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意猶未盡
作者:周不樂      更新:2020-03-15 21:15      字數:5274
  的確是這樣。女兒,如果你先天缺陷,智力的或者身體上的,那你隻要生活能夠自理,我們就滿足了。如果你智力平平,素質一般,那你能上個一般院校,或者職業院校什麽的,然後能自食其力我們也就滿足了。現在的問題是,女兒,你本來是一塊玉,卻偏偏要把自己當作石頭一樣白白浪費掉。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女兒,你現在就處在這樣的危險邊緣,如果你不改變,你真的是讓自己慢慢變成了悲劇的主角。

  而隻要你想改變,什麽時候都不晚。

  女兒,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現在我的同事,我和你媽媽的親朋好友,基本上都知道了你目前的狀態,各種擔心、建議都有。當然,也可能會有一些別的想法。這些,我和你媽媽以前有時無法接受,但現在基本都能承受住了。

  的確,那是一些很痛苦,顏麵無光的時刻。當我和別人在一起,談論起孩子們的事情,我總是情緒低落,無言以對,進而心生愧疚,難過,自責。是啊,我的女兒曾經那麽優秀,那麽前途不可限量,可是現在……作為父親,我是多麽失敗啊!還有什麽打擊能比這個更大的嗎?有一段時間,我盡量避免這個話題。我天天喝酒,不去想將來。我承認,那時我是在逃避。女兒,請你原諒,爸爸也有脆弱的時候。

  還有你媽媽。她之前已經很長時間不打麻將了,但這段時間,她又重新開始玩了。她說,她如果在家,無法麵對你。有一段時間,她甚至對生意也不太上心。她總認為,你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所有的努力都變得沒有意義。

  細細想來,我和你媽媽的麵子真的不重要。雖然我們也看重麵子。但是女兒,和你的一生幸福比起來,我們的麵子又算得了什麽呢?因此,我和你媽媽真正感到痛苦的,並不是我們的麵子,而是對你一生的擔憂。

  艾曉君越寫想法越多,一時收不住,接著寫道:

  關於“原生家庭”

  女兒,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段話:

  如果這世上仇恨有總量,那麽親子間的仇,一定比敵人間的多得多。

  因為未必人人都有敵人,但每個人都有父母,且朝夕相處,雙方又糾纏在邊界並不明晰的義務、情感、期待裏。愛之深責之切,責之切之後,也許就是仇之深。

  多少成年人,對父母是一邊念恩一邊仇恨的。

  他們知道該原諒父母,但是完全做不到。

  他們無法真正跟父母親近,也無法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他們一生都在艱難撫平少時的傷痛,無法與這世界和解。

  女兒,你是不是也正處在這樣的情感漩渦中?

  不能否認,女兒,你是曾愛過我們的。我的生日,你從來都記得,到時候還會送我一個小禮物,那個我一直保存的守著菜園的小兔子就是明證。

  可是,從什麽時候起,我們之間變成現在這種樣子了呢?

  記得那回咱倆談話,你說,你對我們的愛已經消耗盡了。

  愛的結束,也許就是恨的開始吧?

  女兒,我和你媽媽一直承認,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是做得不夠好,甚至對你有所虧欠。但是女兒,你一定要認清這一點,那就是,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未來的路怎樣走,決定權完全在你的手裏。

  豆瓣社區上有一個著名的“父母皆禍害”小組,裏麵很多成員將自己的人生困難和問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味歸咎於父母。為什麽會這樣?有心理學家分析,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對生活中困難的逃避。

  因為直麵問題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把問題歸咎於外界環境,是最簡單、最容易的做法。能不能解決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問題找到了借口,將責任推卸掉,自己也輕鬆了許多。所以,“原生家庭決定論”其實就是一些人推卸人生責任的擋箭牌。

  因為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進入成年期,個體麵臨著自己選擇自身成長曆程的情形,此後的人生軌跡和狀態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父母。即每個人在成年後都有著來自原生家庭的種種烙印,但如何對待以及發展就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所以女兒,你現在這個樣子,固然有我們的原因,但是主要還在於你自己。也就是說,女兒,是你讓你自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女兒,你一定要從過去走出來,而不是在潛意識裏一直活成一個受害者,作繭自縛。你隻有不斷前行,才能得到解脫。

