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三 明爭暗鬥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15
  “指揮軍隊的感覺怎麽樣?”不知什麽時候,高鋒已經出現在了會議室內,笑嗬嗬的問向阿海,目前北洋戰區在大陸隻有青島要塞一塊地盤,司令部隻能設在濟州島,實際上大部分的軍隊都在這裏,濟州島隻維持了少量軍隊,以免滿清窺視合眾國實力,由此導致的就是,阿海實際上是借用了北洋戰區的辦公設施。

  實際上不僅如此,阿海的參謀部人員組成也是從統帥部和北洋戰區臨時借調來的。

  “我對指揮軍隊一點興趣沒有,幸好將軍們經驗豐富,我隻需要指揮好將軍就是了。”阿海讓河原田兵衛離開,微笑著讓高鋒坐到了主位上。

  “阿海,你真的很像元首,非常像,元首的性格就與你一般,永遠是謀定勝天,勝算在握的樣子。”高鋒坐下,說道:“你不知道,我第一次指揮作戰的時候,患得患失,怕失敗,怕傷亡,好幾天休息不好。”

  阿海笑了:“時代不同了,即便沒有這群日本人,我們一樣會獲勝,甚至贏的更快更好,但政治高於軍事,不是嗎?”

  正如阿海所言,這群日本人對於勝敗根本不重要,如果阿海想要速勝,完全可以在幕府大軍尚未集結起來的時候,命令陸戰隊在江戶灣登陸,然後陸軍主力上岸,與集結起來的幕府軍進行一場決戰,如此算下來,幕府軍隻能集結十萬到十五萬,而合眾國陸軍、陸戰隊加上一眾依附的日裔軍隊,少說能集結七萬五千眾,這樣一直規模巨大且實力強橫的軍隊,完全可以在關東平原上擊潰日本的主力,如果日本願意和談就談,不願意和談就在京都之類的地方再打一次,隻要滅掉了德川幕府的主力,再向其餘大名拋出橄欖枝,就能結束對日戰爭,但這樣的結果就是戰勝而不能得利。

  十七世紀中葉的日本是一個擁有近三千萬人的大國,即便沒有這麽多,至少也用兩千五百萬人,這樣一個有著相對獨立的文明、單一的民族和曆史源流的國家,是不可能被完全征服的,就算打造成殖民地都要用很多年,而這一次戰爭的主要目的還是勝而得利,並且在日本內部打造親華勢力,為日後的殖民、控製打下基礎。

  對阿海來說,這次出戰日本,就好像搶劫一個村落,最好的結果並不是衝進去把反抗的人殺死,其餘的趕走,然後把屋子裏那點少的可憐的財貨拿走,因為這樣的收獲實在太少,若要擴大收獲,就得自己下田收割稻穀了,更好的辦法是,擊敗這群農民,強迫他們收割稻穀,然後把稻穀和錢財再拿走,但這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擊敗這個村子的村長,然後向其勒索三倍於村子價值的財貨,通過維護村長統治的辦法,讓其代為剝削這個村子,每年從收獲的稻穀之中拿走一部分,這種辦法可以連續獲得最多,投入的也比較少。

  因此,阿海雖然給這個聯盟取名為倒幕聯盟,卻不是真正要滅掉德川幕府,而是擊敗他,讓其成為合眾國斂財的工具,簡單的說,在實力不足,時機也不好的現在,先把日本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但幕府與後世清末的滿清朝廷可不同,滿清朝廷統治中華二百多年,是獨一無二,所以可以在很長時間內通過維持其統治的方式剝削整個中華民族。而德川幕府隻實際掌握這個國家四分之一的實力,隻是諸侯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如果一個不慎將其打死,那可就沒有替合眾國剝削的人了,甚至將之打殘了也不行,因為這個國家還有許多實力強橫的大名。

  中國有句俗話,叫治大國若烹小鮮,實際上打大國比烹小鮮還困難,因此阿海不得不做兩手準備,一麵要擁有擊敗日本德川幕府的實力,一麵還要用倒幕聯盟抓住大部分的外樣大名,以免他們落井下石。

