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二 考試製度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541
  兩日後,何文瑞一身便裝滿載著一車書籍來到了福州城市的登聞樓,這間酒樓原本不算什麽名地,但隨著士子入城卻是發生了命運變化,何文瑞命令把城中收繳來的士紳宅院用來安置士子,以得士子之心,而登聞樓恰好就在福州士紳聚集的東城附近,居住在此地的士子常來自交流討論,登聞樓一時成為士子聚集之所。

  清晨的登聞樓人很少,何文瑞登上二樓,進入預定好的房間之中,但見那日十二個士子代表已然是到了,才命人搬進來一箱子書籍。

  “諸位請看。”何文瑞把一張試卷放在了眾人麵前,趙文廷詫異道:“大人,科考試卷豈能示眾,不可,不可。”

  說著,趙文廷就要奪那試卷,何文瑞按住卷子,點了點兩個紅字,說道:“這是模擬卷,並非試卷,實際上,本次東南科考的試卷還未曾命題呢,諸位心安便是。”

  這時,眾人才是展開細看,發現這是行政能力測試題目,題目包含了幾個大類——語言理解和表達、中級術算、邏輯判斷與推理、資料整理和分析、常事考核與判斷、基本民事與商業法律條文。題目一共七十餘道,包含對錯判斷、四選一選擇和問題答對,而最後一道則是策論,全部加起來,分值一百五十,得分一百三者優秀,一百一者良好,九十以上者合格。

  士子們對策論並不陌生,那規則與宋金士氣的科舉差不多,那時便是兼考策論,不專以詩賦為進退,而士子們平日也喜歡談論國事,多少還是有些把握的,但其餘的便是不太了解了,特別是那部分中級術算,皆是雲山霧罩。

  “若以此測試,學生怕是難以合格。”趙文廷感慨說道。

  “趙兄所言極是。”眾人紛紛附和。

  趙文瑞笑了笑,說道:“諸位也倒是不用這般擔心,當年西南藩下子弟入學統戰學堂,也不過是突擊學習三五月,便是考核成功的,蓋因其學習資料豐富,又有名師授課,本官已經遣人去兩廣、台灣延請名師前來,至於學習資料,亦有所準備,半個月內,自然授予諸位。”

  說著,趙文瑞打開了箱子,拿出一份份裝訂良好的資料,有些是書局出的書籍,有些則是學生個人匯總的資料,《公職人員考核資料匯總》《中等學院入學考核模擬試題》。

  在如今的合眾國內部,已經完全實行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大等級的學曆製度,而國家官吏選拔任用分等級,分別從這三個學曆中遴選,初級學曆的隻能考地方鄉鎮的吏員,中級學曆的則可以考城市吏員和鄉鎮副職官員,而高級學曆的則可以考所有級別行政機構的官員,而此次東南科考是把學曆考試和公職人員選拔結合起來,因此考核的內容是在初級、中級學曆考試和鄉鎮、小城市公職人員選用考試之中選出的題目。

  “很快,本官會在城門公示此次東南科考的考試範圍,以及考試的規章製度,而相應的學習資料也會在四十天內分批向參考士子下發,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有,隻有經過了初測的人才有。”何文瑞說道。

  何文瑞接下來做了詳細的解釋,初測定在了七月一日,在閩浙十二個州府全麵進行,測試的內容已經公布,就是選取有基本文化知識的人,剔除濫竽充數之輩,而下一輪的中級測試則在十一月十日舉行,隻有通過初測的人才能參與此次考試,中級測試相當於國內的吏員考核,測試結束後,會遴選其中合格者進入明年三月一日進行的高級測試,中測合格者可以繼續備考,也可以先按照分配進入閩浙十二州府的縣城和鄉鎮實習,一邊學習一邊備考,後一種考核合格者便優先錄用。而高級測試合格者可以在縣級擔任中層官員,在州府擔任低級官員,通過服務和上級考核等方式,循序漸進的升職。

  “大人,不知初測的事情可有章程?”趙文廷小心問道,眾人也是憂心忡忡,雖然那日何文瑞已經講明了初測的考試範圍和考試辦法,可眾士子還是第一次參與新式考試,非常擔憂。

  何文瑞站起身,在房中尋來士子們下棋用的圍棋棋盤,說道:“首先是正楷小字,是用筆默寫漢字,內容為百家姓,而每個圍棋方格內,需要寫下四個字,字跡清楚字體優雅者為上佳。”

