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
作者:且看昨日風華      更新:2020-05-10 22:11      字數:2128
  “開埠?李兄,這是真的嗎?”沈達春卻是完全沒有想到,詫異問道。

  沈猶龍道:“李先生說了這麽多,就是讓我大興海貿,把這貿易擴大,以便多收洋夷抽稅,但為父身為大明官員,總不能替佛郎機人操持買賣吧,如此隻能是另開像是澳門那樣的商埠,如今海外能做這買賣的不外乎西班牙人、英吉利人和紅毛夷,都與我大明有仇怨,與李先生也有利益衝突,李先生自然不會為他們張目,所以,他自己想被允許入境貿易,對吧?”

  李明勳知道不可隱瞞,索性承認,說道:“確實如此,我們商社也想如佛郎機人在濠鏡那般,在大明沿海取得一塊立足之地,開埠貿易,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沈達春聽李明勳大方方的承認,便開口道:“父親,雖說李兄與那佛郎機人一樣都是域外海商,但李兄到底與我們同根同源,比那西夷親厚,既然佛郎機人可以,那李兄也應當可以吧。”

  沈猶龍看了兒子一眼,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多言,而是對李明勳說道:“李先生,佛郎機人與大明通商近百年,雖然屢有齷齪,卻也極為恭順,並非隻因為稅銀、地租居留濠鏡的,此事並沒有那麽簡單呀。”

  李明勳笑了笑,道:“佛郎機人早於其他西夷來到大明,屢屢犯境挑釁,殺戮邊民海商,更在南洋連滅大明藩國,可謂是惡行累累,依舊能留在濠鏡,擁有高於其他西夷的地位,不過是三個原因,其一恭順安定,不常生釁。其二賄賂兩廣官員。其三便是多番相助朝廷。沈大人,在下說的沒錯吧。”

  沈猶龍略略點頭,並沒有否認,李明勳道:“佛郎機人做到這三項,我騰龍商社如何做不得?”

  “先說佛郎機人恭順,不過是表象罷了,自佛郎機人在濠鏡落地,國朝設立關閘和水寨,防範其作亂,而佛郎機人表麵恭順,暗地卻是極為猖狂,濠鏡本是大明領土,佛郎機人卻在國土之上建立炮台六座,走私貿易更是不斷,還設立教堂,傳播洋教,窩藏倭人,可謂是包藏禍心。我騰龍商社若得商埠,必然不會建立炮台,更不會窩藏國敵,我等與大明同根同源,奉天法祖,洋教更是不會作亂了。”

  “若說賄賂官員,不過是少許錢財爾,我商社豈會拿不出來,若我商社得商埠,地租、抽稅自然不會少於佛郎機人,也願意為大明捐資助餉,此非賄賂貪官,而是資助朝廷,豈不更美?”

  李明勳說到這裏,站起身來:“沈大人,至於說到這第三項,相助朝廷,佛郎機人不過是獻上紅夷炮和操炮士兵罷了,協助剿滅海寇,不過是適逢其會,亦或者利國利己。而我商社在江南為士紳剿滅海寇,在奴兒幹都司為國朝殺虜,哪個不是相助大明,哪個不是有功於朝廷呢?”

  “如果大人願意準許騰龍商社入境,在下定然會比佛郎機人做的更好。”李明勳最後非常認真的說道。

  “其餘倒是好說,有本官在,倒也不怕你食言而肥,這剿滅海寇的事兒本官也聽諸多士紳說過了,隻是殺虜一事,口說無憑,你不過帶來了些毛皮、參茸,算不得證據,至於那枚將印,也是模棱兩可之間.......。”沈猶龍不鹹不淡的說。

  李明勳哈哈一笑,說:“大人,旁的事兒可以說謊,這殺人的事兒是萬萬說不得謊的,大人若想要證據,在下這裏也不是沒有。”

  “哦?什麽證據?”沈猶龍問。

  李明勳道:“在下知道國朝的規矩,軍旅之中,功勞以人頭為憑據賞賜,我早就準備,商社之中尚且有硝製好的東虜人頭兩百餘,俱是真夷,另外俘虜近百,至於大纛、馬鞍、佩刀等更是現成的,一個兩個可以作假,這幾十上百做不得假吧。隻是怕大人久居南方,對東虜不甚了解,查驗不出真假來。”

  “你無需擔心,本官自然會找專人來的,隻是你方才所說當真嗎?”沈猶龍臉色震驚,問道。

  李明勳拍拍手,外麵走進來一個護衛,他從懷裏抽出一枚令牌遞給那護衛,說:“你且帶令牌去白鷺號,讓船長帶你回台灣,半個月內,把城堡甲字三號庫裏的東西全部運到廣州。”

  那護衛接了令牌便是離去了,不多時白頭鷹號降下了速度,開始放置小船,李明勳道:“大人隻需等待半月,真假立辨。”

  “好,你若真的擒殺那些東虜,本官自當稟明朝廷,讓你入境貿易,再開一商埠又如何?”沈猶龍當即說道。

  李明勳得到如此答複,心中歡喜,連忙去為臥病的沈猶龍去準備飯食去了,而沈達春則滿臉憂慮,問:“父親,您的要為李明勳開埠嗎?”

  沈猶龍長歎一聲,望著京城方向,感慨:“如今國事艱難,聖天子宵衣旰食,扔不解困局,其中財政不豐是為關竅,若李明勳表裏如一,開埠倒也無妨,其得貿易之利,朝廷得稅賦之豐,且能分東虜之力,著實是利國利民之舉。”

  說著,沈猶龍看向自家兒子,笑問:“你不是挺佩服這個年輕人的,怎生不為他說話,反而有些瞻前顧後呢?”

  沈達春低下頭,久久不語,最終說道:“兒子不知此舉是福是禍,總不想父親冒險。”

  兩日之後,白頭鷹號進入伶仃洋,這裏已經是珠江口了,來往的船隻甚多,而沈猶龍沒有讓李明勳把自己送到廣州,而是在珠江口的新安縣就要下船,原因其實很簡單,廣州雖然是廣東最繁華的城市,但是兩廣總督的官署卻是在肇慶,或許沈猶龍不想讓當地官紳知道自己是做外人的船來的。

  “李兄,家父會在廣州呆上一段時日,若你的船到了,便直接拿我給你的帖子到廣州便是,至於鄭芝龍的那封信,到時候也一並交給你。”沈達春提點之後,便扶著沈猶龍下船,到了新安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