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八 夷兵凶猛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360
  青州,張存仁寓所。

  如今的張存仁被加封了兵部尚書,掌除八旗之外的所有綠營,雖說名不符實,很多營伍隸屬八旗作戰,但總歸能公然議論全局兵事了,倒是不似以往那般謹小慎微。

  “老爺,高將軍到了。”張存仁在書房之中忙碌,仆人前來通報,張存仁微微點頭,讓高第進來。

  “屬下參見大人!”高第進門便是跪在地上。

  張存仁笑了笑,命人搬來一個矮凳說道:“高將軍,坐下說話吧。”

  高第也知道張存仁一直拉攏自己,也就坐下了,張存仁卻是一直在那裏寫信,未曾顧及高第,高第見他寫罷一封,試探問道:“大人,屬下聽說聽說江南援軍受困臨清了。”

  張存仁道:“若非如此,怎會讓爾等遣鐵騎、精銳東進呢?”

  高第微微點頭,如今的青州風聲鶴唳,便是他這樣的高級官將也不能隨意議論大事,因為‘中傷朝局、誹謗君上’‘濫言勝敗、散播不軌’等名義發落的官將可是不少,所以高第一肚子疑惑,也就敢在張存仁這裏問一問,如今青州掌兵的將領都是隻做不說,對於禦營告知的情況卻也是一概不信。

  “上個月,羅托貝子護持江南錢糧北上,在兗州遭遇東番阻截,說有騎兵三萬,步兵倍之,是為東番之主力,不下十萬,朝廷綜合幾方麵的消息,都是這般說,後東番兵截斷運河,肆虐魯豫直隸,倒是不能不信了,此次皇上派遣你等進擊,也是試探一下,東番李賊是否耍弄空城之計。”張存仁解釋道。

  “依屬下看來,並非空城計呀,東番兵力之雄,怕是不亞於我青州大營,若論戰力,更是遠勝,屬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高第說道。

  張存仁端起新上的茶盞,示意仆人出去,說:“高將軍與我同氣連枝,有什麽話是說不得的,就算說的不對,本官也隻當亂風過耳罷了。”

  高第心稍微寬了一些,說道:“如今情勢大為不妙,東番定然是舉全國之兵相攻,錢糧不缺,兵力充足,為長久計,屬下以為,還是上諫皇上,讓各地軍隊勤王為上啊。”

  張存仁微笑看了高第一眼,心道這廝雖然被蒙著眼堵著耳,對局勢的判斷卻是如此精確,到底不是尋常的粗魯丘八,他歎息一聲,說道:“高將軍,此節已然有人上書,不過是石沉大海罷了,皇上許在考慮,尚未下定決心。”

  勤王?誰來勤王,京城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如今遼東已為東番所有,蒙古人為北京看顧草原,北京那點兵力擋在山海關,中原綠營早已抽調完畢,能剩下的隻剩下長江沿線的三大軍團了,平西藩、洪承疇、嶽樂,三者對麵都有強敵,被牽扯的死死,勤王便是放棄經營多年的根基之地,誰願意,皇上又能調遣的動誰呢?

  張存仁擺擺手,說道:“算了,先把你東進之情說一下吧,據本官所知,魯西作亂之島夷,皆為你我老對手,所謂第一、第三軍,還有些舟楫之兵,執法兵種,略一點驗,便是北洋軍之主力,作亂遼東之第六軍,為海西、東海女真之兵,也就是永寧一脈,是島夷海外援軍之主力,如此算來,膠東方向,當隻有所謂忠貞軍和李賊宿衛之軍,加起來戰兵不過六萬,騎兵更是不多,如何能擋住此次將軍東進之兵。

  皇上可是派遣蘇克沙哈率滿洲八旗,科爾沁幾個貝勒率蒙古精銳、高將軍麾下綠營精銳不下一萬,且有漠西、關外八旗助陣,少說也動用了四萬騎兵,怎麽就連濰水都不得過?”