  “啊。”士子們為之驚呼。

  百家姓大家都熟悉,但這要求的字體實在是太小了,要知道,士子們平日寫作都是以毛筆,且不論書法題字,便是日常的書信,寫的字也比眼前這個圍棋格子要大少許,一下讓士子們把字體縮小四倍,著實困難,趙文廷道:“這種微末字體,怕是隻有一些醃臢人用的毛筆才行吧。”

  “趙兄,慎言!”一個士子連忙拉住了趙文廷。

  趙文廷所說的醃臢人指的是一些在科舉考試中賣小抄的家夥,這些人為了掩藏那些資料,所以做的很小,為了寫成小字,多是用老鼠胡須做的毛筆來書寫,因此趙文廷才有這般言論。

  “大人,學生看當初府城吏員統計學子的時候,用的是筷子一般的黑筆,似乎寫字很小,也很工整,還有一些鵝毛筆,字跡也很清楚。”士子小心翼翼的說道。

  何文瑞道:“那是鉛筆,一些不用長時間保存且需要快速書寫的文字,比如行文一類常用,而鵝毛筆卻是公職人員普遍采用的,諸位,合眾國與前朝不同,因為治民廣泛又需要成書很多的資料和公文,因此需要快速書寫和節約用紙,因此,除卻高級官員外,毛筆已然是淘汰了。”

  鉛筆目前在國內是奢侈品,主要是主要材料石墨比較罕見,國內采集和國外進口的石墨多用於冶煉特種鋼材,而鋼筆則隻有蘸水鋼筆和蓄水鋼筆兩種,因為橡膠未曾利用,還製造不出後世那種墨囊鋼筆,蘸水鋼筆其實就是模仿的鵝毛筆,蘸一下隻能寫十個字左右,蓄水鋼筆添加了一個水囊,可以寫數十個字,但容易掉落墨滴,因此都沒有物美價廉的鵝毛筆來的受歡迎,此時的合眾國國內,還是以鵝毛筆為主。

  何文瑞出示了幾種公文和官方統計資料,都是以鵝毛筆書寫,特別是一些土地造冊、人口統計和稅收財政,這些資料密密麻麻,若是以毛筆書寫,恐怕要多用三倍的紙張猶不成形,不僅增加支出,關鍵是查找閱讀方麵也有不便。

  而毛筆改成鵝毛筆,對於士子們來說成本也不高,毛筆書寫需要狼毫、硯台、墨,都不是便宜貨,而鵝毛筆反而隻需要鵝毛,墨水和墨水瓶即可,相對來說成本也小了不少。

  鵝毛筆雖然叫做鵝毛筆,但卻不一定是鵝毛,其餘禽類最外層的羽毛也是可以的,一般來說,還是禽類左翅膀的羽毛更佳,因為其生長角度符合右手寫字的握筆習慣,而對於書寫精細的字體,實際上還是烏鴉的羽毛最好,其次是鷹和貓頭鷹,而羽毛也僅僅隻需要簡單的脫脂和硬化處理,然後削切筆尖就可以了,鵝毛筆用的墨水比毛筆用的墨汁更簡單易得,實際上,染布用的燃料完全可以拿來使用,至於墨水瓶,大本營大規模用玻璃做墨水瓶,在緊急情況下,瓷瓶、陶瓶甚至木頭都行,不成拿個茶碗臨時充任也是可以的。

  官話又被稱之為基本國語考試,這是最簡單的,隻需要用北方官話朗誦幾艘唐詩也就算是通過了,推廣官話國語,是一個長期工程,公職人員是要做表率,但並不強製。

  至於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士子多半是會的,再不濟找個賬房學幾日也就是了,這頂多算是生活常識。

  聽何文瑞講解完,大家也是多半放心了,如今距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現學也是足夠通過初測的,至於接下來的中級和高級測試,也都給了緩衝的時間學習,並且何文瑞答應,每個人都有三次考核的機會,而且年年進行考試,這比三年一次的科舉要人性化的多。

  而何文瑞還答應眾位士子,本次東南科考的高級測試結束後,可以選擇進入行政體係服務,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前往台北大學等一係列高級學府學習,在那裏畢業之後,那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隻是東南十二州府,隻有前一百名的擁有選擇權,但對於士子們來說可算是一大喜訊。

