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八 對澳支持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146
  李明勳命令廚師送上來了午餐,與馬東來共同進餐,除了一些儀式性的慶祝晚會,能與李明勳一起同桌吃飯的人並不多,而在合眾國不長的曆史中,這些人無一不是成為了國家的中流砥柱,而馬東來吃著飯,把拓殖澳洲的一些趣聞和要緊信息當成談資說出來,他很清楚,在沒有發現金礦的前提下,澳洲是否得到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眼前這位執政官,畢竟其他元老可沒有這份魄力。

  “我們逆行塔斯曼探險航路,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抵達了澳洲,並且建立起了龍城,在設立了定居點,建好寨子和物資存儲點後,我們便是開始探索周邊,但遺憾的是,我們的人手不足,成功抵達龍城的隻有一百九十二人和一百一十名土著和奴隸,在航行之中,許多人死於壞血病,也有人死於和海島土著的爭鬥,我們最大的損失是在殺人灣,也就是您所說的新西蘭,那裏的毛利人是食人族,有六十七個弟兄死於毛利人的偷襲和伏擊之中,其中包括那個蠢貨佛雷斯,是他挑起了和毛利人的鬥爭。唯幸虧摩根船長經驗豐富,我們成功抓獲了一百四十名強壯的毛利人奴隸,還在未趕到新西蘭之前,雇傭了四十多名南島土著。”說起此事,馬東來不不禁有些唏噓。

  “澳洲本地土著如何?”李明勳問道。

  馬東來難掩失望的神色,說道:“一言難盡,一開始我們發現他們並非食人族,非常歡喜,但隨著了解的深入,我們發現土著實在是太落後了,摩根船長將之稱呼為:兩條腿的動物。按照您對土著的界定,澳洲土著是處於石器時代的遊獵民族,他們不會種植農作物,也不會放養牲畜,平日的食物來源是狩獵和采集,最主要的食物是一種會跳躍的巨型老鼠,我們稱之為袋鼠,當然,那也是我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他們的生產力及其落後,因此族群也不是很多,按照語言,我們發現了十幾個不同的部落,但我想可能有上千個,土著的密度很低,我們獵殺一百隻袋鼠也抓不到一個土著,捕奴的效率並不高。”

  (澳洲大開發以前,有土著七十五萬左右,五百個部落,而澳洲常年保持一億隻的袋鼠。)

  李明勳問:“那你們的人力來源是什麽?”

  馬東來道:“當然還是捕奴,隻不過對象是新西蘭的毛利人,閣下,毛利人雖然是食人族,但與新幾內亞島的食人族不同,那裏的土著吃人是為了食物,而毛利人吃人更多的是傳統、祭祀和戰爭,人類在毛利人的食譜上排名並不高,摩根船長在一年的時間內出擊新西蘭四次,帶回了七百多個奴隸,毛利人的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平較高,進入了氏族社會,唯一例外的是,他們凶狠好鬥,非常難纏。”

  “七百人,你靠什麽養活這些人?”李明勳難以置信。

  “主要是狩獵和捕魚,袋鼠是主要的食物來源,我們也發展了養殖業,那裏的草地非常肥美,非常適合牛羊生長,而且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完全可以散養,我們帶去的綿羊、牛和豬都很適合生長,但最瘋狂的還是兔子,它們從籠子裏逃脫,等我返航的時候,龍城左近到處可以看到兔子了,獵犬成為了我們好夥伴,一個晚上,獵犬可以捕殺三四十隻,因此返航的時候,鵟號探險船的貨艙裏除了煤炭便是兔皮,這是唯二有價值的東西。”馬東來說道。

  “煤炭?”

