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零三 漸行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248
  隨著戰爭的持續和對合眾國、李明勳的了解,洪承疇之流也漸漸明白,這個新生讓人感覺有些怪異的國家,真正要消滅和清算的不是滿清韃虜,也不是要改朝換代,他們要消滅的是封建力量,文官、藩鎮、士紳、滿清奴隸主,都是要清算消滅的對象。

  假設這是一場改朝換代的戰爭,合眾國的屠刀不會指向士紳群體,而隻要承認士紳的利益和在新朝的地位,在已經取得對清戰爭優勢的情況下,士紳們肯定會支持合眾國消滅滿清貴族和他們的漢奸走狗,什麽洪承疇、平西王,都是土崩瓦解的貨色,便是要收拾錢謙益這群降清的家夥,士紳們也能幫新朝羅織出成百上千的罪名。

  可合眾國偏偏要清算士紳,還要借助這場戰爭清算,那士紳們隻能擁護滿清來對抗,當他們發現,清廷打不過合眾國的時候,就寄希望於反正歸明來借殼上市,朱明是合眾國盟友,我們也變成朱明,不就可以擺脫被清算的命運了嗎,於是他們以錢謙益為代表,找尋清廷體製內的實權漢人,吳三桂、洪承疇之流就成為了座上賓,可無論是漢奸還是士紳,都不是鐵板一塊的。

  目前來說,為了得到合眾國的承認,黃河以北的省份就沒有不能相讓的,甚至於中原也是如此,正如吳應雄聽說合眾國願意‘功過相抵’的時候,提到交出幾個替罪羊,自然也就是張存仁那一夥,可洪承疇一開始就力主錢謙益在江南總攬朝政,他與吳應雄侍奉皇上親征,那個時候,洪承疇便是有了心思,如果合眾國願意承認他們的利益,又必要江南的話,江南也不是不可犧牲的。

  而對於吳應雄來說,如果平西藩能獲得認可,什麽湖廣、江南,什麽士紳官宦,有什麽是不可犧牲的嗎?

  也正是這個道理,與清廷結盟這件事上,錢、洪、吳三個人必須取得一致,任何一個人與合眾國的單方麵媾和,都必然導致滿盤皆輸。

  “若是與清廷結盟,咱們之中,還有一個隱患。”李本深淡淡說道。

  吳應雄和洪承疇都知道,隱患就是鄭成功,在如今的明軍之中,鄭成功是唯一的異類,說白了,無論是來自西南、湖廣和江南的前綠營,還是各地士紳支援來的民團,大家都曾經是韃官清將,如今頭發都還沒有長齊了,身上穿的也是清軍常用的甲械,也隻是換了幾杆旗幟幾方官印罷了,大家降過清,再與清廷合作,那也是輕車熟路,若不是在江南殺了太多滿蒙官將給東番看,直接再歸附清廷也不算什麽。

  唯有鄭成功,自南澳起兵後,就沒有與清廷真正合作過,也一直是打反清的路子,還都南京後,雖然支持了南京朝廷,但一直沒有參與中樞決策,至少錢、洪等人都沒有直接告知過與清廷合作的事情。

  “如果他知道東番的陰謀,不會看不清吧,至少他與我們站在了一起,東番總不過承認他延平王了吧。”吳應雄皺眉說道。

  洪承疇道:“錢大人說過,這廝守信重諾,又是個執拗的性子,和他那個蠢兒子可不同,這種人最是讓人捉摸不透,他就算同意與清廷合作,本官也信不過他。”

  “是啊,世子,這個時候,一招棋錯,滿盤皆輸啊,某以為,找個機會,擒住了他,扶鄭經上位,也就是了。”李本深道。

  吳應雄聽了這話,思索一會,說道:“不,既然鐵定信不過,索性廢物利用,再用他一次。”

  洪承疇問:“怎麽用?”