  女兒,我知道讓你一下子接受這些可能會很難,但是我真的希望你能好好想想。我們和同學對你的傷害畢竟已經過去了,雖然這些往事在你的心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使你感到非常痛苦。但是女兒,你馬上就年滿十八周歲,是個成年人了,你要想有一個好的人生,你就必須要克服掉這些心理障礙,勇敢地打破心靈的枷鎖,以一種積極的、客觀的心態麵對我們,麵對你的學業。

  女兒,你一定要從心裏把這些過去放下。你放下了,就是把我們從你心裏放下了,和我們和解了。然後你就會從心裏把你自己放下,和你自己和解。

  再然後,你就會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更會看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這個過程也許會很難,但是女兒,你一定要挺過來。

  因為無論是誰,都會曾經或正在經曆自己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可是,無論多麽艱難,隻要我們堅持著走到盡頭,就會看到無比美好的風景。

  女兒,就讓我們一起,手牽手走過這條隧道。

  我有這個信心。

  女兒,我一直相信你是個聰明要強的孩子。因為你曾經那麽優秀!你從來都不甘心這樣整天渾渾噩噩地活著,你極度渴望自己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我也相信,這段時間以來,你一直生活在矛盾中。女兒,你感受到了我和你媽媽對你的愛和付出,你對我們的看法在慢慢改變;同時,你一直努力在想改變自己,想自己能夠從內心深處勇敢地接納我們,更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證明自己很優秀。

  於是,你就想努力改變自己,但是以前來自我們和同學的傷害,給你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礙。你不止一次地嚐試著改變,但這種心理障礙一次次把你打回原地。

  於是,你感到痛苦無助。而我們,又沒能給你有益的幫助。甚至,我們還誤解你,認為你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女兒,或許這才是你真正的痛苦吧?

  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麵對這個問題。女兒,我相信,隻要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克服這個問題。

  這個過程也許會長一些,但是女兒,你不要著急。我也不會著急。我相信,隻要你肯努力,你就一定會慢慢改變,直到徹底克服掉這個心理障礙。

  到那時,你就會活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同時,很多生活中的實例告訴我們,女兒,像你這樣的孩子,都是非常有天賦的。這樣的孩子,一旦他們真正解開了心裏麵的結,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們大多都會有所作為,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我們在一起

  女兒,雖然對你的現狀有些擔憂,雖然有時心裏有些煩,但總的來說,我還是喜悅和感恩的。我的女兒,你現在還在我身邊,每天與我朝夕相處,我把這看作是上天對我的格外恩賜。

  現在,我們一家人在一起,這比什麽都重要。

  或許有一天,你有了自己正確的想法,去遠方追尋夢想。到那時,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就不多了。所以這樣想,我就分外珍惜我們在一起的時間。

  其實細細想來,父母子女,天然的血緣傳承,因而父母對子女的愛和付出是最無私,不求回報的。女兒,雖然我們最終都會過我們各自的生活,關係好像不大,但我們畢竟是骨肉至親,總是會彼此牽掛的。你活得好,我們高興;你活得不好,我們擔憂。

  對很多父母子女來說都是這樣。他們在離彼此很遠的地方生活,一年到頭也難得見一次麵,但這沒什麽。對父母來說,他們隻要遠遠地看著他們的兒女,想著這是他們的孩子,生活得很好,不用他們擔心,這就足夠了。

  女兒,如果沒有什麽意外,最終我會先你而去。我隻希望在我離去的時候,不會為你牽掛。你像一隻學到了父母本領的小獸一樣,能夠很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的,女兒,我從沒要求你對我們回報什麽,也不奢望你能有多大的成就。我隻是希望你能快樂地、有尊嚴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自如地應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情,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的愛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快樂而有尊嚴。

  這樣,我就放心了。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女兒,就是你一定要盡快改變自己。

  女兒,你現在還不滿十八歲,好好學習完全來得及;再有就是我和你媽媽目前還有能力幫你實現你的一些想法。如果時間太長,一是你會越來越難以改變自己,再者就是你想改變了,有一些想法,而那時我和你媽媽已經沒有能力從財力或其他物質方麵來幫助你了。

  就像子欲養而親不待。就像許多文藝作品中的橋段:男孩和女孩由於誤會而分手。後來有一天,機緣巧合,誤會解除,男孩終於真正認識到了女孩對自己的無私付出,對自己掏心掏肝的好。於是,男孩很後悔,去找女孩想合好,但此時女孩已嫁作人婦。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很悲哀?

