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一 銅錢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2      字數:4159
  皮龍和鄭鴻逵離開了李明勳的房間,高鋒低聲問道:“閣下,這樣資助國姓與荷蘭人作對,會不會有什麽惡劣影響?”

  李明勳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道:“影響肯定是有的,但還在雙方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高鋒啊,你不會以為我們會永遠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這麽和平下去吧。”

  合眾國從社團時代就與荷蘭人保持著和平狀態,最開始是台灣總督的欺上瞞下,後來是香港開埠的利益誘惑,緊接著,雙方找到了共同的敵人西班牙,等到荷蘭人意識到合眾國是一個非凡對手的時候,合眾國已經成長到需要東印度全力應對的地步,那個時候,一邊是傷筋動骨,一邊是厚利優惠,商人的貪婪戰勝了政治家的智慧,雙方的關係就此行成。

  但合眾國海上貿易的崛起和大陸的改朝換代改變了這一切,合眾國不斷分享荷蘭人的蛋糕,但荷蘭人卻無計可施。

  “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而荷蘭人卻因為人口劣勢,走到了擴張的極限,東印度公司要麽溫水煮青蛙,進入慢性死亡的狀態,要麽奮力一搏。”李明勳意味深長的說道。

  高鋒道:“還是溫水煮青蛙的好,我們要應對滿清這樣一個敵人,後方最後要穩當。”

  “表麵上是這樣的,但高鋒,我希望你明白,最大的威脅不是滿清也不是東印度公司,而是不確定因素,實際上,我們海上利益的擴張已經讓荷蘭人難以忍受了。雙方依舊保持和平是因為誰都奈何不了誰,一棍子打不死,不如就僵持著。

  淺層次的來看,我們在崛起在擴張,荷蘭東印度公司卻有些遲暮,時間站在我們這邊,但實際不然,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變數,荷蘭人隻是在等待機會罷了。”

  高鋒警惕起來:“機會,什麽樣的機會?”

  “一個讓我們不得不妥協的機會,這麽說吧,荷蘭人已經意識到他們無法消滅合眾國,但卻可以迫使合眾國在海洋方向做出讓步,這個機會其實很顯見,隻要我們與滿清全麵開戰,陷入大陸戰場,那麽荷蘭人就會狠狠的上來捅刀子!

  這也就是我一直堅持不與滿清進行大規模決戰的原因,也是我下令修築青島要塞、香港要塞的原因,我們必須保持力量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其他戰略方向有事,就可以收縮一方而攻擊另一方,荷蘭人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隱忍不發,但荷蘭人更清楚,他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這幾年他們一直用各種手段聯係滿清,實際上,我們也難以容忍荷蘭人了。

  長江之中出現了槳帆船艦隊,我們失去了長江控製權,崇明也變成戰地,圍攻廣州的平、靖二藩中出現了荷蘭炮手,廣州城岌岌可危,武行指揮的山東戰場,清軍新組建的火器部隊中,出現了輕量化的三磅炮和四磅炮,以及新式的火繩槍,這些都和荷蘭人有關,我們隻是抓住了一個菲茨海默,他們卻有十個八個。

  我們為了利益,不斷挑戰荷蘭人的海權,而荷蘭人為了利益,也在幫助滿清。表麵上,時間在我們這裏,但隻要不解決荷蘭人,那麽我們永遠無法全力投入到大陸戰場上去。”李明勳細心的解釋著,他這並不是教育或者教授,而是向高鋒分析和解釋。

  李明勳以如此平等的態度對待高鋒,除了二人的私人關係,那就是必須考量高鋒這位陸軍提督和元老的能量,一旦真的要轉換戰略對付東印度公司,取得陸軍方麵的諒解和支持是肯定的。

  高鋒思量著李明勳說的每一句話,在陸軍利益與合眾國利益方麵,他必須要做出權衡,想了許久,高鋒苦笑道:“算了,我不想了,閣下,您知道的,陸軍會永遠支持您的決定,這是我們的傳統。”

  李明勳嗬嗬一笑,拍了拍高鋒的手,說道:“所以,按捺住陸軍軍官們攻上大陸,光複中原的心思,因為在這之前,我們要解決荷蘭人,高鋒,你是元老院的成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我們與荷蘭人的戰爭不會太遠的,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

  “啊!”高鋒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答案。

  李明勳沒有告訴高鋒原因,實際上他心中自有考量,也是綜合了各方麵的結果,高鋒詫異問道:“閣下,您的意思是主動挑起和荷蘭人的戰爭?支持國姓是您的計劃之一嗎?”