  吳應雄冷哼一聲:“現在東番李賊要麽等我們內鬥,要麽就是坐等我們聯絡清廷,好扣我們一個罪名,就算咱們最終與清廷結盟,也不能被他占了輿論上風。那鄭成功留著無用,便派他去收複登萊失地去吧。”

  洪承疇眼睛放光:“確實是個好法子,東番若打,那就是主動挑釁,若是不打,就讓鄭成功一直向前,試探試探東番底線到底在哪裏。”

  “末將可擔心,這廝若是直接帶兵投了東番呢?”李本深提醒道。

  吳應雄道:“那就在他兒子身上下點功夫。”

  洪承疇點點頭:“這點功夫可還不夠,兩位,且看本官調配吧。”

  當晚,皇帝便是在行在見了鄭成功,言其忠義無雙,且是先帝信重之臣,讓其提調兵馬一萬為禁軍,護衛行在,由其次子鄭聰率領,並恩賞其子鄭經,一如當年隆武優渥於鄭成功。

  而隻過了兩日,皇帝便是下令,讓鄭藩所部繼續為前鋒,秘密進擊萊州,光複失地,而洪承疇則調遣幾支兵馬加入鄭藩行列,雖仍以鄭成功為首,但鄭藩兵馬不過五千之數,難以製約其他營伍。

  大部兵馬已經調離,鄭成功已失兵權,敢有違拗,隻得率軍再為先鋒,大軍從沂州的丘陵地帶鑽出之後,進入膠萊平原,並未觸碰合眾國在諸城和濰縣的防線,而是從中間穿插過去,占領了濰水支流上遊的安丘,安丘原本就是合眾國控製,隻是遭逢大戰,本地的官員還在積極轉運物資和百姓前往膠州避禍,卻不曾想被鄭成功殺了突然。

  鄭藩軍進入安丘之後,並未搶掠殺人,隻是按照洪承疇所授機宜,聲言此地為大明故土,改旗易幟,然後把合眾國的官吏一律驅逐,也未曾為難本地百姓,願意走的,也是不禁止。

  安丘失守之後,陸軍沿著濰水布置的防線直接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特別是麵向沂州的明軍,安丘處於膠萊平原,從這裏到青島,已經無任何天險,就是河流,如今凜冬季節,也是擋不住大軍行進了。

  “主子,主子,好消息,大好消息!”索額圖興奮叫著,闖入了行宮之中,卻是被侍衛攔下,領侍衛大臣嗬斥道:“索額圖,君前無狀,該當何罪!”

  “住手!”順治的聲音響起,道:“索額圖是朕之肱骨,朕許他自由出入宮廷,爾等無需阻攔了。”

  索額圖這才冷靜下來,悻悻進了屋,順治道:“你一向穩重,什麽消息讓你這般啊。”

  索額圖叫道:“主子,大好的消息啊,南朝出兵了,以延平王鄭成功為先鋒,直指安丘方向啊。”

  “哦?”順治聽了這個消息,道:“這當是南朝對東番的一次試探,想那鄭成功當還算東番的正經盟友,此番出兵,又是占東番城市,要看東番的態度了。”

  索額圖道:“奴才不知道洪承疇他們怎麽想的,但卻知道這是大好的消息,於我大清有利啊。”

  “這與大清有什麽關係?”順治疑惑。

  索額圖道:“主子,如今南朝扭扭捏捏,就是不與我大清結盟,還不是對東番不死心,可拖延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啊,主子不是也擔心,東番真的對南朝屈服或者行欺騙之策嗎,如今是大好的機會。

  主子請想,東番哪能容那鄭成功占據安丘呢,雙方必然衝突,刀兵大起的時候,若有一支大清軍出現,助戰南朝,攻伐東番,那會如何呢?”

  順治直接站了起來,道:“東番必然以為我們與南朝結盟,到時候就要與南朝決裂了,那時南朝不結盟也要結盟,好一招逼上梁山!”

  “是啊,越早結盟,咱們的條件越好,這可是咱們大清的機會呐。”索額圖說道。

  順治哈哈一笑:“索額圖,你果然聰敏,朕立刻命令蘇克沙哈率精銳騎兵馳援!”

  索額圖跪在地上,攔住了順治,順治以為索額圖想要出征,解釋道:“索額圖,你到底年輕,聲名不顯,若你率軍,代表不了大清,還是得蘇克沙哈來,他是朕身邊第一人,他出現在戰場上,才能代表大清。”

  “奴才絕無此意,奴才是想說,不僅要蘇克沙哈出兵,還要出八旗兵,滿洲兵!”索額圖說道。

  在城外查看地形的鄭成功騎馬返回了安丘城,與剛入城的時候相比,城內蕭條了很多,街道上人很少,偶爾看到幾個,也是人心惶惶,到了衙門門前的大路,鄭成功才看到這條商業街道上擠滿了人,人群之中,一個渾身是血的男人被人拽到一個木架子前,他臉上寫滿了瘋狂,大聲叫道:“很快,元首閣下的大軍便會趕到,殺死你們這群強盜土匪,殺光你們!”

