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 江南崩局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401
  銅陵,大營。

  巨大的帳篷裏彌漫著酒水和肉香,桌上擺滿了大量的烤肉和燉菜,諸多將領喝成一團,如今黃得功和劉良佐部已經沿岸追擊去了九江方向,倒是水師的將領清閑下來,在銅陵就著好酒爛肉鬧成一團。

  “哈哈,旁人都說東番李大人與眾不同,我還不相信,這段時日算是見識了,水戰犀利不說,做派與眾人也是不同,旁人進了銅陵是搶錢搶銀子,你李大人是搶人,我還以為是搶漂亮娘們呢,去了他營裏一看,男女老幼,烏泱泱上千人,嗬嗬全是匠人和家屬,哈哈。不一樣,和咱這些丘八就是不一樣!”喝了過多酒水的鄭彩正坐在幾個將領麵前,大吹大擂,好不歡快,回頭一看,李明勳卻是與黃蜚在咬耳朵,渾似沒有聽見自己的話。

  鄭彩哈哈一笑,說道:“李大人,說什麽好事兒呢,也跟咱哥幾個說說!”

  一群水師將領都是看了過來,李明勳笑了笑,看到對麵臉色不悅的鄭森,心道,這廝縱然勇武過人,立下大功,但還是抓不住眾人眼球,隻得看著自己出風頭,李明勳尷尬一笑,道:“鄭大人說笑了,怕是說出來諸位說我腦殼有問題啊。”

  “說說,說說,說出來聽聽。”幾個水師將領更有興致了。

  李明勳道:“泗礁山,大家夥兒應該知道吧。”

  九江總兵黃斌卿道:“自然知道,那原來是我的地盤,好像一直被顧三麻子占著,當初你我把他從崇明打跑,便是占據那裏了。”

  李明勳道:“這話說的沒錯,可如今是社團控製那裏,如今泗礁山上建造了倉庫碼頭和炮台,存儲了四十萬石糧食!”

  “你存儲那麽多糧食,總歸不是為了移民吧。”鄭森問道。

  社團從大明大規模移民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在座都是丘八,這些也危害不到他們的利益,自然也不在乎,李明勳笑了笑,說:“是為了移民,但也不全是。”

  李明勳道:“方才我與黃大人說,如今江南形勢大變,誰也說不好是惡化還是還轉,但對咱們來說,倒也無什麽危險,大家有船有兵,就算局麵大潰,直接順流而下,出海便是。”

  眾人心照不宣,相互笑笑,沒有說話,李明勳道:“真有那麽一天,怕是朝廷也沒有能力為諸位提供糧餉了,我跟黃大人說了,到時直接出海去泗礁山,我與他是老交情,自然能接濟一二。”

  “哦,那咱們這些新交情的呢?”鄭彩笑嗬嗬的問道。

  李明勳笑了:“多個朋友多條路,自然也不會虧待的,但我社團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諸位若是想要糧食,卻也不能白送,我會給出一個好價錢,願意用錢買的掏錢就是,不想掏腰包的也簡單,一旦江南有變,諸位作為保境安民的王師,若是不能力敵,也該掩護百姓撤退便是,若能用兵船救出些百姓給我,那社團自然是感恩不盡了。”

  這話沒有說透,但意思很明確了,拿錢來換糧,本質上算是買賣人口了。

  “哼,你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鄭森一口喝光杯中美酒,冷冷說道。

  李明勳笑笑,不與他爭執,正此時,朱大典從帳外走進來,諸將立刻起身,朱大典見眾人喝酒飲宴,雖說是默許的,此時也臉色不好看,他冷冷說道:“諸位國朝不幸,出了那許多奸賊。”

  說著,竟然是淚流滿臉,黃蜚一把攙扶住朱大典問:“督師大人,究竟怎麽了?”

  朱大典揮袖擦淚,道:“高傑餘部盡降韃虜,反戈一擊,圍攻揚州,史大人史大人殉國了!”

  嘩啦一下,帳中大亂。

  史可法可是朝廷首輔,竟然殉國,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長江以北盡皆淪喪,那南京豈不是岌岌可危。

  “督師大人,此時萬望振作起來啊。”李明勳小心說道。

  朱大典深吸一口氣,說道:“諸位,為今之計,唯有死守長江,才可保住江南,鄭將軍,如今你戰船皆在銅陵,戰備最好,請你速速率軍西去,協助守江,其餘各部,隨本官先去蕪湖集結,再行處置。”

  朱大典領著一群幕僚離開,諸將也是散去,黃蜚拉住李明勳,問道:“明勳,你跟老哥說句實話,這江南能不能守住!”

