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我的大刀已經饑渴了
作者:景以      更新:2020-05-26 17:44      字數:3671
  蕭銳一聲劍來,裝了一個大牛掰,數萬斤炸藥直接炸開堵塞的冰壩,隨後抬升的河流將碎冰淩衝擊,朝下遊奔湧而去,頗有一瀉千裏之氣勢。

  恐怖的爆炸聲和氣浪,讓站在遠處觀看的鐵龍騎深感恐怖,估計一輩子都忘不了這幅畫麵。

  此時曹州州府,張寧正在命手下將士集結各衛所士兵,同時招募城中百姓,忽然來臨的巨響也讓全城百姓為之一驚。

  他們感受到了大地輕微的震感還有那傳來的爆炸聲,喧鬧的街上都為之一靜。

  張寧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那是金沙河段,太子殿下還在那裏,那裏發生了什麽事?

  他心生擔憂,立即帶著人奔出城去,趕到黃河岸邊,看到蕭銳平安無事,他鬆了一口氣,但緊接著,這口氣又猛然提了起來。

  他看到了什麽?

  堆積的冰壩消失了!

  冰淩正在往下遊流淌!

  抬高的水平麵已經恢複了正常!

  這…

  他才離開一個多時辰,眼前的情況就徹底發生了改變!他震驚得看向蕭銳,此時蕭銳正和張良雲淡風輕的聊天,不過看那五千鐵龍騎的目光,他們望著殿下是充滿了崇拜和狂熱。

  莫非,和剛剛那聲地動山搖的巨響有關?

  張寧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真相。

  “張指揮使!”這時,蕭銳叫道。

  張寧猛然回過神,趕忙上前,恭敬道:“殿下!”

  蕭銳指著已經炸開的冰壩,說道:“如今冰壩已經掘開,冰棱可以往下遊走,但是金沙河段彎度太大,過不了多久冰淩堆積還會出現冰壩。你萬不可懈怠,立即組織人手整理這片河道,以此才能解決後顧之憂。什麽時候解決了這裏的麻煩事,本王什麽時候回京,你的功勞,本王也會如實稟告陛下,論功行賞!”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卑職以項上人頭擔保,必須完成任務!”張寧立即立下軍令狀。

  蕭銳點點頭,地方官員就該有這樣的覺悟,這樣才能治理好管轄地,才能造福百姓。像蘇明那種貨色,抄家!

  隨後,蕭銳帶領五千鐵龍騎回曹州州城,直接住進了都指揮使司的軍營中。

  一夜無話。

  次日,整個曹州州府一片火熱,大量賦閑在家的百姓被招募,前去金沙河段整理河道,張寧憑借如朕親臨的金牌,把幾個拖延的州府百官下獄,號召力立即就上去了。

  百姓是淳樸的,他們都知道淩汛的災難,所以不僅是州府百姓,附近府縣鄉村百姓也踴躍參加,紛紛帶上幹糧拿起鋤頭、牽著牛車加入了其中。因為人數太多,一時半會都算不清,但粗略計算也得有近三萬人。

  這可忙壞了張寧,他立即安排一千將士停下工作,改為維持秩序,並且引道百姓如何開挖工作。

  一時間金沙河畔熱火朝天,百姓們在為了自己生活的家園而努力奮鬥。

  蕭銳查看了淩汛情況,果不其然,昨日炸開的冰壩又有堆積的跡象,上遊溫度高冰川融化快,下遊溫度低融化慢,再加上河流流動,冰淩堆積自然會形成冰壩。

  現在快速開挖這段彎曲的河道,把它整平坦,讓冰淩往下遊移動,隻要不大量堵塞提升水平麵,問題就不大。

  看完黃河情況後,蕭銳和張良返回曹州州城,直接下令調查曹州刺史蘇明,收集其罪證。

  蘇明這種沒腦子的貪官,想要查他太容易,蕭銳拿到罪證後,直接派鐵龍騎將其下獄並抄家。

  百姓聽聞為之歡呼,指揮使的張寧也深感當今殿下的雷厲風行。

  又過三日,數萬人開挖河道、築河堤,終於將金沙河段的彎度解決,冰淩不在堆積,繼續往下遊移動。

  隨後,蕭銳帶人順著黃河河道往下遊走,發現哪裏的河道彎曲容易形成冰壩,就通知當地的刺史或者知府派人整理,就這樣,蕭銳順著河道來到了濟州。

  濟州,別稱泉城,自然是因為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明泉”,又有“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和曹州刺史相比,濟州刺史就務實了,她早就招募百姓對濟州境內的黃河河道進行整理,因為濟州處於曹州的下遊,一旦曹州淩汛決堤,下遊的濟州最是倒黴。

  蕭銳進城後,聽這位濟州刺史匯報完情況後,滿意地點點頭,並重重表揚了他,便沒有查他。

  這也讓濟州刺史提的心落了下來,生怕抄家小狂魔會一言不合就開抄!

