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六 三皇隻戰 大陣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605
  諾頓重新回到科隆麵前,說道:“現在您明白了吧,雖然中國沒有想到在山東的戰爭會持續這麽久,但目前的局勢卻是對中國最有利的,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元首的長子已經攻入了桃花石皇帝視為核心的江南,而除了西南某位吳姓背叛者,在富饒的長江中遊和廣袤的中原、長城南北,乃至一直是東方帝國威脅主要來源的西北,都不再擁有一支可戰的軍隊了,這是一場國運之戰,如果在去年勝利,中國隻會多一到兩個省,而在現在勝利,中國得到的將是整個東方大陸。

  山東戰場就是元首閣下親自打造的一塊吸鐵石,把所有阻撓他的勢力全都吸引過來,一網打盡,所以,以往未曾大勝隻是意外,是蟄伏,當戰爭再度開啟的時候,就是一個新帝國的誕生,韃靼皇帝、桃花石皇帝,還有未來的中國皇帝,三皇之戰,一戰而得天下,這才是事實!”

  科隆一時愣住了,在諾頓男爵的講述中,他得到了許多自己不知道的訊息,如果說明清兩大帝國的聯合是李明勳的有意放縱和引導的話,那他隻能是在擁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才敢拿這麽些人和資源去賭,而且江南的丟失也是他所不知道的,那意味著兩大帝國後路的斷絕。

  “科隆閣下,如果您沒有收到邀請函,我希望您能以私人身份加入到我或者達揚閣下的隊伍之中,當然,您如果沒有信心的話,我可以為您提前準備兩匹好馬還有一艘縱帆船,一旦戰況有失,您可以迅速脫離。”諾頓站起來,誠懇的邀請。

  科隆有些詫異:“我?為什麽邀請我?”

  諾頓和達揚相視一笑,達揚說道:“科隆先生,我們三人雖然各自屬於不同的國家,但真正的利益卻是與所在的公司掛鉤的,而本土的貴族、國王和主教們考慮對華關係的時候,卻從不把這些放在心上,據我所知,天主教會在聯合歐洲主要強國,特別是在西印度擁有利益的國家,要聯合行動,針對中國,將之排斥到美洲之外,我們擔心,如果真的到那一步,中國也會把我們排斥在非洲和亞洲之外,或許那有利於歐洲本土,但絕對有損我們的利益。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希望所有在好望角以東地區擁有利益的人或者組織,在對歐洲本土的匯報中,能真實的反應東方國家的實力和決心,這一點,我已經和達揚先生、葡萄牙人和丹麥人取得了一致,也希望您能加入進來。”

  “我明白了,但如何匯報,我需要看到結果之後再決定。”科隆堅持著最後的倔強。

  諾頓不在乎的聳聳肩:“當然,我們需要隻是報告事實即可。”

  兩日後,百脈湖。

  李明勳穿著一身普通的近衛騎兵軍官的軍服,騎著一匹馬出現在了大軍前沿,雖然合眾國是預設戰場與敵軍決戰,但因為明清聯軍的高效率,大軍僅僅提前四天進駐百脈湖,當明清聯軍的騎兵洪流從西北方向滾滾而來的時候,陸軍也僅僅是全麵展開罷了。

  百脈湖地區並不是完全的平地,在沼澤區邊緣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高台,有些是土丘,有些則是沙梁,還有就是百姓開墾形成的圍子,隨著明清聯軍的抵達,並且直接進入百脈湖,擺出進攻態勢,李明勳也讓大軍收縮,占據了沼澤邊緣區的幾個高地,在高地上布設了重型火炮,而主要陣線則在高地之後,也就是沼澤區外,這樣可以保證大軍在堅硬的地麵上作戰,而前沿的高地則形成突出部,形成致命的交叉火力,而保衛這些突出部的則多是外藩和盟軍。

  雖然大軍進行了收攏,可近三十萬軍隊,其中還有十萬左右的騎兵,依舊是人山人海,旌旗蔽野,大軍沿著百脈湖沼澤邊緣展開,東西超過二十五裏,這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指揮的極限,在商討之後,李明勳把大軍分成左翼、中軍和右翼。

  李明勳沒有選擇平均分配兵力,雖然他的戰略選擇是防守,但也是防守反擊,而不是一味的死板,他親自坐鎮中軍,執掌近衛軍和四個北洋混成旅以及外藩兵團,而主力則放置在更容易展開的左翼,原因很簡單,左翼瀕臨高密城,百脈湖靠近高密的部分開發最為完善,少有冰麵、沙梁、草窩等崎嶇地形,更容易展開兵力,也更容易進攻。