  “說實話,這種仗也隻有你和元首能打,要拿捏的分寸實在是太精準,我可收拾不了。”高鋒無奈搖搖頭。

  高鋒說的是心裏話,這仗若是打的不好,會中荷蘭人的計策陷入戰爭泥潭,如果打的過好,把德川幕府一棒子打死了,那就要下田自己割稻子,也相當於陷入泥潭,難就難在分寸的把握上。

  阿海道:“沒有辦法,過去的大半個世紀,荷蘭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以其多年的縱橫智慧給我們出了這個題,想要解答而且要答好,就必須更聰明,更嚴謹。”

  高鋒擺擺手:“說道荷蘭人了,阿海,你猜測荷蘭人藏匿到了哪裏,你肯定猜不到?”

  阿海想了想,說道:“新幾內亞?”

  阿海在戰略會議上判斷殖民者聯盟會采取避戰方略,藏匿艦隊,很快就得到了證實,宿務、怡朗、班達、巴達維亞、馬六甲、加勒港、吉大港,西蒙斯派遣的快船找遍了東方地區所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港口,都是一無所獲,要知道,西蒙斯這半年來一直隨時準備著,等殖民者艦隊一出現,立刻出擊,幹掉荷蘭人。

  在港口一無所獲之後,合眾國的船隻開始四處尋找遠離主要航線的港灣,比如蘇門答臘島的西海岸,爪哇島的南海岸,這些都是隻有荷蘭艦船才會涉足的地方,但仍然不見蹤跡,阿海知道一些偵查方向,因此猜測可能在新幾內亞,傳說馬特索爾科在那裏建立了一個殖民據點,但合眾國的船隻繞島一周也是沒有找到,可一個能隱藏起來的據點,應該支持不起殖民者聯盟的艦隊吧。

  高鋒搖搖頭:“我就知道你肯定猜不到,事實上,連元首都沒有猜到,荷、西的艦隊逃到了奧蘭治堡!”

  “那些西班牙人肯定恨死馬特索科爾,害他們環遊了世界,什麽也不幹。”阿海輕鬆的笑了。

  西班牙人這幾年增調了不少戰船道菲律賓都督區,原本多幾艘蓋倫船對如今的合眾國來說是不疼不癢的,但現在看來,馬特索爾科組建聯盟的壞水憋了不是一兩天了,這些西班牙戰船多是來自新西班牙總督區,但卻是在加勒比海方向,蓋倫船南下之後,沿著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航線越過了美洲最南端,抵達了中美洲,繼而橫穿太平洋,來到了菲律賓都督區,繼而又接到隱藏艦隊的命令,前往爪哇島南海岸線匯聚,前往了奧蘭治堡。

  所謂的奧蘭治堡在大西洋上,實際上就在貝赫勒菲河的入海口處,距離合眾國南非殖民地的首府開普敦不過三百裏,就位於正北方向,而奧蘭治堡則是馬特索爾科‘對等開發’原則的示範區,實際上,這並不是馬特索爾科原本的命名,馬特索爾科將這片殖民地命名為熱蘭遮城,如此命名與設立據點的目的一樣,都是在惡心合眾國罷了。

  奧蘭治堡作為馬特索爾科欽定的示範區,實際上也是唯一‘對等開發’的成果,這一原則在馬特索爾科上任之後得到大規模的踐行,南非的奧蘭治堡,瀛洲(馬達加斯加)的圖萊亞爾、澳洲的阿德萊德,這三個據點是馬特索爾科命令要大力開發的。

  東印度公司為圖萊亞爾投入了上千移民,但很快就宣告毀滅,因為這是東非殖民公司的殖民範圍,作為一個殖民公司,手段就比國家豐富多了,高明義直接買通了盤踞在瑪麗島的歐洲海盜把荷蘭人剛建立起來的柵欄城鎮直接燒掉,荷蘭殖民者不是被殺,就是被驅趕,最終隻有不到一百人逃回,荷蘭人想要報複的時候,海盜們已經加入了東非殖民公司了,接下來隻能扯皮。

