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566
  李明勳對於紹武政權不多的好感來源於紹武皇帝和首輔蘇觀生在麵對李成棟威逼利誘之時,選擇自殺,但也僅此而已,這個政權僅僅掌握了廣州一府不到的地盤,以至於‘政令不出七門’,其能夠存在的基礎是在三水取得的對永曆政權的軍事勝利。

  在確定博洛率領大軍北返之後,李明勳就在籌劃保衛廣東的事宜,但目標僅限於保住富庶的珠三角地區,畢竟江西的清軍已經占據了廣東的北方,並且發動的一場不成功的南征,而佟養甲、李成棟事實上已經占據了粵東,但有一點,敵人的實力並不強,真正作為主力的就是佟、李二人麾下那三萬兵馬。

  如果有機會,李明勳甚至想通過借助永曆政權的兵馬,和李成棟堂堂正正的打一仗,隻要戰而勝之,那麽1647年的廣東局麵就定下來了。之所以有這個把握,原因很簡單,清廷已經籌劃好了新一輪的冬季攻勢,這一次的發力點是湖廣。

  可以說,清廷已經把準了南明政權的脈,南明這群家夥,即便是給他們兩年時間,他們也隻能湊出一支規模龐大但是一觸即潰的軍隊,相對來說,舊有的軍隊才是真正難對付,而明朝的精銳已經打光了,現在最能打的就是湖廣的原順軍。

  從隆武二年末開始,新一輪的冬季攻勢交給了清廷的三王一公,以孔有德為率,另有滿洲八旗加入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輪進攻之中,清廷給予了三王一公極大的信任和權柄,即便是滿八旗中的副都統級別的‘太君’也要接受其指揮。

  湖廣的戰局社團無法參與,兵力太少自然無法分兵,即便是物資支援,還是存疑,糧食從香港起運,經過伶仃洋去廣州,進入珠江水係,一路向西,過肇慶,入廣西,在梧州進入漓江到桂林,然後再經過靈渠進入湘江水係,如此內河運輸,加上沿途那些貪官汙吏吃拿卡要,山賊強盜巧取豪奪,到湖廣戰區肯定是十不存一,唯一靠譜的隻能是餉銀支持,但元老院從一開始就拒絕給明國朝廷真金白銀的援助。

  支援湖廣是不用考慮了,但湖廣也聚集了清廷過半精銳,清廷也拿不出錢糧來支援廣東,現在來說,佟、李有江西、福建的部分糧餉支援,而永曆朝廷有社團協助,想要得到兩廣,就要看誰在廣東占據的地盤多,現在是明朝占據優勢,但紹武把這個優勢變成了不確定,這也是李明勳急於解決紹武的原因。

  “紹武暫時不用理會,我馬上要啟程回大本營,但是我會把高鋒留在這裏,作戰計劃我已經和高鋒製定好了,隻要永曆那邊同意了我們的條件,那麽高鋒會立刻派人閃擊廣州,後勤的工作就交給你了。”李明勳微微一笑。

  林河鄭重點頭,他很清楚,在廣州局勢風雲詭譎的境況下,李明勳仍然堅持返回大本營,可不是為了家庭團聚過年,他的真正目的是下一個財年的戰爭撥款,可以確定的是,明年無論如何,陸軍都會在廣東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戰端一旦開啟,那就是財政的無底洞。

  李明勳乘坐一艘通報船返回了大本營,在路上,他一直整理著統帥部對元老院的報告,當然,最重要的內容是向元老院報告去年的戰爭撥款的去向。

  在隆武二年,也就是1646年,戰爭統帥部一共拿到了多達三百八十萬的戰爭撥款,當然,等李明勳年中接手的時候,隻剩下了二百多萬,好運的是,整個隆武二年,統帥部都沒有大規模的介入到戰爭中去,僅在浙江和福建有過兩次並不激烈的戰鬥,大規模的戰爭撥款花費了在移民上。

  按照規矩,在移民抵達安置點之前,所有的一切花費都由統帥部負責,而在去年一年,從大陸移民多達五十五萬,其中有四十七萬是戰爭移民,剩餘的是自費前往,為這些移民提供臨時的住所、衣食,租借船隻運送,就花費了多達一百五十萬兩,還有價值三十多萬的米糧或賣或送的給了魯監國政權。

