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三 遊曆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73
  喀爾喀河邊。

  一座浮屠已經被砌築而成,噶爾丹正帶著一群僧人圍著浮屠轉圈,這是一種儀式,滿蒙貴酋和一眾牧民都圍在旁邊看著,當這個儀式結束,由噶爾丹起,一眾僧侶開始高聲誦經,隨即,熟讀經文的貴酋們也是詠唱起來,牧民們雖然不會背誦經文,但此刻一起口誦佛號,聲音震動八荒,與這片戰場的悲戚肅穆之意相映成輝。

  索尼策馬到了浮屠一旁的土丘,他的身邊出現了一位年輕的將領,正是清廷目前如日中天的費揚古,在帝國騎兵越過興安嶺突襲呼倫貝爾的戰事中,費揚古的表現可圈可點,先是穩住局勢,後又孤軍出城,迎戰敵軍,頗有斬獲,若非有他,大清定然墮盡了威風。

  “周邊情勢如何,若是此刻東番騎兵來襲,怕是不妙。”索尼皺眉看著這群沉迷於法會的人,心中頗有怨怒,他很清楚,對神佛菩薩再虔誠,也擋不住來自南麵的軍隊,更何況他們聚集於此,為的也是聚成團來好對付自己,可即便如此,自己也要保護他們的安全。

  費揚古臉上掛著笑,伸手接住一片落下的雪花,說道:“這個時節了,東番兵怕是已經退到了嶺東,留在呼倫貝爾的也不過是些馬隊、探子之流,不值一提。”

  “也好,既如此,我也就放心迎聖駕到此了。”索尼憤憤說道。

  二人一起回來軍營,進入帳篷之中,索尼抖了抖身上的雪花,雙眼無神,心中思索著什麽,不多時,一個士兵進來,把一卷羊皮紙給了費揚古,費揚古看了一眼,交給了索尼,上麵寫的是噶爾丹在此開法會,築浮屠期間的一切言論,有在萬民信徒前說的,也有在貴酋中說的,出乎索尼的預料,噶爾丹的言論對大清的統治都極為有利,其把帝國的入侵說成邪魔作惡,而倡導牧民百姓尊崇大清皇帝,以抗外辱,即便是超度亡靈之事,也是口稱是奉了大清皇帝陛下的旨意,如此雲雲。

  “你怎麽看?”索尼問向費揚古。

  “邀買人心。”

  索尼笑了笑:“為大清皇帝邀買人心?”

  “正是,若不能討得天子和太皇太後的歡心,如何成為漠北僧侶的領袖呢?”費揚古道。

  索尼微微點頭,他一直以來對噶爾丹這個使者有頗多疑惑,尤其不解其到底代表藏地還是代表準噶爾,現在看來,他還瞄準了漠北宗教領袖這個職位,畢竟原有的領袖哲布尊丹巴已經投順了敵國,而在漠北,宗教素來不如世俗政權強勢,要依附於世俗政權,噶爾丹顯然有這個計劃。

  “那你的意思是,隨他施為?”索尼問。

  費揚古道:“至少他目前做的事有利於大清在漠北的統治,也是太皇太後願意看到的,索尼大人,我知道您不喜僧侶,但此刻,確實用得著他們,治中華用儒道,撫蒙古用僧侶,不是嗎?”

  索尼歎息一聲:“我總擔心這是溫水煮青蛙,自取滅亡。”

  滿清政權從京城逃到漠北,包括索尼、費揚古等人在內的有識之士,都希望‘救亡圖存’,有一點在清廷高層是有共識的,那就是‘師夷長技以製夷’,實際上,這一點在順治朝的時候就是一種戰略,從學帝國的燧發槍、野戰炮,到學**國的軍陣戰術。在滿清,學習仇敵根本沒有任何道德阻礙,努爾哈赤時代,不就是學習明朝嗎?

