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51
  送走了沈達春,李明勳陷入了持久的安靜之中,他唯一讓做的就是派侍從官告知南華行政長官李為經,把原定於今晚的宴會推遲到明晚,這宴會是南華地方社會賢達籌劃的,元首許久不來南華一次,地方的頭麵人物都想見一見李明勳。

  推遲並沒有什麽,推遲之後,就可能召集更多的人前來。

  瓦爾達的新供詞很快送到了李明勳的麵前,安全局相對於九龍公司來說,更為專業和全麵,他們也知道李明勳想要知道什麽。

  按照瓦爾達所說,此次派遣到中南半島的使者有兩撥,一撥以索尼之子索額圖為主,從四川進入緬甸,目的是說服緬甸、暹羅兩國向合眾國開戰,而瓦爾達所在的這一路則是偽裝成商人的一路,瓦爾達本是一個副手,主使則是鼇拜之弟穆裏瑪,而穆裏瑪的目的地是南掌、真臘和安南鄭主。

  索額圖的那一路,瓦爾達並不知曉,但穆裏瑪這一路,瓦爾達也算是核心人物,因為瓦爾達早些年就受洗入了天主教,會說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語,在天主教在中南半島到處傳教的情況下,葡萄牙語算是一種比較國際化的語言。

  按照瓦爾達所說,他們於五月便是進入北越,受到了鄭主熱烈的歡迎,而北越鄭主政權接受了大清恩封的安南國王的封號,並且擇期公布,並且加入到聯盟之中,在合適的時候向北進攻廣西。

  這個消息李明勳絲毫不感覺意外,因為北越目前已經與合眾國處於危險狀態了,其實兩國很早以前就有交往,社團時代,社團就在升龍府設立的商館,但立國之後,雙反矛盾頻出,首先是瓊藩建立之後,黃蜚的水師與合眾國海軍在北部灣大舉攻伐海賊和疍民,在海賊之中就有一支是安南人,雙方就此結下梁子,當然,那隻能算是小事兒,後來雙方合作還是大於衝突的,特別是石碌鋼鐵總公司設立之後,石碌的鐵礦配合北越的鴻基煤礦,造就了世界最大的私人煤鋼聯合體。

  但這種合作也僅僅持續到永曆六年,那個時候,明軍節節敗退,瓊藩獨守粵西,孔有德攻入廣西,滿清有一統天下之勢,北越想與滿清建立朝貢關係,當然,鄭主也不想這麽快就做出選擇,但在越明交界處,還存在著高平莫氏,這個小政權可是不管不顧的靠上了滿清,鄭主未免落後,隻得接洽朝貢之事,雙方關係就此惡化,斷絕了貿易和外交關係,隨著兩廣會戰結束,西南重歸大明,鄭主政權失去了這個機會。

  當然,雙方關係的症結除了滿清,便是南越阮氏,也就是廣南國,廣南是一個對外貿易興盛的國家,憑借海外貿易帶來的收入,其在實力隻有鄭氏四分之一的情況下,維持了國家的存在,而且對外交往中,學習了葡萄牙的艦船和火器,軍隊實力也比較強,這樣一個開放國家,天生就是合眾國的夥伴,在於北越交惡之後,合眾國快速與廣南合作,大量支援其火器,包括火繩槍和火炮,從永曆九年到現在,廣南與安南之間血戰不斷,合眾國的支持是廣南勝利的基礎。

  也正是如此,安南鄭氏投靠滿清,並且相約攻略兩廣,李明勳絲毫不感到意外。穆裏瑪在升龍城的行動很順利,所以其又進入南掌,在南掌,穆裏瑪碰壁了,南掌就是後世的老撾,處於內陸的老撾對於外部爭端絲毫不感興趣,穆裏瑪連南掌國王都沒有見到,這一點與合眾國類似,合眾國屢次想與南掌建交,也是碰壁,但雙方還有些貿易關係的。

  穆裏瑪碰壁之後,到了真臘,真臘是穆裏瑪此行的第二個重要目標,但穆裏瑪顯然有些過於自大了,且不說滿清實力延伸不到中南半島之中,就算已經完成了改朝換代,作為一個沿海國家的真臘也不會輕易下注。