  執掌左翼兵團的是武行,嫡係的第二軍、忠貞軍兩個主力軍,外加三個騎兵旅和海外援軍中戰鬥力最強,裝備也最完善的內藩軍團,合計十三萬軍隊。

  而陸軍司令,也是陸軍中威望最高的高鋒執掌右翼軍團,右翼麵對的百脈湖是低窪地帶,多有冰麵,甚至湖區,但也需要防備穿過百脈湖和膠萊運河的敵軍,高鋒以第四軍為主搭配朝日為主的外藩軍團進行防守,另有幾個新訓的團營增強,擁有最有利的地形,卻也是兵力最薄弱的地方。

  而左翼與中軍、右翼的兵力配置則完全不同,武行指揮左翼,直接把其最信賴的第二軍和忠貞軍擺在最前沿,而內藩軍團則在側後配置,三個騎兵旅則在最後,以備不測。而中軍、右翼則是不同,李明勳和高鋒不約而同的把外藩軍團擺在了最前麵,以精銳的近衛軍和主力軍作為預備部隊,特別是高鋒指揮的右翼,東方軍團在正麵陣列上一線鋪開,第42師與幾個新訓營團作為右翼中間,而甲等師的第4師和同樣強力的41師則被高鋒配置在了右翼還要右後方的張魯河的河堤密林之中,既作為預備隊,同樣也防備敵人繞過百脈湖與運河的中間地帶偷襲。

  顯然,從兵力配置上來講,李明勳用的斜擊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在一個方向,以形成強有力的進攻能力,而在右翼則利用地形地利的優勢進行防守。

  遠處可以看到明清聯軍騎兵踏出的煙塵,偶爾有旗幟從白茫茫的曠野之中閃爍,槍聲和爆炸聲持續不斷,在起伏不定的沼澤的地區,騎兵能發揮的作用有限,而精銳的獵兵們則可以利用地形掩護穿插伏擊,李明勳在右翼主帥高鋒和左翼主帥武行的陪同下視察整個戰場,武行指著眼前遮蓋住大片百脈湖沼澤的一片高地說道:“四號高地是一個隱患,兵法曰,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四號高地為這片這場最高之處,海拔超過七十米,東西近三裏,麵北崎嶇,麵南舒緩,我不占,敵必占,敵若占,便可為固守之地,亦掩其行蹤,敵無論繞行高地之後,或繞遠百脈湖東岸,都不得而知。”

  李明勳不用看,就是知道四號高地在什麽位置。如今大軍基本是西北至東南展開,而這個四號高地就在中軍偏靠右翼的位置,距離前沿足有四裏,正是位於陸軍絕對火力之外,也深入到沼澤區域。

  “向前占領四號高地,我軍便是要從東北至西南展開,再往東往北則是冰湖區,無論攻防都無法借持地利,以此形態對敵人,那就隻能在左翼和中軍進行硬碰硬,敵有兵力之優勢,必當繞行左翼,迫使你左翼向西更大範圍延伸,到時你如何聚攏兵力進攻?”李明勳反問道。

  武行微微皺眉,高鋒笑道:“可若是放棄四號高地,向沼澤邊緣部署我右翼兵力,則敵軍若攻我右翼,便是要想冰湖與右翼之間區域拉扯,造成敵軍退無可退之境地,而我中軍穩當,便是敵軍突破右翼,我後有預備隊抵擋,又有中軍側擊,也可保證敗而不潰,而若我中軍反擊,戰時攻占四號高地,那便是一刀斬斷敵軍脊梁,亦是大勝之機。”

  “元首閣下,敵軍出現了,西北方向,似是李本深部!”近衛軍將領忽然說道。

  李明勳拉開望遠鏡,向西北方向看去,果然是明軍李本深部,馬步各半,正在進占三號高地,那高地位於左翼之正麵,周圍也有幾道沙梁土丘,正適合做防禦的核心,李明勳正觀察著,發現一直被重視的四號高地上出現了敵騎行蹤,接著便是有大量步卒出現,高鋒訝然叫出聲:“既有清軍也有明軍,看來敵軍要把四號高地作為指揮所在了,這樣一來,豈不是主力靠右,看來是要以清軍為主進攻了,順治小兒倒也舍得。”

  “情報先是,明軍多銃炮步卒,清軍多騎兵甲士,想來也是騎兵適合進攻的。”李明勳淡淡回應。

  “有重炮。”武行指著三號和四號高地喊道。

  李明勳連忙看去,發現四號高地上,正有牛馬往高地上拖拽火炮,李明勳看到這一幕,淡淡笑道:“難怪比我們預計的晚到了一天,原來是等火炮來,既然有火炮,展開就難了,看來今天是打不成了!

