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八 西南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180
  在東西方貿易上,合眾國與荷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雖然每年從荷蘭本土前往東印度的船隻約有三十艘,但起航的時間段都是比較集中的,九月份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會船隊,年末的聖誕節船隊,每年中旬的複活節船隊,這些船隊會在經曆六個月左右的航行之後,抵達東印度群島,返航大體也要消耗六個月。

  但需要指出的是,東印度公司的航線幾乎是東西方直航航線,沿途停泊的據點也隻是補給食水,隻進行短暫的貿易,但合眾國的洲際貿易船隊則不同,按照約定,洲際貿易船隊會在印度駐留一個月左右,並且在果阿和蘇拉特開辦兩場貿易會,屆時會把一些東方商品出售,也會購買一些印度、波斯商品上船前往歐洲,波斯有競爭力的產品是生絲,而印度則有物美價廉的印花棉布和寶石,而這兩個國家對於瓷器、蔗糖和鋼鐵製品有著近乎無窮的需求量。

  在貿易會期間,武裝船會在果阿進行修理,同樣,在東非的莫桑比克島和巴西的累西腓,也會有貿易會和休整期,所以,洲際貿易船隊大約需要八到十個月的時間抵達目的地,葡萄牙的裏斯本港,並且在那裏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長達四個月的修船,然後八到十個月返回,這一個周期正好是兩年,正因如此,合眾國還在組織第二支洲際貿易船隊,如果洲際貿易確實存在巨大的利潤,第二支貿易船隊會在三年後出發,這樣,從第三年開始,每年都有船隊從東方出發,每年也都有船隊從西方返回。

  混編貿易船隊用了五日時間抵達了香港,這是合眾國第二大港口,大部分的貨物都會在這裏上船,除了遠洋航運公司采購的貨物,還有葡萄牙商人的貨物,葡萄牙擁有三成的載重噸位使用權,其主要裝載上船的是生絲、瓷器和香料,這與遠洋航運公司的主要商品是一樣的,而遠洋航運公司在裝載了許多錦緞之類的絲綢產品,而香料的選擇上,大量的丁香、肉豆蔻等高品質香料是直達歐洲的,相反,葡萄牙商人的貨物會在果阿卸貨。

  澳門的葡萄牙商人是洲際貿易船隊和環印度洋船隊(因為澳洲尚未公開,所以船隊以此為名)的堅定支持者,因為這是合眾國的官方船隊,在馬六甲海峽不會早於阻攔,這會激活沉寂已久的果阿-澳門航線,而客艙的貴賓席位也主要由葡萄牙人獲得,因為在東方,葡萄牙與荷蘭之間的戰爭依舊在繼續,所以葡萄牙人表現的相當低調,找他們找了中國籍合夥人,使用了合眾國式的貨箱、貨桶,大部分的商人都沒有出席儀式,以免引起荷蘭人的過度反應。

  “閣下,我要向您提出抗議,您的官方船隊在與我們的敵人進行著大宗量的貿易,這已經嚴重威脅了我們公司的核心利益,希望您注意到,不久之前,您還因為我們極少數的‘敗類’商人與韃靼人之間的貿易而威脅我等,現在您卻做著同樣的事情,您難道忘記你們東方哲人的話了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科隆看著大量從澳門運來的貨物裝上自由貿易號的船艙,他搖晃著雙手,大聲抗議著。

  李明勳笑了,問道:“科隆閣下,我想請問,您所說的敵人是?”

  “當然是貪婪的異端,葡萄牙人!”科隆怒道:“難道您不知道,在錫蘭,我們的戰爭還在持續嗎?”

  李明勳笑了笑,說道:“確實如此,但貴公司和葡萄牙人的戰爭不能與我們和韃靼人的戰爭相提並論,您要知道的是,我們與韃靼人的戰爭是有著嚴格而合法的程序的,至少從合眾國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的宣戰書就已經遞交到了韃靼人占據的背景,而你們呢,據我所知,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在歐洲已經和葡萄牙王國簽訂了和平協議,而你們東印度公司,一個擁有獨立宣戰權的組織,也沒有向葡萄牙王國宣戰,不是嗎?”