  “不不,國姓和這件事沒關係,而是,我們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主動挑起戰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是嗎?”李明勳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李明勳來到前線當然僅僅是賞玩的,他是來進行戰地考察的,現如今東北亞的形勢是,從去年末,滿清依次解決山西、陝西的叛亂之後,就不斷的增兵東北亞方向,其中最大一次規模的增兵來自於山西薑鑲叛亂大體平定之後,阿濟格被命令鎮守山西,而支援山西戰場的兩萬包衣兵則進入了遼東。

  這群包衣兵可不僅僅是孤身前來遼東的,在來之前,他們就得到了抬起的待遇,其中許多人被編列進了滿洲旗,其餘也都入了漢軍旗,此外,這群人在山西、直隸一帶大肆劫掠,抓了大量平民做奴隸,一如當年皇太極時代的‘搶西邊’,兩萬兵馬與十幾萬新抓包衣和牲畜進入了遼東地區。

  為了安置這些新抬旗的兵丁,滿洲皇帝福臨在布木布泰的授意下,先拿出了遼東的皇莊,繼而說服了上三旗拿出了部分田莊,上三旗做了表率,下五旗同樣如此,紛紛‘慷慨解囊’讓關外八旗迅速安置下來。

  與關外八旗趕來的,還有部分外藩蒙古,特別是土默特部等擁有農業種植才能的蒙古部落,這群人的到來讓遼東方向的兵力迅速擴張,前線的滿達海也在朝鮮大量抓捕丁壯充入遼東為奴,經過了近一年的積累以及來自江南的軍糧補助,遼東滿清軍力上漲,原本大同江北岸隻有四千滿蒙軍隊加萬餘朝鮮軍隊的配置,可能會在秋冬季節翻一番,而增強的肯定是戰力稍強的關外八旗和蒙古騎兵。

  李明勳需要衡量滿清軍隊的實力,如今陸軍在山東戰場遭遇清軍猛攻,不可能再抽調兵力來朝鮮了,李明勳要考慮,實在朝鮮冬季冰封前撤兵,還是主動進攻,打垮眼前之敵人,再挨過這個冬天,把朝鮮的秋糧收一遍。

  “閣下,我支持打到冬季,至少最好能收到今天的秋糧,閣下,那可是至少兩千萬石啊。”高鋒勸說道。

  李明勳哈哈一笑:“你個莽夫,你以為我們還能搶奪全朝鮮的糧食嗎,搶官不搶民,是我們一向的原則,也是我們的清算行動能得到支持的最大原因,高鋒啊,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選擇和老百姓作對。”

  高鋒連忙搖頭:“不,您誤會我了,我雖然不懂經濟稅收之學,但絕對也沒有搶奪百姓口糧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購買,購買糧食!”

  說起來,朝鮮目前擁有一百六十萬結土地,所謂結是朝鮮王朝的一種度量單位,是按照土地肥力來對應的,實際上是為了收稅方便,一結最好的水稻田約等於一公頃,最差的一結旱地則是四公頃,綜合來說,目前朝鮮大約擁有二百六十萬公頃的土地,這麽多的土地,每年出產的糧食就有五千萬石之多,但能拿走的也就是稅收那部分,可如今的形勢是,合眾國摧毀了朝鮮的兩班貴族,大量的貴族田畝無人耕種,或者被人偷耕,根本收不上多少實物稅收來。

  “買,我承認,朝鮮的糧食價格比較便宜,但總歸沒有南洋的稻米便宜吧。”李明勳說道。

  “不,如果操作得當,肯定比南洋稻米便宜!”高鋒肯定的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現在南洋稻米也不便宜了,在合眾國剛剛大規模從南洋進口稻米的時候,從爪哇商船的稻米,一石才兩錢銀子,暹羅較貴,也不過四錢,香港的糧食交易市場,南洋稻米的價格一開始隻有六錢,但是隨著合眾國大規模的買入糧食,價格一度飆升到九錢甚至十一錢,如果不是戰亂,就沒有必要購買了,隨著合眾國主要的幾個行政長官區糧食達到自產,南洋稻米價格也在回落,但一石七錢總歸是有的,如今兩廣遭遇戰亂,又是上漲了不少。

  高鋒從懷中掏出一枚銅幣,放在了李明勳的手中:“我們不用銀子,用銅錢買!”