  傳令全軍,各軍交替休息,養精蓄銳,明日天亮便是展開進攻,爭取一天之內結束戰爭!”

  “是!”二人接令都是返回了自己軍團。

  李明勳則直接返回了中軍所在的一號高地,站在一號高地最高處,李明勳架起雙筒望遠鏡,觀察著對麵的情形,在四號和三號高地之後,明清梁軍正在匯聚,一支支軍隊井然有序,齊頭並進,緩緩向南而來,氣氛變得肅殺而寒冷,似是一張鐵幕正在緩緩降落。

  明清軍隊至少有五十五萬,如同滾滾黑潮席卷而來,搶占高地的隻是少數罷了,那些蠕動的黑影鋪滿了大半個視野,特別是前沿潮水一般的騎兵,讓人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

  李明勳感受到了周圍將官的心態變化,他大笑兩聲:“一群土雞瓦狗而已,再來百萬又能奈何於我!”

  “父親說的極是,我中隊,正義之師,王者之師,無敵於天下,自當無往不勝!”一個讚同的聲音傳來,正是在李明勳的嫡子李君華。

  連一個孩子都是這般,其餘人都是深感羞愧,又得李明勳激勵,心情暢快了許多,中軍的氣氛熾熱起來。

  李明勳拉起李君華的手,鄭重說道:“我的麒麟兒,隨為父一起去看看為國殺敵的勇士。”

  夜幕降臨,對麵敵人的陣地上煙火如龍,顯然在趁夜布置兵力,修築工事,遠遠可以聽到喝罵聲和鞭子的抽打聲,而合眾國一方的營地則非常有秩序,因為他們提早趕到戰場並且展開,士兵們可以在帳篷裏輪換休息,取暖用的柴火是現成的,後方大營會送上來熱騰騰的飯菜,久曆戰陣的老兵們在歡快著交談著,新兵則不免有些緊張,這個夜晚注定會有很多人失眠。

  李明勳牽著兒子的手,率先來到右翼針線,明天,這裏會遭遇敵人最猛烈的攻擊,而在前沿的大營裏,朝鮮兵和日本兵正在開飯。

  後藤小五郎手持一根皮鞭,抽打著排隊領飯的士兵,無論是普通的火繩槍手還是長矛手,亦或者那些出身高貴的武士們,在他的麵前都是恭恭敬敬的,士兵們領到晚餐——白米飯、豬肉燉粉條還有一條鹹魚、兩個饅頭,他們盤腿坐在地上,端著飯盤,靜心等待著,一直到最後一個人得到飯菜,後藤小五郎才是高聲喊道:“所有人在吃飯前,都必須感謝中國元首殿下的厚恩,隻有在這中央國度,我等卑賤如草芥的人才能享受這等豐盛的飯,這是來自上國元首的賞賜,不是上帝,不是你們的老爺,即便是武士,也應該在這上國仙靈之地心生敬畏,踏上上國的領土,武士們的腳氣自動好了,定然是上國靈氣充沛,佛神庇佑的緣故,無論賤民還是武士,對這等天恩,明日當以姓名報答!”

  一眾人把飯菜恭敬的放在地上,跪地向著中軍所在的位置叩首,叩首三次之後,才是再次盤腿坐在地上,恭順的享受已經涼了的飯菜,而這一切,他們做的非常熟練,顯然已經習慣了。

  “父親,為什麽武士踏上我們的土地,就會治好病痛呢?”李君華在旁邊聽著,不由得感覺驚奇。

  李明勳笑道:“或許是因為我們中華之地,受神佛庇佑吧。”

  李君華小臉一緊:“肯定不是。”

  李明勳嗬嗬一笑認真的向兒子解釋:“日本的武士在日本的主食是精心碾過的大米,一種隻有米麩中才擁有的物質無法吸收,而配菜又多是醃製的蔬菜,也摧毀了這種物質,他們來到我們中國,我們提供的飯菜中不缺蔬菜和水果,那種物質得到了補充,所以腳氣病也就好了。”

  李君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思來想去,自己所讀的那些書中可沒有這種知識,格物致知的王陽明看了竹子七天,如果沒有父親告訴自己這個知識,自己要去看日本人的腳丫子七天嗎?

  後藤小五郎卻不知道方才的一切已經被李明勳收入眼底,此刻的他正像是格物致知的王陽明,盯著自己的飯盤在看,腦袋裏卻是想起自己悲苦的幼年時代,如果不是遇到上國的軍隊,他可能永遠隻能做一個賤民,而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信任,執掌一旅之人,他憧憬自己立下大功,將來好像自己的義父那樣,成為一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