  馬東來笑了:“這完全是一個意外,我們在定居點挖掘蓄水池,沒想到挖掘了七八尺就發現了煤炭,那裏降水不多,煤炭成色卻很不錯,因此我們一點不缺燃料,所以磚窯和石灰窯建設的很快。”

  “煤炭是不錯,現在呂宋和台灣、海南都缺少這東西,可惜的是,太遠了,煤炭價值太低。”李明勳抱胸說道。

  馬東來這才發現自己說漏了嘴,他忽然意識到,雖然李明勳會支持自己對澳洲的開拓,但這個過程也要承擔來自國內的壓力,而分擔這個壓力的方式則是讓澳洲出產有競爭力的產品,加入到合眾國的經濟體係中。

  “確實如此閣下,但澳洲絕對是一塊寶地,在龍城建立之後,我帶去的農民驅趕奴隸開墾了四百畝左右的土地,試種了所有常見的農作物,玉米、高粱、紅薯、土豆、小麥。其中高粱和紅薯的產量尤為高,二者進行間作種植,每畝可得高粱一百一十斤,紅薯三百五十斤,兩年之後,農作物將會成為主要的口糧,而我們在新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小麥,畝產達到了七十多斤,這已經超越了永寧行政長官區的數據。”馬東來滔滔不絕的講著。

  李明勳無奈搖搖頭,他很清楚,那七十多斤的產量屬於精耕細作,大規模種植肯定沒有這麽高,事實上,目前永寧行政區已經開始用種植苜蓿、大豆多年的熟地種植小麥,畝產達到了一百二十多斤,這已經足夠鋪開種植了,而馬東來說的那些並不能引起商人的興趣,從澳洲運小麥到台灣,有什麽利潤呢?

  “東來,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李明勳吃完了飯,敲了敲桌子,提醒道。

  馬東來的聲音戛然而止,說道:“經濟作物,第一個便是棉花!”

  “我們在澳洲試種了棉花,發現那裏的土壤和氣候特別適合,沒有霜凍期讓棉花的產量很高,而且據我所知,國內目前依舊沒有一個成熟的棉花產地!”馬東來說道。

  事實正是如此,目前合眾國沒有充足的棉製品來源,主要的來源是印度棉布、崇明走私和自產,印度棉布經過馬六甲海峽,受到印度商人、英國人的盤剝和荷蘭的高稅率,崇明走私的棉製品數量有限,而且隨著滿清在長江打造重型槳帆船艦隊,失去崇明棉花是時間問題,其次便是自產,合眾國利用從葡萄牙和西班牙二者購買的巴西棉種進行培育,希望獲得一種在呂宋、北大年可以推廣種植的棉花,但這個過程很艱難,一直沒有取得成功。

  目前來說,國內的紡織業主要提供毛紡織、麻纖維紡織和絲織三種行業,絲織品是奢侈品,無法推廣,而毛紡織和麻紡織以台灣為界分區,北麵是毛紡織,南麵是麻紡織,畢竟南洋炎熱,無法穿呢絨製品的,而永寧苦寒,麻製品隻能夏季使用,目前來說,能滿足夏冬兩季使用的紡織品唯有棉製品。

  更重要的是,缺乏合理的棉花產地,製約著合眾國發展,李明勳很清楚,工業革命起源於紡織業,特別是棉紡織業並不是偶然的,如果在棉紡織業沒有突破,合眾國終究是邁不出那一步。

  “棉花和羊毛,這兩樣足夠支撐起一片殖民地的發展了!”李明勳點點頭,笑問道:“你急匆匆的趕到我的身邊,一定是尋求支持的,說罷,你想要什麽,奴隸?楊莽去年向我要一萬個呂宋奴隸,可惜,他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你呢,要多少?”李明勳問道。

  馬東來堅定的搖搖頭:“閣下,澳洲確實需要人,但不缺奴隸,如果缺我們可以自己去抓捕,我們需要的人,農民、牧民和士兵,這才是我們急需的三種人,至於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可惜的是,這受限於船隻!”

