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 堤壩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227
  深圳河其實在明末不叫深圳河,而是叫做羅湖河,後李明勳隨口說了一句以深圳河為界,然後就指向了這條河,當時的兩廣總督沈猶龍也不知道這條河叫什麽,畢竟實在是太小了,也就隨口答應下來,但是雙方派出的勘界人員卻打出了官司,當時負責這方麵的合眾國代表是何良燾勘探的目的是為了修築防線,如今的深圳河把新界與廣州府隔絕開來,正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明國代表陳邦彥卻是不知,他到達之後,所謂的深圳河被當地百姓稱之為羅湖河,但他認定,既然沈猶龍說了有深圳河,那就肯定有,考究古今之後,果然發現一條深圳河,位於現在的深圳市解放路一帶,但那條河因為幹旱遭遇斷流,隻剩下了河床。而真正的深圳河比羅湖河靠北,在租借金額已經確定的情況下,陳邦彥當然想少給地盤,就故作不知,把羅湖河當成深圳河,才有了如此界限,而陳邦彥也以此自鳴得意了許久。

  香港開埠以前,連像樣的村鎮都沒有,但因為有部分走私活動,在後世的羅湖橋一帶修築了一座木橋,隻是被李成棟部很快拆除了,如今的深圳河把合眾國與大陸分開,分列河流兩側的是充滿暴力的要塞和工事群。

  一直到永曆七年十月中旬之前,為了兩廣會戰,雙方都在調兵遣將,原定匯聚香港的八萬陸軍已經全然抵達,而清軍的反應也很迅速,博洛於九月中旬抵達了廣州城下,來自北京、湖廣和福建的援軍盡數抵達,清軍各部加起來超過了十六萬。

  博洛抵達後,兩廣所有軍隊盡數交由其指揮,博洛調配兵馬,匯聚於深圳要塞,博洛顯然很清楚,兩廣會戰的主戰場是在深圳,但其他地方也不容有失,因此大量調集精兵強將前往深圳,在其餘方向也是駐紮較多兵力。

  博洛調遣江西綠營萬餘連同兩廣總督麾下兵馬駐防梧州,防備廣西之敵,將廣西提督線國安所率領的定藩藩下精兵替換到了深圳,派遣湖廣援軍,漢藩之一的續順公沈永忠督領福建綠營一萬五千人另廣西潰退下來的綠營近萬增援粵西方向,沈永忠將大營安置在了新會堅城,與粵西杜永和部對峙。

  在廣西和粵西方向,博洛隻求對峙不求進攻,全力以赴在沿著深圳、新安、東莞和廣州一線布防,博洛集中了兩廣和援軍中所有的精銳,除了其親自帶來的滿蒙八旗和山東新軍,其餘便是三漢藩最精銳的藩下兵。

  當初三漢藩南下平定兩廣的時候,滿清讓其攜帶家屬南下,定藩五千餘藩下兵補充兩萬,平靖二藩各自補充到一萬,這四萬藩下兵便是是兩廣的主要戰力,在桂林一戰,孔有德被誅殺,定藩藩下損失嚴重,後經過補充,也不過一萬五千人,而三漢藩名下還各自有兩翼綠營兵,隻是戰力與普通綠營沒有什麽區別。

  深圳要塞由當初李成棟修築,到了平靖二藩時代經過了加強,主要的工事群位於蓮花山下和筆架山交界的地方,兩山夾一營,把來自廣州的糧道護在了身後,其軍營距離深圳河最近距離也超過了三公裏,這是李成棟時代便是遺留下來的規製,當初李成棟也遣人前移工事,但遭遇了合眾國一方重炮炮擊,二十四磅炮發射的燒熔彈點燃其帳篷、木質工事和糧草,無奈之下隻能後撤。

  到了漢藩時代,尚可喜調撥廣州府百姓沿著深圳河修了近百裏的堤壩,堤壩高兩丈,寬丈許,把河北之地掩護在後,這樣,合眾國的直瞄火力就不能攻擊堤壩後靠近河流的設施,而合眾國一方同樣修築了堤壩,卻也沒有改變根本的局麵,高大的堤壩成為了此次盟軍進攻兩廣的第一個阻礙,也是深圳要塞的第一道工事。

  盟軍的第一目標便是突破深圳河北岸堤壩,修築浮橋為大軍渡河建立橋頭堡,而負責第一波攻擊便是陸軍第一師第一步兵旅,除了步兵旅之後,師長李山另外安排了炮兵、舟橋和工兵支援。

