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零 海軍長遠規劃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179
  李明勳到底還是沒有如願休息幾天,很快,事情一樁接著一樁,讓人無有片刻安寧。

  三天後,李明勳在大本營召開了一次海軍高層會議,出席會議的人數並不多,除了西蒙斯這個海軍提督,海軍部的官員就是造船廠的錢錦和潘學忠,會議的內容很簡單,如何既能保持海軍的擴張與發展,又能盡可能的節約資源投入到戰場上去。

  毫無疑問,在解決了西班牙人的威脅之後,在亞洲的海麵上,社團一時沒有什麽緊要的海上威脅,荷蘭人依舊在觀望和加深合作,葡萄牙人、英國人力量皆是不足以產生威脅,而其他海軍,或者說水師,都是淺海力量,現有的海軍力量,特別是占據絕對核心的戰列艦們很難完全發揮出戰鬥力。

  社團需要限製海軍,以得到更多的戰爭資源,但是海軍卻不想做冷板凳,而荷蘭人仍然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元老院與海軍之間必須達成一致,畢竟海軍在元老院中權柄很重,很多社團的重要行政、軍事官員都是從海軍走出去的。

  這個時候,海軍上下很慶幸他們有一個洋人提督,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敢反對投入過多資源到大陸戰場,否認會被那些占了道德製高點的人罵的體無完膚,隻有西蒙斯這個洋人無需擔此罵名。

  毫無疑問,這是官僚體係固有的毛病,會影響團結,也會影響發展,但這就是事實,誰也解決不了,換一個提督也是如此,當然,還沒有到把軍種爭端和戰略爭執擺在明麵上的地步,這次會議也是為海軍發展做一個中長期規劃。

  首先是艦隊的拆分,現在的海軍有兩個用兵的方向,一個是馬尼拉,必須在這個新的領地留下足夠的艦隊力量,另外一個是泗礁山,支援崇明要塞、海洋島要塞,協防舟山,任務極重,當然還需要給大本營留下一定的力量,作為總預備隊。

  目前來說,社團仍舊隻有九艘主力艦和三艘巡航艦,今年會有兩艘主力艦和一艘巡航艦下水,但是在年底,服役要到明年了,但從絕對力量上講,實力在下降,首先在馬尼拉,社團折損了虎鯊和長須鯨號,雖然繳獲了兩艘重炮艦,被重新命名為虎鯊和鮫鯊號,但遠不及兩艘戰損艦,而且這兩艘也需要修理和改進。

  除此之外,白鯊號和逆戟鯨號兩艘船的狀態也很不好。

  一提到風帆戰列艦,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美國服役兩百多年的憲法號,和英國那艘時間更久的勝利號,當然,大部分人也知道,這兩艘船還能漂浮在海麵上,是因為不斷的維護,真正的風帆戰艦沒有那麽長的使用期,不過很多人認為不少著名的風帆戰艦擁有四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服役期,實際上,那是木質軍艦的特殊所在——重建。

  所謂重建,那就是把一艘船徹底拆掉,然後把堪用的材料挑選出來,更換壞了的材料,繼而組裝到一起,許多風帆戰列艦的一生經曆過數次重建,建造的時候用的木材在最後幾乎全都被淘汰了,艦體大小和布局也有變化,很難說是一艘船了,重建大部分時候是海軍為了獲批軍費的手段。

  正是因為有重建這類操作,所以英國海軍習慣給新造的軍艦用上一根便宜且質量不太好的龍骨,然後盡快的讓其達到重建資格,再換上一根好的龍骨。

  實際上,大部分的風帆戰艦,在不考慮戰損或者失事的情況下,隻有十五到二十年左右的服役期,這並不是說,這十五年風帆戰艦都可以在海上執行任務,事實上,十五年中至少有一半時間要處於封存狀態,要拆掉所有的火炮,把頂桅、上桅全部降落下來,即便是服役的七八年來,每次執行任務也不能超過一年,每次執行完任務就要進入到船廠進行大修,一艘服役十五年的軍艦,真正執行任務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年。