  如今的真臘國王是靠政變叛亂上台的,天方教出身的他與周邊的佛教國家是格格不入,因為合眾國在九龍地區的大肆擴張,雙方也有衝突,但真臘國王仍然不想輕易對合眾國宣戰,實力是一方麵,真臘國王的狡詐是另外一方麵。

  要知道,合眾國當年占領北大年,中南半島國家中,真臘是第一個承認這個事實的,比暹羅還早,原因就在於,真臘國王上台的時候,大肆屠殺中還滅掉了荷蘭人在真臘境內的商館,惹的當時的總督範迪門屢屢派遣艦船對真臘進行封鎖,一直到遷界禁海,幾十萬中國人湧入九龍,真臘與合眾國的關係才若即若離了。

  真臘想借助滿清來平衡合眾國,但又不想站隊宣戰,因此穆裏瑪在真臘境內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無休止的談判,而瓦爾達作為副手,離開真臘國都,一則是秘密考察九龍地區合眾國的實力,為說服真臘做準備,其次便是前往下一個目標,占城國,這是一個被廣南控製的小國家,瀕臨覆滅了,本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則,穆裏瑪派遣瓦爾達前往,沒曾想中間被九龍公司俘虜,落得如今的田地。

  按照瓦爾達的說法,穆裏瑪在真臘國都還是少有成就的,真臘希望得到滿清封賞的真臘國王的稱號,更希望得到滿清賞賜些真金白銀,而作為回報,真臘國可以先聚攏兵馬,向九龍地區運動,牽製合眾國,但是並不宣戰。

  這也是李明勳目前能知道的一切情況,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又在預料之外,情理之中在於,合眾國在海上的崛起和實力的強大足以讓南洋所有小國不敢輕舉妄動,而預料之外在於,李明勳沒有想到滿清竟然會真的想聯合這些封建國家,而這些國家還真有回應。

  在全麵了解這次突發事件後,李明勳不得不重新衡量合眾國目前穩海攻陸的戰略規劃,李明勳此次南下,就是希望通過談判為所有殖民者劃定勢力範圍,簽訂一個十年以上的長期協議,讓合眾國在海上方麵穩定的同時,完成民族解放,至少是完成對滿清的決定性勝利。

  可在穩海攻陸的戰略規劃中,是沒有考慮中南半島這些封建國家的,如今狀況頻出,不得不抉擇是不是要繼續執行這個規劃,還是反過來去做,那就是先海後陸,這也是合眾國一貫的方陣,每每陸地有大規模的戰事,都要先把海洋方麵梳理一番。

  統帥部的海軍少壯派就提出,全麵進攻滿清之前,先派遣艦隊南下把荷蘭東印度公司毆打一頓,解除海洋威脅,以免其在海洋方向作梗,這個辦法理論上可行,畢竟海軍目前擁有的實力是遠超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打一頓,且打贏是肯定的,但目前已經不是中荷戰爭時期的合眾國了。

  把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荷蘭人會如何反擊呢,或許在東方,他們不敢發動海盜私掠船行為,但是在歐洲本土呢?要知道,目前每年有八艘自由貿易級武裝運輸船來往於歐洲與合眾國,還有來往於開普敦到歐洲的十幾艘商船,這些商船中,隻有少數是私營的,大部分是國營貿易船,每年會給合眾國帶來超過上千萬的毛利潤,如果荷蘭對其采用國家海盜行為,合眾國如何做,還能派遣艦隊開到歐洲去不成?

  因此是否改變穩海攻陸規劃,關鍵點還在於荷蘭人的態度,區區一個真臘國,並不足以改變這一切,李明勳也已經有了在不影響戰略的情況下,解決真臘國的計劃,合眾國要通過攻打真臘來敲打中南半島上的其他國家,九龍公司希望通過戰爭掠奪充足的人口,暹羅與廣南兩國對於夾在中間的這個天方教國家有很多恩恩怨怨,從中找到平衡點並不難。

  第二天的一早,同樣的辦公室裏,李明勳再次會見了沈達春,這一次沒有過多的寒暄,見麵之後,李明勳便是直接問道:“如果我們向真臘國宣戰,你認為周邊這幾個國家會是什麽態度?”

