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 滿清計議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40
  “索尼,好奴才,你是從何處得這般好東西的。”北京乾清宮裏,福臨看著掛起來的大幅地圖,麵帶興奮之色,大叫起來。

  福臨十三歲親政,有其母輔佐,一直以來表現的少年老成,四年來,大權未曾旁落,已然有所謂明君氣象,但今日見如此寶貝,還是不免有些激動。

  “啟稟主子,這是五省經略洪承疇送來的。”索尼低聲說道。

  福臨重重點頭:“洪承疇也是一個好奴才呀。”

  展示在福臨麵前的是一幅合眾國標準的中國輿圖,擁有專業的比例尺、繪線、圖標,中國的山川河流在上麵表現的淋漓盡致,這幅地圖是洪承疇通過走私渠道從兩廣走私而來,然後在幕僚的幫助下添磚加瓦,把各地戰局標注在上麵,尤其以長江以南的形勢最為精準。

  在地圖上,西起四川,綿延貴州、湖廣、江西、福建幾省出現了一條長達數千裏的烽火線,在這道烽火線上滿清軍隊與中明軍隊犬牙交錯,在四川與貴州一帶,是秦藩孫可望部,在廣西、廣東沿線則是中明盟軍。在整條烽火線上,滿清布置了兩大重兵集團應對,一則是洪承疇節製的五省部隊,二則是新近禦封的安親王嶽樂的閩浙重兵集團。

  福臨拿著最近半年收到的各類奏折對照,從東向西梳理著雙方的戰略態勢。兩廣會戰之後,盟軍趁勝追擊進行了一係列的拔點作戰,重點就是拔出溝通廣東內外的重要關隘和城市,滿清軍隊因為新敗而節節退縮,特別是兩廣會戰的主帥被處置之後,戰場已經分割成兩部分,東西不得呼應,盟軍先後攻入福建、江西和湖南境內,但在攻占了各省之間的主要通道和關隘之後選擇了停下。

  而在西線,滿清則略占上風,特別是李國翰與平西王吳三桂兩部,原本在四川隻有保寧一地,但在兩廣會戰後,洪承疇命二人從漢中南征四川,如今已經奪占成都等四川大城三十餘座,將孫可望部壓縮到了川黔、川滇邊境的高原山地地帶,而在湖南方向,也是如此,特別是孫可望謀取稱帝之時,大規模的向貴州收縮兵力,直接導致李定國衡州之戰後占領的湖南許多城市再次陷落。

  “如今孫賊可望與大寇李定國、東番李明勳頗為不睦,倒是我大清攻略西南良機呀。”福臨站在那裏,興奮說道。

  索尼道:“主子所言極是,如今我大清已有天府、湖廣兩地,進攻西南,糧草不缺呀。”索尼連忙說道,索尼在多爾袞攝政期間屢屢遭受打壓,而順治親征之後,立刻將其召回中樞,已經成為議政大臣,在滿清朝廷大規模削降宗室在朝中地位的情況下,索尼已經是滿洲大臣之首了。

  “索尼,東番與李寇素來強橫,此番兩廣敗後,為何沒有深入湖廣、江西和福建呢?”福臨不解的問道。

  索尼道:“其一是東番實力不濟,兩廣雖然富庶卻是養偽明兩大藩,便是有東番支應,一時間也難以繼續北上的資源,其二便是島夷的陰謀了。兩廣新敗,三漢藩折損,我大清雖然兵多將廣,但卻被島夷牽製在多處,若是南征兩廣,必須抽調遼東、山東等兵馬,必然導致東番再從海上來襲,我大清兵奔波南北,便是不戰也是折損了,而兩廣為封閉之處,從湖廣、江南調撥糧餉支援,千裏運輸,損失頗多,若其攻入湖南、江西,糧餉兵卒利用內河轉運,我大清攻勢更猛,島夷實力遠不如大清,因此固守兩廣,積蓄力量。”

  福臨撫掌大悅:“索尼,你真不愧是先帝所封的巴克什,真是聰明過人,島夷那點心思,全然被你所探明了。”

  索尼連稱不敢,跪在地上說道:“主子天縱之資,哪裏不明白島夷的那些謀略,奴才本是愚鈍之人,若非先帝訓導,也絕無今時今日。”