  阿德萊德位於西澳與龍城之間,是一塊水土豐美的好地方,因為澳洲隻有合眾國的殖民地,所以馬特索爾科比較謹慎,一直秘密移民,專門派遣三艘船偽裝成中國或者葡萄牙船隻,往阿德萊德運輸人和物資,這條航線上隻有往來於龍城與西澳的移民船,返航時運載羊毛和棉花,還不是主要航線,也沒有什麽海岸警備隊,所以荷蘭船隻沒有被發現,而阿德萊德又隱藏在海灣之中,航行在外麵的船隻根本發現不了。

  最後是澳洲行政區的捕奴隊從陸地方向發現了阿德萊德,但荷蘭人已經殖民了四年之久,阿德萊德的居民超過了七千,雖然其中隻有不到五百人的荷蘭人和混血,其他的都是被放逐的爪哇人、馬來人,但四年間荷蘭人修築了堡壘和炮台,開墾的田畝和發展了畜牧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定居點了,在兩國不曾宣戰的情況下,當時還擔任行政長官的馬東來也不能出兵滅掉阿德萊德。

  阿德萊德被發現後,當地的當地荷蘭長官派遣使者前往龍城,希圖友好,馬特索爾科就此也與合眾國外交部協商,希望可以讓阿德萊德與龍城、西澳之間進行自由貿易,實際上就是讓合眾國承認荷蘭在澳洲有殖民地的事實。

  如果不是意外,阿德萊德才是馬特索爾科對等開發的典範,而這個意外就是澳洲發現了金礦,繼而引發了淘金熱,消息很快傳到了阿德萊德,當地的荷蘭領民熱血上湧,但荷蘭長官控製所有人不得離開領地,而馬東來發現這一點,接走了幾個奴隸,讓其前往淘金,有所收獲之後,又以逃奴罪,把人扔回了阿德萊德,這些奴隸最終被絞死,但死之前證明了金礦是真的。

  荷蘭人的領民開始了大脫逃,而不長時間後,逃走的人又給阿德萊德帶去了更多的消息,即澳洲行政區對所有的淘金者一視同仁!阿德萊德居民再也不受控製,麥田拋荒,奶牛餓斃,人們扔下一切,前去淘金,一年功夫,當馬特索爾科的使者興衝衝的帶著合眾國承認阿德萊德存在的消息趕到阿德萊德的時候,這裏已經隻剩下了不到一千三百人,其中不少還是捕捉的當地土著,就連歐洲白人都逃走了一多半,阿德萊德就此荒廢了。

  奧蘭治堡則不同,雖然從一開始成立,就被南非殖民地長官派遣海盜船、馬隊、土著、火槍手前去搗亂、襲擾,但東印度公司投入很大,而歐洲人也樂意見到歐洲殖民者在東西方貿易的必經之路上擁有據點,因此來自歐洲的沒有搗亂,隻有支持。

  馬特索爾科首先吸引了許多西印度公司的商人和農場主前來,因為在五年前,西印度公司丟掉了所有在巴西的殖民地,這些種植蔗糖和棉花的商人沒有了土地,在奧蘭治堡,所有的土地都是免費的,他們可以在肥沃的衝擊平原上種植棉花,也可以深入大陸去抓捕在美洲行銷的黑奴,而為了鞏固這個據點,東印度公司還曾一口氣從歐洲運來了一千三百名破產布爾(農民),給予其免費的土地,奧蘭治堡的開發始於1653年,短短七年時間,就已經擁有了上萬歐洲白人,還有各類混血、土著,多達兩萬。

  而東印度公司在這裏修建了船塢和港口,為往來於東西方的商船提供修造服務,與開普敦形成了競爭,好在開普敦是自由港,合眾國也不遺餘力的支持,近十萬國民也不害怕荷蘭人的競爭和挑釁。

  奧蘭治堡足夠大,也足夠安全,設施也完善,這也難怪馬特索爾科將那裏選擇殖民者聯盟的藏身之地,實際上這也不算是藏身了,即便是已經公開,合眾國的艦船也不會前往大西洋開戰,戰艦不是商船,從台北前往南非,能折損五分之一的船和人,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阿海想了想:“顯然,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海上的戰爭一時半會打不起來了,我們可以專心攻略日本,抵抗滿清,天命果然在我合眾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