  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女孩,成績很優秀,但在上高三的時候喜歡上了她的老師,最後導致成績一落千丈,沒有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女孩為了安慰父母,就說自己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開學後,她就到北京打工。這期間,她一直欺騙父母說在上學,直到第二年被同鄉一個來北京打工的村民撞破。

  消息傳回村子,她那自尊心極強的父親因為承受不了打擊,竟然自殺了。女孩一下子醒悟過來,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麵對自己的現狀,重新複讀,後來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有時我就想,女兒,如果我和你媽媽中的一個人患了不治之症,或者我們遭遇到什麽災難先你而去,女兒,如果真有這麽一天,你的情感必定會受到極大震動。如果你能因此振作起來,正視自己,那我們也就死得其所了。

  女兒,如果真能這樣,如果真能以我或者你媽媽的意外甚至生命換來你的改變和醒悟,我倒希望這樣的事能發生在我身上。這真的不是矯情。女兒,為了你,我們可以付出我們的一切。

  想到我的一個同學。她的兒子從十歲左右開始生病,前後花了有四十多萬,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生命,就在前年走了,隻有十七歲。還有我的一個同事,他兒子在六七剛時查出患了白血病,醫生說不知道這個孩子能活多久。慶幸的是,這個孩子現在還活著。但是,他的父母,每天都在忍受著煎熬,因為他們不知道哪一天,他們最最親愛的兒子就會突然離去。

  和他們比起來,我是幸運的。女兒,你是健康的,你隻是暫時困在自己設置的情感牢籠裏止步不前,一旦你能勇敢麵對,衝破這個枷鎖,你就會鳳凰涅槃,必將重生出一個美好的人生。

  女兒,你準備好了嗎?

  這兩天看了一部美國影片叫做《當幸福來敲門》,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都是非常難得的經典之作。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生活困頓,妻子離開了他,他帶著五歲的兒子艱難生活。他因付不起房租被房東一次次趕走,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和兒子住過公共衛生間、收容所。然而,在這樣艱難的生活中,主人公從沒有停止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在一次次失望後依舊一次次繼續努力。

  最終,他憑著努力進入了一家大公司,之後,做出了一番事業。這個影片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影片中的那個主人公,曆史上確有其人,他最後有了自己的公司,活得很精彩。

  影片中,男主人公奔波一天後,趕著去托兒所接上兒子,然後兩人再匆忙趕往收容所排隊,為的是晚上能有一個免費住的地方。如果他們去晚了,收容所就會因為人滿而關門,他們就得露宿街頭。每每看到主人公帶著五歲的兒子,兩人大包小裹地奔跑在人流中趕往收容所的鏡頭時,我的眼睛就會濕潤。

  而在這樣困頓的生活中,主人公的堅強樂觀,他的積極向上,尤其是他對兒子竭盡所能的愛,更是讓人感動。

  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父親,和他相比,我還做得遠遠不夠。女兒,我還不夠堅強樂觀,我對你的關心愛護,對咱們這個家庭的付出,還可以更多一些。

  是的,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我以前沒有認識到這些。我總以為我做得已經夠好了,對家庭,對你和你媽媽付出得已經夠多了。但現在看來是我錯了,我做得還遠遠不夠。

  既然認識到了錯誤,我就會積極改正。女兒,我會竭盡全力幫你克服心理障礙,重拾信心,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我要為你和媽媽,為這個家庭付出再付出,讓你和媽媽每天都感到幸福。我會努力努力再努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和陽光。

  女兒,你可能不知道,七年前,你媽媽沉溺於黑彩,輸掉不少錢後仍不知悔改,我一度很絕望,你媽媽也是破罐子破摔,我們差點走到離婚那一步。幸運的是,我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做你媽媽的思想工作,大約一年後,你媽媽有一天就像忽然睡醒一樣,一下子就想通了,此後再沒打過一次黑彩。我們這個家,終於保住了。然後,我們的生活重新回歸正軌。

  那一年多的日子的確是不堪回首,但和現在我們一家人仍在一起相比,又算得了什麽呢?其實人有的時候會自覺不自覺地鑽到一個牛角尖裏,而自己卻全然不知。又像陷入一個夢魘。在這種時候,能明白過來,反應過來,之後再走出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所以女兒,我們並不著急。女兒,我和你媽媽始終堅信,你有一天也會像你媽媽一樣,一下子突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

  我堅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的。女兒,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艾曉君洋洋灑灑,在書房裏一直寫到天明。

  (本章完)