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天下驚變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4294
  鮫鯊號的毀損確實是大艦隊的一次重大損失,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可以提高大艦隊的效率,畢竟鮫鯊號的斷裂的桅杆是難以修複的,加入大艦隊隻會降低速度。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向西偏北方向行駛,進入蘇祿海深處,從返航一開始就遭遇了西班牙通報船和護衛艦的監視,大艦隊護衛艦輪番上陣驅趕,但雙方實力差不多,你來我往也難以取得決定性優勢,爾後,拉斐爾艦隊再次出現,大艦隊護衛艦被迫撤離,已經是三月上旬,正是熱帶地區風力最和緩的時候,東北季風消失,西南季風未起,入夜之後,大艦隊周圍彌漫起了大霧。

  李明勳命令艦隊轉向,向南航行,利用大霧天氣,擺脫了拉斐爾的監視,然後重新回到原本的航線上,隻不過航行目的地再次被修改,不是巴達維亞也不是香料群島,而是北大年。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錨泊地修理的時候已經看出船蛆的侵害的嚴重性,而白鯊號、長須鯨號和兩艘護衛艦都因為騷擾沒有清理船底,如果前往巴達維亞,航行時間太長,可能會損害龍骨,而前往北大年則隻需要穿越蘇祿海、巴拉望與婆羅洲之間海峽和南中國海,十五天就可以趕到。

  北大年是一個相當開放的城市,而社團在那裏有很多商業夥伴,士兵可以上岸休整,戰船能夠得到維修,在北大年休整一個月,就可以趁著西南季風北上,返回大本營了。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時,食物充足,隻是沒有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連檸檬數量都少的可憐,但人手倒是充足,陣亡加重傷不到五百,也就是一艘主力艦加一艘護衛艦的人手,而社團損失了四艘船,相對來說人手還充裕了一些,李明勳唯一擔心的就是馬尼拉艦隊,所有一直讓大艦隊處於戒備狀態。

  實際上這完全屬於多餘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社團在蘇祿海濃霧天氣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機動讓拉斐爾產生的誤判,但是的西班牙通報船發現社團向南機動進入濃霧區,便是追進去,結果沒有尋得蹤跡,隻能如實告知拉斐爾,拉斐爾誤判大艦隊穿越了蘇祿群島,進入了更為廣闊的蘇拉威西海。

  在拉斐爾眼中,大艦隊依舊具備足夠的實力,他因為在錨泊地大艦隊得到了修理,狀態極佳,所以肯定還會尋機再戰,拉斐爾考慮,有‘前科’的大艦隊肯定會借助西南季風前往薩馬島海域,攔截美洲來的馬尼拉運銀船,如此,拉斐爾一邊追擊進入蘇拉威西海,一麵向三寶顏報告。

  這也是馬尼拉艦隊指揮官洛佩茲將軍所擔心的,讓大艦隊逃掉不算什麽,如果馬尼拉大帆船再次被劫持,那就是菲律賓都督區的重大損失了。

  所以洛佩茲立刻返航前往了薩馬島護航大帆船隊,為此次大艦隊遠征徹底畫上了休止符。

  穿過了巴拉巴克海峽之後,進入了南中國海,雖然風力微弱,但蘇祿海的表層海水進入南中國海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海流,若非如此,大艦隊的航速不會超過三節,整個航行過程中,大艦隊滿帆前進,最快時的速度也就不到五節,一千多海裏的航程用了十七天才趕到,這還是橫穿南中國海的結果。

  除了速度慢和南沙島礁遇到了小麻煩,一路倒也順遂。

  進入泰國灣海域,來往的船隻明顯增多了,隻不過不是季風季節,多是槳帆船和漁船在航行,到了三月底的時候,大艦隊哨艦遇到了一艘中型的加列船,這類地中海式的槳帆船擁有數百年的曆史了,也是中南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一帶大大小小的蘇丹國的主力戰艦。

  這艘加列船屬於北大年蘇丹國女王,李明勳向其表明了身份和來意,但是卻不被允許進入北大年港,李明勳對此毫不意外,畢竟大艦隊實力太強了,對北大年擁有滅國優勢,好在,隨著加列船趕到的還有一艘中型廣船,正是社團的商業夥伴所擁有,李明勳在向北大年女王表達了強硬態度之後,雙方達成妥協,大艦隊進入北大年休整,但是不允許進入北大年港口及其周圍二十海裏。