  福臨對於索尼的忠誠是不擔心的,畢竟是自家奴才,福臨思索之後問道:“如今看來,我大清仍然強於島夷與朱明,斷然不是某些人所言國勢日微,此番博洛雖被重罰,但不過是堵住悠悠之口罷了,博洛實在是可惜了。”

  索尼道:“主子這般說,端重親王泉下有知,也是欣慰的。”

  博洛回京之後,因為兩廣戰敗,加上宗室壓力過大,被削爵戴罪,博洛不甘,憂憤而死,但索尼很清楚,博洛在兩廣之戰中並未有什麽巨大過失,兩廣之敗,一來是盟軍之強超出了滿清所預料,二來三漢藩跋扈自雄,特別是戰爭後期,完全不聽博洛所言,退居廣州,困守孤城。

  但如此戰敗,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從未有過,以往雖然在戰場上折損宗親王爺,但多是折將而不折兵,這一次,一下損折了近十萬兵馬,沒有個人戰出來負責是不可能的。

  福臨問道:“索尼,依你之見,島夷下一步將會如何,湘、贛、閩三地,何處危險?”

  索尼道:“奴才以為,近期島夷不會出擊三省,實際上,島夷在兩廣之戰後,大力進攻,粵省邊境,旨在攻勢防禦,擴大縱深而已,與大清作戰,其在兩廣更具優勢,進入內陸反倒是劣勢,因此,島夷下一步將插手雲貴之事,整合西南的朱明力量。”

  “是了,朕也是這般想的,若是三省無恙,那戰場還是在雲貴與閩浙兩地,你認為,趁此機會,我大清攻略何處為好?”福臨問。

  索尼當即說道:“當然是西南!皇上,安親王進攻舟山毀譽參半,雖說完全是鄭氏作怪,但舟山之地孤懸海外,我大清便是消滅海寇,還有東番島夷再,想要東南安靖,毫無可能,倒是西南,偽明秦藩與島夷不睦已久,正是我大清綏靖西南良機,若我大清趁機攻占雲貴,則對島夷形成三麵夾擊。”

  “西南山高林密,陰濕多雨,我大清鐵騎施展不開,著實難以蕩平。”福臨不免有些為難。

  “皇上一語中的,但從另一方麵講,雲貴之地亦非東番所長,東番軍隊所仗無非是銃炮之利,步兵大陣,火炮沉重,步兵大陣亦需要戰場施展,野地浪戰難有敵手,但山川之地,也難發揮威力,雲貴之交通,多沿河、夾穀地形,左右不相顧,兩翼無法掩護,須得齊頭並進,也正因如此,重兵集團難以展開,需多股精兵協同出發,島夷與李寇如今在兩廣,做不到麵麵俱到,相對東南沿海,我大清軍在西南更有優勢。

  其二,島夷強於兵精,我大清強於軍盛。攻略西南,我大清完全可以從四川到福建的數千裏戰線上進攻,讓島夷首尾不相顧,此時精銳與否不重要,關鍵在於兵力多寡,而這正是我大清優勢之所在。

  其三,西南有洪承疇經略之五省大軍,十餘萬人,縱然主動進攻兵力不足,但隻需在中原、西北調遣,輔之以內廷之兵,也就是了。而安親王麾下兵馬不多,若以東南為主要方向,則需要調遣北方精兵,豈不是再給島夷寇掠山東、遼東的機會嗎?”索尼借助著那副新式的地圖,頭頭是道的分析著。

  “以你所見,還是主攻西南為好?”福臨問道。

  索尼道:“奴才正是這般想的。”

  福臨點頭道:“洪承疇上書也這般說,隻是自我大清入關以來,海患日益嚴重,魯逆方休,又有鄭氏作亂,而島夷在北洋一帶盤亙不去,更是腹心之患。”

  索尼歎息一聲:“島夷強於舟楫,非一時一刻所能解決,本以為安親王督辦水師,可滅島夷於海外,但舟山一戰,方才醒覺,海上作戰,外海與沿岸兩不相同,安親王編練水師,可戰沿岸,卻不能進入外海,島夷依舊是來去自如。奴才有兩策,可紓解海患。”

  福臨連忙說道:“快快說來,來人,來人,賜座。”

