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以自己為誘餌!
作者:景以      更新:2020-09-10 17:44      字數:3256
  李存孝選擇的路線中,在途徑山西郡和酒泉郡接壤處時,需要穿過兩座叫望山和栗山的山峰,這兩座山峰高度在三百餘米,雖然高度不高,但清秀自然。

  兩山之間隻有一條山道,乃是借助地勢設伏的有利條件,秦國將領白林自然選擇在這裏設下口袋陣。

  除非李存孝的兵馬繞行,若是頭硬直行,自然要落入口袋陣內,會被包圍。這也是秦國將領白林驕傲的原因,他手下二十萬兵馬,若是攔不住敵軍,他就愧為白家子孫了。

  那麽對李存孝而言,明知秦軍設下了埋伏,他為何還要走這條路?

  自然是因為將計就計。

  李存孝有十五萬兵馬,為了將計就計,他並沒有把所有兵力都壓到望山和栗山,而是留著十萬兵力藏匿在後方,五萬兵馬拉長戰線,停在了山前。

  然後李存孝帶領兵馬穿過山道,由於山道狹窄,隻有三四米寬,李存孝的大軍無法短時間通過,所以很快就落入了白林的口袋陣中,並遭遇了對方的進攻。

  白林借助地勢打得李存孝節節敗退,不得不往回逃走,而白林則趁機追擊。

  身旁的謀士便提醒白林:“將軍,小心是敵人的陰謀!”

  白林正在興奮頭上,他說道:“對方隻有幾萬兵馬,能有什麽陰謀!現在不乘勝追擊,更待可時!大秦現在需要一場勝利,現在有機會做第一位大敗敵軍的將領,怎麽可以浪費!而且這支敵軍戰鬥力薄弱,瞧瞧他們的首領,雖然長得五大三粗,和我比拚了一招,手中的長槊差點脫手!武藝是偽裝不出來的!”

  謀士想了想,便沒有再勸。現在的大秦需要開個好頭,用勝利彌補動搖的人心,如果白林能殲滅這支夏軍,那麽他的大名將響徹秦國,成為白家新的接班人。

  “大軍聽令,隨我追擊!”白林立即命令傳令官通知手下各部,然後開始追擊夏軍。

  而李存孝帶兵退了回來後,繼續往東撤退,很快就到了他設下的埋伏之地。

  天知道他偽裝成弱雞有多困難,簡直太累了。其實按照李存孝的性格,何須詐敗吸引敵軍來襲,就算對方借助地勢,他李存孝也能帶領將士衝殺過去,奪得勝利。

  這是李存孝的驕傲。

  不過嘛,誰叫張良給他了錦囊,讓他設計如此。

  張良在錦囊中告訴李存孝,秦國需要勝利,手下的將領更需要勝利,所以隻要簡單引誘,敵軍必然追擊。其實大夏何嚐不需要一場勝利來開個好頭呢?

  李存孝勇猛,硬闖敵軍的口袋陣雖然能勝利,但自己一方也得損兵折將,畢竟人家借助了地勢。但把對方引出來,那就是李存孝占據地勢了,這樣勝利不僅損失少,而且殲敵更多。

  八路大軍中,李存孝先開頭籌大勝!

  所以李存孝乖乖地聽從張良的計謀,沒想到秦軍將領果然中計了。

  來到了設伏之地,李存孝不逃了,隨即整頓兵馬等待秦軍的追來。

  很快,白林帶兵追了上來,看到夏軍竟然不逃,白林有些意外,隨即冷笑道:“自不量力!難道還想反抗不成?”

  此時此刻,被勝利迷醉了的白林,還未發現夏軍雖然是逃走,但是他們的隊形都來沒有亂過,簡直是令行禁止。反觀白林的兵馬,因為強征百姓的緣故,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所以參合在隊伍中,顯得整支隊伍淩亂,沒有秩序。

  秦軍已經追來了,李存孝立即命傳令官揮舞戰旗,戰鼓聲急促響起,隨即整支兵馬化為箭簇陣。李存孝就是最前麵的箭簇,身後是弓箭手、盾牌手、步兵,兩翼為騎兵,大軍衝鋒,開始衝向秦軍。

  此時此刻,大夏將士們不用偽裝成蝦兵蟹將,那驍勇氣勢徹底爆發出來,讓秦國士兵為之一怔。

  我艸,對方的氣勢怎麽突然變得這麽猛,從小綿羊變成了大老虎!竟然還主動進攻了。

  白林身邊的謀士臉色一變,他對白林叫道:“不好將軍!這是敵軍的計謀,故意利用了我們的好勝之心,引我們追擊!”

  白林也不傻,已經明白過來了,但是現在雙方兵馬隻相聚三四裏,馬上就得交戰在一起,已經沒有退避的機會了,既然如此,狹路相逢勇者勝!

  “沒關係!正麵交鋒,我們也能勝!”白林回了一聲,隨即衝上前去一馬當前,也擺出箭簇陣型,親自帶領秦軍衝鋒。

  兩方衝鋒,終於碰撞在了一起,首當其中,自然是為首的李存孝和白林。

  白林二十多歲,手持一柄長槍,揮舞出一朵槍花,槍尖點向李存孝的喉嚨,在他看來,眼前的敵將根本不敵自己三招。

  隻是迎接他的,是李存孝的馬槊,隻一擊就透穿白林的胸口,將他挑下馬,然後甩了出去。

  “傻缺一個!”