  “老哥,你信我?”李明勳詫異問道。

  黃蜚重重點頭,說道:“你料事如神,自我認識你以來,郭朝大事,你無不料定,如今我不信你還信誰呢?”

  李明勳歎息一聲:“江南守不住的!”

  黃蜚雖然早有預測,但聽到李明勳這般說,好似被抽了脊梁骨一樣,頹然倒地,悲戚說道:“方才你告訴我泗礁山的事情,我就知道會是這個結局啊。”

  李明勳半跪在旁邊,道:“老哥,聽我一句勸,隨我離開吧,不去蕪湖了,直接衝出長江口。”

  “我黃蜚一家世代受大明厚恩,豈可拋國棄家,萬萬不可!”黃蜚堅定的說道,他想了想又說:“聽聞東虜南下不過萬人,如今左鎮無憂,以我蕪湖軍勢,必然可以抵擋,保衛南京。”

  李明勳長歎一聲,知道勸說不得,他說:“老哥,聽我一句勸,蕪湖之事尚有可能,若蕪湖要是敗了,你萬不可衝動,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出了長江口,直接去泗礁山,記著,誰的話也別聽,誰的計謀也別信!”

  黃蜚正在猶豫,李明勳道:“你得應我我才離開!”

  黃蜚道:“好,老哥應你便是!”

  李明勳搖搖頭:“嘴上答應不算,我知你妻兒老小俱在軍中,你立刻送達我坐船之上,我讓他們去泗礁山等你!”

  “好吧。”黃蜚這才答應下來。

  李明勳稍稍放心,走出帳篷,讓烏穆傳令收攏兵力,這幾日特混艦隊派遣士卒四處尋找工匠,銅陵的銅匠,蕪湖的鐵匠,各村鎮城市中的郎中大夫,總之,隻要是社團需要的,有一技之長的全部請來,請不來就綁來!隻是隊伍散的太廣,怕是需要四五天才能收攏完畢。

  傳令兵一隊一隊的離開,鄭彩與鄭森卻是來了李明勳坐船上,鄭森滿臉不情願,站在一邊一句話不說,鄭彩說道:“李大人,我想求你一件事。”

  李明勳看了看鄭森,道:“看孩子的事兒我可不幹。”

  鄭森大怒:“你說誰是孩子!”

  李明勳嗬嗬一笑:“誰氣說誰。”

  鄭彩攔住鄭森,道:“李大人,這段時日你我並肩作戰,算得上同袍了,可如今江防危難,需要我去下遊協助,但兒郎們隨我出征,朝廷恩賞許多財貨,甚是笨重,怕是一時帶不走,但軍令如山,我又需要即可出發。”

  鄭彩的意思很簡單,這次出征江南,朝廷恩賞不算,連搶奪帶繳獲,全軍上下積攢的財貨足有三十多船,一時跟不上戰船,他安排鄭森押解,卻生怕有失,但如今各水師都在蕪湖集結,等待命令,唯一自由的就是李明勳了,希望特混艦隊與鄭森的寶船隊一起出發,相互照應。

  李明勳對鄭彩倒是有幾分好感,對鄭森印象也不差,方才也隻是想逗弄一下他,便是答應下來,他說:“隻一樣,船隊必須聽我的命令,鄭公子同樣如此。”

  鄭彩為難的看了鄭森一眼,這種事他可無法讓鄭森答應,李明勳笑了笑:“你放心便是,鄭公子若是不答應,我便讓人搶了你們的寶船隊,反正鄭公子視我為東番蠻夷,海寇之屬,我便做做海寇的事情。”

  “李大人,拜托了。”鄭彩抱拳說道。

  鄭森見鄭彩走了,冷冷問道:“什麽時候出發?”

  “四日之後!”李明勳道。

  “我們去哪裏,泗礁山嗎?”鄭森又問。

  李明勳微笑搖頭:“不,我們的第一站,南京!我還有些賬要和那裏的人算一算。”

  弘光元年,五月初,瓜州。

  濃霧彌漫了長江,江麵一片白茫,看不清船隻帆影,偶爾隻有一抹亮色,一聲叫喊傳來,而江北岸邊,數萬士兵齊聲歡呼,營中喧囂不斷。

  士兵們已經全部剃發,對於腦袋後麵的這根辮子,士兵們倒是頗為喜歡,有了它之後,自己就不是人人喊打,滿清追殺,大明堵截的過街老鼠了,投降了新朝,再次變成了王師,有了它之後,原先顛沛流離的日子結束,揚州城破,好好搶掠了一把,逍遙快活了一段時日,如今滿清主子給了機會,讓他們打過江南,這讓士卒們如何不歡心。