  這倒也不算什麽問題,大艦隊追隨那北大年華商的船隻而去,來到了北大年港東南約麽三十海裏的一處私港。

  私港的來源很簡單,南洋這些大大小小的蘇丹國,打仗、商業、農業沒有一樣是優秀的,在做買賣方便被華商完虐,又被歐洲各國蹂躪,其主要統治方式就是利用天方教瞎忽悠,然後把控製的土地承包給華商,讓其開發,無論是開礦、種植還是做買賣,隻要繳納稅款就可以了。

  類似的方式在十九世紀形成了完成的製度,被稱作港主製度。

  從一條溪流到另外一條溪流之間的土地被稱之為港腳,華商承包之後,就是這篇土地的土皇帝,農墾、開礦、定局,幹什麽都行,隻要繳稅,這類情況在這一帶盛行,但一般規模不大,但是在香港開埠之後,這一現象發生了變化。

  農集港是港主李為經的私港,李為經不到三十歲,幼年便是在南洋闖蕩,二十多歲便是成為了馬六甲的華人甲必丹(華人自治首領),但是如今馬六甲被荷蘭人占據,荷蘭人強迫部分華人遷往了巴達維亞,如果沒有社團,李為經依舊會在馬六甲擔任失去了自治權利的甲必丹,但香港開埠讓其找到了新的事業。

  李明勳在農集港上岸,身邊隻跟了二十人左右的衛隊,而大艦隊則在外海錨泊,找到了一片沙灘挨個擱淺休整,李為經非常積極,不僅提供了部分工匠,還低價提供修船用的木料等物資,之所以這般積極,是因為李為經一直在謀求成為香港的議員。

  農集港已經形成了一個小鎮,華人有四百多人,更多的是土著,在小酒館裏,李明勳品嚐著鮮湯、米團、炒菜帶來的爽口感覺,聽著李為經講述自己的計劃。

  “香港一開埠,我們南洋的華商就是去了,這幾年賺了不少錢,在下與北大年、暹羅和巴達維亞的幾個華商領袖一商量,集中力量在北大年立下基業,這裏土地肥沃,適合墾殖,北大年是荷蘭人的準盟友,國力也不強大,在這裏開拓,不容易遭遇大難。從去年開始,農集港腳就是我的了,我們開拓了不少種植園,但主要還是從萬丹、吉達、彭亨和暹羅購入糧食,西南季風一起就運送到香港。

  我們第一年就是輸送了八萬石糧食,前年十二萬石,去年即便有西班牙人作怪,到港的糧食也是達到了十八萬石,從去年起,我們在暹羅、廣東和社團訂購大廣船,今年計劃運送三十萬石糧食。林河元老已經答應,等到我們運送到香港的糧食總計超過一百萬石的時候,就會向香港地方議會提議由在下出任議員。”

  李明勳笑了笑:“隻要香港議會投票通過,元老會肯定會同意的。”

  “多謝大人栽培!”李為經興奮的說道。

  他不由的感慨:“看大人年齡與在下相仿,也是南洋華商出身,早幾年還不如在下,如今才不過四五年,已然獨霸一方了,那外海的大艦隊,是在下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隻想著在南洋好好為社團籌劃糧草,附大人驥尾。”

  “李兄何故如此自謙,李兄在南洋素有豪俠之名,我也有所耳聞,如今在北大年立下根腳,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李明勳放下筷子,微笑說道。

  李為經道:“在下在商途一道蹉跎十數年,積蓄不過些許薄財,一無大人將兵之勇,二無大人開拓之能,如何能稱得上事業呢,隻想著在南洋為華人開拓一片容身之所,我華人在南洋屢受洋夷、土佬欺辱,蓋因一團散沙,於武力無有建樹,如今大人大勢已成,在南洋亦威名赫赫,將來必當開國定鼎,南洋華人終有依附。”

  李明勳停頓了一會,最後說道:“李兄這話也不為錯,隻是社團實力上不足成就大業,下不夠震懾宵小,此言尚早啊。”

  說著,李明勳站起身,看著外麵阡陌連綿的農田,微笑說道:“南洋地域之廣大,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不亞於江南兩廣,倒真是一片龍興之地呀。”

