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 隆武聯姻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589
  福州。

  因為隆武政權在這裏成立,這裏已經改名為福京,作為隆武政權的政治核心,皇宮之中,隆武天子看過一封書信之後,猛地拍了拍禦座,震落了禦案上的硯台和筆墨,惹的墨水四濺,他略顯疲態的臉上也沾染了幾點墨水。

  “真是該死,東番竟然選擇了魯王叛逆,他李明勳常以華夏後裔自居,難道看不出何為正統,何為大勢嗎?”隆武天子怒吼道。

  說著,他又展開信紙,細細的看了一遍,仍舊難以相信,說道:“這隻是一封私信,算不得什麽,這個消息還需要印證!”

  “陛下,無需如此,老臣以為信中內容定然是真的。”曾櫻侍立在一旁,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隆武知道曾櫻對李明勳對東番最為了解,他既然這般說,可信度那就很高了,但是他依舊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內心深處一股無名火升騰而起,隆武怒道:“那又如何,莫非離了他李明勳,我大明江山就守不住嗎?”

  這話一出,殿內諸多官將瞬間亂做一團,他們紛紛諫言勸說,雖然各自的理由不盡然相同,但態度都是一樣的,這眼瞧著社團無償援助的十萬石糧食要到港了,這個時候得罪東番做什麽,哪有放著到手的糧食不要的。

  其實眾人也是心虛,現在的隆武政權既沒有表麵上那麽強大,也沒有天子說的那麽正統,旁額不說,眼前這位天子屬於唐王一脈,距離皇位血統實在是過遠,萬曆皇帝的子孫還有好多在世,他根本沒有登基的資格,好在隆武皇帝一登基就宣稱,自己沒有子嗣,將來會傳位給永明王這一神宗血脈,算是得到了文人們的諒解。

  當然,這隻是一個手段,隆武登基之後就開始收集高級文官,其中江浙出身占了絕大多數,能得到未淪陷區的大規模承認,這些文官的門生故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現實依舊是非常困難,福建的軍政大權被鄭芝龍一手掌握,雖然隆武有超過弘光的手腕,也是一位能力不錯的天子,在得到士大夫的支持下,從鄭氏手中奪取政權還需要時間,如今隆武朝廷零零散散有十萬兵馬,但是賣官鬻爵和預收賦稅,給文官們發廢紙一樣的寶鈔,糧餉也是支持不住,任何的支持對這個新生的政權都是彌足珍貴的。

  殿內爭吵成一團,二十多個大學士相互之間都是不忿,弄的這裏像是菜市場一樣,隆武天子已經習慣了這一切,他知道這般爭吵是不會有結果的,抬頭看了看,說道:“此事朕還需再思索一番,曾大人留下,諸位先生都去歇息吧。”

  在所有的大學士中,曾櫻是炙手可熱的,他對鄭氏有恩,與社團有舊,對大明忠心耿耿,如今最得隆武天子信重。

  “曾先生,再無可能讓東番社團歸化了嗎?”隆武天子聲音沙啞,極不情願的問道。

  曾櫻聽了這話,雙眼通紅,他身為老臣,見識過崇禎朝的黨爭和弘光的無能,眼前這位天子雖然是‘疏宗’但文韜武略遠勝其他宗室,在這個時候,還有招撫李明勳的心思,雖說是奢望,但總歸能證明他是個臥薪嚐膽的明君。

  “陛下,若能實封兩廣之地給李明勳,或許還有幾分可能。”曾櫻訥訥說道,他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隆武天子歎息一聲,這個建議他根本不做考量,兩廣實在是太重要了,沒了兩廣,政權就沒有了穩固的後方,如何能行呢?

  “不管李氏如何跋扈,終究是大明中興之臂助,萬不可被魯逆爭取了去,曾先生可有計較。”隆武懇切問道。

  曾櫻道:“陛下,東番對朝廷和魯逆的態度並無區別,都承認也都不承認,實際上不光是朝廷與魯逆,在江南反抗滿清韃子的義軍民團都得到了社團各種支援,隻是其實力有限,無法麵麵俱到罷了,而臣也聽李明勳說過,凡抗清者皆為社團之盟友,其定然不會為了朝廷而放棄對其他勢力的支持,實際上,東番社團並不接受正統的概念,其更希望建立一個超越民族、政治的抗清統一陣線。”

  “朕何嚐不想文臣不再黨爭,武勳不再跋扈,同心協力,一起匡扶大明江山,保我三百年的社稷啊。”隆武感慨說道。

  曾櫻心中歎息一聲,他清楚,天子仍然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李明勳的政治主張,他天子眼裏,這依舊是明清兩個政權之間的鬥爭,頂多還有一些滿漢民族爭端夾雜其中,但在李明勳眼裏,這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戰爭,先進與落後間的比拚,隻要朝廷堅持老舊的那一套,所有的抗清力量不會真正的聯合在一起。

  無論是江南抗清義勇,還是隆武朝、魯監國的文臣武將,有幾個是為了朱明天下而鬥爭呢?