  對,去江南,去搶更多的銀子女子,去找斷自己糧餉,炮擊自己渡江的鄭軍水師和南京朝廷算賬,去立下大功,封妻蔭子。

  濃霧蓋江,給了新降漢奸們機會,他們很清楚,對麵守備的主力就是福建的鄭芝龍,也不過戰船二百多艘罷了,而己方戰船和兵馬更多,長江和運河上的漕糧船實在是太多了,加上搶掠來的民船,李成棟等人湊了戰船四百多艘,如今大霧彌漫,江麵風力很小,鄭軍那些依靠風力的海船運轉不便,機會已經來了。

  多鐸也願意給漢奸們機會,反正這些綠營兵損失他也不心疼,而且人家比自己更擅長打水戰,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南京的陸師還在蕪湖一帶呢,至少送到岸上三五千人,就能穩住陣腳。

  到了五月八日夜晚,江麵無風,大霧彌漫,清軍水師開始出發,他們從上遊起航,借助水流快速向南岸而去,一直接近到鄭軍大船不到百米才被發現,一時之間炮聲大作,無數的炮彈和鉛子從鄭軍火炮輜重噴射出來,把清軍水師的前鋒打的血肉模糊。

  但也就如此了,清軍劃槳船和漕運船如同飛蝗撲來,用抓鉤抓住鄭軍的大船,攀爬上去,以福建水師殺做一團,喊殺聲響了一夜,江麵船隻一艘艘的點燃,一直到半個江麵被大火照亮。

  第二天一早,損失大半的鄭軍選擇用小船撤退,撤退毫無章法,鄭鴻逵帶人上岸逃竄,鄭彩則順流而下,焦山之上,城寨之中上千福建水師守軍無人傳令,抵抗之中被殺了個精光,長江南岸,甘露寺頂,僅剩的幾千陸師在臨時提拔的巡撫楊文驄的指揮下進行最後的抵抗,然而滿清綠營兵殺到,大將蔣雲台倒戈,大營崩潰。

  五月九日,鎮江府失陷,第二天,消息傳到南京,南京朝廷瞬間崩潰,弘光天子率領城中僅剩的一營兵馬西去逃往蕪湖,尋求黃得功的保護,而馬士英則率領僅剩的幾百親自逃往了杭州,南京的勳戚和重臣多半沒逃,紛紛等著剃發投降,倒是南京百姓還有一絲希望,他們衝破南京監牢,把獄中的假太子找出來,擁入皇宮登基,弘光元年又變成了崇禎十八年。

  無論是弘光元年的五月十日,還是崇禎十八年的五月十日,都無法改變江南崩潰的局麵,但這個時候,一支水師從上遊趕到,來到南京城下,它屬於東番義旅,隻不過這次,李明勳可不是來支援的,他要替大明百姓,替華夏文明找那些蠹蟲縉紳出口氣,讓其得到應有有的懲罰!

  弘光元年五月十日夜晚,城中投降派的首領,勳貴趙之龍控製了城中官衙,守住了城門,準備獻城投降,一彪人馬從東麵而至,打眼看去有騎兵數十,俱是著白甲,騎好馬,金錢鼠尾,分外顯眼。

  趙之龍站在城頭,高聲問道:“請問是上國天使到了嗎?”

  騎兵首領正是烏穆,他冷冷一笑,高聲喝道:“本官乃大清豫親王,定國大將軍麾下巴雅喇章京,受王命來此告知,給爾等一夜時間,全城官、紳、勳貴盡然剃發請降,百姓無需剃發,若大軍明日抵達,尚未剃發之官紳勳貴,一律全家問斬!”

  “再有,打開所有城門,若有違逆,揚州便是前車之鑒!”

  烏穆又用滿語喊了一遍,策馬離去,卻是向西去了。

  弘光元年五月十一日,特混艦隊停泊秦淮河,一隊隊人馬下船,陸戰隊、護衛隊、水手、槳手,所有戰鬥人員一共三千餘人,留下二百人看守船隻和移民,其餘全部編列,五十人一組,向南京進發!

  “執政官閣下有令,進城之後控製城門,五十人一組,跟隨向導前往目標家中,無需客氣,隻要官宦勳貴已經剃發,一概捉拿,繼而抄家,全軍注意,有發為忠民,無發為叛逆,隻誅叛逆,不擾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