  當李明勳在北大年享受大戰後的平靜祥和的時候,遙遠的東方大陸上已經是天翻地覆。

  崇禎十七年四月。

  單薄的衣衫裹著曾櫻的身子在海風之中獵獵作響,他的戀戀不舍的看著遠處的天津衛,海邊,無數的百姓在奔跑,他們傾盡全力想要登上海邊的任何一艘海船,推搡著,嚎叫著,然後無論登上與否都是無用,原因很簡單,西南季風已起,天津的海船多難以逆風航行。

  曾櫻閉上眼睛,卻擋不住淚水流下,他看了看身邊的人,發現正是都督同知黃蜚,曾櫻歎息一聲:“黃將軍,你怎知道老夫出了詔獄?”

  黃蜚道:“卑職哪裏知道啊,是騰龍商社人,把您的信息告知於我,要求我接您來,隻要看到您,他們便願意支援登州米糧。”

  黃蜚與曾櫻同為天涯淪落人,二月的時候,闖逆已經圍了京城,當時黃蜚便感覺不妙,趁著北風還在,便是從寧遠撤回了登州,而曾櫻則是在京城被困的時候,崇禎皇帝納諫,釋係禁諸臣納贖,因為登萊之戰失地入獄的曾櫻出獄,此後便是被人接走,一直到了海船上。

  曾櫻拉著黃蜚,問道:“黃將軍,天子天子此時如何了?”

  黃蜚歎息一聲,扭過頭去,沒有說話。

  煤山之上,崇禎在懸首於老歪脖子樹,右腳穿著紅鞋,身邊僅有太監王承恩陪伴,煤山與紫禁城之間還回蕩著皇帝的最後一句話:諸臣誤朕,諸臣誤朕!

  山海關外,多爾袞躍馬揚鞭,肆意馳騁,皇太極死了之後,因為實力有限,宗室掣肘,多爾袞沒有得到皇位,但是卻成為了攝政王,總攬了大權,另一位攝政王濟爾哈朗被他留在了盛京,把防備東番的任務扔給了他,然後率領大清三分之二的軍隊,進擊山海關,擋在開國之功麵前的隻有大順的農民軍,他們孱弱的像是擋在皇位與自己之間的小福臨一樣。

  多爾袞騎馬走進了皇太極畢生想要打進的關門,身邊是一顆顆新近剃發的腦袋,吳三桂剃的尤為光亮,他夾了夾馬肚子,甩下一溜灰塵,吳三桂抬起頭,拍了拍腦袋,看著遠去的多爾袞,道:“倒是不怕弄髒頭發了。”

  嘴上如此說,眼睛裏卻隱藏了一絲恨意。

  崇禎十七年五月中旬,大艦隊回歸,其分別停靠香港、基隆和布袋港,李明勳下船,遇到的不是慶祝勝利的人群,而是一張張急迫的臉。

  “兩廣總督沈猶龍幾次送來書信,希望您能去一趟肇慶。”

  “江南士紳派遣了使者來,邀請您去江南共商大事。”

  “朝鮮沈藩驚聞中原大變,派遣使者前來,想要和您密談。”

  “曾櫻老大人到了登州,想要見您一麵,黃蜚也有此意。”

  “沈廷揚想與您商議接濟北方糧草的大事。”

  “明勳啊,闖逆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滿清入關了,現在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福王在南京繼位了,正如你猜測的,大陸已經天崩地裂了。”

  李明勳看著圍在自己身邊的元老,把他們的擔憂和不知所措收歸眼底,忽然吼道:“夠了,都安靜下來!”

  眾人皆是不敢說話,李明勳道:“社團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如今虎踞台灣,龍盤東海,天下驚變,我自巋然不動,急有何用?無論是官方的還是私人的,所有想要見我的人讓他們去鬆江府,告訴他們,六月之前我會趕到那裏,我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挨個向他們解釋社團的立場和計劃,就這樣吧。”

  走進了元老院,麵對諸多元老,李明勳說道:“諸位,天下大變,存亡之秋,實乃社團崛起之良機,諸位都是社團元老,更是不能慌亂,更不要胡思亂想,你們隻需知道,社團有力量,華夏有希望,我們做好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