  “不管怎麽說,朕為天下之主,華夏正統,斷然不能讓萬民百姓以為抗清力量匯聚於魯逆手中,此番魯逆陰險,與東番達成協議,奪了頭籌,朝廷當如何,才能讓東番顯的對朝廷更為親順呢?”隆武天子認真問道。

  曾櫻很清楚,天子對東番是極為重視的,如今以東番社團的實力,足以改變天下大事,若東番對朝廷親順,可以證明朝廷是天下正統,得到更多糧餉方便的援助,這在於魯監國的政治鬥爭之中尤為重要,比任何大學士和武將的投靠都重要,而東番作為海外勢力,也能更好的平衡鄭氏對朝局的把持。

  現在鄭芝龍對朝中的文官武將統統不忌諱,獨獨怕東番社團,前幾日提議招撫社團,明知道可能性不大,鄭芝龍的反應仍然極為激烈。

  “東番李氏以海貿起家,以精兵護持,在海外領地無算,既是持劍經商,有已為素封之君,尋常封賞恩義根本不為所動,以老夫看來,唯有兩策可讓李氏意動,親順朝廷。”曾櫻沉聲說道。

  隆武臉色大悅,他最討厭侃侃而談卻無有實策的大臣,曾櫻這般可以出謀獻策的人才是他喜歡的,當即問道:“請先生賜教。”

  “策一,結為姻親。”曾櫻道。

  “先生所說是和親?”隆武問道。

  曾櫻連連解釋:“不不不,並非和親!和親為籠絡敵對之國,東番素來對大明親順,雖拒絕受撫,但何來敵對之說,且和親動輒需要對方乞親求緣,常以臣屬之禮待之,以東番之傲,如何願意,再者,我大明一朝三百載,哪有和親之天子呢?”

  “那先生意思是?”隆武深感有理,再次問道。

  曾櫻道:“老臣所言,是聯姻!”

  “聯姻對雙方俱是平等,亦為友好舉措,是為秦晉之好,天子若以公主賜婚,那李氏縱然不以臣禮奉天子,也當有翁婿和睦,女婿對待嶽父,豈可不敬?”曾櫻笑著解釋道。

  隆武重重點頭,忽然歎息:“哎,恨無一女配之!”

  原來隆武皇帝根本沒有女兒,當初拉攏鄭芝龍,也是對鄭森如此說的,隻得賜予國姓作罷。

  曾櫻道:“可從宗室之中挑選。”

  曾櫻的話還沒有說完,隆武身邊的太監俯身在天子耳邊說了一句,隆武大悅,問道:“曾先生,聽聞你在登萊為巡撫時,曾意圖與李氏結親,隻是陰差陽錯,尚未成行,既然如此,不如朕以先生孫女配之。”

  “陛下,不可。”曾櫻連忙勸阻,他繼而解釋:“雖說淑儀與李明勳也算是舊識,當日李明勳也並沒有反對,但時移世易,大明不是崇禎朝的大明了,社團也是今非昔比了。”

  隆武瞬間明白了曾櫻的意思,崇禎之時,國朝仍在,巡撫孫女配東番島夷是綽綽有餘,如今山河破碎,國不將國,曾淑儀已經配不上如日中天的社團執政官了。

  “朕膝下無女,若論宗室之女,還是唐王長女最為親近。”隆武天子說道。

  曾櫻不等其說完,便急忙說道:“老臣以為,安化郡主作為妥當。”

  隆武天子一時有些尷尬,但很快明白了曾櫻的意思,隆武所說的唐王便是他的弟弟(紹武天子),雖說侄女已經夠親了,但還不能代表天子的看重,因為隆武早就說過,繼承皇位的應該是桂王一脈永明王(即永曆皇帝),既然如此,還是未來皇帝家的女兒最合適,隻是永明王現在沒有閨女,桂王一脈中最尊貴的莫過於老桂王的長女,永明王的妹妹安化郡主最合適。

