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一 實力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93
  膠東本地心慕新朝者,聽聞執政總院為光複之大業發行公債以為軍需所用,無不有效力之心,望馬專員俯允。”周子生動情說道。

  馬凱峰聽了這話,微微點頭,心道周子生定然已經和幾個關係匪淺的人商定的了,而且買入公債倒也不是什麽多麽過分的要求,而他本人雖然如今擔著登萊軍官會的差事,但未來光複全魯,軍官會自然要變成山東行政府,而馬凱峰已經知道,自己要擔任直屬元老院的肅奸清算委員會的山東專員,這個職位貌似與公債無關,卻也有關,畢竟自己清算所得,正是公債還款來源,與公債委員會那邊說一句,也就解決了。

  “老先生和本地開明紳士準備購買多少公債,晚輩心裏也要有個預備。”馬凱峰微笑問道。

  周子生一咬牙說道:“三百萬,我等要為光複大業籌款三百萬元!”

  侯琦卻是坐不住了,拍案而起:“周老爺,你也太猖狂了,一張嘴就要了兩倍我青島同仁的公債!”

  周子生聽了這一生斥責,頓時腿一軟,他訥訥說道:“我小老兒。”

  “馬長官,三百萬是多了,還是少了?”周子生平複了一下心緒,顫巍巍問道。

  “是太多了!”侯琦不忿喊道。

  周子生卻是不敢相信,哪有人會嫌棄錢多的,他原本是想說五百萬的,周子生是想,反正花錢買平安,大戰一起,膠東是沒個安生了,不如出海保命去,卻不曾想,三百萬也是被人嫌棄多了,他倒是完全不明白了。

  馬凱峰嗬嗬一笑,說道:“老先生看來對公債不甚了然呀。”

  周子生擦了擦滿臉的汗水,說道:“是,是我那在濟州的孩兒傳信來,大致說了說公債的事兒,小老兒又從海外商賈帶來的報紙上看到一些,也隻是知道個大概,煩請馬長官賜教。”

  馬凱峰擺擺手:“賜教不敢當,我二人說的你也未必信,樓下不是有你從濟州請來的工程師嘛,你且去問問他們,他們對公債想來是知道的。”

  對於樓下那些安裝調試設備的工程師,馬凱峰還是比較認可的,這類匠人在合眾國也是屬於中產階層,很可能擁有公民身份,對公債肯定是知道的。

  周子生不知所以,他隻得下樓去問,他以為那些所謂的工程師不過是要價猖狂的工匠,哪裏知曉這些軍國大事,卻不曾想,周子生打開這個話題,眾人吃著瓜喝著茶,熱情的聊了起來,從公債發行的起止、交易狀況和價格變化,分析的頭頭是道,這些工匠也是合眾國的市民階層,濟州也是有金融行的,買賣股票、債券的人不少。

  但越是聽,周子生越是害怕,在他的理解中,新朝向士紳、商賈借貸,那就是盤剝,是一種變相的勒捐,自己拿錢去買公債,就是買個平安,隻是公債結利息、還本金,周子生以為新朝定然會還,但也會耍弄些手段,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貴借賤還,到時候把從漢奸叛賊手裏得到的那些破爛貨充入進去,也就是了,他身邊這幫子人買三百萬公債,最後能得到一半,周子是就感覺謝天謝地了,總比被新朝大軍直接搶走的好。

  但聽了這些工匠的分析和介紹,周子生明白了過來,在合眾國內部,公債根本不是人人嫌棄的爛菜葉子,反而是人人追逐的搶手貨,許多人想買都買不到,一聯想剛才侯琦那般不高興的樣子,周子生更是後怕,方才自己哪裏是在表孝心,那是在向新朝代表索要賞賜啊,那是作死的行為啊。

  馬凱峰與侯琦等著,侯琦連連勸說千萬別給膠東士紳三百萬的份額,侯琦很清楚,青島本地人為了一百二十萬的公債份額度打破了腦袋,要知道,青島因為是前線,本地隻有五萬餘人啊。

  咣當!

  房門被推開,周子生趔趄而入,滿臉悔恨,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哭著說道:“馬長官,是小老兒蠢笨,沒腦子,方才那般糊塗要這要那,該死啊,該死啊!”