  聽到李明勳如此說,沈達春滔滔不絕的講解起來:“廣南是我們的盟友,肯定是大力支持的,但是有心無力,您知道,他們與安南持續了四年的戰爭還在繼續,南掌國從來就沒有立場,也喜歡偏安,應該沒有什麽態度,另外便是暹羅與占城了,占城國與真臘有同教之誼,或許會派兵,至少會提供一些雇傭兵之類的,但無傷大雅,這個國家沒有多少兵馬,所以關鍵還是暹羅。

  暹羅王很貪婪,但他需要我們支持其對抗緬甸,所以出不出兵,出多少兵,完全看我們準備給其多少實利,還有我們如何處置真臘。”

  暹羅與真臘的戰爭從未停止過,三十多年前,暹羅還燒了真臘的國都,逼迫其遷都金邊,所謂的實利應該指的是土地,除了利益,還是要看如何處置戰後的真臘,如果戰勝之後,由九龍公司或者合眾國吞並這個國家,想來沒有任何一個中南半島國家願意看到這一幕,而這也會帶來很多麻煩,特別是合眾國想盡可能避免麻煩的情況下。

  所以,發動戰場,得己所欲,另立新主,改朝換代便是最好的法子。

  如今的真臘國王靠發動政變,引入異教徒登基,此後在國內大肆坑殺,雖說其也是皇族血脈,但終究不得民心,進行改朝換代很有基礎。

  李明勳說道:“你們九龍公司的兵力是否充足?”

  沈達春道:“說充足也充足,說不充足也不充足。”

  九龍公司巔峰時候有兩萬五千軍隊,但這個數量在下降,首先是李來亨已經前往了呂宋,接替年邁的高一功出任了忠貞師的師長,從九龍公司帶走了兩千人精銳,其次是以李成棟義子李元胤為首,正在改編一個乙等陸軍師,約有一萬兩千人規模,去除這些,就剩下了一萬左右的軍隊。

  “忠貞師不要考慮到了,它已經北上台灣,與近衛部隊一起作為東南戰區的預備隊,九龍師倒是可以留下參戰,另外,南華的華城旅是現成的,可以參戰,這樣兵力夠了嗎?”李明勳說道。

  見沈達春搖頭,李明勳問:“真臘很強大嗎?”

  真臘國的人口在二百五十萬左右,具體不得而知,國內的常備軍也就不到兩萬,但如此多的人口,地產豐富的氣候,在核心區域武裝出十萬人很簡單,當然,兩萬和十萬,對於擁有華城旅和九龍師以及大量二線軍隊的合眾國一方不算什麽。

  “閣下,打贏不算什麽,關鍵是收獲人口和財富,人自然是越多越好了。”沈達春終於說了實話。

  李明勳點點頭,算是明白了,九龍公司此次出戰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奴隸和財富,這就需要足夠的兵力去做,在抓奴隸和搶糧食這方麵,一個甲等師的精銳擲彈兵和一個民兵的效率沒有什麽本質區別。

  “你再武裝一萬民兵吧,其餘隻能從暹羅那邊想辦法了。”李明勳說道。

  沈達春問:“如何在戰後裁決真臘呢?”

  李明勳道:“首先,現在的皇族一律誅殺,全國拋棄天方教,改信原來的上部佛教,其次,讓廣南手裏那個王子當真臘國王,奉合眾國為宗主國,向廣南和暹羅割讓一些真臘國的國土,視出兵多寡決定割讓麵積,但金邊和洞裏薩湖核心區不許割讓,至於你們九龍公司,我並不認為目前階段你們需要土地,所以就不割土地了,但是要與真臘明確分界線,這些可以你聯絡諸國的條件。

  最後是軍費,九龍公司要承擔合眾國與本身進行戰爭的全部費用,你們有充足的資金嗎?”

  沈達春早有決斷,說道:“軍費應該是不缺的,我們可以把預備用來基礎建設的軍費拿出來一些,但如果可以,我們想要借此機會,進行一次增資擴股,而且這一次是麵向全國,您意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