  按照輩分,安化郡主是隆武的侄孫女,曾櫻建議由由隆武收為自己的孫女,這樣安化郡主就是當今大明天子的孫女,下一代大明皇帝的親妹妹,地位再尊崇不過。

  “老先生老成謀國,朕答應了。”隆武略作猶豫便是說道。

  曾櫻連忙跪下謝恩,因為這不僅是答應和李明勳聯姻,還從側麵印證天子會踐行傳位於永明王的諾言。

  “隻是有一樣,安化郡主如今不過十歲。”曾櫻說道。

  隆武微微點頭:“那隻有先養在宮中,待成年再行正式聯姻,但一定要讓李明勳同意才是,另外先生的掌上明珠尚未婚配,既然先生早有聯姻的意思,不如先行配予東番李氏,代安化侍奉,待安化年長,再行婚配,隻一樣,有安化珠玉在前,令愛就。”

  曾櫻自然知道,有郡主在,自己的孫女是成不了正室的,他當即說道:“老臣為大明盡忠,不惜滿門性命,這等小事,哪需陛下掛懷!”

  隆武撫掌大悅,道:“先生當真是我大明忠臣,朕心甚慰,不知先生說的第二策是什麽?”

  曾櫻道:“這第二策便是支持那聯合銀行!”

  “這聯合銀行朕早有耳聞,不知支持這銀行有何作用呢?”隆武不解問道。

  曾櫻當即說道:“陛下,這聯合銀行為李明勳所看重,而聯姻之事其意倒在模棱兩可之間,若不以厚利誘之,聯姻之事恐有困難。”

  見隆武不悅,曾櫻又道:“陛下,聯合銀行雖為李氏控製,但若是壯大,對我大明中興亦有臂助啊。”

  隆武聽了這話,神情稍稍舒緩了下來,問:“有何臂助,請老先生不吝相告。”

  曾櫻道:“臂助有三,其一,辨明忠奸,那些對朝廷陽奉陰違,表麵忠順,暗地想要投降滿清的臣子,自然不會拿大量錢財入股、儲蓄,而對大明忠誠之官將,自然不會擔心,入股者,忠臣也,拒不入股,奸賊爾!

  其二,有益糧餉,聯合銀行有三大業務,米糧貸款、墾殖土地和對東番拆貸,如果聯合銀行繼續在大明進行米糧貸款,福建、兩廣等地的絲棉麻等農戶自然可以安然度過冬春荒季,便是不會拖欠稅賦,而若是墾殖土地業務在大明展開,土地增多,稅賦也是增多。然而前兩者是長遠之略,但第三業務則是可以解近憂。

  陛下請想,聯合銀行當初股東多為江南士紳,為何願意對社團大量貸款,以至於有四五百萬之巨,蓋因社團在海外握有金礦、良田,其墾殖擴張又多有勝績。社團貸得,我朝廷為何貸款不得,隻要忠臣入股,自然在聯合銀行權柄日漲,他日朝廷貸款,我朝忠勇之人振臂一呼,何愁不能貸得巨款用以光複大明!隻要朝廷有一二勝績,自然越得股東信重,再行拆借款項更是便宜啊!

  其三,借番平虜。東番為聯合銀行主要客戶,貸款簡便易行,隻要朝廷能讓更多人入股,那豈不是說聯合銀行能借貸更多款項予東番,東番一向積極抗虜,財多而軍強,而東番對大明素來親順,其在大明領土上貿易來往,從不瞞報稅款,無論香港還是嵊泗列島,都是重金租用,如此可見,其必不會占據我大明領土,若東番收複土地,自然為朝廷所有,那東番兵戈之成果,自然為大明所有啊。”

  隆武皇帝聽了這些話,一臉神往,他仿佛看到自己不花一錢一兩,驅使東番上岸抗虜,收複河山,自己中興大明的未來了。

  “好好好,曾先生果然是朕之肱骨,大明柱石,很好,很好!”隆武大笑之餘,身邊太監再次俯身,隆武微微點頭,平聲說道:“曾先生前幾日上書起複蘇州士紳林士章任瓊州知府一事,朕以為此政大善,姑念原海州總兵袁時中抗虜有功,黃蜚忠心耿耿,朕以為,可由林士章巡撫雷州、瓊州地方,讚理軍務,黃蜚為廣東水師總兵,袁時中為瓊州總兵。”

  曾櫻聽了這話,當即下跪:“陛下英明,老臣這便前往東番,勢必要讓東番親順朝廷,為朝廷分擔禦虜壓力。”

  隆武起身,躬身說道:“一切拜托曾先生了。”

  曾櫻轉身離去,隆武怔怔許久,問身邊太監:“你說曾先生是忠臣還是奸臣?”

  “老奴不知。”那太監俯首,不敢言語。

  “你不是說,南安侯有籌二百萬餉銀之策嗎,你去請他來吧。”隆武無奈搖頭,繼而說道。

  太監起身離開,隆武歎息一聲:“若真有兩百萬餉銀,總可保福建偏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