  哭喊著,周子生已經用巴掌抽打自己的老臉,馬凱峰隻得走過去,攙扶起來,說道:“老先生可不要這般,不知者不怪,如今合眾國仰仗於你,略有報答也是應當的,公債這件事,膠東進步紳士定然是有份的,隻是三百萬的額度,晚輩沒有這個權限,先答應老先生一百萬,如何?”

  “不敢,不敢,小老兒不敢要了。”周子生此時腿都軟了,哪裏還敢再談公債之事。

  “莫非老先生不願意相助晚輩了?”馬凱峰佯怒問道。

  周子生連忙說:“不,小老兒不是那個意思,一切聽馬長官吩咐,我膠州士紳,絕無二話。”

  侯琦聽了馬凱峰的話,也過去勸說:“周老爺,馬長官都這般說了,你也別做作了,先讓人上些酒菜來,長官一路上簡素的很,再把本地的形式說一說,也好讓馬長官快速展開工作。”

  周子生連連點頭,下去招呼了幾聲,送來了一些菜肴,侯琦斟酒,周子生勸菜,馬凱峰吃喝一會,便是問起了本地的狀況,周子生是如實相告。

  原本,因為周子生血緣親族中在滿清朝廷裏沒有什麽名宦之輩,馬凱峰對其並不了解,也不甚重視,但聽周子生談及,越發感覺這家夥不凡。正如馬凱峰了解,周子生並無什麽煊赫背景,但耐不住周子生本身是個會鑽營的人,喜好結交朋友,滿清入主中原後,山東官員屬於第一批投降的,在朝廷中占據較多職位,多爾袞當朝時,甚至一半官員是山東人,後來江南順從之後,才是降低下來。

  借著這個光景,周子生與滿清朝中不少山東官員來往密切,又對本地駐紮的綠營多有幫襯,本身又多有產業,才有今時今日之地位,如今新城這邊的事務多是周子生打理決斷,官紳將帥隻是居中分潤罷了,而本地的駐軍早已與周子生一條船,正因為如此,本地人都戲稱周子生就是膠州知州!

  在前些年,山東精銳兵馬也曾南下支援清軍,隻是嶽樂主政江南之後,本地綠營抱團取暖,都不願意南下,駐紮山東的外省兵馬基本抽調一空,也就隻有直隸、河南還有些許兵馬在,如今的山東六萬兵馬中,分散在青州、膠州和登州三大營中。

  青州大營是張存仁的總督行轅,兵馬過三萬,精銳也多,又有外省客軍,而膠州一帶直麵青島要塞的,則是山東提督高第率領的一萬五千兵馬,精銳過半,而另外的一支軍隊則在登州,聽從登萊巡撫侯方域指揮,負責海防。

  六萬兵馬,其中四萬新軍,在滿清主力雲集東南的情況下,山東的兵力仍然算是充足,但作為合眾國下一階段的主攻目標,山東的清軍卻是悲哀的,原因很簡單,在濟州,北洋戰區已經準備了充足的兵力。

  原本的北洋戰區就有兩個甲等師、四個乙等師,另有混成旅、騎兵旅等五個,精銳兵馬就達到了近十萬,雖說對日戰爭期間,原本隸屬的日裔軍隊離開,但北洋戰區精銳仍在,且在對日戰爭結束後,得到了忠貞師、近衛師、馬尼拉師、南華師等部隊的支援,而隨著今年的在大本營整訓的各路海外援軍趕到,元老院是準備為北洋戰區提供二十五萬軍隊的。

  兵力是占據絕對優勢,但並不意味著合眾國可以任意妄為,按照李明勳的要求,北洋戰區必須在秋季發動戰略進攻,並且在冬季來臨前打開局麵,這意味著夏季就必須把部分主力軍隊投入到青島要塞區,還有大量的軍事物資,而這樣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是無法秘密進行的,一旦提前暴露合眾國下一階段的主攻目標,清軍很有可能向山東增兵,意味著,陸軍必須完全依靠海運來支援與清軍的決戰,而清軍則可以背靠整個山東和中原。

