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九八 潛流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240
  索額圖踉蹌跪在地上,說道:“奴才此番前來,就是為主子效死的,便是刀山火海,哪怕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奴才都是去得,為了大清朝,為了主子的大業,奴才死不足惜!”

  “好!好!”順治撫掌大讚,說道:“以前朕為張存仁蒙蔽,怠慢了不少滿洲舊臣,如今看來,還是咱滿洲一族一體同心,很好!”

  索額圖見順治招手,向前膝行幾步,靠的近了些,順治說道:“張賊叛離我大清,南下投了朱明朝廷,如今朱明在江南新立,卻一直未得到東番承認,其獨木難支下,必然北上尋求我大清的支持,這也正合朕的心意,試想,若朱明能再率精兵強將來助陣,必可覆滅東番主力,那時我大清才有中興的機會!”

  “皇上所言極是,從京城來的時候,太後老人家和家父也是這般說的,希望皇上可以捐棄前嫌,與朱明修好,共抗東番,隻一樣,太後擔心,東番若與朱明妥協,那青州大營更是危險。”索額圖小心說道。

  順治搖搖頭:“沒有什麽危險不危險了,青州大營危在旦夕,隻能險中求得生機了,若不得朱明相助,我大清將士,要麽餓死在大營裏,要麽撞死在東番的工事群,朱明與我大清為敵也不過加速覆滅罷了。”

  索額圖不知道青州大營竟然危難到這個地步,但這也倒是讓人不抱有任何幻想了,光腳不怕穿鞋的。

  “皇上的意思是,讓奴才前往南京求和?”索額圖問道。

  順治重重點頭:“正是,唯有得到朱明支持,我大清才有一線生機,所以你到了南京,大可答應南京所有的要求,遜位、稱臣、納貢、歸還舊土、去國號,無論什麽條件都可以,哪怕要朕這顆人頭,隻要覆滅了山東的東番主力,朕都會獻上。”

  索額圖聽了這話,神色慘淡,哭著喊道:“主子啊,何以至此啊,何以至此啊!”

  “為了八旗的延續,沒有什麽是不可犧牲的了,去吧,索額圖,去吧。”順治堅定的說道。

  青島。

  高鋒快步走進了李明勳在城外的別院,他是少數幾個可以自由出入的官將,然而在書房門口,卻是被一臉含笑的侍從官給攔住了,侍從官笑了笑:“閣下,元首正在試衣,不便進去,稍候一下吧。”

  “試衣?”高鋒不解,但涉及私事,他也不便詢問,站在廊下,靜靜一聽,聽到女人的聲音,那聲音並不陌生,似是元首最寵愛的香君夫人,不消多時,李香君從書房走出來,身後的女官低著頭,捧著兩套衣服,高鋒瞥了一眼愣住了。

  那兩套衣服,一套以黑為主色調,雜以朱紅之色,正是合眾國高級軍官的禮服色係,金色的綬帶,精致的玉質紐扣,也是李明勳作為元首的禮服,隻是衣服上的帽子樣式著實不同。而另一套竟然是明黃服飾,繡著五爪金龍,袍服之上正是冠冕,這不是龍袍是何物呢?

  高鋒心中一驚,卻是連李香君也沒有打招呼,在侍從官提醒下,才是反應過來,問候過後,進入書房,李明勳正站在穿衣鏡前換上了合身的常服,見高鋒進來,示意他可以直接坐下。

  “青州有事?”李明勳直接問道。

  高鋒愣了愣,心中卻是剛才看到的龍袍,恍惚了幾下才反應過來,見李明勳也不提這件事,自己自然不能多嘴,連忙說道:“是,李來亨來消息,清軍停止了對臨朐和臨朐大營的進攻,退回了青州大營,忠貞軍的騎兵在青州周邊抓到了許多山東本地士紳,據這些人供述,青州大營已經開始殺馬為食,而士紳及其家屬也是被驅逐出來的。”

  “看來青州已經到極限了,這個時候卻停止進攻,不拚命了,隻有一個解釋。”李明勳道。

  “看來清軍也得到消息,南京要派兵北上,順治在等南京朝廷和我們決裂。”高鋒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說道:“相信很快,我們就會收到明軍北上的消息,前幾日,安全局那邊傳來消息,洪承疇大量從湖廣和江西調兵,想來,南京若知道青州大營快要堅持不住,也會加快進軍的。”