  顯然,社團目前所有的主力艦都處於超負荷服役狀態,這意味著,少則五六年,多則七八年,這些主力艦就會全部報廢。也正因為如此,風帆戰列艦才被稱之為強國的玩具,中小型國家根本玩不起,就連荷蘭這樣的國家,進入十八世紀後,也逐漸被淘汰出局。

  社團主力艦不僅超負荷服役,還帶傷服役,逆戟鯨號和白鯊號參與了社團每一次的海戰,對抗的目標無一不是裝配有十八磅重炮的對手,被擊穿的次數難以計算,麵對十八磅和二十四磅的重炮,別說被擊穿,就是被擊中也會給肋材造成巨大的負荷,肋材錯位、折斷後修補、裂縫這都是必須重建才能修好的。

  然而,以前與西班牙人戰事不斷,根本沒有機會重建,畢竟重建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重建的費用也很高,至少是原造價的三分之一,戰損艦的重建費用可能會超過一半,更重要的是,社團的幾個造船廠,船台有限,能對主力艦進行重建工作的船台更有限,重建舊船就影響造新船。

  按照海軍提交的方案,先不進行重建,把船台讓出來給新的虎鯊號、鮫鯊號進行改進,然後再談重建的事情。

  李明勳看過這個方案,搖搖頭:“你們這樣擱置重建,就要留有足夠的預算冗餘,現在大陸的戰事很吃緊,沒有明確用途的財政冗餘會引起元老們的反感,所以你們必須製定出切實的方案來。”

  “可是,海軍造船廠的船台還在占用中,最快要等到十月份那艘巡航艦下水之後。”錢錦小心的解釋道。

  李明勳道:“很簡單,把兩艘戰利船的改造和戰艦的重建工作承包給台北的造船廠!”

  “可是台北造船廠從未接觸過主力艦,他們造的最大的軍艦就是快速運輸船。”錢錦說道。

  李明勳道:“正是因為沒有接觸過,才給他們機會,而海軍造船廠派遣匠人支持,海軍派遣軍官監督,未來海軍艦船也會向私有造船廠開放,這樣可以增加製造主力艦的船台,增強我們的戰爭潛力。”

  “海軍部會配合的,閣下,不過為了不讓海軍實力快速滑坡,白鯊號就不要重建了,這艘船在蘇比克灣海戰中受損太重,重建花費時間長,而且它的技術已經落後了。”西蒙斯提醒道。

  “好,先將就用著,記著,如果有一天它退役,一定為這艘船舉辦退役儀式。”李明勳敲了敲桌子。

  最終,李明勳對艦隊完成了拆分,給馬尼拉的李北極留兩艘千噸主力艦,兩艘巡航艦,給泗礁山的趙三刀一艘巡航艦,三艘八百噸級的主力艦,而青龍號和四艘千噸級別的主力艦組成大艦隊,當明年新的主力艦下水,再視戰場情況調配。

  而對於海軍咬著牙要求過高的財政預算,手段有兩種,一種是成立支援沿海內河戰場的槳帆船艦隊,另一種是組建陸戰營。

  長江水戰,暴露出了全帆裝船在內陸和沿海作戰的笨重,海軍需要更多更強大的槳帆船,快蟹和舢板自然不用多說,關鍵是要建造火力核心的大型槳帆船,加列船和更大的加萊賽帆船,這類艦船在南洋的蘇丹國很普遍,所以招募匠人倒也方便,馬尼拉俘虜的西班牙匠人很多也會建造,技術不是問題,但關鍵是,這類艦船無法大規模的調配,比如舟山服役的槳帆船很難調配到廣東參戰。

  社團對此的解決辦法是,地方分艦隊由各行政長官區財政支持,自行采購自行組建自行訓練,加列船和加萊賽船技術難度較高,各行政區很難從海軍造船廠之外采購到,自然無法避開海軍部了。

  “你們的槳帆船計劃過於龐大,這類船隻遠海航渡能力有限,海軍造完了,難道要在台灣周邊看西洋景嗎?重型槳帆船還是需要海軍出麵的,但滿載一百五十噸以下的槳帆船就不用海軍操心了,分艦隊自行采購就是了,他們的采購數量和戰術訓練你們負責起來就行了。”李明勳說道。

  他又看繼續翻動海軍的預算,忽然笑了:“海軍想做什麽,你們是瘋了嗎?要組建六個陸戰營,八個直屬大隊,近兩萬的部隊,你們要遠征歐洲嗎?就算是想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也沒有這種弄的,西蒙斯,你不會是想讓我視若無睹吧!”

