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 軍製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41
  監國一脈雄踞舟山已久,日子卻從未好過過,蓋因其沒有足夠的地盤用於養兵,上岸打糧和走私成為了其養兵的主要財政來源,但監國一脈卻是能出動機動兵力最多的,原因便是在於監國的重要據點在舟山群島、金門島、廈門島,都是孤懸於海上,而這些年來,合眾國與各部抗清勢力在海上通力合作,在東南沿海,滿清水師實力一直不強,監國政權可以以海代陸進行防守,而對於這群人來說,上岸打糧是為了生存,去給合眾國和永曆政權當‘長工’也是為了生存。

  而鄭藩等監國名下藩鎮,最讓李明勳看中的便是登陸戰能力,這些藩鎮時常上岸,對於登陸戰是很熟悉的,這可以彌補合眾國在海軍陸戰隊方麵的緊缺。

  中荷戰爭中,海軍陸戰隊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決戰,但戰後大量駐紮海外,南華、南非、文島港便是其中重點,而且在中荷戰爭中,海軍陸戰隊經年部署在南洋,傷病率很高,許多營伍建製不完整,更重要的是,在陸軍完成軍製改革之後,陸戰隊也是趕上了這個潮流,如今能參與兩廣戰場的,唯有三個營伍罷了。

  “此番收複兩廣,我國決意出兵五萬餘,其中陸師近三萬人,其餘為水師和輜重補給部隊,而本人也為此次參戰盟軍的總指揮。”李明勳沉聲向眾人介紹道。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如此算起來,這場會戰,盟軍各部參戰領兵將會超過十五萬,即便是被選擇作為主戰場的香港也有八萬陸師,此外還會有近四萬水師參戰,其兵力之多是抗清之戰從未有過的規模,顯然,李明勳要對付的可不僅是兩廣地區的三漢藩,還有來自清廷的其他援軍。

  此次參戰的合眾國陸戰力量方麵,一共有一個整編陸軍師,一個混成旅,一個騎兵旅和兩個重炮營,另外還有三個陸戰營助戰,合眾國的主力便是那個整編陸軍師,又被稱之為陸軍第一師。

  受限於目前的指揮和通訊方式,合眾國陸軍采用的是方塊製,一個師下屬兩個旅,每個旅下屬兩個團,每個團下屬兩個營,每個營有下屬兩個分營,每個分營下屬四到五個步兵連,除了步兵部隊之後,第一師還擁有直屬部隊,包含一個加強擲彈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混編騎兵團和輜重營、工兵營各自一個,除了這些直屬的營級單位,還有野戰醫院、憲兵、通訊連,並為了此次會戰加強了一個加強舟橋營。

  而旅級單位也有直轄部隊,包含一個飛騎炮連,一個旅屬炮兵連和勤務、憲兵分隊。

  而統計起來,陸軍第一師一共擁有九個步兵作戰營九千餘人,一千二百名左右的作戰騎兵,加上炮兵、工兵等技術兵種以及臨時由陸軍部派遣來的舟橋營,一共有一萬七千人左右。

  師屬炮兵營中包含有四個連的火炮單位,其中十二磅野戰炮六門,六磅野戰炮十二門,還有一個連六門二十四磅榴彈炮(55英寸),而旅級單位還有兩個飛騎炮連共十二門四磅炮,因此整編陸軍第一師一共擁有野戰加農炮三十門,榴彈炮六門。

  而為陸軍第一師服務的戰馬,包含騎兵、通訊、憲兵和軍官用馬,一共兩千四百匹左右,而為火炮、舟橋、工兵、輜重服務的軍用挽馬則超過了四千匹,而在戰時,輜重營等營伍還會臨時加強繳獲和征用的本地馬。

  綜合算起來,整編陸軍第一師共有兵力一萬七千人,火炮三十六門,馬匹六千四百匹,這個規模堪稱龐大,但卻不是陸軍中規模最大的單位,與第一師一起成立的第二師如今尚且在濟州島整訓,其處於北洋戰區,師屬的單位中,騎兵和火炮的數量更多,卻少了舟橋和工兵單位,編製堪稱豪華。