  “那我們要提早準備了。”高鋒的心緊張起來,他早就知道,李明勳要借助這個機會,把明清兩朝的主力消滅的,這注定是一場曠世大戰。

  李明勳笑了笑,說道:“很有意思的是,西南也來了消息。”

  “西南?難道南京派去的人搞出了事情?”高鋒不解,他常年在北洋戰區,對於西南並不熟悉,但總覺得西南三藩不會那麽容易被說動。

  李明勳搖搖頭,從抽屜裏取出了幾封信件,示意高鋒拆看,高鋒接過信件,一共五封,其中四封有安全局的紅戳,而另外一封則是藍戳,卻是通過大本營送來的。顯然,後者屬於公文,而前者則更像是密折了。

  高鋒先拆了那份蓋著藍戳的公文,署名是西南戰區司令部李定國,拆看之後,大驚失色,是李定國向大本營和統帥部發出的,是三藩出兵北伐的事情,但這是一份通告,而非請戰書,這意味著,統帥部不能阻止西南三藩出兵了。

  這可是出乎了高鋒的預料,他連忙拆看了另外四封信,信分別來自蜀藩藩主劉文秀和瓊藩三巨頭,內容也都是關於出兵之事情,就連語氣和講述這件事的態度都大同小異,四個人異口同聲的說,是李定國力主出兵的,其他人也是支持,自己勸他們先問問元首的意思,他們執意不肯,隻能把這件事秘密告知,讓元首提早有個準備。

  顯然,這些人雖然沒有拆後台,但也是各懷鬼胎的。

  “這五個人雖然都自稱北上隻為了伐清,並不支持南京朝廷,更不會占領地盤,但我都覺得有些不對,五萬精銳,都是新軍,不得不防。”高鋒想了想,終究還是警惕的樣子。

  高鋒見李明勳沒有說話,提醒道:“閣下,我們已經要麵臨明清兩大強軍了,西南三藩又參與其中,很有可能改變局勢,對於這些藩鎮將領,我們不能給予太多的信任,即便領兵之人是李定國,是您的義弟!”

  李明勳抬起頭,看著略顯緊張的高鋒,問道:“高鋒,你不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嗎?”

  “機會,什麽機會?”高鋒被李明勳問住了。

  李明勳問:“你知道嗎,我一直猶豫,等打贏了這一仗,我們的主力是應該北上光複北京,橫掃韃虜,還是南下進占江南,剿滅奸賊巢穴,但西南三藩決意出兵,倒是給了我一個魚和熊掌可兼而得之的機會。

  南京派人去西南,就是故意造成他們與西南聯絡的假象,讓西南三藩牽製東南戰區十幾萬人馬,可現在,西南三藩出兵了,而且是精銳盡出,東南戰區的力量被釋放,我們完全具備了同時光複南北兩京的實力。”

  高鋒反問:“閣下,您不擔心這些信就是一場作戲,他們真的選擇了南京朝廷,與我們對抗嗎?”

  李明勳道:“如果是這樣,我們更要占據江南,摧毀南京朝廷的財稅重地,那樣的話,即便我們在山東失敗了,我們的對手也沒有成功,不是嗎?兩敗俱傷,總好過我們一方獨敗的好,即便是你,我還有山東戰場上的所有人都死了,我們的事業也有人傳承,繼續踐行我們的主義,拓展我們的道路。”

  高鋒愣住了,但轉念一想,正是如此,趁虛而入光複江南的人是誰,是李明勳的長子,還有合眾國僅次於他的實權將領烏穆,簡直就是一個小號的統帥部,也是一個備份。但是高鋒依舊難以置信,元首明明是對戰局最為樂觀的人,卻已經想的那麽長遠。

  高鋒沒有在李明勳的別院待多久,便是前往了統帥部,按照李明勳命令,統帥部領導下的軍隊,一律準備大決戰,其中首要便是把活動在運河附近的機動軍團調回來,在臨朐先與膠東的主力合兵一處,而存貯在青島港和登州港的軍需物資,以及分別駐紮在膠東的軍隊,也一律向前調遣。

  李明勳把調兵遣將的事情交給了高鋒,他則親自安排與東南戰區的聯絡事宜,李明勳親自給長子李君度寫去密信,僅告知其一人作戰計劃,然後讓安全局、統帥部和侍從處分別建立與東南戰區的聯絡通道,計劃很簡單,隻要確定南京朝廷與清廷結盟,東南戰區立刻出兵北上,直搗南京!