  不隻是張存仁,青州禦營裏都是不解,當聽聞羅托在兗州被截擊,且對陣之軍都是北洋軍主力的時候,滿清上下都是以為李明勳玩了空城之計,就算大軍打不下青州對麵大營好臨朐糧草大營,也能借助優勢騎兵數量東進,卷擊膠東,若是能摧毀登州、膠州和青島三處主要港口,也能斷東番之後路,但不曾想,大軍東進,在濰縣、昌邑一帶就是遭遇東番騎兵阻擊,連至關重要的膠萊運河都沒有摸到。

  高第大著膽子說道:“大人,東番兵勢之雄,非朝廷所知,確實,屬下東進未曾遇北洋強軍,想其橫掃中原並非虛假,而忠貞軍、近衛軍餘留騎兵雖精雖勇,卻也不過萬數,但其並非阻絕我東進之主力呀。

  屬下所率山東、河南之綠營精騎東進,無論是大隊前出還是小隊穿插,所遇阻隔之敵,多是海外夷種!朝廷從未通告有如此多海外騎兵,其數量怕不下三萬,騎兵所占比例更是多。”

  張存仁卻是愣住了,東番兵來自海外,各類夷種摻雜,這是大家都知道,女真、蒙古、南蠻和朝鮮,張存仁都是見過的,但這些軍隊都是漢夷雜處,以漢為主,且都是說漢話,著軍服,除了膚色、樣貌幾與漢人無異,北洋多鮮人、忠貞半南蠻,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但聽高第所言,那些海外軍隊是成群結隊而來,且是獨立軍隊。

  思來想去,張存仁拿出一張白紙,說道:“高將軍,細細道來,都是些什麽夷種?”

  高第當前說道:“屬下率軍東進過臨朐,便是遭遇一支萬人規模軍隊,打過才知道,是援臨朐的,馬步參半,炮兵卻是不多,以濟州旅為主,主帥李子敬十幾年便是降了東番,濟州旅算是東番經製之師,但其中還有一支軍隊,監軍官名為樸成歡,這支軍隊卻都是朝鮮兵卒,打過才知道,是朝鮮逆軍明火軍的精銳,此次派遣兩千騎兵和四千步兵來助陣的。

  援賊非我軍對手,借助騎兵優勢,我將其圍困牛沐店,正想求步炮大隊來圍殲,卻不曾想膠州方向開來另外一支萬人規模軍隊來援,這支軍隊騎乘矮馬、持大弓,鎧甲層疊,又有部分著東番服飾,自生火銃和輕炮,為首名為河源田兵衛。”

  “河源田兵衛,這倭奴名字好生熟悉。”張存仁記下這名字,卻是咂摸起來。

  高第讚了一聲:“大人好記性,當年在青島,與大人對陣的倭軍之首便是這廝啊,這支卻是倭軍,河源田兵衛原為東番之兵,後隨島夷進軍東瀛,成為東瀛貴族,此番率軍渡海而來,這支軍隊雖隻有萬人,大半都是騎兵,俘虜幾人才知道,這支軍隊是東瀛之西國、九州、四國三地倭人領主匯聚出兵,都是百戰之武士,我軍與之對陣,雖然火器占優,但倭奴強悍不畏死,又多騎兵,與濟州旅內外夾擊,我軍才是敗退了。最終,倭軍進東番大營,明火軍入臨朐,才是脫離接觸。”

  張存仁臉色一沉,朝鮮加日本,便是平添兩萬馬步,其中騎兵大半,戰力不俗,他認真寫下,又問:“高將軍,此後你麾下綠營便沒有進攻嗎?”

  高第說道:“屬下未免倭軍與鮮軍騎兵斷我軍之後,便是把騎兵拆分與同樣受到阻擊的漠西蒙古人一起,襲擾東番濰縣到臨朐運輸線,開始比較順利,剿滅幾支運輸隊,但很快,我部與蒙古各部就是遭遇了南洋夷兵襲擊。”

  “都是何等夷種,兵力幾何?”張存仁問。

  “南華、九龍、婆羅洲、巴拉望四地夷兵多為精壯黑瘦,身材高大的馬來人,雖說使用的軍械、戰馬和服飾與呂宋來的忠貞軍大體類似,但膚色迥異,語言相互之間也是不通,綠營與漠西蒙古人俘虜了十幾個人,除了漢語之外,本部語言竟然不下十種,其中還有少量黑矮人,為跳蕩選鋒之屬,不過四尺高,極為凶狠毒辣,擅長用毒,那些夷兵也是懼怕,說這些人不僅殺人,而且還吃人。(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除了人種問題,文明種族的身高普遍不如野蠻種族,比如馬來人因為熱帶地區食物豐富,普遍身高一米七,相反,江南的漢人身高就不如了,西方也是一樣,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龍蝦兵對陣的美國表弟比他們平均高了七公分)

