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七 加征三餉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208
  西蒙斯坐在那裏,身體扭動著,說道:“好吧閣下,請您不要賣關子了,趕快說出來吧。”

  李明勳笑了笑:“我的辦法很簡單,加征稅款!”

  眾人相互看看,元老們與議員也對視之後,都不知道什麽意思,錢錦問道:“閣下,加征稅款和我們討論的事情有什麽關係嗎?”

  李明勳道:“這個稅款完全用作對明國的軍事援助,可以叫做明國稅,禦虜稅、抗清稅之類的名字,加征的標準嘛,就按照明國三餉的加征標準來!但是這個稅種的確定不能由元老院確定,而是進行全體二十八萬公民的全麵投票,進行一次深入基層的普選,隻給公民兩種選項,同意還是反對,這次普選還要接受第三方機構的監督,永曆,魯監國,鄭藩,葡萄牙人和英國人都可以派人參與,以表示公平,甚至可以讓一些遵紀守法的流亡士子也參與進來。一次全體公民的公開投票,就是對未來國家凝聚力的一次摸底。”

  西蒙斯問:“如果這次投票的結果,大部分公民同意加征明國稅呢?”

  李明勳道:“那就說明我們的中堅階層對大明朝念念不忘,這種情況下,隻能暫緩建國計劃。那麽就按照原定計劃征稅半年,半年之後進行稅率修整到遼餉的水平上,這樣就不會因為賦稅過重而影響我們的經濟發展。”

  “我認為,結果肯定是不同意的。”阿海笑嗬嗬的說道。

  李明勳道:“不要以為,人心是最多變的土壤,不要想當然的去動作,輿論本身就是用來控製人的,所以輿論不值得相信,能值得相信的隻有數字!”

  正如阿海所說,加稅的議案通過的可能性不高,就拿三餉來說,這是導致大明百姓民不聊生的根源,直接導致了大明朝廷的破敗,而滿清入關之後曾經號稱廢除三餉,著實收攏了不少人心,但實際情況下,這個順治元年的法令沒有得到嚴格貫徹,甚至到了順治末年還加征剿餉。

  心平氣和的說,三餉相當於每畝九厘銀,折合成稻米也不過每畝十餘斤,在後世人看起來並不多,但考慮到明朝賦稅需要加征四分之一左右作為耗羨,更多的官員上下其手貪汙,導致三餉對百姓造成了沉重負擔。看起來不多的賦稅是對大明那些開墾了數千年的熟田來說,實際上,這個比例在社團領地上要高不少。

  比如說永寧行政區,其能種植的糧食隻有燕麥、大麥和黑麥這類耐寒作物,一畝產量也不過六十斤左右,還得去掉十五斤左右的種子,若增加十餘斤的賦稅,那就是要人性命了,所以,永寧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台灣稍好,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

  但這卻是一次對社團領民的徹底摸排,要知道,社團戶籍那裏雖然擁有超過三百萬的人口和幾十萬的奴隸,但想要成為公民,擁有選舉權,就需要達到標準了,首先是身份,公民必須是社團之民,在領地內有不動產(房產、土地和工坊),直係親屬不在其他國家從事公職(官、吏、將、兵),而公民身份的最高標準是財產,實際上就是看繳納稅款的額度,隻有達到納稅額度才能成為擁有選舉權的公民,否則隻能是領民(建國後稱之為國民)。

  而想擁有被選舉權,納稅額度就要更高,或者擁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所以社團目前擁有的二十八萬公民之中大部分是大中小商人、工坊、管理人員、中高等級匠人、醫生、教師和軍官以及各村子的村長、稅務官等。

  這些人雖然屬於較高的階層,但擁有極大的代表性,至少沒有公民權的人都認識擁有公民權的人,可以施加影響。

  李明勳當然希望這次加征稅款沒有通過,他倒是不擔心錢,畢竟即便加征三餉,一年也不過幾十萬兩,他希望的是用這次加征稅款的投票結果向所有外部勢力,包括自我感覺良好的明國政權、流亡士子等人宣告,社團大部分的公民都願意和朱明政權劃清界限。