  本土是本土,殖民地是殖民地,這就是歐洲政治關係的基本原則,在葡萄牙獨立之後,很快便和荷蘭人停戰簽訂和平協議,雙方的貿易進行的如火如荼,即便是在荷蘭西印度公司侵占了葡萄牙巴西的殖民地,東印度公司搶占了馬六甲和加勒港,但那是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本土有關,也與本土無關,就好像兩個小孩子打架,隻要沒有性命之憂,是不會影響大人關係的,事實上,在殖民時代,海外殖民地幾經易手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期,才有所改觀。

  科隆被李明勳針鋒相對的話辯駁的無話可說,正如李明勳所說,東印度公司與葡萄牙之間的戰爭可沒有正式的宣戰手續,更沒有合眾國與滿清之間不死不休,你死我活的那種關係。

  在香港,李明勳呆了半個月的時間,前期主要和何文希這位混編貿易船隊指揮官、合眾國全權外交特使交代事情,而後期則是一直處置明清西南戰場的事情,各類情報匯聚來之後,李明勳深刻意識到,這個時空的曆史,因為自己的加入從永曆三年,也就是1649年全麵改變了。

  首先,在湖廣和江西兩大戰場,明軍體係中所有軍鎮全線崩潰,這與原本的曆史相同,但不同的是,原本曆史中,在大定湖廣之後,輔政王濟爾哈朗會因為平衡皇父攝政王的權力和應對糜爛的秦晉戰場而率領主力返回,但在現實中,濟爾哈朗沒有。

  李明勳原計劃中,用開辟山東戰場來分薄西南清軍的實力的戰略並沒有實現,多爾袞在諸多軍事和政治壓力下,顯現出罕見額‘雄才大略’,依舊力主先南明後東番的戰略,不僅沒有撤回西南戰場的滿蒙八旗主力,還在不斷增強,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加強漢藩。

  首先,多爾袞冊封孔有德為定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一下便是封了三個漢王,一開始,多爾袞意圖三王各自平定一省,但是七拚八湊,也給三王湊了四萬兵馬,其中孔有德占據一半,因此,最終議定,定南我孔有德征廣西,平南王和靖南王定廣東,與以往使用三王不同,這一次,三王南下全部攜帶本藩兵丁的家屬,而多爾袞直接要把廣西和廣東封給三王作為世襲領地,一下便是激起了三王的鬥誌。

  除了三王之外,一直被閑置的寧遠的吳三桂也被起複,多爾袞封其為平西將軍,進入秦地,圍剿王永強叛亂。

  西南戰場再次被分割為兩片,分為廣東和廣西,廣西戰場,首輔瞿式耜率領廣西本地兵馬和從湖廣撤退回來的軍隊在廣西門戶全州一帶與清軍鏖戰,而在廣東,惠藩李成棟堅守梅關,力拒清軍。

  瞿式耜文武雙全,李成棟也是一員宿將,又有梅關險隘在手,一時間雙方鏖戰不止,雙方都無可奈何,濟爾哈朗和譚泰都在等待三漢藩的援軍,好一鼓作氣,而在這能稍稍喘口氣的時間,明朝內部的內鬥戲碼又登上了舞台,實際上,內鬥從未休止過,以惠藩為主的東勳和廣西軍閥為主的西勳在朝堂之上鬥的死去活來,整個肇慶行在都是烏煙瘴氣,而在此時,從湖廣戰場吃了大虧的忠貞營撤了回來,徹底把後方攪了個天翻地覆。

  忠貞營是帶著恨來的!

  忠貞營在隆武朝大敗之後一直在山區舔傷口,受製輔堵胤錫邀請圍攻長沙,本是勝算在握,隻消在攻一兩日便是破城,到時忠貞營必將實力大漲,卻被何騰蛟派往江西,何騰蛟這個貪功冒進,且一手在湖南戰場導演明軍內鬥而泄私憤的督師大臣,雖然最終死在了湖南,但卻無法抵消忠貞營對明國的怨毒。