  永曆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南京永曆皇帝檄文天下,宣布禦駕親征,北擊胡虜。

  十六日,永曆前往孝陵拜祭太祖,聲言要複甲申國仇,光複大明,召天下忠臣義士禦前效力,明軍主力為浙江反正之綠營,共計八萬,洪承疇另外調遣湖廣、貴州、江西兵馬五萬,平西藩兵兩萬,十五萬軍為其主力,另有江南、湖廣士紳所帶民團無算,挑選其中精銳五萬加入王師之中,其餘為輔兵、壯丁之流,明軍實有二十萬,號稱五十萬北上。

  南京城外校場。

  黑壓壓的士兵站在校場之中,衝天的冷冽之氣卻被灰暗的冬季天空所籠罩,烏雲遮住了太陽,北風呼呼的吹著,這個冬天格外的冷,校場上站立的是平西藩兵組成的禁軍,還有部分來自貴州的軍隊,其餘主力早已前往淮安城。

  皇帝騎乘白馬,來到陣前,而陪同在他身邊的則是錢謙益和洪承疇,此次雖說是禦駕親征,但大軍卻是由洪承疇執掌,這也是南京朝廷中最具有掌軍能力的文臣了,寒風中的士兵甲械精良,巋然不動,目光堅毅,似猛獸一般,錢謙益看過,對洪承疇說道:“洪大人,將士氣勢如虹,目光如鐵,讓人膽寒,此次北上,無論韃虜還是宵小,都必然覆滅!”

  隨著皇帝的出征的聖旨宣讀完畢,禁軍又拉出了數百名還都南京過程中抓到的清虜真夷,直接在校場砍了,以此祭旗,祭旗、點兵完畢,已經是午時,太陽依舊不願意把光芒照耀在這群人身上,接到軍令的大軍開拔,向東而行,他們會在鎮江坐船直接進入運河,抵達淮安。

  洪承疇翻身上馬,對身邊的首輔錢謙益說道:“錢公,此次下官侍奉天子親征,京城、地方就全仰仗於錢公了!”

  錢謙益看洪承疇眼神堅毅,知道他對北征的前景並無把握,也不知能否得到東番承認,錢謙益堅持道:“洪公,讓老夫再送你一程吧。”

  洪承疇微笑點頭:“勞煩了。”

  錢謙益也是上馬,二人並行向東,一直行了三十多裏,眼瞧著已經老朽的錢謙益身心疲憊,堅持不住,洪承疇道:“便送到這裏吧,離別之時,心中之話難以言說,隻希望上天保佑我大明北伐成功,中興盛世。”

  錢謙益本想賦詩一首,為大軍壯行,但此時此刻,卻再難說出什麽來,一陣陣的北風從江北吹來,在幹枯的樹枝上刮出尖銳的聲音,聲音時而渾厚,時而蒼茫,錢謙益聽到,更是感傷,未來得及道別,洪承疇便是撥馬東去,消失在了行軍隊列之中,錢謙益長歎一聲,自語道:“隻願天佑大明。”

  “先生,披上吧,實在是太冷了。”一個聲音傳來,正是一直跟隨在錢謙益身邊的魏長生。

  錢謙益看了一眼這張稚嫩的臉,問道:“長生,天子親征會成功嗎?”

  魏長生可沒有想到錢謙益會這麽問自己,他說道:“親征大軍王者之師,當然所向披靡,無往不勝!而且,有先生有妙計在前,如何敗得?”

  “老夫那些謀劃,一環扣一環,但凡有一處出錯,便是有滿盤皆輸的可能。”錢謙益此刻也是心中不安起來。

  魏長生道:“學生不知先生的謀劃,但卻聽兩浙來的商賈說,東南東番主力,有南下福建的跡象,想西南蠢蠢欲動,東番起了狐疑吧。”

  “哦,竟有此事,卻是無人告知老夫,快些回南京,老夫要問個明白。”錢謙益眼睛忽然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