  索尼坐定之後,說道:“海患之首尚在島夷,然島夷實力尚弱,又大力介入兩廣西南戰事,想來再無資源投射北洋,近些年暫且不需考慮,除卻島夷之外,最猖獗者便是鄭成功,鄭成功如今占據舟山,劫掠閩粵,對其戰不如對其封鎖,多爾袞攝政之時,曾在朝鮮試行遷界禁海,效果顯著,不如在東南也遷界禁海,令鄭氏不得兵民錢米補給。”

  “閩浙富庶之地,若是遷界禁海,恐傷賦稅收入。”福臨道。

  索尼早有準備,說道:“主子心懷天下,卻也無需在乎一隅之地,入關以來,東南從未平靜,大戰一起,不僅閩浙賦稅被截留,還要別處調撥錢糧支援,若厲行禁海之策,以鄭氏陸戰之弱,必不敢若島夷那麽上岸決戰,既無大戰,便可減少軍費,所減部分則入國庫,禁海而失,少戰則入,兩相衝抵,損耗必然減少。”

  “隻是遷界禁海隻對鄭氏有用,對島夷影響不大。”福臨說道。

  這卻是實話,遷界禁海對鄭藩的限製非常大,因為鄭藩需要上岸劫掠,與大陸商人走私,一禁海,沿海無人,一切休止,但一切的根本在於,鄭藩陸戰力量太弱,滿清禁海,少則二十裏,多則五十裏,若鄭藩有強軍可戰清軍,五十裏又何足道哉,而合眾國正是如此,在南方,合眾國與盟軍已有廣東沿海(那時候廣西沒有海岸線),在北方,青島要塞對清廷來說如芒在背,便是清廷對合眾國禁海,也是無用,強軍出征,深入內陸,還怕禁海麽?

  索尼道:“這正是奴才的第二策。”

  福臨麵露喜色:“哦,如何良策?”

  索尼道:“便是以夷製夷之策,多爾袞攝政期間,大清大量從南洋、泰西引入火器、戰船之人才,這些年薄有收獲,雖仍然不如島夷,但麵對偽明各藩已經是占據上風,大清與島夷器械差距日漸縮小,但在水師一麵仍然過大,非十年二十年可追上的,與其浪費稅收去打造戰船,不如與外夷聯盟,共誅東番。

  東番這些年,不僅屢犯大清,還與泰西諸國不睦,前些年更是與西班牙、尼德蘭等國接連開戰,東番皆勝,攫取其利益,占據其領地,泰西諸國與其積怨已久,隻是力不能及,隻得隱忍,然東番日漸強盛,樹下之樹如何成活,泰西諸夷早有剿滅東番之心,若我大清出麵聯絡諸夷,商議海陸並進,協同進攻,以東番之國力,如何抵擋?”

  福臨思量說道:“朕聽湯若望等神父說,島夷水師之強勁,遠勝陸師,尼德蘭紅毛夷為海洋霸主,亦非其對手,如今島夷雄霸東方海洋,以夷製夷,泰西諸夷未必堪用!”

  索尼早有腹稿:“主子,東番雖號稱中華,與漢人同文同種,但其領土都在海外,核心利益不得離開海洋,待東番首尾不相顧之時,定然是棄陸就海。到時我大清便可占據偽明所有國土,屆時統一中華,以清代明,海上爭雄勝敗如何與我大清有何關係,東番敗也就罷了,若是勝利,我大清早已肅清大陸,還在乎島夷區區兵馬?”

  福臨聽後,顯然沉思,許久之後,說道:“索尼,你說的沒錯,這件事便是吩咐下去辦理即可,由你總責,直接向朕稟告即可,遷界禁海,即可辦理,以夷製夷之計還需徐徐圖之,西南戰局或許趕不及,但日後攻占兩廣,必定需要泰西諸夷在海上協助。”

  “是,奴才遵旨。”索尼叩首說道:“隻是遷界禁海之事,奴才希望主子許奴才便宜之權。”

  “你還想做什麽?”福臨問道。

  索尼道:“奴才以為,鄭成功與其父一般,心中所想無外乎是稱雄東南,若鄭成功歸降大清,為我大清鎮守東南,許之一兩處藩地也是題中之意,因此,奴才想借助鄭芝龍等人,招降鄭成功,請主子俯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