  永曆三年,二月末,李明勳重新登臨設立在香港的統帥部,此時的統帥部已經擁有諸多參謀,在匯聚了諸多信息之後,特別是根據以往明清兩軍的作戰習慣,做出了精準的判斷。

  從二月起,濟爾哈朗和譚泰麾下的滿蒙大軍開始後撤武昌,把前線戰場交給了綠營,顯然,濟爾哈朗是讓滿蒙八旗返回武昌避暑,同時等待集結而來的三漢藩隊伍,按照湖廣數次上演的戲碼,趁著滿蒙八旗後撤,明軍會出擊湖廣,占領大部分的鄉村和小城市,然後在滿清的秋冬攻勢中損折殆盡。

  實際上,滿清可以承受得起明軍因為占領湖廣大部而積蓄的能量,而明軍卻承擔不起在湖廣平坦區域大規模對陣造成的損失。

  類似的戲碼已經上演了幾次,所有人都很熟悉,在這個過程中,明國國內,內鬥才是主要的潮流,所以統帥部參謀們認定,首先要做的是如何避免盟友內部的內鬥,其次才是籌劃要不要守衛兩廣。

  實際上,後一個問題根本不需要考慮,答案肯定是拒絕的。兩廣與北方一共有六條通道,其中梅關和靈渠是主要通道,合眾國目前的資源可以幫助李成棟守住梅關,但對於深入西南腹地,沿途關山險要的靈渠,合眾國無能為力,而這兩點,破一點就是兩廣陷落,而集結了滿蒙八旗和三漢藩的滿清軍隊就是曆史上的最強一波,所以統帥部的參謀們要求直接進入第三階段,如何在兩廣陷落之前攫取利益,如何保住有生力量。

  至於明國的內鬥,統帥部諸多參謀和智囊倒是感覺有操作空間,當然,東勳西勳之間的內鬥是全方位的,合眾國事實上與東勳惠藩關係莫逆,所以參與其中是拉偏架,因此直接否決,另一場內鬥是則是忠貞營對明國的報複,這卻是統帥部認為可以參與的,至少忠貞營的戰力不俗,與明國朝廷關係分合不定,合眾國需要這樣一個抗清盟友。

  所以,調停忠貞營與明國朝廷之間關係是李明勳如今的主要工作,除此之外,就是繼續向桂林和梅關方向繼續輸送補給,以應對清軍的將會在永曆三年秋天開始發起的秋冬攻勢。

  梅關。

  春日的梅關繁花似錦,然而卻毫無一絲和風徐徐,空氣中充斥著肅殺的氣息,一支規模超過兩萬人的隊伍正在通過梅關,李成棟站在梅關之上,望著這支隊伍,不禁唏噓,一旁的杜永和道:“國公爺,何必呢,東番的補給已經在路上,何必再出擊呢?”

  這一次出擊江西是李成棟力主的,是在譚泰退守長沙之後進行的,與其說是出擊不如說是攻勢防守,李成棟要北擊贛州,為幾個月後的秋冬攻勢籌措糧餉和贏取縱深空間。

  “老杜,我已經決定死守梅關了,如不收複九州驅逐韃虜,此生不再過梅嶺!”李成棟咬牙,堅定說道。

  杜永和大吃一驚,道:“您這又是何必呢,他朱明對咱們一向刻薄,咱們反正,朱明才有喘息之機,可是您看看,現在西勳屢屢欺辱,皇帝又說什麽了嗎?國公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梅關沒了還有廣州嘛,那才是咱們的根基之地啊。”

  李成棟指著梅關以南那大批新紮好的帳篷說道:“你以為我要為朱明而死?你錯了,我是死給他們看,也是為你們而死!”

  那大批的帳篷屬於合眾國移民局,李成棟北伐江西,肯定會帶來海量的江西百姓,這正是呂宋和北大年所需要的。

  杜永和知道李成棟的意思,當初他們一道反正,和朱明的疙瘩解開了,但和合眾國和中華民族的疙瘩卻隻是被壓下去,雙方如常的合作,但嘉定三屠那類大屠殺是絕對不會被忘記的,李成棟想一人扛起這個曆史包袱,用償命的方式來獲得原諒。

  二人走下梅關,來到梅關下的官署之中,溫暖的房間裏彌漫著花香和果香,圍坐在這裏的有李成棟的三位義子和麾下大將,還有愛妾趙月以及幼子李元昊。

  李成棟盤腿坐下,說道:“咱們惠藩,也該分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