  “銅錢?”李明勳詫異問道。

  高鋒來了興致:“就是銅錢,您知道的,朝鮮極度缺銅,大同法之前,一直是實物收稅,這些年才開始收銅錢,但最多的時候也就能收四分之一,而朝鮮曆朝曆代雖有鑄錢,但明國錢更流行,特別是萬曆通寶,而現在,滿清占領區正在推行什麽狗屁的順治錢,明國錢漸漸失去市場,大量的明國錢貶值,我們可以收入明國銅錢,購買朝鮮糧食,甚至索性自己鑄明國錢!”

  不光是朝鮮,合眾國國內很長時間也是流通明國銅錢,一直到監國後,大額以鑄造銀圓流通,小額也鑄造了銅幣,才是有了改觀。

  “您知道的,我們在大本營和永寧都擁有了銅礦,還大量進口日本銅錠,所謂銅錢也不過就是銅鉛錫三種材料罷了,我們以水力鑄幣,花費更是小。”高鋒難掩心中興奮,說道。

  “這錢?”李明勳把玩著那萬曆通寶,眉頭微皺,這錢鑄造的光滑好看,似乎與以前見過的銅錢不同。

  “這是安全局名下的鑄幣廠出品的,此前我發現在朝鮮萬曆錢比較好用,便是讓安全局鑄了一些來,可惜的是,那些家夥實在過於實誠,鑄造的錢幣過於美觀,而且成色十足,倒是平白靡費了不少,按理說,裏麵再少一成銅,也是一樣能用。”高鋒喋喋不休的說道。

  鑄幣原本是屬於國家銀行的,但安全局也有自己的鑄幣廠,隻是不能鑄造合眾國貨幣,其鑄造的一般是外國貨幣,從理論上來說是假幣,但因為技術先進,材料充足,比真的還要真,安全局鑄幣部分是為了進行情報活動,而部分是做這方麵的買賣。

  安全局最常鑄的貨比是日本的寬永通寶,在大本營,一兩銀子的花費便是能鑄九千文寬永通寶,這錢走私到日本去,便是能換二兩三錢的日本白銀,這幾乎是百分之一百三的鑄幣稅,而二兩三錢的日本白銀能換四錢半的日本黃金,而日本黃金賣到裏斯本,又能換近八兩的歐洲白銀,倒騰幾個來回,一兩便是成了八兩,百分之八百的利潤。當然,這是按照日本國內製定的金銀銅比價來換算的(金銀銅,1:5:0),而歐洲的金銀比價是1:15到1:17,當然,隨著日本加入國際市場,金銀比價在波動,實際上,在小規模鑄幣的情況下,這項業務的利潤在百分之三百左右,而安全局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日本拉攏一些買辦階層和大商人。

  同樣的情況在朝鮮也可以去做,隻是朝鮮缺乏金銀貴金屬,但朝鮮的銅錢購買力要強,一石朝鮮稻米在朝鮮也就五錢銀子,運到台北、香港的交易價格肯定超過八錢,對南洋稻米沒有競爭力,但一兩銀子鑄造出來的銅錢可以購買到八石甚至更多的糧食,這和搶沒有什麽區別了。

  “好吧,我會讓人把國內的明國錢送來,也讓香港、瓊州、舟山和青島加快兌換明國錢,讓國家銀行和安全局的鑄幣廠都鑄造明國錢,先把今年朝鮮的秋糧吃下!”李明勳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能吃下兩千萬石糧食的話,那也是大賺一筆,而這批糧食能走私到滿清地區,那更是大賺特賺了,既然如此,就不得不和滿清軍隊打一仗了。

  明朝一兩十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