  海軍部的軍官們都沒有說話,這就是海軍的矛盾所在,他們擁有一個海軍通的執政官,知道他們需要什麽,缺少什麽,這對海軍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他們也要做手腳的時候卻也沒有那麽多的空間了。

  “你們現在有一個陸戰營,兩個獨立大隊,擴編成兩個營,四個大隊也就是了,這方麵我會替你們向元老院背書的。”李明勳見無人說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明勳深深的看了看眾人,說道:“西蒙斯,諸位先生,如果你們不想在預算上吃虧,還是把心思放在戰列艦上吧,元老院和我都很清楚戰列艦對於社團的意義,社團可以沒有任何一種武器,但絕對不能沒有戰列艦,這是我們存在的基礎!”

  有李明勳這句話,縈繞在眾人心頭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雖然李明勳拒絕了海軍在槳帆船和陸戰營上的擴張計劃,但依舊表現出了對海軍的倚重,更重要的是,眾人擔心的那一幕沒有出現,那就是李明勳會受不住外部壓力,過度的介入大陸戰場。

  事實上,從曾淑儀的表現來看,李明勳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大明盟友的催促,內部民族主義覺醒者的道德指責,還有來自大陸的合作夥伴的要求,這種壓力不僅傳遞在李明勳身上,也傳遞到了元老院的所有元老的身上,以至於元老們對明年的財政預算久拖不決,一直等到李明勳回來才進行正式的討論。

  毫無疑問,無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公心,大部分人希望社團把資源投入到大陸之上,這也是社團的發展戰略,但是投入多少資源,或者說準備多少財政預算合適一直沒有一個定論,錢就那麽些,社團的發展與維持,各行政區的開發和拓殖都需要資金,就算是戰爭預算,也有幾個類目,一個是維持費用,海陸兩軍現有的軍隊要發餉,訓練要耗費,第二個是擴軍費用,訂購武器、招募士兵都需要錢。總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戰爭中去吧。

  隻要李明勳保持理性,元老院就不會被這股衝動的思潮所影響,那麽各軍種的發展和維持都會得到照顧,這也是海陸兩軍最希望看到的。

  “尊敬的閣下,關於戰列艦的發展和建造,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詳細的規劃,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支持,這個計劃是海軍部和海軍造船廠一起製定的,滿足應對未來威脅的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考量技術和資金的條件。”西蒙斯拿出一本計劃書放在了李明勳麵前,誠懇的說道。

  李明勳敲了敲那封皮,問道:“我可以把這計劃書公示給元老院嗎?”

  西蒙斯臉色微變,說道:“不,這是屬於海軍的內部計劃,呈遞元老院的那份還需要稍稍修改其中的部分數字。”

  李明勳笑了,這又是常見的政治遊戲,在任何時代都有,為了和掌握預算的權力機構討價還價,製定計劃的時候都會留下冗餘,甚至會故意設定一下不必要的條款讓權力機構去否決,以保證核心計劃的執行,不過李明勳很喜歡西蒙斯的坦誠,既然他如此說,那麽計劃書中的一切都是真實可靠的。

  “好吧,我就作為海軍顧問的身份幫你們籌劃一下吧。”李明勳笑著說道。

  計劃書的封皮上清楚的寫著海軍造艦章程幾個大字,而右上角則是絕密的紅色印記,而其中大部分篇幅是關於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和技術分析,而其建造數量和火力配備則完全與海軍的下一個假想敵,荷蘭東印度公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