  陸軍第一師從成立起就為廣東戰區打造,當然,現在的它已經升級為了南方戰區,南方多河流港汊,因為第一師中沒有辦法編列更多的騎兵作戰部隊,但考慮到三漢藩有數量不菲的騎兵,所以此次會戰臨時加強了一個混成旅和一個騎兵旅。混成旅包含了三個步兵營和一個加強騎兵團,還有一個炮營,一共七千餘人,其中騎兵便是有兩千騎。

  騎兵旅則是合眾國騎兵中最大的單位,下轄重騎兵和輕騎兵各一個團,還有兩個龍騎兵團,重騎兵是胸甲騎兵,除了胸甲、頭盔之外,馬刀和手槍是主要武器,而輕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馬刀,龍騎兵團更類似於騎馬步兵,使用的主要是火器,以燧發卡賓槍為主,除了三種騎兵,騎兵旅也有兩個連的飛騎炮兵。

  顯然,無論騎兵還是步兵,想要突破三漢藩經營的工事群都很麻煩,重火力自然是不能缺的,加強的兩個重炮營中一個以二十四磅攻城炮為主,另外一個則是十英寸的臼炮,這才是突破清軍攻勢的主要火力依靠。

  明軍各藩鎮拿到了合眾國陸軍的編製表,雖然他們對李明勳把舟橋、輜重和後勤這類兵種算作在這三萬陸師之中頗不以為然,但卻看到了滿滿的誠意,因為合眾國提供了各部最急缺的炮兵和騎兵,除了晉藩之外,其餘明軍都沒有大規模的騎兵。

  合眾國陸軍的新軍製引起了明軍各藩鎮的興趣,但是他們更大的興趣還是在於各類新兵器,比如燧發槍和火炮,特別是能把開花彈打出六百米的二十四磅榴彈炮,更是讓各軍頭羨慕不已。

  新軍製是統帥部和陸軍部根據以往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在完成軍隊編製改革之後,李明勳又促使其進行了軍銜製改革,陸軍第一師的師長李山授予了少將軍銜,奠定了師級長官以將軍待的地位,而旅級則是準將或者上校,團級是中校,營級則是少校,技術兵種會步兵營編製的基礎上提升一級軍銜,比如炮兵營長則是中校,而軍銜製中,陸軍高鋒和海軍西蒙斯被授予了上將軍銜,烏穆這位陸戰隊司令因為陸戰隊不是獨立兵種則隻能得中將銜,李明勳以建軍功勳和三軍統帥的身份,被元老院授予元帥軍銜。

  同樣的改革在海軍之中也在進行,海軍艦隊中,戰列艦艦長一般是上校,但旗艦長則是少將與分艦隊指揮官相同,重巡艦長則是中校,而護衛艦艦長則是上尉,擔當各類艦隊指揮官則會提升一級或者兩級,隻有海軍大艦隊、印度洋艦隊和北洋艦隊三位艦隊長官被授予中將軍銜。

  編製與軍銜製的改革讓合眾國三軍的建設更為標準化和體係化,徹底與舊時代軍隊拉開了距離,類似的編製和軍銜製有過去十四年海陸兩軍用兵的經驗沉澱,也有來自李明勳的‘拔苗助長’,但一切的一切還需要戰爭去檢驗,隻有勝利才能證明新軍製度是正確的,而即將來臨的兩廣會戰將是最大的一次機會。

  從七月下旬開始,陸續就有明軍各部抵達了香港,進入新界地區的軍營之中,第一部分趕到的是監隊,其次是晉藩,然後才是粵西軍隊,之所以最近的粵西軍隊最後趕到,是避免出現忽然抽調粵西兵馬,導致粵西防線崩潰的局麵,調兵一直持續到九月,而按照統帥部製定的作戰計劃,戰鬥將會在十月左右展開,利用南方地區冬季少雨、低溫且河流水位下降的時間段發動收複兩廣的行動。

  而在收複兩廣的行動中,其餘戰場也要進行協助,比如浙江的舟山、福建的金門和廈門,山東的青島要塞和朝鮮戰場,同樣的協助請求傳達到了尚未從屬於抗清禦虜統一陣線的秦藩,孫可望並未給予什麽回應,但是盟軍各部都清楚,孫可望應該不會放棄這個占便宜的大好機會。