  而且這對元老院及各級議會也是極大的利好消息,至少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對支援明國的態度,而非受限於民族情感和道德綁架,元老院可以向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宣告:看到沒有,是公民不願意支援你們,不是我們為個人利益作出的決定。

  “雖然我們對這次公民投票非常樂觀,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動用少許的手段來增加一些勝算,或者說讓數據變的好看一些。”林誠笑著說道,他說道:“按照我們的法典,投票率在一半以上,獲得票數超過一半就算獲勝,理論上來說,我們隻要取得四分之一強的人支持就可以了,但過於接近這個底線可能會引起社團階層的分裂,而如果有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公民反對加征,那對元老院未來的建國計劃就非常有利了。”

  阿海微微一笑,問:“您的意思是,在投票上動動手腳?”

  林誠會心一笑,但是李明勳卻明確反對,他說道:“絕對不可以,這是第一次公民投票,不能太黑暗了!”

  “我希望外部勢力監督就是希望能讓投票更顯公平公開,絕對不允許在投票上動手,但是林誠閣下說的沒錯,我們確實應該增加一些勝算,比如,報紙!”李明勳打了個響指。

  眾人愣了愣,錢錦恍然大悟,說道:“閣下說的是通報吧。”

  通報是由元老院書記處每半個月下發的宣傳材料,印刷之後送達村社、種植園一級,然後由宣講員進行宣講,比如剛剛通過的稅率修改,都會出現在通報上,目的就是讓領地內的百姓知道,元老院有什麽動向,許多一級二級行政區也有自己的通報,會與元老院的通報一起下發。

  “我見過通報,上麵多是關於領地內的事情,比如稅率修訂,到港貨物種類和數量,行政新規等,但從明年開始的通報中,增加對大陸戰局的內容,而今年最後一期要弄一版特別通報,介紹統帥部一整年的工作內容,當然,對我們自己的海陸軍,要宣傳功勳為主,但對於明國各個政權,就要完全的實事求是,諸如國姓的背父救國千秋公義要宣傳,但也不能掩飾紹武和永曆在大敵當前還在三水內戰的事情。

  總之要實事求是,大明王朝腐朽墮落不能總用空話來說,還要拿出事實和證據。當然也可以憶苦思甜,對比一下大明治下百姓和社團領民之間的生活差別等等,公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民族情感上來講,大部分人願意救助自己的同族同種,甚至可以犧牲部分自己的利益,但是他們願意把自己的利益交給明國的某個腐朽政權嗎?我們給魯監國政權的十萬石援助糧不就被那些官員貪墨部分賣到黑市上嗎,這種有證據的事實必須詳細的擺在領民麵前。”李明勳認真的說道。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隻是成本有些太高,而且會引起爭論。”林誠說道。

  “把書記處的宣傳力量獨立出來,單獨設立一個部門,從明年開始也要專門的列出預算來支持,至於爭論,那些人做得,難道我們就說不得嗎?”李明勳表現的尤為堅決。

  李明勳站起來,敲了敲桌子,說道:“諸位,我們曾經都是生意人這不假,但與以前不同,現在我們代表著二十八萬公民坐在這裏,肩負著數百萬領民的希望,我們做出的每一項決定進行的每一次表決都應該考慮的是公民和領民的利益。”

  西蒙斯重重點頭,說道:“好吧,閣下,還是討論一下加征稅額的問題,您認為這件事什麽時候進行比較合適?”

  李明勳道:“三個月後,我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宣傳、邀請觀察員、準備投票、計票工作,記著,這也是一場戰爭,我們要光明正大的去爭取勝利,不僅要贏還要贏的漂亮,之後,我們可以對質疑我們的人說,看吧,不是我們反對,是我們的國民放棄了朱明!”