  相對於眼裏盯著帝國軍事的費揚古,索尼更看重政治一類,多年研究帝國,他漸漸認可帝國的各類思想,之於宗教,索尼也認為宗教是統治百姓、控製人心的好手段,但也會限製社會的發展,索尼的矛盾就在這裏,大清要想複興崛起,就不能為宗教所累,但現實又是,統治蒙古,離不開僧侶。

  費揚古卻想不到那一點,但是他了解索尼這位老大人的心思,剛到漠北的時候,為了存活,索尼也是對僧侶笑臉相迎,寵信優渥,但當存活下來後,又把僧侶視為阻礙變革的守舊力量。

  兩人正說著什麽,外麵的誦經之聲停止了,不久之後,侍衛來傳信,說噶爾丹想要麵見二人,索尼自當允其進來。

  噶爾丹進得帳篷,表現的不卑不亢,與索尼、費揚古二人聊了起來,當聊到清廷皇帝已經到了克魯倫河,今冬要在呼倫貝爾渡過,邀請噶爾丹去呼倫貝爾的時,噶爾丹才是道出了來意,噶爾丹說道:“前些時日在庫倫,合作事宜,貧僧已經與太皇太後交涉過了,無論是師父還是部落所托付之事,貧僧俱已經講明,使者責任已盡,再去見駕也是無用。因此,貧僧不想去呼倫貝爾城越冬,而是想遊曆地方,不知道兩位大人是否允準。”

  “遊曆地方?”費揚古與索尼相互看了一眼,費揚古哈哈大笑兩聲:“上師可千萬不要開玩笑,您作為尊使,本是我大清的客人,如何能不在中樞招待呢,再者這呼倫貝爾之地馬上要到冬季了,冬季苦寒,比之藏地更甚,一盆開水潑出去,片刻就是化凍,這種時節,哪裏是能遊曆的,萬一出了岔子,我等可擔待不起。”

  而噶爾丹卻是堅持,先是說可以把使者的位置交卸給使團中的副使,又說不會帶大隊遊曆,隻帶二三仆人,隻為訪貧問苦,弘揚佛法,還說自己經常如此,經驗豐富,如此雲雲,似鐵了心要遊曆的。

  索尼在一旁聽著,越發感覺此事有些不對勁,他笑了笑:“上師,不是我二人不放行,實在是擔不起責任,這樣吧,聖駕再有幾日就到了,您與本官去呼倫貝爾城,當麵問過太皇太後,若太皇太後允準,我二人自然不會阻攔。”

  “好吧,好吧。”噶爾丹卻也知道不好強求,隻得應是。

  帶噶爾丹出去,費揚古一甩袖子,罵道:“這個禿驢,好端端的遊曆什麽,真是給我惹麻煩。”

  索尼知道,這呼倫貝爾一帶都是費揚古的轄區,噶爾丹有個好歹,第一責任人就是他費揚古,所以他是不會同意的,而索尼卻猜出了個大概,他把壺裏的奶茶倒掉,隻放了茶葉在裏麵,衝泡之後,給費揚古倒了一杯,才是說道:“費揚古,安心,安心........。”

  “大人,他肯定是存了什麽其他心思,若不然就是身後的勢力給了他別的任務,不然平白無故的,誰會在這個時節往雪地裏鑽?”費揚古怒道。

  索尼道:“我倒是猜出一二。”

  “您說。”費揚古連忙坐下,討教道。

  索尼說道:“他噶爾丹自今年初就是到了這漠北,漠北、藏地和西域都有蒙古人,有什麽不同呢,他何須還要遊曆,我看,他說的遊曆地方,可不是遊曆這喀爾喀地方。”

  費揚古眼睛瞪大:“你是說,他要去嶺東,或者南下漠南!”

  索尼點點頭,費揚古大怒,拍案而起:“這個禿驢,我朝太皇太後如此厚待他,他竟然存了投順東番的心思,媽的,我非得讓他好看不可。”

  索尼道:“噶爾丹生在天山之北,卻在藏地求學許久,都是偏僻之地,從未踏足中原,當年我大清入關,他才誕生,可以說,他的前十年人生是聽得我大清先輩橫掃天下的故事開蒙的,而後十年又是聽得東番跳梁禍亂天下長大的,這樣的人,對大清好奇,對東番更是好奇,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自然想要看看。再者,他肩負重任,不論是我大清還是東番李賊,都想要拉攏黃教,斷絕與對方的關係,逼其二選一。別說這等大事,就算買匹馬,不是也得相看三兩家,對比之後才是掏錢麽,今年夏秋他看過了大清,自然也想去看看東番了。”