  其餘的撥款大多花費在了戰爭物資、武器的采購和儲備上,至少明年不會為彈藥發愁了,隆武二年的戰爭撥款結餘三十五兩左右,而李明勳希望明年的戰爭撥款能達到五百萬兩。

  製約統帥部得到戰爭撥款的除了社團目前所麵臨的財政壓力,還有來自呂宋行政區的力量分散。

  按照呂宋行政長官林謙提交的報告,呂宋行政長官區在明年,也就是永曆元年需要至少六十萬的財政補貼以用來支持對呂宋行政區叛亂分子的軍事行動。

  原本按照元老院的預計,《宿務條約》簽訂以後,呂宋會進入快速的發展期,繼而可以承接大量的移民,大規模的發展種植園經濟,快速向大本營提供各類經濟作物和礦產資源,盡快實現對大本營的財政反哺,也就是說,在戰爭之前,大本營樂觀的認為占領呂宋後這裏就會賺錢,但實際情況是,呂宋行政區陷入戰爭狀態。

  在如今的呂宋行政區,隻有馬尼拉周邊五十裏內是安全的,其餘地方包括榮耀堡、八打雁、黎牙實比等地,都隻能維持港口和要塞安全,戰亂導致呂宋行政區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大量的種植園撂荒、奴隸逃散,導致呂宋無法向公債持有人提供安全穩定的產業,不得拿出財政來支付違約金。

  到了大本營,李明勳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李北極,他作為呂宋行政區的議員代表,向元老院解釋呂宋行政區的局勢,李明勳詳細的聽了李北極的解釋,終於明白過來,呂宋地區局勢的惡化原因是,社團堅定的宗教政策,當然,這是李北極的用詞,如果用公債持有人的話來說,那就是嚴苛無禮的宗教政策。

  與大本營不同,呂宋的宗教比較單一化,那就是以天主教為主,畢竟這是西班牙人統治超過七十年的地方,在整個呂宋,擁有四十萬到五十萬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人離開呂宋之後,天主教徒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奴隸,根本不用考慮,第二種是選擇留下成為社團治下百姓的梅斯蒂索混血兒,這些人原本在西班牙人治下就經濟地位低,無力承擔起遷往宿務的費用,強行前往宿務就會成為契約奴。

  而真正讓人頭疼的第三種,那就是分散在呂宋各地的巴朗圭首領和封君,這種人或許隻有不到一萬人,但掌握著相當的軍事力量和資源。

  按照《宿務條約》,呂宋長官區全盤接納西班牙人在呂宋的全部產業和社會關係,西班牙人的奴隸、礦山和種植園成為社團的產業,西班牙人的封君成為社團的封君,那些土著部落也成為社團的藩屬。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社團降低了藩屬部落的稅率,準許他們可以用實物替代稅收的三分之二上繳,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擁護,但一直到宗教局的分支機構入駐馬尼拉,一切都變了。

  社團對宗教的管理向來非常嚴格,而且擁有專門的宗教機構宗教局,社團承認治下百姓擁有信仰宗教的權力,也允許各種常見宗教在領地內存在,但一切宗教都必須接受監督和管理,而社團對宗教管理的有兩大準則。

  信仰是有代價的。

  控製信仰的源頭。

  首先,宗教局規定,除了自己的住宅之外,在其他地方進行的宗教活動都要向宗教局報備即便是其他私人領域,比如酒館、工坊、私人船隻,總之,隻要有非直係親屬加入宗教活動都要接受管理,而管理的辦法就是一個,收稅。

  宗教稅是目前社團第四大稅收來源,排在前麵是關稅、商業稅、農業稅,即便是城市的人頭稅都沒有宗教稅高。

  在任何一個教堂、寺廟、庵堂的門口,都有宗教局的稅務官收稅,而舉辦宗教活動也要收稅,哪怕是家裏死了人請和尚做法事也得根據宗教人員和參與群眾數量而交稅,上不封頂。

  宗教稅的製定讓信仰的成本極度升高,元老院支持這個規定是為了稅收,而李明勳支持則是為了限定宗教,把虔信者變成淺信者,把淺信者變成無信者。

  而宗教局的職責並不僅僅在於收稅,還在於控製信仰的源頭,任何一種宗教都必須在宗教局報備,而建立教堂、寺廟這類宗教建築更是需要宗教局審批,元老院明令,不管是台灣大本營還是海外的行政長官區,都不得動用財政去興建宗教設施,新的宗教設施的建造必須合乎標準,標準有很多,但歸根究底就是一個字錢,社團對宗教設施的修築收繳百分之四百的宗教稅,也就是說,建造一個新教堂花費一萬兩,那就要把五萬兩給宗教局,由宗教局負責建造。