  在香港,統帥部為各部劃分了駐地和軍營,並且把本地的一些軍用和民用設施交由各部使用,但小小的香港一下湧入了七八萬軍隊,依舊是帶來了許多治安問題,特別是明軍各部軍紀很差,在新界強買強賣甚至偷盜搶劫,在此情況下,李明勳要求各藩鎮軍頭派遣得力將領和親兵家丁與統帥部下轄的憲兵營組成了一支憲兵部隊,由軍法官派遣憲兵到各部之中執行軍紀,半個月便是懲戒了上百人,才彈壓住了軍隊對於香港本地的騷擾。

  而各部對於嚴苛的軍紀皆有反彈,特別是不允許軍營駐紮在城鎮周邊就讓各部不解,這讓剛剛拿到軍餉的士兵們難以消費,好在香港商人團體眾多,小商小販在各軍營前擺開攤位,提供各色服務,堪堪讓各部安定下來,在各部之中,軍紀最好的是瓊藩,其與合眾國經年聯盟,對合眾國陸軍那一套早已熟悉,接受憲兵彈壓也很順利,而最差的便是鄭藩,這些士兵經常上岸打糧,根本不分敵我軍民,甚至發生了鄭藩水師在伶仃洋勒索來往商船,被香港海岸警備隊擊沉船隻的事情,而香港本地商民對於明軍是深惡痛絕,總想著快點把這批瘟神給送走。

  而香港的議會和行政機構卻對明軍到來表現的很熱情,一些大商人團體也加入到了勞軍隊伍中來,原因很簡單,香港以珠江三角洲為生,隻要收複兩廣,香港將會迎來第三次的繁榮。

  九九重陽節,香港地方行政機構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勞軍行動,給各部送去了菊花酒、茱萸和重陽糕,而晉藩營中還多加了一道美食——水餃。

  晉藩出身西營,西營中不少老兵和軍官是陝北或中原人士,常年漂泊在外,吃慣了大米白飯,一朝見到家鄉美味,登時熱淚盈眶,而李定國則把統帥部送來的精製麵粉做成西北有名的褲袋麵、臊子麵等麵食,發放下去,晉藩上下吃用之後,更添雄心,發誓要收複兩廣、再複中原。

  陸軍丟了山東,合眾國沒了最大的小麥產區,但幸運的是,隨著蝦夷地的開拓和移民,合眾國在蝦夷地上的平原種植出了小麥,而隨著永寧行政區向東北平原開拓,在三江平原和嫩江兩岸也擁有出產春小麥的能力,合眾國再次獲得了充足的麵粉供應,隻是仍然不能作為主糧。

  合眾國與盟軍各藩鎮在南方的大規模軍事準備自然無法騙過滿清朝廷,而在此之前,滿洲朝廷就開始針對新的形勢開始變革,在李定國兩蹶名王殺了尼堪之後,滿清就開始重新任命前線主帥,第一個得到重用的就是三等奴才洪承疇。

  洪承疇此前一直被多爾袞壓製,與錢謙益一樣,被當成吉祥物處置,多爾袞死在朝鮮之後,在太後布木布泰和輔政王濟爾哈朗的支持下,福臨小皇帝任命了洪承疇為六省經略,六省包含:湖廣、江西、廣西、廣東、貴州和雲南,簡單的說,就是把西南戰區全盤委托給了洪承疇,在六省之內,無論是督撫、提督總兵都要聽其調遣,即便是鎮守湖南的漢藩續順公,兩廣的三漢藩也是如此。

  但是在今年初,這一任命被三漢藩所抵製,特別是平、靖二藩更是數次上書,開玩笑,三漢藩可是漢奸中的老資曆,什麽時候輪到洪承疇這個三等奴才指指點點了,順治無奈,把廣東交由了尚可喜統轄,而洪承疇成了五省經略。

  年初,洪承疇在長沙開府,與當年做江南總督時不同,這一次他是大權在握,一切軍事行動可便宜行事,剿撫事宜無需請示朝廷,隻需事後上報,五省的一切文官武將的升遷、轉隸、補缺、調遣悉數聽從洪承疇,甚至連副總兵一都可以先斬後奏,如此大權,在洪承疇之前,唯有宗室親王才是擁有。

  而當得到盟軍意圖收複兩廣的消息後,尚可喜頓時萬分後悔,當初為什麽要把權柄奪來了,若此時廣東也是洪承疇轄製,那可得到的支援便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