  “那就更不能允他去了。”費揚古說道。

  費揚古也很年輕,更是早早在軍中效力,年幼的時候,他見慣了八旗將帥出征南下,凱旋而歸,但隨著東番之名越來越盛,八旗凱旋之事越來越少,而每一次與東番大戰之後,京城八旗都是家家帶孝人人痛哭的結局,就算他再不承認,也無法否認東番的強盛,更不要說這個強盛崛起的國家已經統治了長城內外,其聲勢已經遠蓋宋明,直逼漢唐之盛,大清與之完全不能比,噶爾丹看了,還會選擇大清嗎?若是沒了藏地和西域與大清呼應,早早晚晚,大清也無法在漠北存身,尚不及漢唐的朱明,都有五伐蒙古,兵抵捕魚兒海的偉業呀。

  索尼搖搖頭,說道:“我倒是覺得太皇太後會許他去。”

  “為什麽?”費揚古不解。

  索尼歎息一聲:“大清與東番已經難論強弱了,可若論對黃教親厚,我大清遠勝東番,噶爾丹再怎麽說也是一個僧人呀,誰能不為自己想呢?”

  正如索尼所預料的一樣,在噶爾丹向布木布泰提出遊曆嶺東之後,布木布泰沒有猶豫,立刻同意了,不僅為噶爾丹準備掩護身份,還貼心的向他提供了一切便利,隻不過有費揚古作梗,噶爾丹出發的時候,凜冬已至,草原上漫天大雪,北風如刀,似要把天下生靈宰割,可即便如此,噶爾丹依舊踏上旅途,而且不帶一兵一卒為隨從,這卻是讓費揚古刮目相看。

  噶爾丹沒有去挑戰大興安嶺的深厚積雪和原始森林,也沒有南下挑戰帝國建立的封鎖線,而是騎乘著一頭駱駝北上,前往了呼倫湖,這也是布木布泰為他安排的路線,因為呼倫湖與額爾古納河相通,從這裏出發,向北進入額爾古納河,沿途會經過俄羅斯的人的地盤,而匯入黑龍江之後,一路向北再轉東,就可以抵達帝國的黑龍江綏靖區、永寧和海西兩省,而因為噶爾丹的博學,他的身份則是一位賬房先生。

  這支走私商隊在荒無人煙的雪地裏前進著,騎乘的駱駝身上滿載著來自草原的貨物,毛、皮是主要的,行進了近十天之後,才看到了一片白茫茫的窪地,人們不由的歡呼起來,因為那是目的地呼倫湖。

  “察琿,我們到呼倫湖了,可以先休息幾日了。”商隊的管事對噶爾丹喊道。

  噶爾丹嗬嗬一笑,說道:“全憑東主吩咐。”

  管事點點頭:“察琿,你到是學的快,你這樣我就放心了。”

  噶爾丹牽著駱駝,跟在管事後麵,這裏已經可以明顯看到路,而且前方還能看到有商隊,一行人說笑走著,轉過一片白樺林後,就看到一處聚落,正在呼倫湖邊,沿湖還有碼頭深入湖區,遠遠看去,似乎還有船舶停靠在碼頭邊,噶爾丹正感歎深冬時節,船舶都被凍住的時候,遠遠竟然看到幾片帆影駛來,青灰色的帆影在一片白的湖麵上很是顯眼,噶爾丹目力又好,早早看到。

  “怎麽會有船,難道這呼倫湖中間還未上凍嗎?”噶爾丹詫異叫道,不等人解釋,他自己就感覺不對:“就算沒有上凍,周邊凍了,又如何靠岸?”

  “察琿,那是冰橇,不是帆船,你可是看差了,這麽冷的天,怎麽可能不上凍。”管事笑哈哈喝了一口酒,說道。

  噶爾丹卻是不信,索性把韁繩塞到管事手裏,一溜小跑的先行去了碼頭,果然看到那艘‘船’已經靠在碼頭之上,那根本不是什麽船,而是一串冰橇,上麵綁滿了貨物,此刻已經圍成了一圈,上麵的人正招呼人卸貨。

  “你是何人,鬼鬼祟祟的,在這裏幹什麽?”噶爾丹癡迷於那冰橇,他不能理解,為什麽那麽一個個大包在上麵,如此沉重,這冰橇沒有馬匹拖拽,竟然行走自如,噶爾丹忍不住跳到湖麵前,圍著冰橇觀察,卻不曾想被上麵的人發現,發聲嗬斥。

  抬頭看到一杆火銃對著自己,噶爾丹忙說:“誤會,我會,我隻是第一次見這東西,實在是好奇,才是多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