  這些人咱們見識過,至少聽說過,還有些少見的,一支名為印度騎兵團的,身著鐵甲,戰馬高大,卻不著鐵盔,以布纏頭,像是頂著一個蘑菇。錫蘭來的是佛兵,卻沒有一點慈悲的樣子,殺伐果決,還有一些非洲來的騎兵,要麽如藏人一般膚色黑紅,要麽就是膚如炭石,這些騎兵,隻有軍官和少量老兵是漢人,其餘都是夷種,不過這些騎兵使用的戰馬極為神駿,但戰術卻與東番騎兵完全不同,少陣列多離合,倒是與蒙古騎兵類。

  對了,這些夷兵之中還有不少孩兒兵,多不過十三四歲,隨主帥行動,兼宿衛、傳令之職、卻是軍官之屬,甚是怪異,隻是夷兵來去如風,很難估計數量,與倭兵、鮮軍不同,南洋夷種多擅長火器,槍械犀利,火炮嫻熟,尋常軍隊遇見,難以招架,對東番不熟悉的人,見那黑廝、紅毛之屬,還以為鬼魅羅刹,未戰便是心中膽寒,夷種除了尋常馬步炮和火器,還蓄養其他物種,多大象、虎豹和猛犬,正麵對陣多不適用,小規模作戰卻經常出現,讓人防不勝防。”高第稀裏嘩啦說了一大堆,張存仁卻是不再記錄了,臉色陰沉如水,高第不免有些後怕,會不會自己被安上一個‘散播失敗言論,為賊敵張目誇談’的帽子呢?

  見張存仁久久不言,高第告饒道:“大人,屬下孟浪了,不該這般談及東番。”

  張存仁笑看高第,說道:“將軍再孟浪,還有巽親王孟浪?朝廷連皇族宗室都不能確保忠誠了,又何必苛責將軍這等忠直之士?”

  高第這才放下來心來,是啊,巽親王可是正經的愛新覺羅,也是天潢貴胄了,他都投降了,憑什麽讓老子連實話都不能說。

  “八旗和外藩蒙古戰況如何?”張存仁又問。

  實際上,所有戰報張存仁都是看過的,如此一問也隻是想知道實情,八旗那邊,每每戰報都是斬獲幾何、梟首若幹,便是提及損傷,也必談東番損失,倍之於我這等沒營養的話,高第見張存仁問:“八旗與外藩蒙古與屬下遇敵頗類,隻是國族出戰,擊斬所獲誰又敢說個不是呢,竊以為,斬首以往信不得,現在若是有所斬獲倒是有幾分真。”

  張存仁聽了這話,深以為然,以往可以殺良冒功,但現在,膠東軍隊,特別是出現在戰陣之上的,多是夷兵,拿不出幾個黑黢黢的腦袋,誰會信你,而鮮軍、倭奴之屬雖說腦袋類似,但所用武器、旗幟可完全不同,這可假冒不得。

  “所謂國族,也不過徒有其表罷了。”張存仁喃喃說道。

  這話高第聽在耳朵裏,卻是接不得,他不知道的是,張存仁並非笑話八旗戰力,而是說八旗已經不是剛入關的八旗了,不僅兵丁戰鬥力和戰鬥意誌下降,關鍵是滿洲已經不那麽滿了,這些年,八旗接連出戰,戰損、兵亡很多,二十年的時候,已經換了一代人,即便如此,也不夠損傷的,如今的八旗充斥著大量的抬旗的漢兵,隻是編列在滿洲八旗內,佯為國族罷了,入關時候,八旗包衣之中還有大量蒙古、女真人,這些人卻早就已經抬旗後損折殆盡了,如今八旗軍隊,中高層將官多是滿洲,下層軍官充斥漢蒙,普通兵丁中,十之五六已經是頂著國族、叫著滿洲名字的漢人。

  雖說高第不敢談論這個話題,但是他深切感覺到了張存仁對時局的不滿,而且此次出征在外,和諸多綠營將官一道行動,聊天才知,張存仁私下都與這些人有過交集,卻是不談目的,高第卻隱隱感覺張存仁或有異誌,特別是如今山東戰事不順,東番軍勢龐大之際,可高第何曾沒有異誌了,誰也不想為他人陪葬,忠誠這種東西,要麽屬於正義,要麽因為愚蠢,這個沒有正義的時代,忠誠隻屬於愚蠢。

  實際上,滿達海投降,且得到恩封的消息已經傳遍了青州大營,許多人已經按捺不住了,既然連愛新覺羅都有如此待遇,那麽自己呢,誰造孽也沒有愛新覺羅重吧!

  思來想去,高第感覺還是試一試,他小心說道:“大人,屬下此次出征,有一隱情,說出來怕朝廷怪罪,若是不說,更是不妥,心中難安。”

  “出你嘴,入我耳,誰人又能知道呢?”張存仁安靜了一會,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