  這一次何文瑞前來登聞樓,算是公告東南科考製度之前的一次內部討論,通過這些士子代表的態度的反饋,來看是否更改部分規則,目前來看,這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東南科考還是能被廣大讀書人群體所接受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給予了中低層讀書人進身之階。

  要知道,在過去上千年的科舉製度雖然比之前的九品中正製度要公平的多,但中低層讀書人來說,仍然難以直達權力的核心,簡單舉一個例子,在明朝,四書五經加起來的價格就超過五十兩,僅這一點,就足以讓許多貧寒學子望而卻步,他們隻能抄書的形式獲得,更不要說,中舉之後,想要更進一步,還要遊曆,前往富庶的江南、北京遊曆,與當地的士子切磋學問,以獲得名聲,這種遊曆是最為花錢的。

  這還不算,科舉本身就是一場特權階層的遊戲,在明朝,座師、宗族和同年等關係構成的網絡,使得舉人、進士等身份壟斷在少數人的手中,這些沒有關係背景的底層學子,往往隻能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漸漸走進去。

  而東南科考讓貧寒士子們認識到了中華合眾國這一新朝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旁的不說,科舉隻靠八股文和試帖詩,好與壞,完全就是考官的一句話,士子參加科考還要研究考官的喜怒哀樂,才能有所成,合眾國的考試則完全不同,占據分值一半的是選擇題和判斷題,這是最作假不得的,而在考試結束之後,還會公布除卻策論之外的所有答案,士子是可以大體判斷自己得分的,更重要的是,部分優秀考生的試卷會公開,而前三甲的考生試卷直接會登錄在報紙之上,供眾人平叛,這種考試機製比科舉製度更為公正公平。

  當然,這些士子支持新朝科考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東南科考直接把東南的士紳家族完全排除在外,為本地的庶民地主和富農出身的學子乃至貧寒學子掃除了最大的障礙,這也是合眾國團結這些讀書人的辦法之一,給他們尋找一個共同的敵人,同仇敵愾!

  何文瑞與十二名士子代表討論了許久,修改了部分細節,對於何文瑞的認可,這些士子代表是受寵若驚,到了夜晚,何文瑞命人上來酒菜,宴請眾人。

  趙文廷見何文瑞心情大好,說道:“何長官,學生有一句話不值當講不當講。”

  “直說便是。”何文瑞道。

  趙文廷說道:“是這樣的,當初我十二人代表去行政官署聚眾,也是情非得已,實際上我們發現有人在暗地造謠生事,想要破壞這次東南科考,舉報無門,才是出此下策。”

  這一點,何文瑞早就派人調查清楚了,眼前這十二人可以說是中低層士子的代表,他們頗有才學,但是缺乏背景和財產,無論在朱明還是在滿清,都是屢試不中的,可謂是科舉製度下的犧牲品,如今合眾國一掃壟斷科舉的士紳階層,他們也算是有了出頭之日,所以縱然東南科考與科舉製度有萬般不同,這些人也是舉雙手支持的,而前些日子有人串聯鬧事,想要讓士子們聯合起來破壞東南科考之事,這些人一來怕東南科考真的廢止,進身無門,也怕合眾國當居向士紳階層妥協,再回到以前的老樣子,所以才搞出聚眾到官署鬧事的事情。

  “其中之事,本官早已是了解了,如今合眾國在東南剛剛打開局麵,民心不穩,士紳大夫在閩浙鬧事,外有聚眾團練抗拒,內有串聯破壞科考,實在可恨,這些士紳,真是我中華之毒瘤,國家之反動。”何文瑞惡狠狠的說道。

  趙文廷道:“外間之事還好說,如今士子多支持行政官署對盤踞地方的團練打擊,您又有強兵在手,不怕士紳不滅,可若任由其搗亂科考之事,怕是不美。”

  何文瑞見他臉色傲然,心道其定然有謀略,於是問道:“你可有良策。”

  “初測、中測和高測,三次測試,每一次士子都會聚集,何不借助這等機會,對參試士子進行審查,將藏匿在士子群體中的奸邪之徒剔除。”趙文廷道。

  何文瑞心中大笑:“真他娘的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元首讓搞的政治審查製度,我原以為會有反彈,卻不曾想今日便是有人主動提出了,也好,借著這個機會,把各地士紳全部清理個遍,看這群混蛋還敢囂張不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