  為了達到進攻的突然性,李明勳命令陸軍一師把主力擺在距離突破點的下遊地區,打造木筏、皮艇,大規模進行演訓,而海軍則與陸戰隊一道,對新會縣城以北七公裏處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佯攻,佯裝登陸作戰。

  李山親自指揮突破行動,他選定的突破點就位於後世羅湖口岸一帶,這裏有兩大優勢,第一便是此處的深圳河隻有四十米到七十米寬,處於枯樹期的仍然有三米深,比下遊地區超過兩百米的河流寬度和枯水期導致的沙洲淤積的情況要好很多。

  而第二大優勢就是一條雙魚河從香港一側匯入深圳河,在雙魚河也有三十多米寬,且水深超過一米半,足夠突擊部隊使用的船隻行駛,而雙魚河彎曲的河道和兩側的樹林也可以把步兵旅的準備工作掩藏起來。

  永曆七年十月十八日,後半夜,突擊開始。

  步兵第一旅的旅長率領第一波突擊隊,第一批人馬由三個連組成,其中兩個連是從兩個團中抽調出來的擲彈兵連,而另外一個連則是裝備了線膛槍的獵兵連,另外有一個榴彈炮連和兩個獵兵連在南岸堤壩掩護。

  由於是夜晚突擊,所以沒有任何的炮火準備,旅長親率三個連分乘二十艘舢板從雙魚河順流而下,進入深圳河,渡河進行的非常順利,實際上,因為合眾國一方一直以來的火力優勢,清軍在堤壩上根本沒有什麽附屬工事,而先期登陸對岸的一個獵兵小隊已經把堤壩上茅草叢裏潛伏的哨兵幹掉了。

  第一波突擊隊用一個時辰抵達了河對岸,此時天色已經蒙蒙亮,河堤上經過的綠營巡邏隊發現了來往於深圳河兩岸的舢板,第一聲槍響在此刻打響,清軍的巡邏隊隻有二十多人,隻有七八支鳥銃,很快就被南岸堤壩上的兩個獵兵連使用圖溫南線膛槍擊斃大半,其餘人滾下河堤逃跑了,如此,突擊行動被識破,第一旅的士兵展開了強渡,掩藏在堤壩之下的竹筏被士兵們抬到了深圳河裏,一個營八個線列步兵連士兵在兩個分營長官的率領下展開強渡,與此同時,上下遊各個佯攻點也開始進行火力攻擊,一時間,深圳河上出現了二十多個交火點,深處深圳要塞的博洛直接被打蒙圈。

  第一批趕到羅湖突破點的是平藩麾下左翼綠營一個參將率領的營伍,一共三百五十多人,踩著堤壩北岸的稻田疾馳而來,藏身在北堤上的擲彈兵並沒有貿然開火,而是趁其抵達,大部分開始攀爬堤壩的時候,將點燃的手榴彈沿著堤壩滾了下去,繼而擲彈兵們上刺刀突擊,把綠營這支兵馬大半殲滅在了堤壩上。

  一直到天亮之後,隨著兩聲巨大的爆炸聲,讓博洛終於確立了主攻地點,那爆炸是爆破工兵們炸毀了兩岸各一段堤壩,之後,利用原本羅湖橋的橋墩修築木橋,並從雙魚河中拖來早已準備好的船隻修造了一條浮橋,等到清軍主力抵達的時候,一座浮橋已經修好了,一個作戰團另一個分營渡過了深圳河,並且為前線部隊輸送過了一個榴彈炮連和一個加農炮連。

  天亮之後,靖南藩主耿繼茂率領兩千多名騎兵抵達了羅湖橋附近,這個時候,第一旅已經在渡河指揮李山的命令下展開了隊形,兩個營在缺口兩側展開了空心方陣護住了兩翼,而擲彈兵連和獵兵連則負責掩護堤壩上的兩個炮兵連。

  這樣的空心方陣耿繼茂在粵西的時候見識過一次,是瓊藩名下一個新軍營,重型火繩槍和著甲長矛兵組成了那個空心方陣,當時不過八百餘人的方陣,耿繼茂派遣了上千騎兵愣是沒有衝開,騎兵麵對長矛手的拒馬長槍紛紛躲避,而長矛手前麵的火繩槍手進行的輪次射擊給騎兵造成巨大的傷亡,最終耿繼茂選擇了保留其藩下精兵,坐視那支瓊藩步營以戰鬥隊形撤離。