  忙碌了好幾天,淩汛災情總算得以控製住,蕭銳也能鬆了一口氣,隨後他讓張良寫一道折子,把來魯東的經過詳細記錄,並派人加急送回京都。

  要提的是,蕭銳來到濟州後,鐵龍騎的輔兵也到了。

  所謂輔兵是專門輔佐重甲騎兵的,共有一千人,他們每人騎乘一匹戰馬,並攜帶兩匹戰馬,一匹為重甲騎兵換乘所用,一匹為專門負重所用。

  重甲騎兵雖然所向披靡,但附甲而行時,速度並不快,機動性受限製,所以便需要輔兵輔助。

  趕路時,重甲騎兵卸去重甲,由輔兵攜帶,如此能提升趕路的速度。其次,輔兵還負責糧草、食物、照料馬匹、擔當斥候等等輔助措施。

  重甲騎兵是所向披靡的,但也不是萬能的!必須依托著大軍。當沒有大軍補給做後盾時,輔兵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

  夏皇組建鐵龍騎時,就想把重甲騎兵的軟肋克服,提高機動性及行軍速度,如虎添翼的鐵龍騎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輔兵的到來,讓蕭銳心頭活躍了起來。

  濟州距離燕都也就**百裏路程,這些天光忙著治理淩汛,並未關注北方戰況如何,如今冠軍侯有三十萬大軍戍衛北方邊境,後續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斷地給他送去,此時他應該和齊國、元國之軍打得不可開交吧!

  所以心頭活躍的蕭銳就想北上,帶著擁有隕鐵打造的馬槊和鎧甲的鐵龍騎,大殺四方,如同一柄尖銳的利刀直接撕開齊軍和元軍的皮肉。

  一旁的張良察覺到了蕭銳的心思,頓時笑著問道:“殿下想北上?”

  “知我心者,子房也!男兒何不帶吳鉤,攻占敵國無數州!我也有此熱血,可是因為是太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又呆在宮中遠離戰場,自然不敢亂來。但是現在不一樣啊,馬槊打磨好了,光明鎧擦亮了,總不能還把它們藏起來吧。”蕭銳由衷道。

  頓了頓,蕭銳問道:“子房支持我嗎?”

  張良笑道:“作為殿下的臣子,從身份上來講,自然不能支持殿下去戰場,殿下也明白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一旦去戰場出了差池,那就悔之晚矣。但是若從戰略上講,如今的大夏兩麵受敵,趙、齊、元三國攻打大夏,大夏也十幾年休養生息沒有兵戈,所以百官和百姓都心裏發慌,都不知道能不能抵擋三國的進攻。”

  蕭銳認可的點點頭。

  當元軍借道進犯大夏,雖然被冠軍侯阻攔了陰謀,但消息傳回京都,養心殿的幾位都督和內閣大學士,麵色都很凝重。

  連高官都擔心,更何況是百姓啊!

  單打獨鬥不用怕,以一敵三就會讓人多想。雖然陛下相信大夏的實力,但是他無法不讓群臣和百姓多想。

  甚至乎,隨著戰爭的糾纏,遲遲難訣勝算,一旦敵軍在大夏境內散播謠言,那更會讓百姓的心情更加急躁。

  軍心、民心一旦不穩,再想修複就難了。

  張良又道:“所以,想要解決大夏子民心中的擔憂,凝聚強大決心,大夏的軍隊需要在戰場上大勝一場!隻有特大捷報,才能橫掃一切猜疑。但是現在的局勢還屬於雙方膠著,不管是冠軍侯,還是常勝侯,亦或是湘州的鎮遠侯,都難以取得壓倒性的捷報。”

  “那麽,還有其他辦法嗎?”

  “當然有!這就是剛剛屬下說的,從戰略和局勢來看的話,殿下如果能領兵殺入齊國境內,大殺四方,如入無人之境的話,此捷報傳回大夏,大夏的臣民會怎麽想?”

  蕭銳一激靈,眼前驟然一亮。

  是啊,臣民會怎麽想?

  他們英俊無比的太子殿下隨便帶五六千人就殺入了大齊國,連攻數城,大破敵軍,這是何等神威!

  側麵也反應齊國和元軍是紙老虎,根本不是大夏的對手!此舉立即就會凝聚大夏臣民自信心,也讓軍心穩固。

  突然,蕭銳反應過來一件事。

  他驚愕道:“我們來曹州治理淩汛,陛下派輔兵前來,並帶來了馬槊和鎧甲,是不是早就預料到我想北上?”

  張良哈哈一笑,點了點頭。

  不愧是張良啊,早就看出了陛下的心思,他也沒有對蕭銳明說或者是誘導,因為他知道蕭銳肯定會這麽做的!這就是高智商啊,善於揣摩和推測,料事如神。

  蕭銳忍不住地豎起了大拇指,讚道:“子房果然見微知著、料事如神。”

  張良卻搖了搖頭,道:“當今陛下才是神人也!他得知淩汛後,便猜到殿下會主動請纓,所以便有接下來一係列的操作。這份運籌帷幄的手段,屬下甘拜下風。”

  擁有一個這樣的父皇,真是半點謀反的心思都不敢有啊。

  張良又道:“殿下,當今陛下明白君子不涉險的道理,但陛下更加明白,一位儲君更要有席卷天下的氣勢。殿下若是久居宮中,世人隻知殿下是太子,將來是夏皇。但若走出去殺出一個血路,世人會明白夏國將出了一位擁有橫掃天下氣概的帝王!這是陛下對殿下的器重和信任,所以縱使前方危險重重,陛下也會讓你去!”

  蕭銳點點頭,明白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自己的目標是一統神州,若打不出一個凶殘的氣勢出來,如何爭霸天下?

  “子房,我們現在就整頓兵馬,出發!我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蕭銳躍躍欲試。

  誰知,張良卻神秘一笑,道:“殿下,既然決定打齊國,那就玩場大的,讓齊國能感受到膽寒的恐懼,所以我們不北上!”

  蕭銳一怔,看著他運籌在胸的模樣,立即明白了,早在自己離開京都時,他和賈詡、郭嘉就已經開始布局了!

  好吧,隻有自己被蒙在鼓裏!

  真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