  “我也會對你這麽說的,曾淑儀!”李明勳心中暗道。

  元老院的會議進行到了尾聲,一個參謀人員從會議室外進來,在李明勳耳邊說了幾句,李明勳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元老們和議員全都屏聲靜氣,等待李明勳說出那個壞消息。

  李明勳站在那裏,平靜的說道:“公布一個壞消息,七天之前,清廷偽兩廣提督李成棟率領精銳騎兵突襲了廣州城,城市陷落,紹武皇帝、城內十六位藩王和首輔蘇觀生或死或俘!”

  這個消息一出,會議室中炸開了鍋,尤以坐在參政席上的烏穆表現最為強烈,他一聲雷霆怒吼罵道:“統帥部早就提醒過紹武,對潮州一帶的清軍要警惕,沒想到這個蠢貨這麽快就把廣州丟了,該死的蠢貨!”

  “肅靜,肅靜!”林誠拍了拍桌子,讓會議室重歸安靜。

  “閣下,我會讓海軍準備最快的船,送您去香港。”西蒙斯連忙說道。

  李明勳的手指點了點桌上厚厚的各類草案說道:“我們還需要四天進行表決,一切處置完再行出發吧。”

  “諸位,陸軍三分之二的精銳在香港,我們的陸軍提督也在那裏,統帥部的參謀處也製定過類似的作戰計劃,高鋒會按照預案行動,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陸軍提督,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李明勳鄭重說道。

  其實李明勳不著急的原因很簡單,已經過去了七天,根本來不及應對突發事件,隻能按照預案和高鋒本人的判斷行事。

  八天前,廣東增城。

  李成棟看著身後八百名騎兵正通過浮橋渡過增江,他騎在馬上,一身明軍山文甲,麵色如常,但是心中卻滿是焦慮,他不知道自己突襲廣州的計劃能否成功。

  實際上,他已經做了完全準備,此次行動全部是騎兵,城中也已經聯絡了內應,即便不成也可逃走,但李成棟知道,如果失敗,那最終結果就是自己這個兩廣提督永遠是署理的,龜縮在潮州一帶,寸步不前。

  為了此次突襲,李成棟做了很多安排,他麾下的士兵在潮州加固城防,打造水師,一副要防海防禦的模樣,為的就是擾亂紹武和社團的注意力,而即便那些主動投靠的廣東將領和官員,李成棟也是讓其暫緩,即便是近在咫尺的惠州已經到唾手可得的地步,李成棟也是忍住了誘惑,前幾日,他還授意鬧了一次小規模的兵變,既教訓了那個跋扈的施琅,也給外界一種己方錢糧緊缺的假象。

  準備了近兩個月,李成棟終於率軍出發,他已經進去廣州府,而佟養甲率領的大軍剛剛進入惠州府境。

  “李永茂,本將給你精騎五十,先行潛入廣州城內製造混亂!”見兵馬渡過大半,李成棟對親將李永茂吩咐道。

  李永茂率領精騎得令而去,他們到了廣州城邊,下馬以青布裹頭,裝作碼頭常見的水手,徒步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不多時進入城中,傍晚時分,李永茂帶人來到布政司門口,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圍成一圈,周圍百姓不知所以,紛紛圍觀。

  隻見這些人從行禮之中拔出佩刀,一把扯掉頭上青布,甩動了一下金錢鼠尾的辮子,大聲吼道:“大清天兵殺到!”

  隨即,對周邊的百姓進行大肆殺戮,廣州城中一片混亂,人們爭相逃跑,大呼:“韃子來了,韃子來了!”

  一個明軍士兵快馬跑到了武學,看首輔大學士蘇觀生正陪著紹武皇帝慶祝三水大捷,君臣都是一身戲裝,顯的不倫不類,但卻派頭十足,那士兵跪地道:“大人,韃子兵殺進城了!”

  蘇觀生瞪了那士兵一眼,對身邊衛士說道:“假傳軍情,當死!”

  說著,手起刀落,第一個報信的士兵死在了武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