  如今又是兩個空心方陣擺在麵前,耿繼茂有些發怵,這是空心方陣的祖宗東番島夷,一水兒的自生火銃,雖說其加裝了刺刀的燧發槍肯定沒有拒馬槍那般讓戰馬害怕,但兩排士兵組成的空心方陣單麵不過五十米,士兵們肩並肩肘碰肘的列陣在一起,可是比瓊藩的火繩槍手更密集,而堤壩上那十幾門火炮也占據了高度優勢。

  “此間需調集紅衣大炮來,才能破開這怪陣。”耿繼茂喃喃說道。

  一個聲音駁斥道:“若是到那個時候,島夷怕是要過河上萬人了。”

  漢藩占據廣東之後,利用本地區的鐵料和工匠優勢,大規模鑄造火炮,又得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相助,其鑄造火炮的工藝較明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炮架工藝一直沒有像樣的改進,特別是紅夷大炮代表的重炮,更是移動不便,從要塞到這渡河點十餘裏的距離,怕是天黑也來不及趕到。

  耿繼茂看了一眼那人,原來是蒙古固山額真朱馬喇,此人是南征大軍的副帥,耿繼茂也不好得罪,低聲說道:“都統大人,僅靠騎射是衝不開這怪陣的。”

  耿繼茂這話說的巧妙,而朱馬喇的回應也讓他得逞:“那是你們漢人,我蒙古騎兵精專騎射,天下無雙,豈是你們漢人能比,你無頭蒼蠅似的莽撞衝擊自當不成,可若是有騎射騷擾則機會甚大!”

  朱馬喇隨手指了兩個章京令其衝陣,這二人各自率領四百餘騎兵出陣,兩個章京出陣之後,從中間分向兩翼,這二人也是老行伍,並未直接衝陣,而是先圍這空心方陣繞圈子,與燧發槍兵相距三百米以上,顯然,蒙古人也不想在嚴密陣列上撞的頭破血流。

  找尋方陣弱點的蒙古章京發現,這兩個空心方陣全然一樣,一麵兩百人排成兩列,四周一般齊整一般嚴正,每個方向都是兩百把燧發槍,此時已經上了刺刀,咋看過去,一片雪亮,眼瞧著沒有弱點,蒙古章京開始進行試探,原本環繞慢跑的騎兵會忽然轉向,貼近方陣,再次脫離,但方陣中的士兵都是陸軍老兵,這點伎倆自然不會上當,老兵心性沉穩,見過大陣仗,更不會麵對騎兵無端崩潰。

  蒙古章京見方陣如同刺蝟一般毫無空隙,又穩如泰山,隻得繼續試探,其派遣精銳騎兵上前,對方陣中士兵拋射輕箭,因為蒙古章京發現,這些步兵從軍官到士兵沒有一個著甲的,想來拋射的輕箭也可以殺傷不少。

  自此,雙方開開始真正進行交火,麵對蒙古騎兵小部騷擾大部待機的戰法,兩個方陣的少校同時把開火權下放到了連長官,而各連長官則按照步兵操典選擇了連縱射。

  縱射是海軍戰列艦常用的法子,因為戰列艦也無法承受起一方麵火炮的同時射擊,所以開火的時候,按照火控官的命令依次開火,而陸軍連隊縱射也是如此,連長命令從左標兵開始,兩排步兵同時進行縱射,即從左到右進行開火,等到最後兩名步兵射擊完之後,左標兵早就裝填好子彈了,一般來說,一個連進行縱射需要一分半鍾左右的時間,所以方陣完全處於持續射擊狀態,因為線列步兵的兩次射擊之間的間隔較長,因此有寬裕的時間進行瞄準,因此,連隊縱射是對付小股騎兵的最佳方式。

  蒙古人使用的騎弓在拋射輕箭的時候可以射六十米左右,而這也在燧發槍的絕對殺傷範圍,但凡被燧發槍彈射中,除了胸甲騎兵使用的胸甲之外,是無法抵擋住的,更何況因為馬隊規模,許多蒙古人被同伴逼的靠近而來。

  三分鍾的時間,方陣一麵的線列步兵可以向蒙古人射出四百枚子彈,騎兵雖然處於運動狀態,但其拋射的時候,側身對敵,投影麵積極大,線列步兵用縱射奪取了三十多騎兵的性命,並把兩倍於此的騎兵打下馬來。

  “都統大人,要不要小王援你三百騎兵衝陣?”耿繼茂不聲不響的問向臉色鐵青的朱馬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