的人再也沒有出現。”

  林君弘笑了:“您真是一個可靠的人,但聽了這個故事,您就更應該做我的向導了。”

  “殿下,吐爾遜隨時聽侯您的調遣。”吐爾遜道。

  林君弘拍了怕他的肩膀,說道:“好了,回去等消息吧,您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好好享受蘭州的一切,現在不會有人阻礙你去任何地方了。皇上教導我說,當有人為你效力,你就要給他最需要的賞賜,吐爾遜先生,我會如此待你的。”

  吐爾遜道了謝,興奮的回了自己的家,經曆了這次事情,他更迫切的希望見到自己的家人,而在他前往阿克蘇的時候,已經派人把自己的家人從南疆接到蘭州來了,想來他們應該到了。

  進了家門,吐爾遜聽到有人念誦經文的聲音,其中夾雜了許多對經文的解讀,他頓時臉色大變,那些話語像極了傳教的教士,雖然他因為功勳獲得了帝國公民的身份,但帝國公民也沒有傳教的權力。

  “閉嘴,閉嘴!”吐爾遜衝進了那個傳出聲音的房間,卻隻看到一個孩子抱著書坐在桌子前,再無他人,而這個孩子正是他最喜愛的兒子木合買提。

  但木合買提不應該在這裏,因為他沒有告訴過帝國的人木合買提的位置,因為他原本就被吐爾遜秘密安頓在了帝國境內,隻不過是在寧夏城,顯然,那位誠王用自己,也在震懾自己。

  “父親,您回來了,實在太好了!”木合買提抱住了吐爾遜。

  吐爾遜搶過木合買提手裏的書籍,問道:“是誰讓你讀這些的,你會進監獄的,知道嗎?”

  “這是老師教的,今天要背誦下來,明天還要抽查。”木合買提解釋到,而那本書籍上還有一段文字:閱讀並背誦全文。顯然,真正的經文裏不會有這些。

  “什麽老師,什麽學校?”吐爾遜坐下來詢問,不該出現的兒子出現了,還上了學,顯然這並不簡單。

  木合買提解釋道:“二十多天前,我被您的朋友從寧夏接到這裏,被安排進入蘭州天方教經學院學習,在那裏有教可蘭經的老師,這本就是經學院的教材。”

  聽完了兒子的解釋,吐爾遜明白了許多,這或許就是林君弘所說的‘給予最需要的賞賜’。

  “父親,其實經學院裏的老師和我們並不是一個教派的,他們說的教義和聖裔說的很多都不一樣。”木合買提小心說道。

  常年居住在葉爾羌的吐爾遜家族表麵上是白山派的,這與帝國境內的老教並不相同,吐爾遜道:“孩子,聖裔與聖裔的解釋也不一樣,不然也不會有黑山和白山之分了。”

  在認清了阿都拉的真實麵目之後,吐爾遜更不在乎什麽教義了,木合買提則有些擔心:“父親,我真的可以學習這些嗎,這不是聖裔才能做的嗎?我很怕別人知道,即便在家裏我也隻敢在自己臥室裏學習?”

  “不一樣的,在帝國境內,任何人都有權學習,孩子,你知道嗎,這裏沒有聖裔,寺廟裏的教士都是所有的教民推舉出來的,隻要你掌握足夠的知識,隻要你公正平和仁慈,你也可以做聖裔做的事情,你明白了嗎?”吐爾遜笑著說道。

  木合買提問:“那我是不是永遠無法返回家鄉了?”

  吐爾遜哈哈一笑:“孩子,等你長大了,你的家鄉也肯定是帝國,而帝國也就是你的家鄉。”

  其實吐爾遜已經完全明白林君弘安排木合買提上經學院的用心,在經學院畢業之後,木合買提就是宗教局下屬的官方掌教,執掌一方的信仰,這是絕對的宗教權力,有一個掌教兒子,吐爾遜家族就可以得到保全。

  但吐爾遜家族的孩子去做掌教不也是帝國宗教局願意看到的嗎,商人的孩子更理解宗教的本質,宗教、商業和權力,吐爾遜家族都有參與,就與帝國融入了一體,既得利益者隻會保護和順從帝國,而不是利用宗教去反對帝國。

  八月底,蘭州城外。

  吐爾遜帶領一支駝隊在這裏等待著,這是他為戰爭準備的一切,用光了一切關係和資源,有七十頭駱駝,十二個向導和翻譯,另外還有掘井的匠人、醫生以及需要的工具,如果不是實在買不到,吐爾遜肯定會再買一些駱駝。

  清爽的晨風中,林君弘終於趕到了,他隻帶了二十多個護衛,再無旁人,吐爾遜看著遠處,沒有發現軍隊的痕跡,問道:“殿下,您的軍隊呢?”

  林君弘笑了:“我的軍隊如果在這裏出發,你說巴拜伯克會在多長時間內知道,十五天還是一個月?”

  吐爾遜不敢再問,再問就涉及軍事機密了,他親手牽來一頭洗刷幹淨的駱駝,駝轎裝飾的很漂亮:“殿下,這是為您準備的。”

  林君弘知道駱駝的味道很差,但那又怎麽樣呢,現在他可以騎馬,進入大漠還不是一樣騎駱駝,就算不騎,周邊都是駱駝,味道一樣很差。

  爬上了駱駝,在吐爾遜的陪同下,這支小規模的隊伍向西北前行。

  實際上,西征的大軍已經提前出發了,西征的大軍包括一個加強旅,再有就是來自雲中、西寧綏靖區的藩兵,其中加強旅是由甘肅一個步兵旅增加了一個千人規模的騎兵團和兩個野戰炮連及一些工匠,這個旅的規模比混成旅要少,但也有五千人左右,已經提前利用換防的機會前往了嘉峪關駐守,隻要林君弘抵達就可即可出發。

  而雲中綏靖區的藩兵已經在八月中旬就從西套出發了,一共三千名騎兵,卻騎乘的是綏靖區調遣的駱駝,他們從西套出發後,穿越阿拉善的沙漠,沿著邊牆之外,前往嘉峪關匯合,到了嘉峪關再獲得戰馬,而這些就是西征大軍的第一批軍隊。

  這八千軍隊,馬步各半,且擁有四千頭駱駝,先行出征,而第二批軍隊也是兩部分,由衛雲鳳率領,有一個步兵團從蘭州出發,在山丹一帶與西寧綏靖區的騎兵匯合,西寧綏靖區是帝國最小的綏靖區,隻有十五個紮薩克,大部分還是生產旗佐,隻有五個旗可以出騎兵,因為還要防備和碩特汗國威脅,因此五丁抽一,有兩千五百騎兵,這支騎兵會從西寧出發,穿越祁連山的扁都口,抵達山丹的大草灘,等待蘭州來兵,然後護送第二批步兵和補給前往哈密,這支軍隊隻有兩千頭駱駝,但卻有八百輛輜重車,預計將會比先期部隊晚二十天左右抵達。

  而第三批則是遷往哈密占地盤的農牧旗佐,多數來自雲中綏靖區,會在九月從歸化城一帶出發,沿著黃河到蘭州後進入河西走廊,安置在水草豐美的大草灘,如果西征成功,他們會在帝國五年前往哈密和吐魯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