  狂喊的男人被一根繩子吊在了木架上,鄭成功擠進人群的時候,這男人已經舌頭伸的老長,已經是死了,鄭成功看到行刑的人是歸他指揮的湖廣兵,怒問道:“為什麽吊死他?”

  行刑的是個把總,而鄭成功外出勘察的時候,做的是下級軍官的打扮,因此把總不認識,隨口敷衍道:“這狗東西非但拒絕王師征用其房屋,還大放厥詞,誹謗聖明天子,為東番張目,實在是該死。”

  “是誰讓他們這麽做的?”鄭成功再問。

  把總笑了笑:“除了延平王他老人家,誰還能下這種命令呢?”

  鄭成功冷冷一笑,算是明白了,定然是他的兒子鄭經又背著自己下令了。

  快步進了衙門,正想收拾鄭經,卻忽有一騎兵來報:“王爺,東番大軍來襲。”

  “多少人馬,到了何處了?”鄭成功不得已放下鄭經的事,問道。

  探騎說道:“卑職見東番大軍綿延七八裏,騎兵在前,步炮在後,距離安丘不過二十裏了。”

  “胡說,我往濰縣和諸城派遣了幾波斥候,怎麽可能讓東番主力到了近前才有回報!”鄭經上前,一腳踹翻探騎。

  探騎說道:“卑職不敢說謊,東番主力並非從南北而來,而是來自膠州方向,當是青島援軍。”

  “他們還有援軍?”鄭成功不敢相信,但也不得不信,其一邊下令全城戒嚴,一邊命城中各營出城列陣。

  剛過了午時,便是看到一列列騎兵渡過已經結冰的濰水幹流,出現在了安丘左近,鄭成功策馬出城,站在城外土丘遠望,東番軍隊幾乎望不到盡頭,好不容易看到煙塵蓋住的隊尾,但很遠的地方又出現一條新的煙龍,各色不明的旗幟雜列其中,也不知到底有多少軍隊,但總少不過四萬,且騎兵眾多。

  “父王您看,中軍那旗!”鄭經呼喊道。

  鄭成功順著兒子指的方向看去,上麵書寫一鄭字,再瞧那軍隊,隻有三分之一是陸軍打扮,其餘三分之二裝束頗類日本,不少步卒身後還背著唐風十足的小旗——指物,毫無疑問,這是琉球鄭氏的軍隊,是當年被他鄭成功逼走的鄭彩所部。

  “是鄭彩的軍隊,鄭佐沒有騙我,鄭彩真的帶主力來相助東番了,這個蠢貨,怎生如此蠢笨,竟然真信了東番會贏!”鄭經不無譏諷的說道。

  “卻是不知,東番主力為何來的如此之快,我們驅逐了東番官吏,才不過四日功夫,難道我們的行蹤早就被發現了?”鄭成功心中暗想。

  鄭藩軍的行蹤當然沒有被發現,不然也不會容他占據安丘,鄭彩率主力來援也完全是個意外,安丘丟失的時候,他率領的這支軍隊已經到了高密,距離安丘不過百裏路途。

  其實這支軍隊是從青島、膠州開拔,前往濰縣大營的,聽聞安丘失守,臨時差遣了來,四萬大軍,正是本年度海外的最後一波援軍,其中琉球藩兵一萬五,其中五千是陸軍標準的中械旅,而騎兵有新組建的吉林綏靖區的滿洲右旗、蒙古左中右旗,也有今年才趕到的南非混成旅一部,除此之外,還有非洲開發公司組建的非洲步兵旅,真臘藩的真臘步兵旅,占城藩的占城步兵團,暹羅盟友的四千步兵,葡萄牙和英國盟友的兩個營級單位。

  這些軍隊多是六月前抵達了濟州或者台北,因為避開七八月常見的台風天氣,十月才是抵達了青島,在青島進行了訓練和整編,適應中國北方的苦寒天氣,幾乎都是外藩兵,因此被編為了外藩軍團,而執掌這支軍團的便是軍團中擁有兵力最多,同樣也是最與合眾國親厚的琉球將軍鄭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