  李存孝堂堂超品武將,誅殺一個三品小武者易如反掌,用第二招都說明李存孝是浪得虛名。

  雙方剛剛交戰,白林便戰死,這讓正和夏軍交鋒的秦軍肝膽俱裂,但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驍勇的夏軍便對他們展開了凶猛的進攻。

  都是李存孝訓練的精兵,都是兵中好手,秦軍又嚇得失神,所以結果可想而知,直接壓著秦軍打。

  與此同時,李存孝藏匿的兵馬已經迂回繞到了秦軍的後方,現在他們也開始圍剿了。

  就這樣,十五萬兵力圍剿秦軍的二十萬兵力,雖然有五萬兵力的懸殊,但是勝利卻一邊倒向大夏。最後的結果不用猜也能想到,秦軍潰敗,已經開始落荒而逃。李存孝命令大軍追擊,殲敵無數。

  隨後,李存孝收拾兵馬,打掃戰場,並派一部分兵馬先穿過望山和栗山,避免被秦軍再利用地勢。

  統計戰功後得知,此次殲敵五萬餘眾,俘虜近四萬,而李存孝的兵馬死傷在一萬上下,可謂是壓倒性勝利。

  這麽多俘虜多是被強征的百姓,他們在戰場上一看情況不對勁,立即棄械投降,讓舉刀殺來的夏軍都愣住了,劈砍不是,不劈也不是,隨後用刀背或者槍杆來一擊,然後嗬斥他們抱頭蹲下來。

  蕭銳下令不殺俘虜,這麽多秦人自然也不能養著,所以便派人押送他們回東啟區域,這些都是成年男子,天然的勞動力。皇田集團在東啟區域圈了大量土地,這些人正好用來耕種。

  隻是讓李存孝沒想到的是,當他把大夏的仁政告訴這些俘虜,戴罪立功將來可以分到土地,並成為大夏百姓時,這些俘虜竟然巴不得去東啟區域,甚至還想把家人都帶過去。

  與此同時,望山這一戰的消息也以各種鷹報傳遍天下。

  韓信拿到鷹報,立即去麵見了蕭銳。

  蕭銳看到李存孝的捷報,哈哈一笑,道:“子房料事如神,對敵的秦國將領果然中計了!他們越想取勝,越難以取勝。第一戰大敗,對秦國打擊不小,相信山西郡城內已經收到消息了。”

  說完,將捷報交給了張良。

  張良看過後,笑道:“陛下,那就不急著攻打山西郡城,先晾上兩天。守城的老將名叫劉帥,性格穩重謹慎,他依托於城池堅固死守郡城,想要騙他出來不容易。”

  蕭銳笑道:“強攻是下下策,朕身邊有良將和謀士,還怕拿不下一個山西郡城嗎?說吧,你們有什麽計謀?”

  張良看向韓信,示意他來說。

  韓信便道:“陛下,山西郡內的兵馬大致摸清了,有三十萬,其中二十萬秦軍,十萬強行征召的秦民,由劉帥親自坐鎮。而在郡城南北七十裏外,各有一座府城,分別是禮城和康城,都駐兵五萬,三城成犄角之勢,相同連通,三城兵馬相互配合。所以屬下想派兵馬先行拿下禮城和康城。一旦攻擊這兩城,中軍分散了兵力,劉帥必然會放棄守城,出城進攻。”

  蕭銳問道:“你這是拿朕當誘餌啊!”

  韓信笑道:“陛下隻率領四十萬大軍禦駕親征,便是以身犯險,故意想擾亂秦國的布局,讓秦國朝廷中計,所以微臣鬥膽,請陛下做回誘餌。”

  身為皇帝,蕭銳的安全乃是鄭重之重,但是中路兵馬隻有四十萬,聽起來不少,實際上並不多,一旦秦國集結雄厚兵力,比如集結七十萬以上兵力攻來,那蕭銳就危險了。

  明知這個隱患卻還這麽做,自然是蕭銳和張良、韓信等人的計謀。

  雖然兵分八路,但李存孝、典韋、養由基的兵馬都在兩翼,如果秦國真的敢集結大兵力殺來,那正好落入了大夏的圈套。秦國並沒有那麽多的兵力,一旦把兵力都集結在一起,便會導致其他地區沒有了兵馬,那時陳慶之、嶽飛、戚繼光就可以真正意義上長驅直入了。

  這是大夏的陽謀,秦國朝廷都看在眼中,所以不願中計,而是拉起防線抵禦大夏的各路大軍。

  不過蕭銳畢竟是大夏皇帝,誘惑很大啊,當蕭銳身邊的兵力很少時,千載難逢的機會,劉帥就算沉穩,他能忍住嗎?

  而且秦國第一戰已經敗了,更迫切地需要勝利才鼓舞士氣,就算殺不了大夏皇帝,能獲得勝利也是大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