  李明勳扔給馬東來一份報告說道:“這個冬季,航運部可以派遣兩艘笛型船和四艘亞哈特商船作為移民船,這是所有可以派遣的船隻了,當然,如果你認為福船、廣船這類船隻也可以的話,我可以再調配一些。”

  馬東來選擇搖頭,澳洲航線他走了一個來回,深切知道這條航線的危險,中國式的帆船很難跨越半個地球遠航,即便是經過了歐式舵和軟帆改造的也是危險性極大,他很清楚,如果第一波移民就產生巨大的損失,這會極大降低國內對澳洲的支持。

  “那我們需要的人呢?”馬東來問道。

  李明勳點了點地圖,說道:“東來,我們會在山東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會獲得很多流放犯,也會得到許多自由移民,你可以先掛職在移民局裏,我可以保證,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人,數量嘛,暫定一千人吧,對了,我可以批給你十萬兩白銀作為經費,流放犯還好說,普通移民的話,還是要靠利誘的!”

  說著,李明勳批下了一個條子遞給了馬東來,馬東來看了一眼,這部分錢是從統帥部戰爭經費和安全局預算中出,顯然,這部分錢僅僅需要元老院知曉就可以了,無需全麵公開。

  而紙和筆也放在了馬東來麵前,李明勳道:“一些不那麽緊缺的物資你可以寫下來,交給航運部,嗯,我可以給你八百載重噸的權限,明年夏天的時候,會有船隻送達龍城港。”

  “夏季?”馬東來不解。

  李明勳點點頭:“我說過了,十二月左右,洲際貿易船隊會前往歐洲,這支船隊隻有六艘自由貿易級是前往歐洲的,還會編列其他的船隻,這些船隻會經過馬六甲、錫蘭、果阿、波斯、東非,環繞印度洋進行貿易,而其中部分會按照塔斯曼航線航行,通過龍城、新西蘭、金城、黎牙實比返回台灣,這是航運部的開發式貿易船隊,目的是未來形成中歐洲際貿易航線、環印度洋貿易航線和環印度、澳洲貿易航線,東來,那個時候,龍城就不再是孤懸海外的港口了,處於貿易航線上的它才會擁有商業活力和新鮮力量,這是比國家支持還要偉大的力量。”

  “資本的力量!”馬東來想起李明勳說過的話。

  李明勳笑了:“是的,資本的力量!”

  馬東來和李明勳相談甚歡,對於將來的環印、澳航線,馬東來非常的熱心,他就此向李明勳提出了一個新的探險計劃,即探索東澳大利亞,實際上,金城已經試探向南探索,成功發現了東澳大利亞暖流,而馬東來則希望龍城與金城聯合起來探索,把現有的塔斯曼航線截彎取直,如果再從東澳建立港口和定居點,那麽無論是台灣直航龍城,還是環印、澳航線都是極為有利的。

  四日之後,船隊抵達了濟州港,這裏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是穿著白衣,用白色布條束著頭發的人在忙碌,馬東來看了一眼,嘟囔道:“怎麽家家跟死了人似的,打下這濟州島是殺了多少人啊,與其殺了,送澳洲去多好。”

  “這是朝鮮人的民族服裝,他們喜歡著素衣,你看不慣也就是了,可莫要亂說,如今國內有不少朝鮮人,民族團結嘛,表麵文章還是要做足的。”李明勳拍了拍怨念叢生的馬東來,率先走下了跳板。

  濟州港港內港外全部是幹活的人,新修築的木質碼頭上,奴隸正把船上各類物資卸下來,成袋的米糧、飼料,沉重的鐵錠,奴隸的腰彎著,吃力的背負著這些沉重的物資,顯然,在港口的滑輪吊杆和硬木軌道未投入使用之前,奴隸和貨運馬車是唯一的運載方式。

  得到消息的李德燦騎馬而來,他萬萬沒有想到李明勳和軍官們會先於軍隊趕到濟州島,因此未曾有什麽準備,李明勳見到李德燦,讚許道:“德燦,占領濟州島這才幾日,已經是有模有樣的了嘛。”

  李德燦笑了笑,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連忙謙虛道:“早年跟著閣下在北地拓殖的多了,新開拓的地方該弄什麽,都是現成的模式,卑職哪裏敢居功。”

  “嗬嗬,你倒是一如既往的謙虛,對了,先安排人把這三艘大帆船上的貨物卸載下來,它們還要北上永寧,一刻也是耽擱不得。”李明勳交代了幾句,也就與李德燦一起進了濟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