  而不僅是宗教建築,還在於神職人員,按照宗教局規定及建國後製定的宗教法,百姓僅有信教權力,包括改信和不信,但沒有傳教權力,不得逼迫、誘導他人信仰宗教,傳教權隻有神職人員擔任,但每個神職人員都必須接受宗教局的考核和監督,這些製度發展成熟之後,社團領地內所有的宗教神職人員都成為了特殊的公務員。

  西班牙‘堅守’在呂宋的傳教士、神父都必須接受宗教局的考核,而幾乎沒有一個人能通過考核,原因很簡單,宗教局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所有的神職人員都隻能忠誠於社團,而不是幾萬裏外的教皇之類的玩意,可以說,聖經還是那本聖經,但要按照宗教局指導來解釋,呂宋的天主教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天主教都沒有隸屬關係了。

  顯然,這些宗教政策是呂宋那些自由的天主教徒所不能接受的,收稅也就罷了,但是對信仰解釋權的剝奪和宗教活動限製他們完全無法認可,而除了宗教,還有一件事引起反抗,那就是奴隸公有化,社團不允許任何人蓄奴,所有的奴隸是社團的公有財產,其他人隻能從社團手裏租借(大部分是永久租借)。

  嚴苛的宗教政策本來讓天主教徒不滿,更何況有心者在背後煽動,《宿務條約》中損失大量利益的天主教五大教會就是幕後黑手,其煽動呂宋天主教徒的叛亂的成本非常低,僅僅是製造一個謠言就讓林謙應接不暇了。

  天主教會的謠言很簡單,那就是社團的苛刻的宗教政策是針對天主教徒,是宗教迫害。這個謠言根本無法解釋,因為天主教是呂宋目前唯一的宗教,其餘的都是土著那些雜七雜八的巫婆信仰,在西班牙人統治時期,西班牙人是嚴格限製其他宗教的,那裏的華人最多時有三萬多,也沒有自己的寺廟。

  嚴苛的宗教製度和經濟利益受損讓大量的封君和土著首領站在了社團的對立麵,呂宋行政長官區希望能放鬆宗教束縛,李北極這位議員代表來大本營,除了請求財政支持,就是遊說元老院了。

  “放鬆宗教管理這件事你不用遊說了,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元老院全體元老的共同意誌,即便元老院為此發動投票,我也會動用作為最高執政官和首席元老的一票否決權,這個權力我從未動用過,但為了宗教管理製度,我願意動用。”李明勳鄭重的對李北極說道。

  李北極略略有些愣神,他知道,宗教局當初就是李明勳提議成立的,其規章製度和原則也是李明勳參與製定,並且提請元老院實行的,當時高鋒還抱怨,執政官在宗教局上費的心思比陸軍還多。

  “好吧,您的意見我會告知呂宋議員的。”李北極低頭說道。

  李明勳笑了笑,拍拍李北極的肩膀:“北極,雖然我們走的道路與泰西強國殖民道路有些相似,但本質上是不同的,其不同在於,我們擁有一個巨大的人口基數,他們擁有共同的文明歸屬感,你看到了,僅僅是五六年,台灣就擁有了兩百萬的人口,呂宋達到這個人口頂多是三代人,這意味著,我們的領地內會有一個以漢族為主體,以華夏文明為核心的勢力。

  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經濟、強大武力配合巨大基數的人口,賦予了我們同化其他民族和文明的天賦,我們唯一弱勢的是宗教,我們的佛教、道教太不具備侵略性,現在限製住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就是提前閹割掉他們最強的抵抗手段,這是身為你的師長給你的忠告。”

  “我明白了。”李北極躬身,鄭重說道。

  李明勳笑了笑:“既然此事因我而起,那我就要有所表示,我會在財政預算上支持呂宋戰爭的。”

  “那廣東?”李北極猶豫了。

  李明勳笑了:“那就是個無底洞,投入多少都不夠,但呂宋不同,早期打下的每一分地基,未來都會承載起更高的大廈,告訴林謙,元老院不會質疑他的能力,但是也隻有一年,明年會給他足夠的士兵和經費,一年時間,奠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