  為了打破這等不利局麵,高鋒派遣馬凱峰前來膠州新城,一方麵控製新城這個山東沿海的手工業中心,準備為大軍服務,另一方麵就是肢解山東本地軍隊,奪取運河浮橋,為北洋戰區快速打開局麵做好準備。

  馬凱峰參謀出身,在接下來的統計過程中很快顯露出了其專業素養,殘羹剩飯收拾完畢,馬凱峰詢問,周子生作答,他親自做表格統計,目的是弄清楚膠州新城對北洋戰區有多大作用,而周子生對於膠州新城很是了解,犄角旮旯各行各業的數據都了然於胸。

  按照周子生的說法,膠州新城是整個山東甚至在整個北方都數得著的手工業城市,這座城市的支柱產業有鐵製品加工,用的是海南出產的高品質鐵錠和本地的煤炭,加工的鐵製品行銷朝鮮、山東、直隸、遼東,甚至被許多商人賣到草原去,整個膠州新城的冶鐵作坊有上百家,從業的鐵匠超過四千人。

  冶鐵之外,第二大支柱產業是紡織業,周子生的玉河坊就是本地的龍頭產業,因為江南一直進行高頻率的戰事,屢屢加征和攤派,又無法出海,長三角紡織業下滑嚴重,而山東這些年棉花種植麵積急劇擴大,原因在於山東在與合眾國的各類交往中,大規模的種植玉米和白薯,解決了貧苦百姓的口糧問題,所以利用本地的棉花開啟了紡織工業的擴張之路,後來隨著走私公開化和規模化,對草原方向的交流擴張,草原充沛的羊毛和合眾國帶來的呢絨紡織技術讓毛紡織興盛起來。

  如今的膠州新城每年向中原、草原銷售的棉布、呢絨超過一百萬匹,數量著實驚人,實際上,膠州的紡織業已經對合眾國紡織產業產生了衝擊,這幾年,青島要塞嚴查膠州向朝鮮方向走私棉布,才是按下了紡織行業的怒火。

  冶鐵與紡織,就可以解決北洋戰區的許多問題,而本地還有各類食品加工行業,比如走私來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向京城銷售,而從山東、河南購買來的小麥加工的精麵粉則出現在大本營的市場上,本地的番薯被加工成粉條,花生等榨油,玉米等則是最好的飼料,可以說,膠州新城的每一種產業都對陸軍的實力有極大的幫助,膠州左近聚集的近四萬產業工人是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在了解了膠州新城的實力後,馬凱峰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保住新城,全麵穩定的接受這個地方。

  而對於周子生這類所謂的‘開明紳士’來說,膠州新城的這些產業工人才是他們最大的靠山,而不是高第那一萬多雜碎兵和手裏那點銀錢。

  馬凱峰當著侯琦和周子生的麵給北洋戰區寫了一封信件,大意便是要求戰區和軍管會重視膠州新城對戰爭產生的有利幫助,同時向戰區申請,對膠州地區擁有影響力的士紳實行較為寬大的政策,不光是周子生這些早已與合眾國有暗中來往的人。

  周子生之流雖然有影響力,但畢竟是少數,如果其他商賈工坊主不相信合眾國,一哄而散,導致本地秩序崩潰的話,那損失將是巨大的。

  馬凱峰也清楚,在即將登陸山東,開啟大戰的情況下,戰區的一切政策都是可以權變的,他相信,自己的建議可以得到支持,那就是對膠州新城之人實行戴罪立功的政策,除了那些早已定罪論死的人,其餘隻要為合眾國服務,就可以消弭罪過。

  “馬長官,新城周邊,威脅最大的就是高第那支兵馬,不知道馬長官是準備如何應對的?”周子生小心翼翼的問道。

  “一直以來,我等與高第有秘密聯絡,他卻是從不表態,兩麵討好。”馬凱峰如實說道。

  周子生忙說道:“我也是這般想的,高第對合眾國認知還是過於少了,總不想過早表態,小老兒覺得,如果處置不好,怕是會壞事。”

  馬凱峰說道:“高第暫且不論,侯方域,也就是偽登萊巡撫,一定要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